浅谈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王玉琴
摘 要:近年来各学校虽然在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方面做出了诸多研究,但很少有深层次的、对诸多问题的统整思考。只是通过开展零星的不成系统的科学活动或科学课程教学实施课题,没有整合家庭、学校、社会的相关资源,研究弊端日益突出。
关键词:小学阶段;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本课题通过探究“整合各学科—联合社会各相关部门—学生走出校园”的培养模式,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调查梳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协同解决的策略,链接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资源,这样解决小学科学创新能力教学的问题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一、当前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具有创新意识但是不会利用条件
当前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许多学生对创新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与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当中也主动寻找创新机会与学习方法。但是由于学校条件受到限制以及小学生个人不擅长创造与条件的运用,因此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2.有创新灵感但是缺少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指的是创新主体的实践力,比如说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手动操作、运用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物化能力等等。小学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大脑常处在兴奋状态中,因此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与灵感,但是灵感与想法过于短暂,如果学生没有具备创新技能,那么就无法让灵感与想法变成现实。
二、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1.整合各个学科形成创新气场
(1)强化科学技术的教育力度,并认真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工作计划,对于活动的设计以及操作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再将各个阶段的情况进展通过书面的方式进行记录并总结,从而构建完善的教育工作档案。(2)可以申请或者加大科技教育方面的经费投入,并对现有的教育队伍进行优化、调整。由于不同的教师之间他们的学科与背景也各不相同,因此可以进行相互学习并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以确保科技活动在内容上的更加多元化、专业化。(3)重视校园科技文化建设,科学组要加大和语文、美术以及其他科目的合作力度,构建一个绿色、书香、科技化的校园氛围。
2.与社会相连——强调实践操作
(1)实现由“读”到“做”的教学转变
学校必须要将学生从课堂中的“读”向课堂外的“做”转变,将以教师为教学中心的现状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模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与个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玩的乐趣,构成“情景导入—兴趣激发—自主设计—动手操作”的学习流程。当然了,实现这一目标如果只是依靠学校以及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家庭教育的影响,家长的支持对于培养学生科持创新能力的影响是相当重要的。因此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多与学生家长进行交流、沟通,让家长有空可以陪孩子利用一个周末下午的时间,陪孩子制作一些教材中的趣味性小制作、小发明,这样不但有利于家长与孩子之间情感的交流与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是十分有利的。
(2)强调自主体验——以活动课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
所谓的活动课程也就是实践课程,这是和学科课程相互对立的一种课程模式,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包括了:①強调所有学习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学习就是将经验进行改造或者重组;②着重强调了学习应当要与个人的经验相互联系,并在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开始;③突破当前的学科限制并把现有的教材资源作为基础,将重心放在教学活动当中,承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够有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科学习惯。比如,在进行小学“生活与科技”教学过程时必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验活动当中,因此就必须要将现有的实验材料进行资源整合与利用,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在调动学生学习情绪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3.整合社会资源并完善课程活动资源的配备
为了能让学校体现出科学教育的特色,就必须要利用现有的经济以及地缘优势,结合广大的社会资源以及校本课程资源把社会人文以及科学技术等内容引入到小学科学课堂之中,不但能够有效地扩宽学生的视野,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家长、社会力量以及科研机构等这几个方面的联系,以确保科学实践活动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开放日”“科学技术活动展示”来进行亲子互动交流会,也可以邀请当地著名企业家或者技术人员与学生直面交流,构建出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师生等四方汇合的科技创新舞台。
综上所述,小学教师应当要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改变,这样才能够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开发出学生科技创新的潜能,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高超.浅谈小学科学课创新意识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6(12):124-137.
注:本论文为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8年度课题“小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与实践”(网络初审号[JC2018_1355])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