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研究

    王蕴奇

    摘要:夏侯惇是曹操集团中的重要将领,他在曹营中备受重视,甚至在他死后还有很多人歌颂他的功绩。然而由于《三国志》中对于夏侯惇传的记载很少,且多记录他的败绩,再加上《三国演义》和“尊刘贬曹”思想的影响,使得人们经常低估他的能力。而很多学者对夏侯惇的能力和贡献有语焉不详之处。因此,为了弥补学术的这一空白,笔者将在此分析夏侯惇的能力及其所作出的贡献,以及曹操如此器重他的原因,希望可以使更多的人全面的了解夏侯惇这样一位历史人物。

    关键词:曹操;夏侯惇;贡献

    一、夏侯惇为曹操集团做出的贡献

    举荐贤才。人才是一个国家必不可少的,而在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能否得到大量人才的辅佐,是一个君主成败的关键。曹操一生“唯才是舉”,所任用的多为贤能之士,而其中夏侯惇也为曹操举荐了一些人才。夏侯惇所举荐的人才之中,以典韦和韩浩最为出名。韩浩是曹操手下罕见的智勇双全的人才,“张邈叛迎吕布??(吕布)遣将伪降,共执持惇??惇将韩浩乃勒兵屯惇营门,召军吏诸将,皆案甲当部不得动,诸营乃定。遂诣惇所??促召兵击持质者??由是劫质者遂绝。”[1- 163页]起初,曹操征讨徐州之时,大本营兖州遭到敌军偷袭,夏侯惇被诈降敌军挟持,而韩浩在主将被劫持之时临危不惧,甚至不顾人质的危险以防止军队受敌人牵制,被曹操称为:“卿此可为万世法。”除此之外,韩浩还有如下功勋“韩浩字元嗣??夏侯惇闻其名,请与相见,大奇之,使领兵从征伐??时大议损益,浩以为当急田??太祖欲讨柳城,浩曰:‘不以此时遂除天下大患,将为后忧??。从讨张鲁,鲁降,议者以浩智略足以绥边,欲留使都督诸军,镇汉中。”[1- 164]由上文可知,韩浩首倡屯田制,建议曹操征讨乌桓大本营柳城以解除后顾之忧,甚至被一些人认为是镇守汉中的不二人选,足见其智勇。而典韦更是曹操手下首屈一指的猛将,是曹操的贴身护卫,在曹操征战天下之时立下赫赫战功。“典韦??形貌魁梧,膂力过人,有志节任侠??后属夏侯惇,数斩首有功,拜司马??性忠至兼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2- 326]典韦后来为了保护曹操而战死,韩浩更是被曹操所亲信,担任中护军一职,执掌部分禁军。典韦与韩浩均为夏侯惇的部将,他们除了因自身功绩而飞黄腾达以外,夏侯惇的举荐也有一定的作用。可见夏侯惇有一定的识人之明,为曹操政权举荐了一些有真才实干的人才。

    镇戍一方。早在曹操出兵讨伐徐州之时,夏侯惇便协助荀彧镇守大本营兖州,“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城,惇轻军往赴,适与布会,交战,布退还。”[1- 163]“督将大吏多与(张)邈、(陈)宫通谋。惇至,其夜诛谋叛者数十人。”[3- 188]夏侯惇以“轻军”击退号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吕布,足见其骁勇善战。驻守兖州的部将大多叛变,而夏侯惇连夜斩杀数十人,足见其武艺惊人。随后在曹操与袁绍集团交战之时,夏侯惇也长期镇守在大后方。“太祖平河北,为大将军后拒。”使得曹操在北伐袁绍之际几乎没有后顾之忧。之后更是负责统帅扬州淮南方面的军队,与孙权对峙。“(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孙权还,使惇都督二十六军,留居巢。”[1- 163页]夏侯惇不但镇守后方,而且还掌控地方军,负责对孙权的防御和作战工作。

    随从征战,征讨四方。夏侯惇是最早追随曹操起兵的将军之一,曾经多次追随曹操南征北战,建立了赫赫战功。“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1- 163页]“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士卒多叛。”[1- 163页]《魏书》中记载,曹操“手剑杀数十人”,而夏侯惇追随曹操募兵,必然也参加了平叛之事,可见其骁勇善战。而且也参加过征讨张鲁和孙权的战役“武皇帝意沮,便欲拔军截山而还,遣故大将军夏侯惇、将军许褚呼山上兵还??惇前自见,乃还白武皇帝,进兵定之。”[4- 5页]“建安二十二年,(司马朗)与夏侯惇,臧霸等征吴。”[5- 161页]然而由于曹操的个人魅力,人们多注重曹操如何取得丰功伟绩,而忽视了夏侯惇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兴修水利,造福百姓。“时大旱,蝗虫起,惇乃断太寿水作陂,身自负土,率将士劝种稻,民赖其利。”[6- 283页]夏侯惇不但在大旱年间,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而且还率领将士屯田,为曹操南征北战保证了足够的军粮供应。他发挥的作用类似于寇恂在刘秀集团中发挥的作用。“恂移书属县,讲兵肄射,伐淇园之竹,为矢百余万,养马二千匹,收租四百万斛,转以给军。”[1- 163页]

    缓和世家大族与寒门地主的矛盾。曹操的父亲曹嵩由于认宦官曹腾为父,使得曹操成了“阉宦之后”,更由于宦官专权败坏朝政,残酷剥削百姓,以及怂恿汉桓帝,汉灵帝掀起了两次“党锢之祸”,加速了东汉王朝的崩溃,这使得世家大族对宦官痛恨不已,因此像曹操这样的“阉宦之后”势必难以得到世家大族的拥戴。而曹操时期仍有大批士人为之效力,除了曹操的个人魅力及“奉天子以讨不臣”之外,夏侯惇的存在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曹魏的劲敌蜀汉干将关羽张飞各有各自的缺陷,“(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7- 621页]然而,曹操的干将夏侯惇常在军旅,没听过有虐待士卒的劣迹,也没有与任何将领产生过大的矛盾与冲突,而且也不像寻常武将那样只知道打仗,而是“迎师受业”,在东汉末年那种“学在家族”的年代,夏侯惇所迎的老师应多为精通儒学的世家大族和精通学问的地方豪强。如夏侯惇的好友田畴便是一位力保宗族,抗击乌桓,有高风亮节的名士。夏侯惇与多为寒门出身的将帅和多为世家大族出身的“老师”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夏侯惇的存在,对于缓和曹魏这两大集团的矛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终曹操一代,世家大族与以曹操为代表的寒门地主没有起太大的如“正始之变”那样的冲突,对此,夏侯惇功不可没。

    二、夏侯惇受到曹操重视的原因

    与曹操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很多人都说,曹嵩本姓夏侯,是因为拜了曹腾为父才改姓曹。然而曹氏与夏侯氏却长期存在着联姻关系,而根据古代同姓不婚的习俗,曹嵩不可能本姓夏侯,因此,曹氏与夏侯氏应该有着母系的血缘关系。“夏侯,曹氏,世为婚姻,故惇、渊、仁、洪、尚、真等并以亲旧肺腑,贵重于时,左右勋业,咸有效劳。”[8- 563页]而在战乱时代,宗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宗族势力一直是影响着中国古代政治进程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是,每当统一的国家解体、社会趋于动乱之际,宗族的凝聚力和稳定力就会充分的体现出来。”因此曹操与夏侯惇凭着血缘关系自然会保持紧密的联系。

    道德优良,忠心耿耿。一位具有良好素质且忠心耿耿的将领,是很容易得到主公的赏识的,而夏侯惇便是属于这一角色。“年十四,就师学,人有辱其师者,惇杀之??惇虽在军旅,亲迎师受业。性清俭,有余财辄以分施,不足资之于官,不治产业。”[9- 186页]他尊师重道,性格清廉不贪财,这样的品行使每一位封建君主所为之称道的。不但如此,夏侯惇也是积极劝说曹操称帝的重要人物,“夏侯惇谓王曰:‘天下咸知汉祚已尽??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10- 209页]“时魏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夏侯惇追随曹操征战三十余年,从无反心,晚年有劝说曹操“应天顺民”,篡汉登基,由此可见其忠心。“时魏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1- 2]曹操将夏侯惇置于基本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地位,足见曹操对夏侯惇的信任与器重。

    才能卓越,功勋显著。上文提到,夏侯惇在政治方面举荐贤才,缓和世家大族与寒门地主的矛盾;在经济上兴修水利,造福百姓,而且开拓屯田,为曹操政权提供充足的军粮;在军事上,随从征战,镇守地方,捍卫后方。因此,夏侯惇的才能绝对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差劲。而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如此器重夏侯惇,也是说明其才能足以堪当大任。

    三、从夏侯惇的“败绩”再看夏侯惇的军事能力

    夏侯惇一共打过三次著名的败仗。第一次是吕布袭击兖州之时,吕布占领了濮阳成。但是,曹操的老小都在-城,一旦老小有失,对于曹操的打击将是致命的。而吕布也并不像人们所熟知的那样有勇无谋,他也曾愚弄过袁绍,击败过曹操,算计过刘备和袁术。“布自以为有功于袁氏,轻傲绍下诸将??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4- 21页]“太祖引军还,与布战于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余日??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术遣将纪灵等步骑三万攻备,备求救于布,布曰:‘术若破备,则北连太山诸将,吾为术在围中,不得不救也。”[2- 164页]由此可见,吕布其实是一位很有智谋的将领。而夏侯惇被敌军挟持,也难以有英勇的表现。第二次是吕布大将高顺攻打刘备之时。而以骁勇善战著称的吕布,麾下多为虎狼之士,而高顺的陷阵营是吕布军的王牌。曹操也深知刘备是一大枭雄,因此很有可能打的是趁机吞并刘备的主意,因而夏侯惇带的军队不会太多,很可能只是起到威慑和道义层面的作用。第三次是火烧博望坡。“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太祖遣(李)典与夏侯惇拒之。备一旦烧屯去,惇率诸军追击之,典曰:‘贼无故退,疑必有伏??惇不听,与于禁追之,典留守。惇等果入贼伏里,战不利。”[11]这一次的确是由于夏侯惇的鲁莽和轻敌所导致。综上所述,这几次的战败,固然有一些客观原因,不能求全责备,但是夏侯惇个人缺乏临机应变,鲁莽轻敌的弱点也暴露无遗。从以上所述来看,夏侯惇击退吕布,击杀大批叛将,是一位擅长冲锋陷阵,“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不愧于以骁勇著称的“曹魏八虎骑”之名,而且从他都督二十六军,常在军旅来看,他也擅长治军,御将,但是从他的几次败绩来看,却是缺乏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夏侯惇在瞎了一只眼睛之后便很少在征战沙场,这使得他缺乏锻炼的机会,而如果夏侯惇双眼健全的话,经过沙场的磨练,未必不能成为一位出色的将才。况且夏侯惇性格的鲁莽在博望坡之战之后有所改善,如上文所提到,汉中之战时,曹操军部分士卒误入张鲁军营,谋士刘晔劝说夏侯惇立刻攻打阳平关,而夏侯惇亲自查看,确认无误之后才向曹操申请出击。随后曹操命夏侯惇都督二十六军,便是对其在汉中之战的谨慎表现十分赞许,期望能够以此锻炼夏侯惇的军事才能。但此时的夏侯惇年事已高,难以再度征战沙场。因此,在判断夏侯惇的军事能力之时,绝不可只着眼于夏侯惇的败绩而断定他是一位碌碌无为的将军,而是要全面的分析他在战场时的表现,褒扬其长处,指出其不足,这对于全面认识夏侯惇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语:夏侯惇在曹操政治集团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夏侯惇无论是作为征战沙场的将军,还是作为安顿一方的行政官员,即使有缺陷,但是他做的都十分的出色。夏侯惇在曹操集团中发挥的作用,类似于邓禹在刘秀集团之中发挥的作用,是一位能力比较综合的人才。因此,夏侯惇无愧于曹魏帝国的“开国元勋”。无论是曹魏的敌人司马炎,还是后世的大臣,史学家都对夏侯惇赞不绝口,甚至将他与曹操的军师荀攸相提并论,对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持肯定态度。由此可见夏侯惇的能力及其所做的贡献,曹操对夏侯惇的器重,绝非是识人不明。因此正确的认识夏侯惇,对于我们全面客观的分析历史人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M] .中华书局.2006年版.163页,164页,

    [2]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典韦传》[M]. 中华书局.2006年版.326页,

    [3]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荀彧传》[M].中华书局.2006年版. 188页

    [4]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M]. 中华书局 2006年版.5页,21页

    [5]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张鲁传》[M].中华书局.2006年.161页

    [6]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司马朗传》[M].中华书局.2006年版.283页

    [7]范晔著 李贤等注.《后汉书·列传十三·邓禹寇恂传》[M].中华书局.1965年版.621页

    [8]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蜀书·张飞传》[M].中华书局.2006年版.563页

    [9]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卷九》[M].中华书局. 2006年版.186頁

    [10]赵昆生著.《三国政治与社会》[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209页

    [11]陈寿著 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吕布传》[M].中华书局.2006年.134页,135页

相关文章!
  • 论新课标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

    蒋诗春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研究如何合理推进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工作,采用何种策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是目前化学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

  • 例谈追及相遇问题

    肖丽英追及相遇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学问题,所谓“相遇”,是指两个运动物体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高中阶段的追及相遇问题主要研究两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