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做一碗教育“清汤面”
童喜喜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没听说过李镇西了。
这位有着孩子一样灿烂笑容的教育工作者,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乐山一中担任班主任,1998年出版著作《爱心与教育》,该书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在这部用爱与时光写就的教育著作中,他记录了许多教育生活细节,让人过目难忘。
学生伍建由于父亲突然离世、家境贫寒,准备辍学。李镇西带领一群学生,带着大家的捐款和许多生活用品,用半天时间跋涉十几公里山路,来到伍建家所在的小山村。李镇西看到伍建正在地里做农活,他就和学生们在田埂上站成一排,冲着伍建齐声高喊:“伍—建—你—好!”伍建的眼泪夺眶而出。15年后,这个“成绩较差”的山村孩子,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在这样一本用爱浸润教育的著作里,记录着李镇西对学生形形色色、不同方式的爱。这里,有时爱如春雨,润物无声;有时爱如洪流,荡涤灵魂;有时爱如闪电,刺破顽疾。这种爱不是老母鸡式的滥情,而是智慧之爱、点睛之爱。书里不是文学家对生活的幻想与演绎,而是用完全不亚于文学家的笔力,对生活的归纳与提炼。由于书中的一切都来源于真实生活,因此能格外打动人、感染人。
无疑,是爱带来了幸福。因为这样的著作和这样的行动,李镇西屡获殊荣。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但是,幸福的青鸟总是飞来飞去——爱是容易的,也是艰难的;爱一天是容易的,爱一生是艰难的。
2000年,42岁的李镇西重新启程,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后,他去了一个工作悠闲、待遇不菲的研究部门工作。
不少人认为,教而优则研,就如学而优则仕一样,研究教育将成为李镇西的职责与使命。甚至还有人认为,教育家当然应该在书斋里做研究,而李镇西无疑是一位教育家。
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李镇西就从研究岗位回到了教育一线,担任了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到了2006年,他出任成都市武侯区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后,就扎根于这所学校,一直做到2015年,做满了三届。领导还希望他“继续干十年”,可他坚持不愿被特殊对待,按照组织规定而卸任。因此才会有记者在采访李镇西时指出:“在一个理想式微的年代,他如何能‘三十年不跑调地把一支歌唱到今天,却依然过得很自在?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是吗?”
的确如此。
那么,如何才能在现实中,既保有对教育的理想,又坚持对理想的追寻,在获得成功之时,又赢得满满的幸福?李镇西的独家秘诀极其简单——上课。
尤其在《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节阅读课上,最能体现出李镇西对上课的一往情深。
早在1988年,李镇西在一本《外国小说选刊》上读到一篇短篇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吃面的母子三人,贫困到大年夜只能用一碗清汤荞麦面来迎接新年,却没有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一直坚强地努力着;卖面的夫妇二人,善良地为顾客的一碗面里多加面条、藏起涨价的价格牌,给落魄的一家三口以最大的尊重。历经14年奋斗,走出了困境的母子三人再次在大年夜来到面馆,和店家以及满店的客人们分享了如今的幸福。
这篇文辞精美、充满温暖的小说,深深打动了李镇西。当时,正在教高中的他立即和学生们分享了这篇小说。看到学生们为文章感慨,李镇西更是不由得感叹:“这篇文章要是能够入选中学教材,该有多好啊!”
没入选教材,李镇西自己把这篇小说“变”成了教材:从那时开始,李镇西与每个班的学生分享这篇小说。没想到几年之后,这篇小说真的被选入中学教材的辅助读物中。李镇西非常高兴,给学生们读得更有劲儿了。
李镇西一直认定,在需要爱的时候,如何帮助学生们感受爱、创造爱,是一个教师的职责。所以,在担任教师的那些年里,他一直与所有学生分享这篇小说,他希望把这篇小说中蕴涵的爱、尊重、善良等种子,在阅读中坚持不懈地向学生们播撒下去。
在李镇西读完博士离开教育一线的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尽情阅读各种文章,远离了教育一线的繁杂和琐屑,这种教育研究生活是被许多人“艳羡”的。但也正是在这种“高高在上”的日子里,李镇西觉得自己的精神在萎靡,日子在失色。没过多久,他就主动离开了教研岗位,到学校担任了副校长,后来又到了武侯实验中学担任校长。
重新回到教育一线,李镇西就像鱼儿回到了水中。但从前他可以只管教学、教研,可以和老师真诚相待、和学生平等相处,现在他却是一校之长,必须率领教师团队共同进步,工作性质似乎注定了他只能从课堂中悄悄撤退。为此,李镇西向上级主管部门主动请求配备能干的书记、执行校长,共同组成得力的领导班子,而他自己仍然忙里偷闲,捧起《一碗清汤荞麦面》,继续上着课。而且,当上校长之后,他的课上得更加五花八门了:自己独家开设的选修课,要上;课改中遇到难点的课,要上;每一届新生入学,这节特殊的阅读课《一碗清汤荞麦面》,当然也要上……
“我所在的武侯实验中学,家长们大多忙于生计,没有谁会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我应该给学生们补上这一课。而且,用这种方式和学生一起讲这样的一节课,真是一种享受!我享受那样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或者开怀大笑,或者泪流满面……这时候,我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这比一会儿应付这种检查,一会儿被那个人物接见更有意义。我真是觉得当一位老师好好上课,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尽管做了校长,我还是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讲了下来,我觉得,我把时间用在了最该用的地方。”今天的李镇西回忆起自己上过的阅读课,仍然津津乐道。
其实,上课和上课还不一样。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讲个故事,倒还容易。李镇西却希望这样的一个故事沉淀进学生的生命中,这就不简单了。为此,李镇西会在课前尽量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在上课时更是全神贯注捕捉着学生在每一处细节上的反馈,争取抓住每一分钟,通过声音、通过表情、通过动作,努力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故事中,传达到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常常一节课下来,他的精神无比亢奋,身体却疲惫不堪。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上着《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阅读课,简单而执着。正如李镇西把自己的教育追求定义为“朴素最美,幸福至上”那样,他一直在用心做着自己美味的教育“清汤面”。
传播爱的过程,正是让自己获取爱的力量的过程。因为一直看着学生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所以,李镇西也有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他与学生分享着爱,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与快乐。从1988年开始,到2015年退休,只要在学校里工作,无论担任教师还是担任校长,李镇西始终坚持为身边的学生们端上“一碗清汤荞麦面”。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这一课上了数百次,直接听课的学生近万人。
所有见过李镇西的人,无论是听过他的讲座,还是人群中用心地多看他几眼,都不得不承认:扎根教育一线的李镇西,笑得如同孩子一样。李镇西在追寻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在用心做着一碗教育“清汤面”,也由此赢得了孩子们纯真的信任与自己内心的幸福。
(责 编 子 君)
现在,恐怕很少有人没听说过李镇西了。
这位有着孩子一样灿烂笑容的教育工作者,1982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乐山一中担任班主任,1998年出版著作《爱心与教育》,该书一出,一时间洛阳纸贵。在这部用爱与时光写就的教育著作中,他记录了许多教育生活细节,让人过目难忘。
学生伍建由于父亲突然离世、家境贫寒,准备辍学。李镇西带领一群学生,带着大家的捐款和许多生活用品,用半天时间跋涉十几公里山路,来到伍建家所在的小山村。李镇西看到伍建正在地里做农活,他就和学生们在田埂上站成一排,冲着伍建齐声高喊:“伍—建—你—好!”伍建的眼泪夺眶而出。15年后,这个“成绩较差”的山村孩子,成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
在这样一本用爱浸润教育的著作里,记录着李镇西对学生形形色色、不同方式的爱。这里,有时爱如春雨,润物无声;有时爱如洪流,荡涤灵魂;有时爱如闪电,刺破顽疾。这种爱不是老母鸡式的滥情,而是智慧之爱、点睛之爱。书里不是文学家对生活的幻想与演绎,而是用完全不亚于文学家的笔力,对生活的归纳与提炼。由于书中的一切都来源于真实生活,因此能格外打动人、感染人。
无疑,是爱带来了幸福。因为这样的著作和这样的行动,李镇西屡获殊荣。1998年12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苏霍姆林斯基80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乌克兰教育科学院院士苏霍姆林斯卡娅赞誉他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但是,幸福的青鸟总是飞来飞去——爱是容易的,也是艰难的;爱一天是容易的,爱一生是艰难的。
2000年,42岁的李镇西重新启程,攻读博士学位。2003年顺利完成博士学业后,他去了一个工作悠闲、待遇不菲的研究部门工作。
不少人认为,教而优则研,就如学而优则仕一样,研究教育将成为李镇西的职责与使命。甚至还有人认为,教育家当然应该在书斋里做研究,而李镇西无疑是一位教育家。
谁也没想到,没过多久,李镇西就从研究岗位回到了教育一线,担任了一所学校的副校长。到了2006年,他出任成都市武侯区武侯实验中学校长后,就扎根于这所学校,一直做到2015年,做满了三届。领导还希望他“继续干十年”,可他坚持不愿被特殊对待,按照组织规定而卸任。因此才会有记者在采访李镇西时指出:“在一个理想式微的年代,他如何能‘三十年不跑调地把一支歌唱到今天,却依然过得很自在?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不是吗?”
的确如此。
那么,如何才能在现实中,既保有对教育的理想,又坚持对理想的追寻,在获得成功之时,又赢得满满的幸福?李镇西的独家秘诀极其简单——上课。
尤其在《一碗清汤荞麦面》这一节阅读课上,最能体现出李镇西对上课的一往情深。
早在1988年,李镇西在一本《外国小说选刊》上读到一篇短篇小说《一碗清汤荞麦面》:吃面的母子三人,贫困到大年夜只能用一碗清汤荞麦面来迎接新年,却没有丧失对未来的信心,一直坚强地努力着;卖面的夫妇二人,善良地为顾客的一碗面里多加面条、藏起涨价的价格牌,给落魄的一家三口以最大的尊重。历经14年奋斗,走出了困境的母子三人再次在大年夜来到面馆,和店家以及满店的客人们分享了如今的幸福。
这篇文辞精美、充满温暖的小说,深深打动了李镇西。当时,正在教高中的他立即和学生们分享了这篇小说。看到学生们为文章感慨,李镇西更是不由得感叹:“这篇文章要是能够入选中学教材,该有多好啊!”
没入选教材,李镇西自己把这篇小说“变”成了教材:从那时开始,李镇西与每个班的学生分享这篇小说。没想到几年之后,这篇小说真的被选入中学教材的辅助读物中。李镇西非常高兴,给学生们读得更有劲儿了。
李镇西一直认定,在需要爱的时候,如何帮助学生们感受爱、创造爱,是一个教师的职责。所以,在担任教师的那些年里,他一直与所有学生分享这篇小说,他希望把这篇小说中蕴涵的爱、尊重、善良等种子,在阅读中坚持不懈地向学生们播撒下去。
在李镇西读完博士离开教育一线的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在舒适的办公室里,尽情阅读各种文章,远离了教育一线的繁杂和琐屑,这种教育研究生活是被许多人“艳羡”的。但也正是在这种“高高在上”的日子里,李镇西觉得自己的精神在萎靡,日子在失色。没过多久,他就主动离开了教研岗位,到学校担任了副校长,后来又到了武侯实验中学担任校长。
重新回到教育一线,李镇西就像鱼儿回到了水中。但从前他可以只管教学、教研,可以和老师真诚相待、和学生平等相处,现在他却是一校之长,必须率领教师团队共同进步,工作性质似乎注定了他只能从课堂中悄悄撤退。为此,李镇西向上级主管部门主动请求配备能干的书记、执行校长,共同组成得力的领导班子,而他自己仍然忙里偷闲,捧起《一碗清汤荞麦面》,继续上着课。而且,当上校长之后,他的课上得更加五花八门了:自己独家开设的选修课,要上;课改中遇到难点的课,要上;每一届新生入学,这节特殊的阅读课《一碗清汤荞麦面》,当然也要上……
“我所在的武侯实验中学,家长们大多忙于生计,没有谁会给孩子们讲这些故事。我应该给学生们补上这一课。而且,用这种方式和学生一起讲这样的一节课,真是一种享受!我享受那样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我,或者开怀大笑,或者泪流满面……这时候,我才能够找到自己的存在感。这比一会儿应付这种检查,一会儿被那个人物接见更有意义。我真是觉得当一位老师好好上课,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尽管做了校长,我还是这样一节课一节课地讲了下来,我觉得,我把时间用在了最该用的地方。”今天的李镇西回忆起自己上过的阅读课,仍然津津乐道。
其实,上课和上课还不一样。如果仅仅是照本宣科讲个故事,倒还容易。李镇西却希望这样的一个故事沉淀进学生的生命中,这就不简单了。为此,李镇西会在课前尽量了解学生们的情况,在上课时更是全神贯注捕捉着学生在每一处细节上的反馈,争取抓住每一分钟,通过声音、通过表情、通过动作,努力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故事中,传达到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常常一节课下来,他的精神无比亢奋,身体却疲惫不堪。
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上着《一碗清汤荞麦面》的阅读课,简单而执着。正如李镇西把自己的教育追求定义为“朴素最美,幸福至上”那样,他一直在用心做着自己美味的教育“清汤面”。
传播爱的过程,正是让自己获取爱的力量的过程。因为一直看着学生们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睛,所以,李镇西也有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睛。他与学生分享着爱,感受到了教育的幸福与快乐。从1988年开始,到2015年退休,只要在学校里工作,无论担任教师还是担任校长,李镇西始终坚持为身边的学生们端上“一碗清汤荞麦面”。在近30年的教学生涯中,他把这一课上了数百次,直接听课的学生近万人。
所有见过李镇西的人,无论是听过他的讲座,还是人群中用心地多看他几眼,都不得不承认:扎根教育一线的李镇西,笑得如同孩子一样。李镇西在追寻理想教育的过程中,始终在用心做着一碗教育“清汤面”,也由此赢得了孩子们纯真的信任与自己内心的幸福。
(责 编 子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