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工程技术类课程实验实践教学的思考

摘 要:针对工程技术类专业大学生的培养和使用之间的偏差,分析了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技术类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方法。
关键词:实验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工程技术类课程
时常听到一些企业相关人员抱怨: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工作技能差,一般进企业后,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且不少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没有发展规划,眼高手低,过分强调薪资水平,缺乏职业操守。而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也在抱怨:大学四年,感觉没学到什么东西。进了企业,什么也不会,一切从头再来。诸如此类所有问题症结归结为一个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培养方向和质量。
我国社会一直就有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意识,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且“ 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也较严重。搞职业教育感觉低人一等,学校都喜“高大上”,中专想升大专,大专想升本科,本科的想进入研究型大学,这种风气如何能搞好职业教育。就拿美国来说,其4年制大学有2千多所,国家级研究型大学也不过十分之一多点,这部分属于大学金字塔的塔尖。我国现有本科院校一千多所,不可能都涌向金字塔的塔尖,这不可能,也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与结构不符。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制造行业对技术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了,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了。作为高等教育系统金字塔塔基的大部分大学应该是技术应用型大学,应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级技术人才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幸运的是国家教育部门也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2014年国家教育改革规划提出:普通高等院校1200多所学校中,将有600多所转向职业教育。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高校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比如增加实验设备和实验实践的学时,但总体上看收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实验实践项目内容不合理,有些实验只是告诉你怎么做,然后出一个结果,没有留给学生什么思考的内容,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实验设备设计得方便美观,实验虽然做起来简单了,却降低了同学们的参与度和探索知识的热情。实验实践有些项目内容与实际应用也不契合,实验实践教学设计与将来的行业应用关联度不强,起不到锻炼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实验实践项目零散、不系统,降低了学生对企业岗位所需技能的认知度。有些课程的实践教学没有围绕未来专业应用这个目标,只是单纯的用来辅助一下理论教学,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来讲意义不大。
一般学校都会安排一定的校外实习,但往往流于走马观花,劳民伤财不说,学生也多有不满。安排学生进企业实习,学生的吃住行往往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还要加上支付给企业的实习费用,另一方面,企业由于多方面原因普遍也不太愿意接待学生的实习,即便接待也就是绕着车间走一遍了事,蜻蜓点水,没法深入具体岗位实习。由于学校和企业的缺少联动机制,学校教师并不了解企业对技术人员到底具体需要具备那些方面的能力要素。可想而知,如果教师的专业素质都不高,不了解企业现状,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需求的学生。
主观上,学校重视了实验实践学时数和实验设备台套数等硬指标的落实,但对设备的使用效果和利用率没有建立调查分析和反馈机制。实践项目内容和教学形式等软件方面的部分没有很好的规划设计,缺乏教学的柔性和自主性,学生参与实验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实验实践设备配置也不尽合理。为了配合科研的需要,很多同一区域学校利用实验室建设资金购置了同质化的较昂贵的科研设备,学生实验很少用到,即使偶尔用到,有时也与以后的专业应用相距甚远,如此重复建设浪费了实验室建设资金。
要扭转上述诸多不利因素,首先要社会观念的转变,改变总觉得一线技术工作者没有发展前途的错误观念。现阶段大家有一个共识:我国目前虽为制造大国但非制造强国。从先进制造业发达国家的历史来看,要完成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非要有一大批具有高专业素养的技术型人才不可。随着我国大学近一、二十年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可以说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广大的工程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大部分要进入企业技术一线工作。当前我国大力倡导创新创业,实际上历来大部分工程技术方面的创新和专利都是来自于一线的技术工作者,事实证明工程技术的创新是需要技术积淀的,是需要工匠精神的,也就是要建立在大量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并非研究性大学所独有,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理应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大有可为的方向。
在宏观硬件建设方面,为避免利用率不高的某些实验设备在各区域高校中重复建设,政府可以尝试建立地区性的实验实践中心,还可整合地区相关企业的资源,集中统筹安排区域内高校的实习实践活动,既节约了资金,又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可减少各学校相关实验指导人员的配置。学校在实验室设备选择上要具有系统性,而且最好與实际行业应用接近,使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更接近企业真实环境,受条件限制的话亦可考虑通过用计算机仿真的形式来替代。另外,借鉴德国的职业教育经验,国家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企业直接参与学生培养的积极性,鼓励企业接纳学生深入企业的具体岗位实习。
学校在确定各课程实验实践类教学内容方面应基于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要求,合理设计项目内容。实验实践的具体教学内容应赋予更多的柔性,更贴近现实应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参与度。实验和实践内容实行项目制,任务明确,训练系统。尽量增加符合企业工作流程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校应加强与对口企业的联系,主动联系并鼓励相关教师去企业一线调研实习,以便联系实际,更好的制定实验实践的教学内容。参照我国干部“挂职”基层的形式,专业教师“挂职”企业,这也是学校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的重要途径。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基本都配备了一定数量的实验实训设备,实验实践教学的学时数也有了一定的保证,但对很多实践性较强的工程技术类课程,往往还是不够的。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先理论、后实践,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模式下理论教学效果差,往往一大堆枯燥的理论立刻就消磨掉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先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符合比较客观事物的认知规律,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学习。先期的实践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理论的学习,后期的实践可提高学生理论指导下的创造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形式应注入更多的灵活性,始终以学生的学习实效为目标展开现场教学、启发讨论、现场制作、多媒体仿真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建立灵活的实践考核机制,考核内容紧扣专业核心能力,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还需建立实验室开放预约制度,既满足广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实践需要,又能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最后,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技术技能竞赛、科技活动、社会实践。这类实践活动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总而言之,工程技术类课程的实验实践教学不只是为完成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践行所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以上措施多管齐下,落实细节,定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培根,许小东,陈国松.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2012.(3)
[2] 王浩程,冯志又,王文涛. 基于工程实践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1)
作者简介
杨武(1971-),男,江西余干人,南昌工程学院机电学院 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机床数字控制技术。
相关文章!
  • 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助推企

    吴仲波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101-01摘 要 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指导,是企业稳步发展

  • 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工作问题及对

    滕洁摘要:本文从测绘成果档案汇交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制定完善基础测绘成果档案汇交实施办法、推进非

  • 交通系统“贪腐魔咒”:家人成代

    史卫燕++陈文广近日,位于湖南西北角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个宣判引发湖南民间和政坛的高度关注。在任期间被称“文人局长”的湖南省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