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章法,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犹如诗人作诗,是有章可循的。主要从创境定调、温故知新、寻根问底和总结反思等方面探析如何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自由探学和反思生成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精彩,并且在自由自主的语文学习环境里积极思考和主动破解问题,形成正确的语言感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催化剂

    “起、承、转、合”是创作诗歌的章法结构,体现了诗人巧妙铺设、精密构思和灵活表达的逻辑顺序。语文课堂教学犹如诗人作诗,有章可循与活法相依便是教师值得揣摩和把握的。依据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围绕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活化教学思维和优化教学流程,定能使得学生在开放自如与协作探究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情景交融、自由探学和反思生成的过程中发现语文的精彩,使得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一、创境定调,起动阅读“激情”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境导入,让学生在感同身受的氛围中阅读。如在苏教版必修三《五人墓碑记》的教学指导中,为了能帮助学生体会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我利用多媒体播放《荆轲刺秦》中的精彩片段,并播放电影《英雄》主题曲,让学生感受到豪迈的气概。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主动去阅读,体味义士的壮举,理解“中国的脊梁”的内涵和真谛。通过自由阅读,学生能够感受到“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的气魄。通过悲壮的情调来渲染环境,能有效增强学生阅读激情,帮助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感知过程,拨动其内心探知“情弦”。

    创境运用,让学生在富有诗情画意的过程中灵活自如地阅读,帮助他们拓宽思维感知。创境应凸显情趣性和开放性,依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从他们生活的感知经历中挖掘隐藏于内心的思想情感。结合文章表达的主旨创设相似环境氛围,能使学生激情阅读,兴趣盎然。

    二、温故知新,承前衔接“蓄势”

    语文教学的前后链接非常重要。温故能更好知新,也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盲点和误区,便于他们及时修正学习策略方法。通过前后知识有机链接,使学生带着更多的激情主动融入课堂学习。如在《琵琶行》的教学中,我采用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由“诗从肺腑出”主题引导学生对该诗主动感思:言为心声,诗人对所见境物有如此不同的情感表达,源于“同命相怜”,通过相互比照抒发真情实感。根据这样的导入,我要求学生查阅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要求学生结合“诗前小序”了解作者“满腔迁谪之感”。诗人借琵琶女不同寻常的弹奏艺术以及其令人悲悯的经历遭遇,直指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令人惋惜和悲愤的现象,以此来反映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也由此想到了自己被贬的现实,抒发了诗人悲愤和不满之情。待学生了解上述写作背景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同是天涯沦落人,说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你若就是白居易当时邀请的客人,你们会聊些什么?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感悟文章主旨大意。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多给学生自我深思和质疑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尝试与积极探索的过程中掌握学习内容。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预习导学方案,让他们能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研读。重视学生的理解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课程教学内容主动揣摩和设想,按照表达的要求进行适当构思,帮助他们获得更为全面的感知。

    三、寻根问底,转换生成“妙语”

    引导学生在寻根问底的过程中形成质疑学习精神,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丰富感知思维和方法。引导学生转化思维,鼓励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展示,利于活跃课堂情境氛围。如在必修五《陈情表》的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任务目标,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一表真名世”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他们就“千载谁堪伯仲间”来探寻与《出师表》相对比的另一篇表,导出本节课学习内容——《陈情表》。在此基础上,可要求学生以同桌交流的形式,围绕“李密向晋武帝陈了什么情?”和“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两个问题,进而理解此文表达的内涵意义。结合互动交流,可要求学生围绕:“臣以险衅,夙遭闵凶”找出陈密所遇凶险,引导学生结合各自的阅读体悟,互动交流,让学生能够在讨论争辩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要点。还可要求学生根据文中的陈述,扮演李密和晋武帝进行相互对话,要求学生紧扣表述要点深入思考,让学生能够在主动融入自己的丰富想象中深化感知体验。

    以这样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能使得他们在自觉转化的过程中不断活跃思维。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疑点、难点适时点拨,多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师应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在主动转化的过程中尝试多元化学习感知,增强综合实效性。

    四、总结反思,合化顿悟“点睛”

    总结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流程,也是活化学生理解感知的启动器。文章倡导“豹尾般收束有力”,就是引导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阅读学习过程总结反思。总结应注重画龙的过程,尤其要关注知识积累和语言感知;反思则应从点睛的表现手法来回顾学习,让学生有自我拓展和延伸的空间。

    总结反思是学生自我归纳和延伸的过程。如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总结环节中,我没有按照教参上的方法帮助学生一一归纳,而是通过让学生自我言说的方式来引导他们进行交流。为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将几年前在北京师范大学进修的照片利用投影仪的方式展现了出来,让学生透过沧桑的景物,去探寻心中的刘和珍君和鲁迅,让他们在穿越时空中消除心灵的隔膜,爱国情感油然而生。我请学生说出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件事情,并引导他们总结:“刘和珍君追求正义、善良正直、聪明可爱、亲切随和,总是微笑着”,让学生的认知思维随着自我发现信息不断增多而更加丰富。学生针对各自阅读中发现的细节:“欣然前往”,以刘和珍君多么单纯与执政府会那么凶残相对比,让一个可亲可敬的爱国主义青年跃然纸上;“弹从左肩入” 开枪者不仅从后面,还从侧面包抄、袭击她们,真要把青年们斩尽杀绝……通过这样的总结,让学生能够跟着作者以及同行参与者,仔细品味其中的细节,明白鲁迅先生所用的反语,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具体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对侵略者和中国军人有更为深刻感知。

    “合”的顺畅源于“开”的自然。以培养学生关注阅读学习细节能力为指导,注重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自我归纳,让他们在主动揣摩和积极构思的过程中找到可挖掘的信息点。引导学生多做整理,让他们在自我发挥和主动表达中增强运用技能。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语言形式进行沟通,让他们在彼此学习借鉴中产生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言,以诗歌的章法统领课堂教学结构,使得学生在内容导入自然、脉络层次清晰、教学流程紧凑的过程中有心学习。以自然贴切为切入点,注重环境氛围创设、互动交流来活化认知,利于学生在自由自主的语文学习环境里积极思考和主动破解难题,形成正确的语言感知,促进积极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生成,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贺克春.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整体观照[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0,(5).

    [2]曹爱梅.关注情感体验 激发阅读兴趣[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32).

    作者简介:刘云飞(1976—),男,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相关文章!
  • 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策略

    张骏2018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

  • 教育,是有温度的心灵关照

    闵艳莉从隆冬到初夏,我们终于等到了教育局的通知:6月2日可以复学了。这真是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我们马上在幼儿园门口张贴复学评估合格证

  • 语文课堂教学文化构建的理论与

    许海霞 吴运友【摘要】语文教育是文化精神建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最基本、最广泛、最普通的文化体现形式。新型的语文课堂教学应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