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亟待实现“四大转变”

    程杨松+白自玲

    [提 要]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了百分之七十,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为此,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不仅事关“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应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要目标和路径,并亟待实现从“有限投入”到“有效投资”、从“强调共性”到“彰显个性”、从“被动承接”到“主动承载”、从“二元分割”到“二级驱动”的“四大转变”。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有限投入、有效投资;强调共性、彰显个性;被动承接、主动承载;二元分割、二极驱动;四大转变

    [作者简介]程杨松(1980—),男,江西上饶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地方经济学及基层党的建设等;(江西 上饶 334000)白自玲(1981—),女,江西上饶市余干县李梅岭生态林场副场长,研究方向为地方农业建设发展。(江西余干 335100)

    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强调:“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大部分国土面积是农村,即使将来城镇化水平到了百分之七十,还会有四五亿人生活在农村。为此,要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也指出:“要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不仅事关“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顺利实施、全面小康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应以建设美丽乡村为重要目标和路径,并亟待实现从“有限投入”到“有效投资”、从“强调共性”到“彰显个性”、从“被动承接”到“主动承载”、从“二元分割”到“二级驱动”的“四大转变”。

    一、在建设理念上,要实现从“有限投入”到“有效投资”的转变

    自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以来,在十几年的建设实践中,全国各地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政府财力尤其是省级以上政府财力的“有限投资”,而政府投资也并未达到“四两拨千斤”的预期,更多时候表现为“千金拨四两”的现状。

    第一,有限投入要实现“三个转变”。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资金投入;在投入体系中,又首先是各级政府财力的投入。而政府财力的有限投入,要切实做到“三个转变”:

    一要实现从一元投资到多元投资的转变。要切实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主导、社会参与、合力共建”的思路,开拓创新,统筹协调,变政府一元有限投资的现状局限为政府、社会、市场、群众多元投资的生动局面,从而突破资金瓶颈,打通投资渠道。怎么转型见效?首先社会投资可以通过机制创新撬动。以江西为例,在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役中,导入了企业挂村帮扶机制,通过直接投资扶持、产业带动扶持、培训就业扶持等措施,不仅为脱贫攻坚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且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市场投资可以通过政策创新驱动。以江西横峰为例,仅2016年上半年,就通过政策争取和创新,向国开行融资5个多亿,总筹资6.5亿元,首期对全县113个村启动新农城村建设,重点推动了23个“主题村”建设,彻底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困局,也驶入了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再次群众投资可以通过方法创新促动。还是以江西横峰为例,该县的青板乡金鸡中心村,新农村建设共投入300万元,可群众自发投资投劳就达166万,超过一半。他们的做法就是“一看二比三算账”:先让群众代表去本县其他已经建好的新农村看一看,直观感受下建设的变化和好处;再让自己村和那个村比一比,理性分析下本村的优势和劣势;最后再算笔账,建设可以争取多少钱、自己还得筹多少钱、建好了除了住得舒心体面,还能通过开发经营获利多少钱?这样一来,老百姓争取建设的积极性自然就来了,投资投劳的主动性也自然就有了。

    二要实现从低端投资到高端投资的转变。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接着要解决的是“钱投向哪里”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说,由于点多面广、资金紧缺,加之基础薄弱,以及投资理念、投资领域、投资路径等方面的缘由制约,相当大比例的新农村建设投资尚处于低端水平,建设标准不高、档次不够,距“美丽乡村”还有不小的差距。怎么转化见效?首先投资的领域要准。不能千篇一律,千村一面,还仅仅停留在基础建设、文娱配套等基本型的投资上,而是要做到既“缺什么、补什么”保住基本,更要“长什么、扬什么”争创特色。以江西婺源的篁岭景区为例,该村原本是个海拔500多米、水路不通的地质灾害村,可它有生态和古建优势。在新农村建设中,该村立足于打造旅游村目标,通过引入企业投资,將之开发为以古民宿民俗和“晒风光”系列为特色品牌的国家4A级景区(正在创建5A级景区),就是一个生动案例。其次投资的档次要高。不能想当然地把新农村建设的标准认同为是乡村、农民的标准而降低一格(包括基础设施、公共配套),而是要坚持标准、确保品位。仍以江西婺源篁岭景区为例,该村原住户不过100多户,总面积不过数百亩,可引进的开发公司累计投入却达5个多亿,一景一观无不高雅,一花一草无不精致,“篁岭景区”也成为婺源高端特色乡村游的窗口,“篁岭模式”也成为引领婺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标杆。最后投资的效期要长。不能“为建而建、建了就算”(很多新农村点建好后,文体设施一用就坏、坏了不修,绿化亮化无人管护、昙花一现);而是要“建好管好、管好用好”,从而做到“建成一个、巩固一个”。

    三要实现从低效投资到高效投资的转变。解决了投资总量、投资方向的问题,还要解决好投资质量、投资方式的问题,既确保每分钱用在刀刃上,又保证一分钱掰成两分用,才能提高有限资金的综合效益。事实上,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使用效益并不算高,每个新农村建设点的项目资金,规划设计费和健身器材费占一定比例但往往不管用,很多村点还得自己另做规划、另购器材;立项、招投标、监理、验收、税收等又占一笔不菲的支出;跑项争资、沟通协调、人情往来等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真正用于项目建设上的资金就相当有限了。怎么转变见效?首先“怎么建”要征求群众意见。这样,就能充分遵循群众意愿,调动群众积极性,也能充分因地制宜,结合村庄实际情况,最大限度避免“一刀切”规划的盲目性和“计划性”建设的片面性,从而真正做到“一村一品”。其次“怎么用”要维护群众利益。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筹,在资金使用过程中,通过出台政策、加强监管、强化督查等途径,尽可能降低立项、招投标、监理、验收、税费等各项非建设性支出的占比水平,确保有限资金的综合使用率。最后“怎么管”要发挥群众主体。让群众来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发挥单位资金的最大效用和价值。以江西横峰为例,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该县各村普遍推行理事会点工和群众投工做法,既让群众参与家乡建设并获取用工报酬,又省却了承包商所赚的利润,从而做到了花小钱、办大事,少花钱、办好事。

    第二,有效投资要力争“三大效益”。

    建设美丽乡村,仅停留在“只投入、不产出”的认识初衷和实际结果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大胆拓新,随势而变,树立市场和经营理念,变“有限投入”为“有效投资”,并争取社会、经济、文明三大效益:

    一是要实现社会效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摘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此,建设美丽乡村,必须首先追求社会效益。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保障全面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目标指向。全面小康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而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推进新农村建设并实现预期目标,自然能推动并加快广大农村人口的全面小康进程。要以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城乡和谐。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分割”、“两级分化”在我国客观存在,表现突出。这种“分割”、“分化”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上,而且表现在环境治理水平、社会管理水平、公共配套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综合素质水平等方方面面。通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就能很大程度缩小上述内容的城乡差距,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统筹式发展,进而促进城乡和谐。

    二是要突显经济效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五句话,首先两句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这正阐述了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经济效益的首要性和重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如期实现,也首先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支撑和经济综合实力的有力保障。为此,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着重考虑经济效益。要切实强化经济思维。切实转变过去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只管投入、不求效益的狭隘理念,而是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导入市场化运营、企业化管理的思维,变“投入认识”为“投资意识”,既算投入账、成本账,更算产出账、效益账,既追求“降成本、增效益”,更追求“小投资、大效益”,用经济思维和法则指导和推动美丽乡村可持续建设。要努力实现经济回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通过导入经济思维和法则,变农村的生态资源、发展空间、民俗文化等优势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以创意、规划、营销、管理出效益,统筹基础建设、公共配套、特色打造和产业支撑,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投资项目,并取得长足而丰硕的经济回报。以婺源篁岭为例,该村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仅今年1—8月就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不仅让投资者获取了喜人的投资回报,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三是要追求文明效益。文明既是发展的根本目标,也是发展的状态显现。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五句话,第三句就是“乡风文明”,这也表明了“文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为此,建设美丽乡村,必须统筹考虑文明效益。要丰富拓展“文明”內涵。要变过去农村是文明的匮乏区、滞后区的现状错像和惯有偏见,变美丽农村为文明的承载区、拓展区;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和制度文明“五个文明”齐抓共建,赋予乡村文明更大的内涵和外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更大的空间和载体。要总结形成“文明”制度。通过全国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中所开展的生动实践,取得的良好实效,展示的文明成果,进而推导和挖掘出成功的案例经验,并总结和提升出美丽乡村建设的文明制度、文明规律、文明“密码”,为将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奠定坚实的实践和理论基础。

    二、在建设方向上,要实现从“强调共性”到“彰显个性”的转变

    纵观我国各地十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过去普遍以“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统一配套(文体娱乐等)、统一管理(模式标准)”为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努力方向。然而,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加上形势的急剧变化,“共性追求”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亟待向“个性打造”转型升级。

    第一,“强调共性”的现实性制约。

    一是现实的差异性所致。全国各地推进的数以万计的新农村建设,可谓千差万别、不一而同:有的是地貌不同,依山傍水者有之,地处丘陵者有之,一马平川者有之;有的是基础不同,包括人力基础、财力基础、发展程度基础和功能配套基础等;有的是特色不同,包括地域文化特色、产业沿袭特色、功能性状特色,等等,不胜枚举。新农村建设现实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就决定了在建设过程中实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要尊重基础量力而行,要结合实际依山就势,要科学定位突显特色,要整合资源找准方向。总之,不搞“一刀切”,不做“大而全”,“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走对自己的路,建美自己的村”!

    二是发展的互补性所致。专业分工而产生的有效互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也要考虑、尊重并体现发展定位、方针目标、发展方向的互补性。首先要突显产业的互补性,通过产业的因地制宜、规划引导、分工部署和优势打造,提升村庄主营产业的专业化水平和特色化程度,优化村庄之间的产业分布及耦合,延长村庄产业链条,做大村庄产业板块。其次要注重功能的互补性,也就是在交通、区位、文化、产业等功能性配套方面,要结合实际、找准方向,主打一极、主攻一点,放大优势、形成效应,在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化恶性竞争的同时,让配套水平提升村庄的竞争水平,让配套能力增强村庄的竞争能力。再次要考虑空间的互补性,既要把握集镇和中心村之间、中心村和自然村之间的主次和递延关系,推动形成层层递进的“放射效应”;也要科学把握并大力优化各村庄之间在产业、配套、服务、市场、人居等不同侧面的空间区域布局,进而提升区域的有效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

    三是存在的多元性所致。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村庄的存在也有其客观的多元性,也印证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共性追求”的片面性和狭隘性。首先是历史存在的多元性。中国的文明史,更长时段、更大领域体现的是村庄的发展史。由于自然条件、生活习性、风俗文化和产业分工等不同的历史沿袭和后天操守,导致了中国村庄禀赋的各具特色、中国村庄风貌的千差万别、中国村庄体系的多姿多彩。而无视村庄历史存在的多元性,搞所谓的“四个统一”的“共性追求”,这本身就是对中国村庄历史的一种否定和割裂。其次是文化存在的多元性。一个村庄的发展史,就是一个村庄的文化史、文明史。之所以许多中国传统名村得以延续和保存,就是因为尊重、传承甚至是弘扬了这个村庄的文化;之所以许多的中国传统名村被破坏甚至消失,就是因为抹灭了村庄的个性文化特征。如果搞所谓的“四个统一”的“共性建设”,势必会让更多的村庄“文化标签”丧失殆尽,让更多的“村庄文明”破坏无遗。最后是现实存在的多元性。在推进美丽村庄建设进程中,剔除历史和文化存在因素,就本身的基础条件而言,就千差万别,各不雷同,如果搞所谓的“四个统一”的“共性追求”,自然在建设的投入上、建设的难度上、建设的时限上会有更大的困难,最后反映在建设的效果上,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第二,“彰显个性”的可行性支撑。

    一是理论支撑。“彰显个性”的思维遵循、逻辑起点和理论支撑,是强调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有机结合,发展的规律性和偶然性要有机耦合,对象的指向性和方法的针对性要有机整合;强调既要尊重客观现象、总体规律和发展趋势,也要尊重真实情况、具体对象和现实问题,做到具体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保思路对路方法管用能见实效。建设美丽乡村,不是建设整齐划一的移民小镇,也不是建设千篇一律的现代集镇,而是要打造有味道、有品位的美丽乡村。所谓有味道,就是保持本色,突出特色。这个“本色”和“特色”就是个性的具体诠释。所谓有品位,就是要将精致设计、精致建设、精致管理贯彻美丽乡村建设的始终,使美丽乡村建设既保持传统,又能很好地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三个精致”和“两个要求”就是“个性”的基本遵循。这就充分表明,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样而且必须树立“彰显个性”的思维方向,走好“一村一品”的主题路径,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标签,最终实现“一招制胜”的建设目标。

    二是案例支撑。这方面,浙江省先行一步,给了我们美丽生动的答案。浙江省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自2015年全面启动特色小镇建设以来,截止目前,已经有79个特色小镇列入省级创建名单,51个特色小镇列入培训名单。浙江特色小镇建设创新推动“产、城、人、文”融合,为破解空间资源瓶颈、产业转型升级、改善人居环境、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了有力的抓手和有益的借鉴,对探索新型小城镇之路和美丽乡村建设之径有着重要意义。浙江省的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其主要特征是:产业定位突出“特而强”,杜绝“百镇一面”、同质竞争,而是紧扣产业升级趋势,锁定产业主攻方向,构筑产业创新高地,在突出投资“有效性”的同時,突显“转型”与“创新”的含金量;小镇功能力求“聚而合”,追求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高度融合,让更多的人愿意留下来创业和生活;建设形态力求“精而美”,根据地形地貌,做好整体规划和形象设计,确定小镇风格,建设“高颜值”小镇,并强化小镇个性设计,系统谋划规划品牌打造、市场营销和形象塑造;制度供给力求“活而新”,将特色小镇定位为综合改革实验区,政策供给上突出“个性”,服务供给上突出“定制”,强调运营机制实行“企业主体”,为特色小镇建设注入了强劲活力。仅数年时间,浙江省就涌现出了磐安江南药镇、定海远洋渔业小镇、平阳宠物小镇、和合小镇、龙泉青瓷小镇、玉皇山南基金小镇、梦想小镇、云栖小镇、艺尚小镇、柯岩酷玩小镇等驰名中外的特色小镇,既为特色小镇建设闯出了新路,竖起了标杆,增添了信心,也为美丽乡村建设启发了思维,提供了借鉴,指引了路径。(摘自浙江省特色小镇发展情况汇报)

    三是趋势支撑。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生产的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精细化成为未来的大趋势。以制造业为例,发展的趋势是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升级,也就是由传统大规模制造阶段向大规模定制阶段的转型升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呈现出向特色化、个性化甚至是定制化转型升级的走势,走差异化体验和一站式服务的路径,积极融入“创意旅游”、“情感旅游”、“泛旅游”、“慢生活”、“疗养式栖居”等新理念、新业态,着力打造美丽经济、乡愁经济、休闲经济、养生经济,给美丽乡村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赋予新的内涵和价值。这既是满足多元化的产业、文化和功能等载体的支撑需要,也是满足个性主体的充分选择需要,从而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新趋势。(摘自商洛市《赴安徽、浙江考察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三、在建设路径上,要实现从“被动承接”到“主动承载”的转变

    纵观我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历程,过去很长时期、很大层面的建设模式、建设路径是向城市“被动承接”的过程,包括设施设备、产业产能、标准理念等方面。毋庸置疑,这种“被动承接”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制约性甚至是滞后性,美丽乡村建设亟待实现由向城市“被动承接”到凭自身“主动承载”的转型跨越。

    第一,过去“承接”的主要内容。

    一是承接低端的设施设备。之前我国各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鉴于城乡间的较大发展落差,很大层面上是将农村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辐射或延伸,导致广大乡村成为承接城市低端设施设备的重要腹地和去产能、去库存的重点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管是水、路、电、气管网建设,亦或其他设施建设,其标准、档次、品级都距城市有不小的差距;在功能设备配套上,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点的文化、健身、休闲、娱乐等设备和各类器材、物件,是由城市淘换到乡村,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现象。如果按照这样的理念、标准去建设所谓的新农村,不仅建不成我们期待的美丽乡村,甚至会导致未建就落后、建成即淘汰、千村一面、不城不村的尴尬局面。

    二是承接落后的产业产能。虽然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推进了十余年,但建成或初步建成的村点却如浮在水面的“明珠”,更多的未经过打造的乡村犹如潜在水底的“暗礁”,存在着偏、污、穷、乱等诸多问题,许多村庄也成为了承接城市落后产业和产能的所在。在承接落后产业方面,已经有不少的“三高一低”(高危、高污、高耗、低科技水平)项目限于城市的准入门框和监管体系,开始向农村转移。以笔者的乡村老家为例,近几年就有几个养猪场、一个硫化冶炼厂、一个农药加工厂、一个采石场相继落户,导致空气污染、水体变质和山体破坏,百姓怨天载道,可却无人管顾。在承接落后产能方面,现在的广大农村已成为去产能、去库存的重要腹地市场。以去库存为例,前几年在全国各地所大肆开展的“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民活动,价格是给予了优惠,百姓是得到了实惠,但是,汽车和家电的档次、水平总体不高却是不争的事实。

    三是承接过时的标准理念。鉴于城乡发展的梯度落差,农村与城市之间,除了设施设备、产业产能的顺次承接,还有标准理念的递延传导,并呈现出因延时而导致的落后性。以标准为例,过去在城市或园区的建设过程中,提倡标准化建设、规范化实施,而现在却在更多的乡村所普及和推广,导致千村一面,呈现出城不城、村不村的现实状貌。以理念为例,现在的城市推崇节约、低碳、绿色、纯简生活理念和方式,可之前的奢华、铺张、浪费、攀比等风气却在乡下悄然蔓延,住房要大、婚俗要显、汽车要多、生活要奢已经成为很多农村的新通病。按照这样的标准和理念,也断然建不好个性化、生态化、精致化、主题化的美丽乡村。还有过去沿用城市的被动式管理模式如何向乡村自身所需的主动式自治模式转变,过去热衷离乡就业如何转向返乡创业,等等,都值得思考和探讨。

    第二,当前“承载”的主要内涵。

    一是承载生存的空间。随着城镇化的进程趋于饱和,以及人口集聚、环境恶化、资源紧缺等所产生的矛盾,城市生存空间首先已是大趋势所在,既表现为城市建设向外拓展和延伸,也表现为城市产业向外布局和转移,还表现为城市人口向乡村转移和迁徙。广大乡村除了成为广大农民的有效生存空间,除了成为城市人口直接生存空间的有效延伸,还为城市人口的生存发展提供间接的却不可或缺的空间支撑:包括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生态容量的支持,包括农副产品生产对城市市场的供应,包括人力资源开发对城市用工的贡献等。美丽乡村建设的进展和成败,已直接影响着国人尤其是城市人口的生存空间。

    二是承载经济的空间。随着城乡要素的有效整合流动,产业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以及业态的创新与融合,广大农村作为经济行为的空间支撑和载体价值越来越大:表现在经济行为上,其相对保障且相对低廉的土地、生态、环境、人力、市场等要素,为难以承受城市已饱和且高昂的生产生活要素的经济体转移拓展了空间;表现在产业变革上,随着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加之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产业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乡村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的经济现象。以江西横峰为例,该县的葛产业发展为地方特色支撑产业,就是依托乡村种植(葛种植基地)、县城生产(葛产品加工厂)、县城展销(葛文化园),实现县乡统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并实现了地方发展、企业盈利、百姓受益的“三赢”目标。

    三是承载文明的空间。在过去千万年的发展历程中,乡村的农耕文明一直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和主力支撑。进入工业革命后,在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为重点极的现代文明体系中,乡村文明显然遭遇了下滑或没落。但发展至今,广大乡村无疑又成为人们文明的重要承载空间:一方面,文明的内涵和外延决定了乡村文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明是个宽泛而完整的体系,没有广大农村的美丽,就没有所谓的美丽中国;没有广大农民的小康,就没有所谓的全面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样,仅有物质文明,而没有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也不是现代文明。另一方面,文明的拓展和延伸决定了乡村文明是其重要空间载体——无论是地域空间、环境容量,还是资源支撑、要素支持,都决定了发展或文明逐步从城市向乡村辐射渗透的趋势或规律。

    四、在建设格局上,要实现从“二元分割”到“二极驱动”的转变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城乡发展状况呈现出城乡“二元分割”的特点:过分强调农村支持城市,导致城乡“剪刀差”客观存在,又在长期的累计中造成了城乡发展的不均衡、不平衡现状。当前,在发展的空间布局上,重点要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解决好乡村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变历史性的城乡“二元分割”为突破性的城乡“二级驱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更均衡、更和谐、更持续、更可靠的发展。

    第一,城乡“二元分割”的主要表现。

    一是政策分割。导致城乡“二元分割”的最主要的体现或者说最直接的根源,是城乡政策的分割,即差异性或者说不公平性。以户籍制度为例,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了城乡人口在教育、医疗、就业、养老、文化、保障等方方面面的大为不同的待遇,这也是导致“农民工”现象、“农民工问题”的根源。另外,还有投资政策、审批政策、管理政策、整治制度等等,城乡的差异性也客观存在,进而导致了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性、不公平性。(摘自陆志聪《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为什么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二是资源分割。由于城乡政策的差异性,进而导致了城乡之间资源的分割:在资源统筹方面,得益于管理层级的权限差异和城乡之间的政策差异,城市的资源统筹权限、能力、空间、水平和效果,是乡村所不能比拟的;在资源保障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实施的是农村支持城市,甚至是牺牲农村保全城市的两级政策,城市资源往往得到优先保障、重点保障和首要保障;在资源支撑方面,鉴于城市的资源统筹力、保障力明显更强,因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所获得的资源支撑力明显高于广大乡村地区。

    三是文明分割。政策和资源的城乡分割、城乡差异,最后直接导致的是城乡发展在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二元结构”:即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不仅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资金、市场、技术、劳动力等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阻碍了国家统一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也造成了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贫富之间、干群之间及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还有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文化素质差距扩大等问题,构成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中的结构性障碍。(摘自陆志聪《什么是城乡二元结构?为什么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第二,城乡“二元驱动”的关键环节。

    一是产业互补驱动。首先,在产业的空间布局上,既要按照“产业集聚区——产业孵化区——产业延伸区”的基本规律,来形成城乡间的产业空间布局;又要按照区域性、功能性、配套性的特征,科学、合理摆布产业的研发、生产、包装、物流等空间载体。其次,在产业的分类布局上,城市要以高科技、信息化、集约型新兴产业为主导,园区要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制造业大生产为主力,而镇村则重点摆布小规模、订单式、环保型现代农业或新兴产业为主体,从而形成各有分工、各自侧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产业互补格局,为城乡发展“二元驱动”提供强大的产业支撑。

    二是空间一体驱动。要科学规划和统筹城乡两个空间的集约、高效使用,有效拓宽包括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休闲空间、预留空间、潜力空间等构成的整个生存发展空间。首先要做好“加减法”,即通过门槛的设限,来做优质产能的加法,做淘汰产能的减法,讓有限的空间承载有效甚至是高效的产能。其次要做好“乘除法”,即通过科学的摆布,最大限度地提升空间布局的匹配性、耦合性,不断增强空间布局能力,有效提升单位空间使用效率,为城乡发展“二元驱动”拓宽可用的空间载体。

    三是要素整合驱动。要通过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来有效统筹城乡两种资源、两类要素、两个市场,通过要素的有机整合和高效利用,提升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首先要在“整”上发力,要通过改革、创新、放活、规范、严管等手段,从根本上打破城乡资源、要素分割分散、无序无为、低质低效的现象,从而构建城乡要素一体规划、一体开发、一体利用的新格局。其次要在“合”上见效,要打好组合拳,画好配合图,通过要素的有机匹配、高效统筹、科学使用,最大限度提升有限要素的使用效率,为实现城乡发展“二元驱动”的提供有效的要素支撑。(参考于迟福林《转型抉择》、《转型闯关》)

    [责任编辑:上官涛]

相关文章!
  • 中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快,酒店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对酒店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许多中等

  • 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

    金玉娜柏晓峰摘 要:按照形成原因——作用机理——解决机制的路径,对抑制盈余管理有效途径的实证研究表明:机会主义偏误和技术性错误是盈余

  • 河北省大学生企业创业支持体系

    王艳红王英郑颖摘 要:本文从河北省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我省省情,研究我省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政府、社会、高校、创业者之间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