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边超
摘 要:创新大学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的题中之意。本文以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为例,分析总结建立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以及所取得的成效,以期为促进高校大学生校际交流项目的实践推广和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的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际化;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校际交流;海外党小组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文化多样化发展趋势在不断加强,我国对外交往活动也日益增多。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潮流,国际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毋庸置疑也成为高校德育创新模式探索必须直面的当代视野。21世纪初,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高等教育的发展十分依赖于自身的开放程度,国际交流与合作既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特征,也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推动力。[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种包含多项具体活动的发展趋势,旨在提供一种融入全球化意识环境中的教育体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2]国际化交流与合作包含学生、教师、课程及研究四个维度,其中学生国际交流的程度最为重要,是高校国际化的重要标志,反映出学校国际化的规模和程度。通过国际合作、联合项目等方式培养新一代优秀人才,已成为高校教育国际化的新尝试。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德育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面对国际化给高校德育人才培养带来的挑战,高校德育需要在指导思想、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与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创新。
1.在指导思想上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3]
越是面临纷繁复杂的情况,越是需要正确的理论指导。在国际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纷纷登场,各自展开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争夺,而大学生正是各种社会思潮争夺的重点群体。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目的在于掌握正确的理论和思想武器,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现象中分辨是非真伪。这不仅是教育内容的问题,更是价值立场、思维方式和方法战略的问题,必须贯穿于德育的全过程。
2.在德育目标上着眼于培养国际化人才
国际化人才是指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在全球化竞争中善于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七种素质: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和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熟悉掌握国际惯例;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经受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做“国际人”的同时不至于丧失中华民族的人格和国格。[4]
3.在德育内容上加强跨文化教育[5]
所谓跨文化教育,是指对呈现某一文化的人类群体的受教育者进行相关于其他人类群体的文化教育活动,以引导这些受教育者获得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养成尊重、宽容、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和客观、无偏见的跨文化观念与世界意识,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往、理解、比较、参照、摄取、舍弃、合作、传播的能力,从而通过教育层面的努力,消解跨文化冲突,建构和谐的跨文化社会,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跨文化教育指南》,系统总结了跨文化教育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准则框架、具体目标和作用,以及实施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原则措施。这一指南的发布,标志着在新世纪跨文化教育将成为热点前沿问题之一,为各国实施跨文化教育制定了参考框架,也为高校德育培养人才提供了重要参考。
4.在德育途径与方法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6]
鉴于国际化人才素质的综合性、实践性、前沿性特点,在德育途径和方法上,要打破高校原来的封闭式德育模式,加强对外交流,走合作培养之路。一是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通过与企业(包括国外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使学生在实践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加强对社会的认识。二是加强与国内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高校之间的资源共享、共同培养等方式,扩大校际交流,探索人才培养的多种模式。三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互派留学生、联合培养等方式,开展国际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扩大文化认同。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外国语类高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共和国外交官摇篮”。学校德语系建立于1950年3月,已有60多年的历史,拥有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授予权,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德语语言文学重点学科点。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学校德语系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德语人才”为办学的指导思想,以“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深化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在加强和完善基础教学的前提下,不断试用并完善新设的20多门课程(高年级和硕士研究生教学),积极开拓与德语国家地区的校际交流项目,探索出了一条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1.学校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
近年来,学校德语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交流项目,不断探索推进多种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国外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有力推动了德语系国际化建设步伐。目前,学校德语系已同德国的3所高校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帕绍大学建立了4个校际交流项目。其中,包括一个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即“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项目。
自2006年起,根据学校与德国哥廷根大学签署的校际交流协议关于互派学生条款规定,两校每年可派遣本校10名本科生到对方大学学习一学年。该互换项目已经成功实施9年,互派学生也由每年10名增加到了每年15名。
学校与德国帕绍大学于2013年4月签署了校际谅解备忘录,就进行学生、教师互换以及联合科研等项目达成初步共识。2014 年9月,双方在肯定了既有合作的基础上,决定拓展新的交换生项目—让德语系本科生在帕绍大学交换一年,全面提高语言文化交际能力,并学习专业知识。该项目已于2015年9月正式启动。
北京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与德国哥廷根大学联合开发的“中德跨文化日耳曼学硕士研究生双学位课程”自2006年开始,得到国家留学基金委的重视和资助; 2014年又被获准“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留金美[2014]7025号)。选拔为“项目生”的学生将于每年10月至次年8月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公派留学,专业为跨文化交流方向,返校后继续后两年的学业。
1983年,德国海德堡大学与学校正式签署两校学术合作交流协议,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与学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的国外著名大学之一。从此以后,两校之间开始了卓有成效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无论是在人才培养,还是在学科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自2011年9月起,学校德语系派出经济外交方向研究生前往海德堡大学进行交换学习,该项目已成功实施5年。
2.全程式、即时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是建立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赴德交流机会在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动力的同时,在德国交换或者留学的学生们也越来越显示出向党组织靠拢的需要。他们迫切希望在国外学习期间,能够继续和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得到党组织的教育、培养和管理。学校德语系每年出国交换的学生中,党员所占比例较高,本科生的党员比例为30%~40%,研究生为70%~80%。因此,学校德语系每年成立德语系本科生赴哥廷根大学、帕绍大学党小组和德语系研究生赴哥廷根大学、海德堡大学党小组,以期出国交换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学业,并加强其德育培养。
二是不断建立完善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过去,学校德语系党总支主要依托驻外党组织进行学生的培养和考察,无论是党员还是入党积极分子,都交由我国驻外使馆的教育处或文化处等单位来管理。后又采取国内外结合的“党员负责制”,即将培养考察任务分给同行的党员同学,或由国内党员直接联系一位在外同学的方式。随着近些年留学比例的增加,党总支又成立了海外党小组,由党员同学负责联系、考察和管理非党员同学,密切与党支部之间的联系,同步参加国内的学习、活动和支部工作等,甚至在党员先进性教育和教学评估等重大活动中,他们都始终积极参与。以上的工作方式结合在一起,可以全面、客观、迅速地完成教育、管理任务,便于及时沟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是探求适宜的教育方式,重视出国学生的德育培养。学校德语系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式,运用现代即时通讯工具拉近距离。在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通过电话、邮件、微信、QQ、微博等现代即时通讯工具,全方位地关心、关注在海外留学的学生们,鼓励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学习和生活的变化,完成学业,提高水平,同时做好党建教育、宣传、管理和信息统计等工作,尤其是考察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掌握其想法,疏导情绪,对其留学生活予以全方位指导。
四是重视出国前、出国期间和回国后的培训。在出国前,做好各项必要的培训、安全教育等准备工作:第一,学校德语系党总支给即将出国的交换生做出国前动员,组织他们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尤其对党员同学提出严格要求。第二,学校德语系党总支给使馆等驻外党组织开出介绍信,要求交换生积极参加活动、定期进行思想汇报等,并制定评价机制。第三,整理交换生的电子邮箱等信息,以便各党支部与他们在出国后保持畅通的联系。第四,德语系党总支书记和辅导员与即将赴德的同学见面座谈,成立海外党小组。
对交换生出国期间的学习、工作提出要求:第一,利用互联网关注国际、国内大事,通过电子邮件传递爱国之情。第二,积极参与使馆举办的活动,与使馆保持密切联系。第三,积极传播中国文化,维护祖国美好形象,展示中国当代大学生风采,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第四,保证专业学习,提高专业水平是出国学习的重要目的。
做好回国后的学习总结,巩固教育成果:交换生在完成国外学习回国后,党组织及时指派专人与他们谈话,详细了解他们在国外的生活、学习等情况,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并要求他们递交一份书面思想总结汇报,以进一步巩固教育成果。交换生在全系学生大会上进行留学汇报,展示留学成果,指导低年级学生的留学计划。
五是建立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海外党小组的建立,让党员学生即使身在海外也无时无刻不心系党和祖国,让学生们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也让向往党组织的学生有了更多向组织汇报思想和要求进步的机会。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深入和扩展,学校德语系预计将同更多国外大学建立校际交流项目,当前的海外党小组将为未来海外党小组工作的全面开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
校际交流项目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目前,学校德语系校际交流项目已成功开展多年,赴德学生均反响良好,在学习和生活上获得了很好的体验。
首先,校际交流项目帮助交流学生摆正了心态。在国外留学阶段,学校德语系学生虽没有太大的语言沟通难题,但在选课、租房等方面会遇到很多困难,他们通过邮件等形式,及时同国内外教师沟通,认清形势和问题,端正态度,从而很好地解决问题并完成学业。
其次,校际交流项目让学生了解新的教育模式和教学习惯。德国的课堂教学更注重研讨和发表,要求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因此交换生需要提高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会举一反三,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力。
最后,校际交流项目的海外党小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交换生的德育培养。交换生在国外学习期间,更多地是体验当地学习和生活文化,通过海外党小组的培养,加强了交换生与使馆和国内师生的联系,以期及时跟进国内学校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国际文化认同和国际意识。
校际交流项目是学校的一大特色,如何创新国际化高校德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德语系也是学校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要走向世界,实现国际化,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给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和锻炼平台,制定出更为切实可行、有助于学生进步的一系列新措施、新机制,更好地探索国际化视野下的高校德育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2] 任聪静,张红,陈丰秋,祝京旭.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2(6):4.
[3][5][6] 李辽宁,史君.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德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4] 国际化人才[EB/OL]. [2015-12-26] http://baike.baidu.com/view/1486108.html.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责任编辑:张 雯 实习编辑:陈 栓]
相关文章!
  • 冗余偶得计算思维

    李丽美计算思维概念的提出由来已久,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它热度不减。然而,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对计算思维的

  • 蹲下身,才能看懂儿童的世界

    王旭丽小班孩子入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们要求孩子们在就餐时将菜渣、骨头等放到桌子中间的骨碟中。可每次就餐时总会有不和谐的声音传

  • “小学化”拼音学习的后续有效性

    聂娜 陈静[摘 要] 当前以提前学习拼音为代表的“小学化”现象屡禁不止。提前学习拼音能否如家长所愿带来直接的功利性效果,让孩子在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