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农业+”文章,让幸福绽放在田埂上
吴晓华
[摘 要] 斜桥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一个农村最基础的农民素质培训机构,着重在创新培训方式上作文章,形成了“培训宣传讲时气,培训过程重细气,培训项目接地气,培训模式推灵气,培训专家有名气”这一深受广大农民朋友青睐的“五气”创新培训模式,提高了农民学习培训的效果。
[关 键 词] 农业;创新模式;农民素质培训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3-0299-01
农民素质提升培训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海宁市斜桥成校作为一个重要的基层农民素质培训机构,着重在创新培训方式上做文章,主要从内容、模式、宣传、过程、师资等中寻求突破,建立深受广大农民朋友青睐的“五气”创新培训模式,大大激发了广大农民朋友学习的热情,从而为更高效地推动全镇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架设了更具动力的引擎助推平台。
一、培训宣传讲时气
针对农民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针对性差、效果不理想等突出问题,应加大农民培训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和专栏等形式,在农忙或农闲的有利时间反复宣传身边的真实案例、先进人物、创业能人,利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引导农民充分认识农民素质培訓的重要性,强化他们对职业农民的认同感。每一年开春,斜桥成校召开好农民学校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农技中心、养殖大户、农业带头人对培训项目、培训方式、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定好本年度的培训项目,然后充分利用村、社区的宣传媒体和斜桥镇、村两级广播电台宣传农民素质提升工程的相关政策,19个村社区教育干部进村入户宣传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意义。从开春短短一个月的报名情况来看,收到各村、社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报名60人,两创实用人才报名80人,失土农民培训300多人,报名异常火爆。
二、培训过程重细气
在今年的培训过程中,学校精密制定了针对性培训与系统性培训结合、理论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的原则,细化到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学员,每一个基地、每一个培训时间,开展分阶段、分地点、分时间的系统科学的培训规划。
首先,强化培训的组织工作。组织的每个农培项目实行班主任责任制,从培训前调研、建立班级微信群,培训开始到结束,以及后续跟踪服务和网上评教,具体指导学员学习、实践活动,建立台账,作好记录,等等,指定一个成校教师担任班主任,实行包干制,一班负责到底。
其次,优化培训过程。根据我镇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培训方式采用集中互动式授课、土专家现身说教来提高学员学习兴趣,教师示范指导、学员具体操作来提高培训实效;实验实习基地观摩、外出参观考察来拓宽培训视野;学员认真听课、课中教师解疑、课后完成试卷探索培训机制等,多方助力,增强培训效果。
最后,及时录入好信息。培训结束后,及时做好“浙江省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信息系统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录入工作,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实用人才和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录入完整。
三、培训项目接地气
在今年年初,统筹协商,我镇制定申报了“春季养蚕”“水稻生产”“榨菜培训”“蔬菜种植和安全技术”“葡萄高效种植”等农业专业技能培训班,同时,根据我镇成功引进“森城科创中心”招商项目,结合我镇美丽乡村建设、优美庭院创建和农民的需求,申报了新型职业农民“花卉园艺工”培训,在报名时,就出现了报名火爆的状况。在今年的培训项目制定时,通过本镇的农技需求配置培训项目和资源,能克服“水土不服”的缺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便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四、培训模式推灵气
农业结构的调整,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农民对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在今年的培训模式上,我校在“农业+”上做文章,注重丰富性和有趣性,激发学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以“农业+互联网”模式开展两创实用人才培训。根据现在海宁市皮革和农产品在网上销售的火热。特别是这几年来,斜桥镇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以盛天电子商务产业园为平台积极推进“电商换市”,商务产业园已入驻电商40多家。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我镇农村电商项目,切实拓展电子商务及相关配套服务在斜桥镇农村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深度,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群众致富增收,斜桥成校在今年“两创”实用人才培训中特地挑选了农村电商、微商培训,通过“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网商大厦”等实训基地开展培训,以此来提高农村电商化发展,为推进斜桥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服务。
五、培训专家有名气
在培训教师的聘请中,学校严格把好教师质量关,聘请的教师都是海宁市本领域中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带动农民致富的专家,如“花卉园艺工”请来海宁市东海园艺董事长李女士介绍企业发展历程,实践课分别邀请了东海园艺科研部黄博士、薛高级工程师和长安虹越花卉高级园艺师授课;两创实用人才培训“农村电商微商”班请来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资深电商徐老师授课……
总之,作为一个农村最基础的农民素质培训机构,我们要根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把农培工作好好开展下去,在广袤的农村,或许我们的力量还很微小,但我们坚信每一个努力都有意义,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动力以更强的紧迫感激励更多人去用心爱农业、懂农业,让幸福在田埂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