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
王 琨
【摘要】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历来是教学工作者不懈追求的一个艺术主题,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文艺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的示例来探析语文新课导入的“不寻常”。
【关键词】新课导入 温故知新 情境熏陶 巧设悬念 综合运用
“万事开头难”,授课亦然。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的大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启开思维的大门,点燃智慧的火炬……。“一粒沙里见世界“,虽然它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新课导入的方式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在语文教学这片土地上,它们犹如一株株奇花异草,弥散着诱人的芬芳,焕发着灿烂的光彩。请随笔者漫步那几垄花畦,采撷那片片馨香吧。
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温故知新。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的知识得到巩固和保持,进而获得新知识的有效方法。在讲《沁园春·长沙》时可这样导入:这堂课我们学习毛泽东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沁园春”这个词牌都分上下两阕,每阕的句数、字数都有规定,所谓“词有定阕,阕有定句,句有定字”。如果《沁园春·雪》表现了毛泽东诗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则展示出青年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主席凝炼铿锵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同时感受作者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领会诗歌深远、优美的意境。
这里的导语舍弃花哨,不枝不蔓,注重实际,同时也讲究艺术,通过比较,温故知新,鲜明地提示了一条教与学的思路。
多向钩连。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我们不仅要见“树木”,还要见“森林”。在新课导入中,借助学生熟悉的多种样式的语言知识进行纵横钩连,或借其他课文,或引诗词名言,或讲故事俗语,或是谜语对联,……既借此导入了新课,又开拓了学生视野,丰富了学生语汇,久而久之,耳濡目染,学生的文学素养必将有显著提高。《故都的秋》可这样设计导语:秋,是丰收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然而古往今来的文人对秋的感觉却各不相同。同学们还能说出一些描写秋的诗句吗?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些诗句在写景与抒情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由此看来,中国古代文人常借景抒发自己的“主观色彩”与大自然的“客观色彩”合二为一呢?这样引缀课文,勾连互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知识网络,实乃匠心独运的一大创举。这种从已有的旧知识出发,或引出新知识,或多向勾连,让知识来一个螺旋式的循环反复,使能力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似曾相识燕归来”,那种对过去温馨的回味,也是一个新的春天的开始。
二、“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情境熏陶。语言是生命主体的东西,语文课应体现生命主体的特征——情境熏陶与情感体验,尤其是文学作品。而要使现代学生的情感体验与那些内蕴较深或因时代、环境的不同而易形成思想差距的诗歌情境沟通起来并非易事。那么怎样让学生披文以入情,动情而入境呢?许序修老师在讲《登高》时为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思考这个故事渲染的是怎样一种情境。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步履蹒跚,跌跌撞撞地朝山上走来,他浑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飘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然后老师深情地朗读全诗。这样,把诗歌泛化为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把握了解读诗歌的突破口。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深沉的情感体验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效应。这也为整篇课文的教学搭桥铺路,蓄势兴波,“山雨欲来”之时,“风”已“满楼”
三、“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波才动万波随”
巧设悬念。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出“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某些新课的导入也要运用“冰山原则”,巧设悬念,用水面上的“八分之一”吸引学生去探究那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如于漪先生在讲《孔乙己》时是这样开头的:“……鲁讯先生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为什么他最喜欢《孔乙已》呢?……孔乙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艺术形象?鲁讯先生怎样运用鬼斧神工之笔来精心塑造这个形象?《孔乙己》这篇小说写的是悲剧性的人物,悲剧往往令人落泪,而读《孔乙己》后,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它究竟是怎样的悲剧呢?”这几个丝丝入扣的问题连续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特点是利用导语刺激学生思维的兴奋灶,激发动机及兴趣,从而带动全篇的教学,以“一波”之“动”带动“万波”之“随”。这样,学生积极思维和全身心投入,打开了思维的大门,兴趣气氛极其高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另外,还有伴乐入境,录相投影的导入法,在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时,可播放一首琵琶曲,配乐朗诵,为鉴赏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对全诗凄凉、压抑的基调有一定的把握。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播放《人间四月天》的部分镜头,将学生带入有关徐志摩的话题中,让学生讲述对他的了解。
而讲授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可综合运用录相、音乐与情感等导入法。利用电脑显示《二泉映月》的画面及播放《二泉映月》的音乐,在凄凉、哀怨的二胡声中,可导入:作为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是很难体会残疾人所忍受的各种困难和痛苦的,尤其是对于一位盲人,他的世界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我们从盲人阿炳的《二泉映月》中听出了什么?(坎坷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凄凉的心境),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的海伦·凯勒这位集盲、聋、哑于一身的女作家的精神世界,去品味这被誉为“精神楷模”的杰出女作家给我们展示的丰富情感。这样,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一节课就拉开了序幕。
除此而外,曲解设疑法、知识检测法、不导而入法等等,这里不再赘述。当然,在教学中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可灵活选用恰当的导入法,也可以综合几种方法熔于一炉。总之,不同门类的艺术及活动渗透到语文学科之中,可以让语文课堂生意盎然,多姿多彩。教者“常教常新”,学生“越学越乐”。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诚然,这一半相当重要,但它充其量也只能算作一半。一堂课要有精彩的导入,更要有丰实的内容,否则就是能是“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墙上芦苇。
★作者简介:王琨,河南省罗山县莽张高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