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研究

关键词 新媒体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作者简介:许日,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07
一种深奥的理论想要被大众所接受实现大众化, 不仅取决于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魅力,还取决于传播的载体。书籍、杂志、报纸、电视、电台等,都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方面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传统媒体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普及方面扮演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但是,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传统媒体的宣传路径逐渐被各种层出不穷的新媒体路径取代, 这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提出了挑战。当然挑战也伴随着机遇, 新媒体也代表着更加丰富有效的传播手段, 这些手段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更多的可用选择。如何在新媒体时代采用更为先进的传播手段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和意义
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带到了中国,并且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道路出来,毛泽东同志也曾将自己的思想,现在后人称为“毛泽东思想”,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以及改革的重要因素,去探究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其实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在当今的中国社会中,从原来的深奥难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现在比较通俗易懂的马克思主义精神和理念,这样就会使原来只是被少数人学习和接受,理解和掌握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现在已经成为被大多数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思想,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大众化”的改变,但伴随着这样的改变,让马克思主义有了“质”和“量的改变”,所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仍然需要不断地进行改变,总结经验,让马克思主义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又可以从各个角度去分析:从传播范围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从原来的党内传播变成了现在的面向社会的传播;从表现形式来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从原来的高深理论,变成了现在的通俗易懂的道理;从马克思主义的维系力量来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指马克思主义由制度维系走向群众自觉的过程。因此,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都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和答案,同样也会带来不一样的影响和历史意义。
但是无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涵义如何,怎么定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必要国情。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去学习马克思主义,深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拥护我国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和领导,坚决支持党的决定,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创造出更加灿烂的辉煌。
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和进步,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风俗的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等都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也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因为文化传媒的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让中国在各方各面都取得伟大进步。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与途径
当代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体现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思想的精髓传承和传播变成了更加形象、生动,让人通俗易懂、容易掌握的道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方法途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运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感人的语言,重点突出、简明扼要,依事论理、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将马克思主义更加全面传播,将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想,那么首先就应该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思想的精髓所在,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观念,让马克思主义为建设更好的社会主义社会所服务。虽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变得更加生动、印象而且深刻了,但是我们还是不应该忽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思想,和它深刻的道理。总之,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传播,一定要切实结合马克思主义去发展适合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道路出来,让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传承它更多的应有的作用和意义。三、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随着科技和网络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新媒体很有可能将会取代传统的媒体,那么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却不应该交给传媒者去研究,传媒者应该负责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但是不可以负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承。根据大众传媒的发展需要,也需要重新定义和发展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在现在的新媒体时代下,新媒体的发展已经占据了我国产业发展的大部分发展空间,其新媒体发展带给我们的效益也同样是巨大无比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社会的意识形态、发展趋势以及很多观念都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关于意识形态的发展将会在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发展。
新媒体时代下,关于对文化的传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在社会各界将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影响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具有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意识形态的传承发展。因为新媒体的到来和它的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对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迫切需要,新媒体技术带动了社会舆论观念的导向方针,带动了媒体经济的迅速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在新媒体技术的影响下,也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入人心,也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社会中增添了更多的光彩和它的伟大作用意义。四、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存在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存在一定的传播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理论观念存在扭曲的意思,或者在传播的过程中由于传播过程中不注意细节的发展,使得很多东西传播出去以后,没有发挥它原来应该有的作用,而是造成了一个适得其反的作用,这样的传播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需要不断地改进并且注意细节,加强传播过程中的效率,确保不会出现更多的错误。另外对于新媒体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理论的时候,一定要注重传播的范围和传播对象,只有搞清楚了传播范围和传播对象,那么,按照传播范围和传播对象的要求,去不断的优化传播方法,不断地优化传播思想,让更加有趣,并且通俗易懂,人们更愿意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承到人们的内心里,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在马克思主义的庇护下,更加有效率的发展和前进,创造出更加适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道路出来,同时在社会层面上,也会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意识形态,那么对于社会作风、社会习俗等社会文化生活也会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
五、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
既然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的发展给我国社会生活文化,以及人类文明的传承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那么我们就应该借助新媒体这么一个有利的工具去辅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更加深入全面,让马克思主义的作用更加广阔。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对策,就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新媒体时代下发展的更加迅速,并且总结出更加适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新媒体传播具有发展迅速的作用,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更多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群中,同时还具有范围广等特点,这样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的传播范围更加广阔,由原来的只是向党内人员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现在面向社会全部有思想觉悟,并且有意识形态的人群中,这使得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特点突显的更加深刻。同时也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
在新媒体的今天里,我们能够享受到新媒体带给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这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是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既是遇到了挑战,同样也是遇到了机遇。
因此,这就警示人们,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在不同的社会时期里,人们所传承和接纳的文化思想也是有差异的,社会的发展也是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做出发展的战略调整,不可一成不变,不可固步自封,并且还要向其他的优秀的学习,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加进步。六、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但同樣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到来和进步、以及高度使用的频率,使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变得更加深入、广泛和全面,让社会更多人群去学习和感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所带给人们的进步的思想,和先进的科学理论,同时根据不同时代,社会的不同需求,去选择合适的理论力量,去建设更好、更快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中国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秀文.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研究.河北师范大学.2017.
[2]朱剑梁.新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2016.
[3]李佳.新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辽宁师范大学.2015.
[4]储万煜、夏侃.新媒体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时代教育.2014(21).
[5]石曦希.新媒体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东北林业大学.2013.
相关文章!
  • 超越常态的俗世神话法则

    何素平<br />
    〔摘要〕布扎蒂是意大利著名荒诞派小说家,素有“意大利的卡夫卡”之称,而其短篇小说的成就和影响更大。布扎蒂短篇小说直接暴

  • “以小见大”: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陈道平<br />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必须从基层出发,才能达到“完善党委领导、

  • 全面深化改革的三大历史任务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新时代见其远,以新矛盾见其深,以新征程见其高,立体呈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图景,而全面深化改革在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