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典型选择题分析及教学对策
关键词 新课标高考历史,典型选择题分析,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23-0051-05
湖南省自2010年实行新课标高考以来,历史选择题的得分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0~2014年选择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6.07、22.57、22.09、20.69、20.48。课题组依据能力考核目标,选取第27题、第26题、第30题(均出自新课标Ⅰ卷)等三道选择题,作典型例题分析。
例1: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第27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表1提供的数据可知,湖南考生在该题平均得分为0.70分;得分率仅为17.62%,是2014年湖南省考生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选择题;鉴别指数为0.17,也说明该道选择题难度大,考生难以得分。这道题得分率如此低,它的考试信度到底如何呢?笔者根据历史学科总分的由低到高的顺序,把考生分为人数相等的组别,用G1-G7分别代表7个组,将第27题得分情况分组进行统计。依据由表1提供的统计数据可知,27题在G7目标群体通过率为32.36%,说明该题能拉开极为优秀考生与较好考生的水平差距,G7为水平适应群体,有利于选拔极为优秀的考生。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要盲目跟风当“愤青”,不要在讨论试卷难度时随波逐流,总认为高考试题不利于教师教、学生学。如果该题容易,有其合理性;该题很难,也有难的理由,因为高考是选拔考试,其命题设计必须要有利于多个目标群体的人才选拔。
得分最低的原因何在,课题组对27题进行了选项诱答力分析。由表2提供的数据可知,选错误答案C选项的考生人数最多,比率高达33.54%,它说明考生对“清初实施海禁前”的国内外贸易缺乏深刻理解。只有在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之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量进行商品输出,中国商品才真正“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选错误答案B选项和D选项的考生也为数不少,尽管该题题干提到了外来货币,但没有体现其“干扰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尽管题干材料体现了“民间贸易发展”,但没有蕴含“冲击清廷统治”的意思,这两个答案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吻合,高水平的考生完全可以排除错误选项。但近一半的考生选择这些答案,主要是考生在选择不决之时,“资本市场”“冲击清廷”等熟悉的词组对考生产生一定的诱导力。第27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它隐含了“清初实施海禁前,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或顺差)地位,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内”之意。假如把选项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改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或顺差)地位”,这道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我们不禁要问,教师对“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国际背景”这个知识点都会重点诠释,为什么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课题组认为该题得分低的责任主要是教师,他们在解读这个知识点时,基本还是传统的思路,如表3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中国与英国进行泛泛的对比,得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而英国是“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结论;还有些颇有想法的老师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如图1)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战舰(如图2)进行比较,这更加强化了当时中国落后的结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一般处于两种水平,即“现在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因此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和认知机能,而在于激发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的认知。就本题而言,学生对“清朝落后”的结论已经完全形成,但对鸦片战争前中国贸易状况的认知还停留在“最近发展水平”阶段,教师要做的不应总是反复强化业已成熟的认知,而是要补充典型史料,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认识清初实施海禁前国内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促使学生从“烂熟”的知识中获得思考。如可以阅读下面一则史料:
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国家里,英国居首位。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茶叶的总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货物的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1/6,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2006年版
从上面这则史料,学生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在18世纪中期到末期,中国对外贸易中,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中国明显处于出超地位,“在18世纪末每年有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学生可能还会有疑惑,教师就要结合材料继续补充逻辑关系。一方面,当时中英贸易额总量相当少。尽管当时“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但由于自然经济顽强地抵抗,从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只有1600多万元。另一方面,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比较畅销,而英国卖给中国的商品销路不畅,在五口通商开放以前,口岸城市的贸易量,除广州以外都只面对购买力比较低下的国内市场,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通过教师的层层点拨,结合自己的知识,学生就会清晰地构建较为全面的结论,那就是“尽管在清初实施海禁前中国落后,但在中外贸易总额较小的背景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仍处于优势地位”。
历史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烂熟”事件,除鸦片战争外,还有抗日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这些事件,师生都熟悉,似乎不用提问,所有的问题就已被证明了。但是学生高考中遇到这些内容,却不会答了。其中原因,笔者认为我们习惯于背诵背景、原因、经过,很少让学生找证据分析,抗日战争战争为什么被教材定义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它伟大在何处?或者它是否称得上伟大。关注点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是否全面,而不是学生能否利用证据说明问题。南北战争一课,林肯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总统,这个也是学生脑中故有的结论,但倘若能让学生利用材料分析,林肯是否应该获得“伟大的解放者”的美誉,①对其批判性思维发展,以及证据意识的养成,是有利的。
例2: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6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湖南考生平均得分0.95分,是2014年湖南考生得分第二低的选择题。图3反映了选择题第26题的得分与历史学科成绩的线性关系,考生成绩在50分以下的得分率曲线十分平缓,从50分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它对50分以下的考生群体区分作用不大,但对50分以上的考生群体产生了良好的区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选拔。由表4提供的数据可知,“本质为恶”的B选项对考生诱答力最强,有53.53%的考生错选该项,主要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致。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关于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朱子全书》卷四十三)因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在理下、在气中的,所以朱熹对人性持“善恶同体”论。他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的“善”,为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所说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在人的本性问题上,程朱理学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倡导去探寻人内心中的善,但人们的善常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要消除这些欲望,以恢复人的本性。
再从该题四个选项来分析,A选项和B选项不属于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C选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D选项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性本善”属于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是指习性相差很远,它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本善习远”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善恶同体”的人性论最为接近,因此D答案为本题的最佳选择项。
从儒家思想的纵向发展历程来考察,我们首先要明确《宋明理学》在历史(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地位。它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课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方式相近,学习能力相通,共同为实现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横向看,一是本单元与必修(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存在着逻辑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二是本单元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上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单元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从微观层面,教师要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彻底理解程朱陆王的哲学观点及其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程氏兄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理解上的区别,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对重要事件或人物,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追根索源,深度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探究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内在联系。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三纲八目”(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孔孟儒学的精髓所在。
例3: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择题第30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图4说明了本题与历史总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它对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即考生在该题得分高,其历史总分就高。
大多数考生对本题的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不理解,由表5提供的数据可知,仍然有36.86%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得分比率比预测的还要高。在做本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如选项B京津民众比上海更开放就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看选项观点是否与题干考查的角度完全对应,如选项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那么上海的外国电影比例要高于北京和天津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低于京津地区,明显题干与选项完全背离,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视角。三从史学观点、逻辑推理或范围等方面看,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本题,应从时间、历史背景出发,对题干详加考虑。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给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注入了新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北京、上海和天津体现出当时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20世纪初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京津地区,亦不乏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不少在外国公司和洋行工作的买办职员阶层,亦有有众多外国侨民居住。电影的流行需要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工商业中心和消费城市。就此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消费环境,提供了电影发展的市场,虽发展有异,但不至于差距太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上海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成为国产电影中心,产量已经超过了百部,学生若具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应该得到国家不会主动阻碍电影工业发展,从上海难以传到京津的困难大概在于流通,再联想到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际,通税费重这一答案不难推出。
尽管这道选择题有些教师和考生颇有微词,但该题命制的思路和解题的路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卷的特质,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方向。从命题思路而言,它讲的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电影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电影也因此促进了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本题就是借电影讲现代化的问题。这道选择题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做教学材料来处理,鼓励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解题路径而言,考生不是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考生的综合素养来进行解题。这道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着力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去做同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用同一种思维做多道同类型的题,“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惯用手段,我们要坚决摒弃。
教师不要埋怨命题者,不要过分拘泥于试题的难易。事实证明,全国新课标历史试卷质量高,它符合测量学的要求,有利于对多个目标群体考生的选拔;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的叹息,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做高考试题改革的先导。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前提下,要坚持材料教学;在注重时序性的前提下,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有效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有三条:一是对常规的知识点要“变式回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防止“阴沟里翻船”;二是对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追根溯源,构建整体的认知体系,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三是发现题目与学科的相关度较低时,学生在理解和驾驭史料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例2: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6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湖南考生平均得分0.95分,是2014年湖南考生得分第二低的选择题。图3反映了选择题第26题的得分与历史学科成绩的线性关系,考生成绩在50分以下的得分率曲线十分平缓,从50分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它对50分以下的考生群体区分作用不大,但对50分以上的考生群体产生了良好的区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选拔。由表4提供的数据可知,“本质为恶”的B选项对考生诱答力最强,有53.53%的考生错选该项,主要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致。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关于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朱子全书》卷四十三)因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在理下、在气中的,所以朱熹对人性持“善恶同体”论。他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的“善”,为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所说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在人的本性问题上,程朱理学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倡导去探寻人内心中的善,但人们的善常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要消除这些欲望,以恢复人的本性。
再从该题四个选项来分析,A选项和B选项不属于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C选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D选项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性本善”属于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是指习性相差很远,它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本善习远”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善恶同体”的人性论最为接近,因此D答案为本题的最佳选择项。
从儒家思想的纵向发展历程来考察,我们首先要明确《宋明理学》在历史(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地位。它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课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方式相近,学习能力相通,共同为实现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横向看,一是本单元与必修(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存在着逻辑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二是本单元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上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单元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从微观层面,教师要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彻底理解程朱陆王的哲学观点及其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程氏兄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理解上的区别,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对重要事件或人物,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追根索源,深度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探究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内在联系。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三纲八目”(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孔孟儒学的精髓所在。
例3: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择题第30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图4说明了本题与历史总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它对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即考生在该题得分高,其历史总分就高。
大多数考生对本题的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不理解,由表5提供的数据可知,仍然有36.86%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得分比率比预测的还要高。在做本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如选项B京津民众比上海更开放就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看选项观点是否与题干考查的角度完全对应,如选项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那么上海的外国电影比例要高于北京和天津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低于京津地区,明显题干与选项完全背离,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视角。三从史学观点、逻辑推理或范围等方面看,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本题,应从时间、历史背景出发,对题干详加考虑。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给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注入了新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北京、上海和天津体现出当时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20世纪初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京津地区,亦不乏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不少在外国公司和洋行工作的买办职员阶层,亦有有众多外国侨民居住。电影的流行需要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工商业中心和消费城市。就此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消费环境,提供了电影发展的市场,虽发展有异,但不至于差距太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上海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成为国产电影中心,产量已经超过了百部,学生若具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应该得到国家不会主动阻碍电影工业发展,从上海难以传到京津的困难大概在于流通,再联想到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际,通税费重这一答案不难推出。
尽管这道选择题有些教师和考生颇有微词,但该题命制的思路和解题的路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卷的特质,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方向。从命题思路而言,它讲的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电影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电影也因此促进了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本题就是借电影讲现代化的问题。这道选择题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做教学材料来处理,鼓励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解题路径而言,考生不是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考生的综合素养来进行解题。这道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着力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去做同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用同一种思维做多道同类型的题,“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惯用手段,我们要坚决摒弃。
教师不要埋怨命题者,不要过分拘泥于试题的难易。事实证明,全国新课标历史试卷质量高,它符合测量学的要求,有利于对多个目标群体考生的选拔;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的叹息,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做高考试题改革的先导。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前提下,要坚持材料教学;在注重时序性的前提下,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有效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有三条:一是对常规的知识点要“变式回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防止“阴沟里翻船”;二是对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追根溯源,构建整体的认知体系,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三是发现题目与学科的相关度较低时,学生在理解和驾驭史料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例2: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6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湖南考生平均得分0.95分,是2014年湖南考生得分第二低的选择题。图3反映了选择题第26题的得分与历史学科成绩的线性关系,考生成绩在50分以下的得分率曲线十分平缓,从50分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它对50分以下的考生群体区分作用不大,但对50分以上的考生群体产生了良好的区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选拔。由表4提供的数据可知,“本质为恶”的B选项对考生诱答力最强,有53.53%的考生错选该项,主要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致。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关于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朱子全书》卷四十三)因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在理下、在气中的,所以朱熹对人性持“善恶同体”论。他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的“善”,为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所说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在人的本性问题上,程朱理学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倡导去探寻人内心中的善,但人们的善常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要消除这些欲望,以恢复人的本性。
再从该题四个选项来分析,A选项和B选项不属于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C选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D选项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性本善”属于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是指习性相差很远,它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本善习远”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善恶同体”的人性论最为接近,因此D答案为本题的最佳选择项。
从儒家思想的纵向发展历程来考察,我们首先要明确《宋明理学》在历史(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地位。它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课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方式相近,学习能力相通,共同为实现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横向看,一是本单元与必修(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存在着逻辑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二是本单元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上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单元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从微观层面,教师要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彻底理解程朱陆王的哲学观点及其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程氏兄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理解上的区别,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对重要事件或人物,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追根索源,深度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探究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内在联系。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三纲八目”(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孔孟儒学的精髓所在。
例3: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择题第30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图4说明了本题与历史总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它对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即考生在该题得分高,其历史总分就高。
大多数考生对本题的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不理解,由表5提供的数据可知,仍然有36.86%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得分比率比预测的还要高。在做本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如选项B京津民众比上海更开放就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看选项观点是否与题干考查的角度完全对应,如选项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那么上海的外国电影比例要高于北京和天津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低于京津地区,明显题干与选项完全背离,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视角。三从史学观点、逻辑推理或范围等方面看,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本题,应从时间、历史背景出发,对题干详加考虑。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给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注入了新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北京、上海和天津体现出当时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20世纪初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京津地区,亦不乏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不少在外国公司和洋行工作的买办职员阶层,亦有有众多外国侨民居住。电影的流行需要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工商业中心和消费城市。就此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消费环境,提供了电影发展的市场,虽发展有异,但不至于差距太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上海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成为国产电影中心,产量已经超过了百部,学生若具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应该得到国家不会主动阻碍电影工业发展,从上海难以传到京津的困难大概在于流通,再联想到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际,通税费重这一答案不难推出。
尽管这道选择题有些教师和考生颇有微词,但该题命制的思路和解题的路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卷的特质,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方向。从命题思路而言,它讲的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电影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电影也因此促进了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本题就是借电影讲现代化的问题。这道选择题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做教学材料来处理,鼓励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解题路径而言,考生不是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考生的综合素养来进行解题。这道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着力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去做同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用同一种思维做多道同类型的题,“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惯用手段,我们要坚决摒弃。
教师不要埋怨命题者,不要过分拘泥于试题的难易。事实证明,全国新课标历史试卷质量高,它符合测量学的要求,有利于对多个目标群体考生的选拔;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的叹息,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做高考试题改革的先导。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前提下,要坚持材料教学;在注重时序性的前提下,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有效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有三条:一是对常规的知识点要“变式回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防止“阴沟里翻船”;二是对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追根溯源,构建整体的认知体系,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三是发现题目与学科的相关度较低时,学生在理解和驾驭史料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23-0051-05
湖南省自2010年实行新课标高考以来,历史选择题的得分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0~2014年选择题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6.07、22.57、22.09、20.69、20.48。课题组依据能力考核目标,选取第27题、第26题、第30题(均出自新课标Ⅰ卷)等三道选择题,作典型例题分析。
例1: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第27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由表1提供的数据可知,湖南考生在该题平均得分为0.70分;得分率仅为17.62%,是2014年湖南省考生得分率最低的一道选择题;鉴别指数为0.17,也说明该道选择题难度大,考生难以得分。这道题得分率如此低,它的考试信度到底如何呢?笔者根据历史学科总分的由低到高的顺序,把考生分为人数相等的组别,用G1-G7分别代表7个组,将第27题得分情况分组进行统计。依据由表1提供的统计数据可知,27题在G7目标群体通过率为32.36%,说明该题能拉开极为优秀考生与较好考生的水平差距,G7为水平适应群体,有利于选拔极为优秀的考生。因此,我们历史教师不要盲目跟风当“愤青”,不要在讨论试卷难度时随波逐流,总认为高考试题不利于教师教、学生学。如果该题容易,有其合理性;该题很难,也有难的理由,因为高考是选拔考试,其命题设计必须要有利于多个目标群体的人才选拔。
得分最低的原因何在,课题组对27题进行了选项诱答力分析。由表2提供的数据可知,选错误答案C选项的考生人数最多,比率高达33.54%,它说明考生对“清初实施海禁前”的国内外贸易缺乏深刻理解。只有在鸦片战争“五口通商”之后,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中国大量进行商品输出,中国商品才真正“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选错误答案B选项和D选项的考生也为数不少,尽管该题题干提到了外来货币,但没有体现其“干扰了中国的资本市场”;尽管题干材料体现了“民间贸易发展”,但没有蕴含“冲击清廷统治”的意思,这两个答案与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吻合,高水平的考生完全可以排除错误选项。但近一半的考生选择这些答案,主要是考生在选择不决之时,“资本市场”“冲击清廷”等熟悉的词组对考生产生一定的诱导力。第27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它隐含了“清初实施海禁前,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或顺差)地位,大量的白银流入国内”之意。假如把选项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改为“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或顺差)地位”,这道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我们不禁要问,教师对“鸦片战争前的国内、国际背景”这个知识点都会重点诠释,为什么只有不到两成的考生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课题组认为该题得分低的责任主要是教师,他们在解读这个知识点时,基本还是传统的思路,如表3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中国与英国进行泛泛的对比,得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是“封建统治,危机四伏”,而英国是“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结论;还有些颇有想法的老师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军舰(如图1)与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战舰(如图2)进行比较,这更加强化了当时中国落后的结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一般处于两种水平,即“现在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因此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和认知机能,而在于激发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的认知。就本题而言,学生对“清朝落后”的结论已经完全形成,但对鸦片战争前中国贸易状况的认知还停留在“最近发展水平”阶段,教师要做的不应总是反复强化业已成熟的认知,而是要补充典型史料,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认识清初实施海禁前国内外贸易的基本情况,促使学生从“烂熟”的知识中获得思考。如可以阅读下面一则史料:
从18世纪中期起,在中国对外贸易的国家里,英国居首位。英国卖给中国的主要商品是呢绒、棉布等,中国卖给英国的主要商品是茶叶、生丝、药材等。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茶叶的总值为九千六百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货物的总值仅为一千六百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1/6,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
《中国近现代史》(上册)2006年版
从上面这则史料,学生可以获得的有效信息是:在18世纪中期到末期,中国对外贸易中,英国居首位;中英贸易中中国明显处于出超地位,“在18世纪末每年有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学生可能还会有疑惑,教师就要结合材料继续补充逻辑关系。一方面,当时中英贸易额总量相当少。尽管当时“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但由于自然经济顽强地抵抗,从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只有1600多万元。另一方面,中国卖给英国的商品比较畅销,而英国卖给中国的商品销路不畅,在五口通商开放以前,口岸城市的贸易量,除广州以外都只面对购买力比较低下的国内市场,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通过教师的层层点拨,结合自己的知识,学生就会清晰地构建较为全面的结论,那就是“尽管在清初实施海禁前中国落后,但在中外贸易总额较小的背景下,中国在对外贸易中仍处于优势地位”。
历史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烂熟”事件,除鸦片战争外,还有抗日战争、美国南北战争等,这些事件,师生都熟悉,似乎不用提问,所有的问题就已被证明了。但是学生高考中遇到这些内容,却不会答了。其中原因,笔者认为我们习惯于背诵背景、原因、经过,很少让学生找证据分析,抗日战争战争为什么被教材定义为“伟大的抗日战争”,它伟大在何处?或者它是否称得上伟大。关注点在于学生掌握知识点是否全面,而不是学生能否利用证据说明问题。南北战争一课,林肯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总统,这个也是学生脑中故有的结论,但倘若能让学生利用材料分析,林肯是否应该获得“伟大的解放者”的美誉,①对其批判性思维发展,以及证据意识的养成,是有利的。
例2: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6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湖南考生平均得分0.95分,是2014年湖南考生得分第二低的选择题。图3反映了选择题第26题的得分与历史学科成绩的线性关系,考生成绩在50分以下的得分率曲线十分平缓,从50分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它对50分以下的考生群体区分作用不大,但对50分以上的考生群体产生了良好的区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选拔。由表4提供的数据可知,“本质为恶”的B选项对考生诱答力最强,有53.53%的考生错选该项,主要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致。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关于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朱子全书》卷四十三)因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在理下、在气中的,所以朱熹对人性持“善恶同体”论。他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的“善”,为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所说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在人的本性问题上,程朱理学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倡导去探寻人内心中的善,但人们的善常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要消除这些欲望,以恢复人的本性。
再从该题四个选项来分析,A选项和B选项不属于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C选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D选项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性本善”属于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是指习性相差很远,它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本善习远”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善恶同体”的人性论最为接近,因此D答案为本题的最佳选择项。
从儒家思想的纵向发展历程来考察,我们首先要明确《宋明理学》在历史(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地位。它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课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方式相近,学习能力相通,共同为实现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横向看,一是本单元与必修(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存在着逻辑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二是本单元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上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单元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从微观层面,教师要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彻底理解程朱陆王的哲学观点及其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程氏兄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理解上的区别,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对重要事件或人物,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追根索源,深度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探究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内在联系。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三纲八目”(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孔孟儒学的精髓所在。
例3: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择题第30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图4说明了本题与历史总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它对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即考生在该题得分高,其历史总分就高。
大多数考生对本题的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不理解,由表5提供的数据可知,仍然有36.86%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得分比率比预测的还要高。在做本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如选项B京津民众比上海更开放就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看选项观点是否与题干考查的角度完全对应,如选项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那么上海的外国电影比例要高于北京和天津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低于京津地区,明显题干与选项完全背离,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视角。三从史学观点、逻辑推理或范围等方面看,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本题,应从时间、历史背景出发,对题干详加考虑。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给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注入了新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北京、上海和天津体现出当时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20世纪初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京津地区,亦不乏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不少在外国公司和洋行工作的买办职员阶层,亦有有众多外国侨民居住。电影的流行需要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工商业中心和消费城市。就此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消费环境,提供了电影发展的市场,虽发展有异,但不至于差距太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上海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成为国产电影中心,产量已经超过了百部,学生若具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应该得到国家不会主动阻碍电影工业发展,从上海难以传到京津的困难大概在于流通,再联想到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际,通税费重这一答案不难推出。
尽管这道选择题有些教师和考生颇有微词,但该题命制的思路和解题的路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卷的特质,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方向。从命题思路而言,它讲的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电影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电影也因此促进了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本题就是借电影讲现代化的问题。这道选择题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做教学材料来处理,鼓励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解题路径而言,考生不是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考生的综合素养来进行解题。这道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着力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去做同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用同一种思维做多道同类型的题,“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惯用手段,我们要坚决摒弃。
教师不要埋怨命题者,不要过分拘泥于试题的难易。事实证明,全国新课标历史试卷质量高,它符合测量学的要求,有利于对多个目标群体考生的选拔;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的叹息,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做高考试题改革的先导。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前提下,要坚持材料教学;在注重时序性的前提下,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有效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有三条:一是对常规的知识点要“变式回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防止“阴沟里翻船”;二是对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追根溯源,构建整体的认知体系,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三是发现题目与学科的相关度较低时,学生在理解和驾驭史料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例2: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6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湖南考生平均得分0.95分,是2014年湖南考生得分第二低的选择题。图3反映了选择题第26题的得分与历史学科成绩的线性关系,考生成绩在50分以下的得分率曲线十分平缓,从50分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它对50分以下的考生群体区分作用不大,但对50分以上的考生群体产生了良好的区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选拔。由表4提供的数据可知,“本质为恶”的B选项对考生诱答力最强,有53.53%的考生错选该项,主要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致。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关于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朱子全书》卷四十三)因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在理下、在气中的,所以朱熹对人性持“善恶同体”论。他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的“善”,为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所说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在人的本性问题上,程朱理学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倡导去探寻人内心中的善,但人们的善常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要消除这些欲望,以恢复人的本性。
再从该题四个选项来分析,A选项和B选项不属于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C选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D选项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性本善”属于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是指习性相差很远,它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本善习远”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善恶同体”的人性论最为接近,因此D答案为本题的最佳选择项。
从儒家思想的纵向发展历程来考察,我们首先要明确《宋明理学》在历史(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地位。它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课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方式相近,学习能力相通,共同为实现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横向看,一是本单元与必修(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存在着逻辑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二是本单元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上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单元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从微观层面,教师要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彻底理解程朱陆王的哲学观点及其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程氏兄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理解上的区别,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对重要事件或人物,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追根索源,深度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探究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内在联系。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三纲八目”(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孔孟儒学的精髓所在。
例3: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择题第30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图4说明了本题与历史总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它对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即考生在该题得分高,其历史总分就高。
大多数考生对本题的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不理解,由表5提供的数据可知,仍然有36.86%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得分比率比预测的还要高。在做本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如选项B京津民众比上海更开放就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看选项观点是否与题干考查的角度完全对应,如选项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那么上海的外国电影比例要高于北京和天津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低于京津地区,明显题干与选项完全背离,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视角。三从史学观点、逻辑推理或范围等方面看,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本题,应从时间、历史背景出发,对题干详加考虑。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给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注入了新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北京、上海和天津体现出当时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20世纪初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京津地区,亦不乏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不少在外国公司和洋行工作的买办职员阶层,亦有有众多外国侨民居住。电影的流行需要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工商业中心和消费城市。就此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消费环境,提供了电影发展的市场,虽发展有异,但不至于差距太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上海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成为国产电影中心,产量已经超过了百部,学生若具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应该得到国家不会主动阻碍电影工业发展,从上海难以传到京津的困难大概在于流通,再联想到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际,通税费重这一答案不难推出。
尽管这道选择题有些教师和考生颇有微词,但该题命制的思路和解题的路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卷的特质,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方向。从命题思路而言,它讲的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电影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电影也因此促进了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本题就是借电影讲现代化的问题。这道选择题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做教学材料来处理,鼓励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解题路径而言,考生不是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考生的综合素养来进行解题。这道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着力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去做同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用同一种思维做多道同类型的题,“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惯用手段,我们要坚决摒弃。
教师不要埋怨命题者,不要过分拘泥于试题的难易。事实证明,全国新课标历史试卷质量高,它符合测量学的要求,有利于对多个目标群体考生的选拔;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的叹息,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做高考试题改革的先导。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前提下,要坚持材料教学;在注重时序性的前提下,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有效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有三条:一是对常规的知识点要“变式回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防止“阴沟里翻船”;二是对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追根溯源,构建整体的认知体系,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三是发现题目与学科的相关度较低时,学生在理解和驾驭史料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例2: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第26题主要是检测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湖南考生平均得分0.95分,是2014年湖南考生得分第二低的选择题。图3反映了选择题第26题的得分与历史学科成绩的线性关系,考生成绩在50分以下的得分率曲线十分平缓,从50分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说明它对50分以下的考生群体区分作用不大,但对50分以上的考生群体产生了良好的区分,有利于优秀考生的选拔。由表4提供的数据可知,“本质为恶”的B选项对考生诱答力最强,有53.53%的考生错选该项,主要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解出现偏差所致。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关于人性,“人之初,性本恶。”朱熹认为:“却看你禀得气如何。然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朱子全书》卷四十三)因为每个具体的人都是在理下、在气中的,所以朱熹对人性持“善恶同体”论。他说的“存天理”存的是孟子所说的“善”,为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所说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在人的本性问题上,程朱理学都继承了孟子的性善学说,倡导去探寻人内心中的善,但人们的善常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因此要消除这些欲望,以恢复人的本性。
再从该题四个选项来分析,A选项和B选项不属于宋明理学家对人性的新认识,C选项毫无疑问是错误的。D选项正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四句话的省略说法。“性本善”属于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应当加以保存;“习相远”是指习性相差很远,它正是邪恶的人欲造成的,因此应当灭人欲。因此,“本善习远”与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善恶同体”的人性论最为接近,因此D答案为本题的最佳选择项。
从儒家思想的纵向发展历程来考察,我们首先要明确《宋明理学》在历史(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地位。它与《“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课的学习内容相关,学习方式相近,学习能力相通,共同为实现学习儒家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变化的目标创造了条件。
从横向看,一是本单元与必修(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必修(Ⅱ)“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存在着逻辑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状况的要求与反映;二是本单元与古希腊的哲学、古希腊人文主义相映成趣,相得益彰。只有用全面、辩证、发展的观点对其进行准确分析,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及其影响,认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继承的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从宏观层面上确定单元的教学目标,加强单元内各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实现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和整体化。
从微观层面,教师要研读《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彻底理解程朱陆王的哲学观点及其区别,并且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程氏兄弟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与王阳明的心学等思想。对程颐和朱熹关于“格物”理解上的区别,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关注。对重要事件或人物,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作适当延伸,引导学生追根索源,深度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如探究孔孟儒学与程朱理学的内在联系。程朱理学与孔孟儒学是一脉相承的,它所提倡的“三纲八目”(语出《大学》,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孔孟儒学的精髓所在。
例3: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选择题第30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近代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主要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对“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的现象作出正确解释。图4说明了本题与历史总分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它对考生的历史水平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即考生在该题得分高,其历史总分就高。
大多数考生对本题的概念“电影拷贝流通税费”不理解,由表5提供的数据可知,仍然有36.86%的考生选择了正确选项C,得分比率比预测的还要高。在做本题时,学生要做到“三看”。一看选项的观点是否正确,史实是否符合历史的事实,如选项B京津民众比上海更开放就明显违背历史事实,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二看选项观点是否与题干考查的角度完全对应,如选项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那么上海的外国电影比例要高于北京和天津才符合逻辑,而不是低于京津地区,明显题干与选项完全背离,这个选项的排除就需要学生有清晰的认识视角。三从史学观点、逻辑推理或范围等方面看,选择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如本题,应从时间、历史背景出发,对题干详加考虑。近现代中西方城市文化交流与传播,给开埠后的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注入了新的异域文化元素,使北京、上海和天津体现出当时中国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生态。20世纪初的上海,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消费城市。京津地区,亦不乏个人收入水平相对较高,而且还有不少在外国公司和洋行工作的买办职员阶层,亦有有众多外国侨民居住。电影的流行需要至少需要两个因素:工商业中心和消费城市。就此来看,北京、天津、上海这样的消费环境,提供了电影发展的市场,虽发展有异,但不至于差距太大。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三个地区的消费水平和市场发展都居全国前列,上海20世纪20年代中期,已成为国产电影中心,产量已经超过了百部,学生若具有融会贯通的知识储备,应该得到国家不会主动阻碍电影工业发展,从上海难以传到京津的困难大概在于流通,再联想到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之际,通税费重这一答案不难推出。
尽管这道选择题有些教师和考生颇有微词,但该题命制的思路和解题的路径,体现了新课标高考试卷的特质,即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完全符合新课程教改的方向。从命题思路而言,它讲的是中国近代电影事业发展中的问题,电影在19世纪末随“西俗东渐”之潮流传到中国,引起了近代城市人的极大好奇与兴趣,并且很快就与中国社会和文化联系在一起。事实上,电影也因此促进了近代城市人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本题就是借电影讲现代化的问题。这道选择题要求教师把教科书当做教学材料来处理,鼓励学生阅读与教科书相关的素材,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解题路径而言,考生不是凭借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主要是通过考生的综合素养来进行解题。这道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是:历史学科教学的着力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分析判断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建议历史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去做同一道题,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重大历史事件,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及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反对用同一种思维做多道同类型的题,“题海”战术是应试教育惯用手段,我们要坚决摒弃。
教师不要埋怨命题者,不要过分拘泥于试题的难易。事实证明,全国新课标历史试卷质量高,它符合测量学的要求,有利于对多个目标群体考生的选拔;我们要做的不是被动的叹息,而是要主动去适应,做高考试题改革的先导。基础知识永远是高考的基本要求,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前提下,要坚持材料教学;在注重时序性的前提下,要夯实历史基础知识。
有效提高高考选择题正确率的措施有三条:一是对常规的知识点要“变式回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得出结论,防止“阴沟里翻船”;二是对难度较大的理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要追根溯源,构建整体的认知体系,防止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三是发现题目与学科的相关度较低时,学生在理解和驾驭史料的基础上,凭借独特的视角和扎实的理论功底,也能顺利地到达胜利的彼岸。
【作者简介】余柏青,男,湖南平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历史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