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域文化资源 深化民族团结教育(二)

    崔雅琴 韩景轩

    摘?要:在波澜壮阔的民族发展史中,从金戈铁马到保家卫国,河套各族共同开发了生活的土地,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面貌。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增进了解,加强依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梳理河套文化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因素有利于我们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关键词:河套文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河套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发展形成的地域文化。河套发展过程中包含的历史、经济、文化、民族精神都是我们研究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资源。前篇拙作从宏观上论述了地域文化、河套文化与民族团结教育的关系与实现路径,本篇将具体探讨河套文化中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体现。

    一、河套各族共同开发了生活的土地,书写了悠久的历史

    从空间界限来看,根据目前可见的许多论著表述,“河套”之名起源于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大多引用《明宪宗实录》中的记载。但是,据原西夏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天顺教授的论断,可以追溯到景泰元年(1450年),之前的记载都源于《史记》《汉书》《水经注》等史籍的“河南地”之说,南限于明代长城。德泉在论文《河套文化定义表述纵横谈》中提出,我国各历史阶段各朝代对河套地域范围大小的划定是各不相同的,但相同的是黄河几字湾的西、北、东三边的界定基本上是一致的,南边划定的地区各有所不同。古代河套的人口流动,既有自发的内迁,也有因军事、政治需要被动的迁徙。不管怎样,各民族人口都共同为开发河套、巩固边疆做出了巨大贡献。

    从时间界限来看,河套文化是中国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代表,代表着中国史前时期距今10万年至1.5万年前的约10万年时间段的文化形态。先秦时期,山戎、鬼方、猃狁、林胡、楼烦等少数民族在河套地区繁衍生息,并且开始与中原地区的奴隶制王朝建立了经济、政治、通婚等关系。随着双方的进一步发展,中原王朝逐渐形成了“河套安,天下安”的观念。秦汉时期,设立郡县、修筑长城、迁移人口、驻兵屯田,来维护北部边疆的安全与稳定。此时的汉人融合到匈奴的数量也十分可观,多次记载于《汉书》《后汉书》中。阴山河套同时是匈奴与中原进行文化交流的窗口,这体现它的墓葬、乐器、语汇等方面。[1]西晋时期,鲜卑族长期占据河套地区,十六国时期,河套地区先后为后赵、前秦、后秦、夏等国所占领,此阶段汉族在这一地区的农耕经济已经完全被牧业经济所代替。[2]隋唐时期对河套地区的占领和开发突出表现在对行政设置的重视,并且广泛推行“屯田制”,规模远超过秦汉,主要因为它是抗击突厥的前线。隋开皇三年(583年),朔方总管赵仲卿在河套地区大兴屯田。所筑三座受降城不仅起到了战事防御作用,同时在附近进行屯田、引黄灌溉、开放互市,唐军交换到了马匹,突厥人获得了唐朝的丝绸、茶叶、陶器等生活必需品,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这种互市对双方来说都是互惠互利的。宋元明清一时期河套的民族关系较为复杂,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使河套成为塞上明珠。北宋时期,河套地区分别被西夏和辽占领,后又为金所占领。鼎立三国的疆域在河套地区分野,战争也在三国交界处进行。元代以后,在河套地区居住的有汉人、回人,还有未撤回原居地的契丹人的后裔等。河套地区的民族关系,格局就就和以前各代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此河套地区的蒙古部落驻牧之地,就被称作“蒙地”,其余地带就称为“汉地”。清朝统一漠南北,内外蒙古尽入版图,从此结束了绵延两千年的塞内塞外不同民族的大规模武装冲突,河套地区诸族关系从此进入了在一个中央政权统治下发展的新时期。[3]鸦片战争以后,整个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制度统治之下,屈辱地、艰难地步入了近代化的慢车道,河套地区社会也随之进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抗争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在河套大地上建立了党支部,党的方针政策和民族理论迅速传播,民族关系翻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发展更是进入了新的纪元。纵观河套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开荒史、奋斗史、抗争史和民族团结进步史。

    二、河套各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经济文化

    河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大制约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了自己的区域性和民族性特色。温带大陆性气候,冲积平原,引黄灌溉,中高纬度日照充足温差大,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河套自秦汉以来,农牧业交错分布、并存互补。农作物产量颇高,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油葵、食葵、甜菜、番茄、青椒、香瓜、枸杞等,是国家重要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基地、最大的葵花籽生产交易集散地、第二大番茄种植加工基地。畜产品种类丰富,乌拉特草原为广阔的天然牧场,盛产牛、羊、骆驼等皮、毛、肉、乳制品、工艺品及肉苁蓉、发菜、锁阳等名贵特产品。古代就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而这一现象的形成是千百年来边疆各族人民对河套地区长期开发的结果。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河套人民也经历了经济结构调整,不仅着力打造农畜产品市场品牌,还发展了羊绒加工、饲料生产和医药、冶金、电力五大支柱产业,大力提高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了边疆安全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作为国家正北方对外开放门户、重要历史文化基地和沿黄文化旅游基地,河套各族立足自身区位优势和经济特色,提出“天赋河套,世界共享”发展理念,正在续写新时代的壮丽诗篇。

    河套文化成果丰硕,光辉灿烂。这里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移民文化、水利文化、边塞文化、兵团文化等相互交流碰撞,相互借鉴吸收,形成了海纳百川、具有鲜明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孕育了独具风格的历史文化成果。收入《汉乐府》中的《敕勒歌》,体现了北方少数民族对草原的细致观察和对家乡草原的深深热爱,它被广泛认可和推崇也恰恰说明了北方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应该共有和共享。传唱大江南北的蒙古族民歌《鸿雁》采用悠扬、苍凉的长调,感人至深,令人回味无穷,它的意境向我们诉说着一个英雄的部落——乌拉特的传奇故事。爬山调、乌拉特民歌、蒙古族驼球、乌拉特泥塑、河套面塑、蒙医熏鼻疗法、河套剪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则继承了文化的基因,诉说着历史和今天的联系。河套方言有着丰富的历史锤炼和广泛的共知共识,是生活在此地的人民代代不同口音的人长期杂居一处,彼此交流,形成的一种有代表性和典型地域特征的语言。改革开放后,河套的文化艺术真正实现了大发展大繁荣,小说、诗歌、散文、绘画、音乐、舞蹈、摄影、书法、剪纸及多种民间艺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都是当地人民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同胞的生动体现。

    三、河套各族共同培育了伟大的精神风貌

    河套文化独特的形式及其丰富的民族精神内涵,在新时期下透示着强烈的时代精神。“奉献、勤劳、开放、和谐、生态崇尚”的特质继承并开创着今天河套人的文明。

    奉献担当、积极进取。无论筑长城、修直道的兵民,还是在朔方、北假屯田实边的勇士;无论是平定叛乱、举众西迁戍边的乌拉特部落,还是颠沛流离走西口而来拓荒扎根的晋陕先民;无论抗日战争中团结御侮的军民,还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涌现出的战斗英雄,无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商品粮基地的缔造者,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追梦人,开拓河套这块沃土的群体,无一不彰显出奉献担当、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这种奉献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河套人的社会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也将产生一种内生凝聚力,随着现代人口的迁移,不断向外辐射。

    勤劳勇敢、吃苦耐劳。从古代开发土地、农牧相长,近代移民开荒,兴修水利,现代建设家园,开挖总干渠,开发万亩滩盐碱地,河套每一块土地无不挥洒着各族儿女世代辛勤的汗水。常年在干旱少雨、风沙肆虐的自然环境下生存,最终养成了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特征。这些特征已经完全根植到了河套人民的血液中,并代代流传。黝黑的皮肤,深邃的眼神,坚定的步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时刻践行着河套平原的“蒙古马精神”。

    开放包容,交融和谐。张志国曾指出河套地域广大,高天厚土,具有很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两百年间,形成了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共存共荣的局面。比如爬山调随移民运动而起,贴近生活,具有浓郁地方气息。蛮汉调由蒙汉民歌杂糅形成,兼具两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开放包容,交融和谐体现在语言、曲艺、文学、饮食、服装、礼仪中,也体现在随处可见的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结构中,也体现在“交得了知心朋友,结得成美满姻缘,做得了和睦邻居”的民族关系中。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河套文化中不仅蕴含着人与人的和谐,也有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一部分,生活在这里的河套儿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新世纪以来,树立起“塞上江南,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恢复植被,乌拉特草原退耕还林还草,乌兰布和防沙治沙发展沙产业,乌梁素海湿地保护与开发并举,使生态多样性的河套大地体现出一片生機盎然,探索出一条集“沙、水、林、田、湖、草”一体的科学循环之路。这是河套人民长期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得出的生存智慧。

    在漫长的发展阶段,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在河套大地上不断碰撞、交流、交融,时而激烈,时而缓和。不同民族在相互交往中增进了解,加强依赖,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关系。我们还要认识到古代的民族繁衍生息成为了今天的民族,仍然继续开发着河套这片热土,那些消失了的民族已经融合到现存民族中,他们的贡献同样彪炳史册。我们还应该建立历史上的民族团结与今天的民族团结、传统民族精神与现代民族精神之间的联系性,弘扬民族团结优良传统,发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挖掘地方文化中蕴含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四个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崔雅琴.试论阴山河套对匈奴民族发展的意义[J].河套学院论坛,2019,12:33.

    [2]薛瑞泽.试论河套文化的相关问题[A].见:王建平主编.河套文化论文集[C].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8:143.

    [3]王天顺.河套史[M].人民出版社,2006,1:332.

    基金项目:河套学院科学技术研究一般项目《河套文化中蕴含的民族团结教育价值研究》(HYSY201926)

    作者简介:崔雅琴(1982—?),女,汉族,内蒙古巴彦淖尔人,内蒙古河套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地域文化研究;韩景轩(1983—?),女,汉族,内蒙古赤峰人,巴彦淖尔市阴山岩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文博馆员,主要从事申遗和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保管研究。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