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制宪过程,体悟幸福追求

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承前启后,使独立后的美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开创了近代民主政体的新形式,在政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本课应该怎样教学?可谓见仁见智。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制宪过程的视角,谈谈《1787年宪法》的教学和探索。不当之处,敬请同仁指正!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PPT呈现《独立宣言》相关内容,让学生“指出美利坚民族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旨在让学生理解美利坚民族倡导天赋人权,追求自由、平等和幸福,并由此导入新课。
在新课学习过程中,首先检查学案预习情况,让学生“交流展示”基础知识,并对交流内容进行点拨、反馈和强调。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材料和教材知识,“走进”费城(制宪)会议,理解和体验制宪的艰辛过程,以揭开《1787年宪法》的神秘面纱。
镜头一:夏季·费城·独立厅
代表们就坐在铺着绿色粗呢桌布的案前开会——一俟夏季的烈日升空,人人汗流浃背;……为了保密,窗户一律紧闭……令人难以忍受。新英格兰的“东部绅士”们身着毛呢,大为受罪,只有南方来的代表穿着合适的薄外套和便裤。①
问题:结合教材知识,指出制宪代表在闷热的夏季,为何甘愿“汗流浃背”?
此处教学意图是,引导学生回顾邦联的窘境:邦联政府形同虚设(软弱无力),各邦自治影响了合众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说明制宪精英们不畏酷暑,勇担责任,维护合众国利益的品质;强调他们不愿“失去当前奠定联邦和平、和谐、幸福、公民权利的大好时机”,不愿“坐失良机而无所作为”②的历史使命感。
1787年5月25日,费城会议召开,先是有人迟到,后是有人早退,罗德岛则始终不肯派代表参加。会议每天都在争吵中度过,华盛顿曾在书信中写道:“我真懊悔跟这档子事沾上关系。”当时,81岁高龄的富兰克林对此忧心忡忡,专门请了个牧师,每天开会之前让全体代表先做祷告,祈求全能的上帝保佑会议顺利进行。那么,制宪会议究竟围绕哪些问题而展开争论呢?
镜头二:伦道夫·方案·讨论
在大多数代表的心目中,大家在此开会讨论的“正题”是,只要将现行邦联的制度修改一番就可以了。……可是,伦道夫……提议成立“一个国家级政府,分别由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三部分组成”。
全场一片寂然,鸦雀无声,仿佛大祸临头。政府由三个部分组成,没有问题。有六个州新立的州宪已经这么规定了。但是一个国家级的最高政府?这些字眼如何界定?拥有何等权力?小州代表瞠目结舌,不知所对……充满了坐立不安的气氛。①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大多数代表”认为这次会议的“正题”是什么?伦道夫提出了怎样的政府设计方案?这个方案为何让制宪代表“坐立不安”?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使用这则材料教学,意在说明制宪会议开始于对合众国政府体制的讨论。从材料来看,代表们对“政府由三个部分组成”没有太大的异议,因为已有现实(六州)的实践。但问题在于“这个国家级的最高政府”究竟“拥有何等权力”?这个政府是否会专制或君临天下?因为他们认为“政府的目的在于追求幸福……最好的政府就是‘为最大多数人带来最大程度的安逸、舒适、安全,或一言以蔽之,幸福”。②
可见,制宪者们“既想建立一个足够权威的中央政府,又要竭力保护各州已经拥有的主要权力;既希望联邦政府的权威得到有效的施展,又要防止不同利益集团对政府权力的垄断”。这是会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理解《1787年宪法》对联邦制共和政体和分权制衡原则的规定,并强调在解决这个矛盾过程中,会议争辩激烈,反复讨论。如“仅总统的选举办法,大会表决就不下于60次”。再如,针对“州权”的让渡,“在众多邦权主义的抵制下,会议变成主张增加联邦政府权力和主张保留各邦权力的两派代表之间的分权谈判”。③但是“富兰克林的话严肃地提醒了大家:“由十三个联合州共同组成的共和国——一个充满新奇大胆的冒险尝试——如果不肯共同牺牲……共和国就只有失败一途了。”④最后,各州向联邦政府做出了“让步”:赋予了联邦政府征税、募兵、发行货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权力,以维护国家安宁和共和体制。
镜头三:国会·议员分配·争论
大会足足花去了半个夏天,来讨论国家级的立法机关到底应该如何产生。5月31日,康涅狄格的舍曼表示:“人民和政事之间的牵涉应该越少越好。他们想要多知道一些,结果却往往被误导。”有钱又有事业的格里深表赞同:“我们所经受的最大祸害,都来自过多的民主。”⑤
问题:对于“国家级立法机关”的产生,制宪者为什么会讨论“半个夏天”?结合教材知识,说明“这一机关”的代表是怎样产生的?体现了哪些原则?
这是本课教学的又一个重点。使用这则材料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在国会代表组成上,大会艰难曲折,几乎崩溃。因为从一开始这个问题就是最大的争执焦点。对此,华盛顿曾写道:“(大会现在的情形)已经糟到无以加复,你简直看不出任何理想体制有望的曙光;总而言之一句话,我对大会几乎不抱任何希望,实在不觉得它还会有什么好的进展。”⑥经过37天(6月9日—7月17日)的激烈争论,会议终于达成“大妥协”:参议院议员每州2名,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分配。这样,大州的人口优势在众议院得到保证,小州的权益在参议院得到平衡。但是,在按人口分配众议院议员名额时,大会再起风波,会议再次达成“妥协”:黑人人口按照3/5折算。这就解决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问题。
当然,在教学时,还要说明“奴隶制是会议桌上一个不受欢迎的宾客。”议会主要使用了“黑人”“另作描述的人”和“所有其他人”。《宪法》在任何地方都没有使用“奴隶”或“奴隶制”的字眼。因为许多代表认为“奴隶制是国家道德良心上的污点”。①有些代表甚至“坚持黑人应该……与白人平等”,“提议把‘五分之三的措辞删掉”。②然而,“为不使大会瓦解、联邦毁灭,他们所能做的也就只能到此为止”。③解决紧迫的奴隶制问题因此被延宕,直到1870年宪法第15条修正案通过后,黑人奴隶制度才被废除。
1787年9月17日,经过116天的唇枪舌剑,制宪精英们终于创造了“奇迹”。当最后几名代表签名时,富兰克林望过会议主席的椅子说:“在会议进行途中,我是反复地注视主席身后的这幅油画,我对这个问题的希望和担心,反复翻腾,无法断定,画中的太阳,究竟是在升起,还是在落下;现在我终于有幸知道,这个太阳是在升起,而不是落下。”④
镜头四:富兰克林·油画·日出
我越老越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越尊重他人的判断力……尽管我们对宪法仍然可能还有保留意见,但是,我希望制宪会议的每一位成员,都不要过分相信个人的一贯正确,并且为了表明我们的一致意见,在这个庄严的文件上签上自己的姓名。⑤
使用这段材料教学,在于突出制宪精英们尽管是各个政治派别或利益集团的代表,但他们能够针对当时的矛盾,通过激烈的争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又能尊重别人的观点,适当的作出妥协和调整,而在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上,又能以追求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达成统一,实在是“半人半神”,以此让学生体悟制宪精英们的智慧和品质,感悟《1787年宪法》响应着《独立宣言》的革命理想:“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美国精神。
9月16日,我接到“建构高中历史学术型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会议通知,要求从制宪过程的视角,执教《美国1787年宪法》(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教学实验课。说实在,当时未加思索,欣然受命。因为这一课太熟悉,诚如汪瀛老师所说:作为一线历史教师,自己上过N次……作为教学竞赛的评委,也已听过N次。然而,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过程中,我却力不从心,遇到许多问题,也有许多思考、体悟和感想。
1.制宪会议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是本课教学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我先是查阅了刘宗绪、王荣堂、吴于廑等主编的多种《世界近代史》,马世力主编的《世界史纲》等,这些高校教材对费城制宪会议的叙述很少,大多是对《1787年宪法》的条文摘录和评述。接着查阅了周一良、吴于廑主编的《世界通史资料选编·近代部分》(上册),也无济于事。最后,刘俊利老师还为我提供了两本著作:一是麦迪逊写的《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二是鲍恩写的《民主的奇迹:美国宪法制定的127天》。通读这两本著作,我看到了制宪会议的真实场景和《1787年宪法》出笼的艰难历程:筹划、组建代表、设立委员会、推选主席、制定规则、提出方案、动议、附议、争吵、妥协、表决、签字等。了解了55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鲜活人物和超然意识,感受到了他们在迷茫与困惑之际的理性与务实,理解了“他们为什么把这套体系设计成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治国理念,也仿佛听到了制宪代表们彼此争论、协商、妥协,达成共识,以及签名时惋惜和遗憾的声音。
2.课堂教学应该怎样主题立意?“主题是教学的灵魂”,但“意在题先”。这就是说,确定主题之前首先要考虑立意,然后才能选择材料和进行教学设计。那么,“意”从何来?这是本课教学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我再三阅读麦迪逊和鲍恩的著作,斟字酌句,体智悟道。诸如,查尔斯·平克尼说:“如果我们设计的政府,有足够的生机,能积极展开活动,足以使我们免于屈辱,维护我们国内的幸福和安全,这就是我们对这个政府的全部期望。”①汉密尔顿说:“把权力交给多数,他们就会蹂躏少数。把权力交给少数,他们就会欺压多数。”②麦迪逊说:“为了正确判断第二院采取怎样的形式为好,最好先看看第二院需要实现哪些目的。……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个稳健的时刻,讨论组建政府的方案,又有其他国家的经验作为借鉴,他们最希望得到保障的,首先是他们自己的幸福。”③乔治·梅森在家信中坦言:“我们现在却要完全靠沉着冷静的理性,来思考这个政府体制会对那些甚至尚未出生的人的幸福会有什么影响。”④不一而足。这些激烈辩论的声音,最终使我感受到了精英们制宪的根本目的,那就是追求《独立宣言》的革命理想,用宪法落实合众国人民的安宁、安全、以保证他们自身和子孙后代永享自由的幸福。为此,我把本课的主题立意确定为“基于制宪过程,体悟幸福追求”。
3.史料选取和运用应怎样交融?我们知道,“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可以说,任何一堂历史课,如果不在史料选取、史料运用和史料分析解读上下工夫,恐怕就难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本课教学中,应该怎样选择史料?是立足于制宪过程,还是主题立意?是重复印证教材的知识点,还是还原历史真相的掠影?一课到底需要选取多少材料?这是本课教学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我纠结过、困惑过,先后推翻了四次设计,最后决定揭示过程,突出主题,实现两者的交融。如上述实践中的四则材料,客观反映了制宪过程的开始、辩论(争论)和结束,同时这些内容又对应了《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内容(联邦制共和、权力制衡)和影响。这样的史料选择和运用,不仅揭示了历史的变化过程,而且抓住了宪法的核心;不仅经典有趣,易于激发学生思维,而且有的放矢,避免了学生因为史料的繁多而陷入学习疲惫状态。
4.怎样教学才能达成学习目标?《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本课的规定是:“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这就是说,本课的教学要求是:(1)“说出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重点);(2)认识“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难点);(3)联系“英国君主立宪制”相关内容,比较两者政治体制的异同”(运用)。显然,前两点是教学的核心。
为了有效地达成学习目标,我通过《独立宣言》切入课题,把本课教学分为三大板块:一是“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历史学习目标”(有4道基础史实填空题);二是“体验探究,感受历史变化的奥秘”(4个镜头的探究问题);三是“课堂检测,感悟历史学习在生活中的意义”(5道练习题)。其中,重点是第二板块(见上文)。这样的教学实践,把《1787年宪法》植入美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向前追溯到《独立宣言》,向后延伸到宪法修正案,突出了美国政治体制的变革缘起、制宪过程的方案选择和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体现了历史变化的传承性、联系性和发展性;遵循了发现学习的认知规律,体现了新课程倡导的体验探究式学习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深入浅出地认识了宪法的设计理念、运行、完善和作用;走出了“静态史实分析”的社会课教学误区和“囿于法律条文解读”的政治课教学误区,把学习内容从“静态”变成了“动态”,激活了历史课堂。
10月10日,在全市执教实验课后,市教科所领导和听课老师给予了较高评价,有的教师则表示“震撼”,认为本节课的教学令人耳目一新,不失为一节优秀课。这是令人欣慰的。“欣慰”之余,我对本课教学又进行了反思,在评课过程中谈了四点:
1.政治史教学要聚焦于历史学科。政治追求公平正义,政治制度是解决矛盾、管理国家的方案和规则。如果单纯强调政治制度和法律文本,就会把历史变成“死”制度和法律条文,成为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现实脱节的“死知识”。本课以制宪过程为视角,以价值追求为主题立意,探讨了政治制度因何而变、变而何去?实际上揭示了美国为何要变革邦联体制?怎样变革?变革后的联邦体制有何作用或影响?进而追忆了美国追求自由幸福的曲折“谈判”历程,阐释了美国政治体制的演进、形成及其与社会进步的关系。这样的教学,或许能够较好地回应历史学科的本质属性。
2.史料选择和运用应该有的放矢。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强调历史的逻辑性,教师往往大量运用史料,结果历史课变成了史料解读课。笔者在前两个教学设计过程中,都有这种现象。使用了华盛顿、麦迪逊关于邦联制弊端史料、《1787年宪法》原文选摘、王希的《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易中天的《美国宪法是怎样诞生的》等材料,少则6段,多则7段,唯恐不能覆盖本课的知识点。究其原因,就是课堂教学缺失主题立意,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为此,在确立本课主题立意后,我大胆地删除了这些浅显的印证知识点的材料,选择了上述四则含有历史思维的原始材料。实践表明,这些史料直指问题的核心,高效地达成了学习目标。因此,可以说在史料选择和运用方面,只要教师“有的放矢”,就能“忍痛割爱”,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3.“用教材教”不可以脱离教材。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一旦开设公开课、示范课,往往脱离教材依托,使学生失去了熟悉教材、学习教材的机会,而教师提供的材料,有时漫无边际!这不仅加重了学业负担,更重要的是学生失去了学习依据。为此,在本课教学实践中,在学案的“自主学习”板块,我紧扣课标要求,设计了4道填空题,主要是邦联制的弊端、1787年宪法的内容、联邦权力结构的特点,以及宪法的作用和影响。让学生依托教材,从整体上把握本课的基础史实,建构知识体系,通透史实之间的关系。再如,在“体验探究”板块,我选用的“镜头四”材料,就出自教材第124页的“资料卡片”。这样的“用教材教”,不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种亲近感,更能明白“教材是学习的载体”。
4.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需要多读书。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现了教师的史学素养和史学功底。在本课教学实践中,我起初的“欣然”和中途的“沮丧”,足以说明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多读书,多读经典的书。
总之,通过本课教学实践,我深感学海无涯,倍感教艺无疆。记得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有这样一段话:“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的生成——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而服务。”①由此,我想说:但愿我们历史教师能够神交古人,心照先贤,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学,“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
【作者简介】张永谦,男,1966年生,江苏赣榆人,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和测评。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高中历史教育视阈中的美国《178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育视域,1787年宪法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14-05高中历史教育,即以史实、史料

  • 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与代表们的

    刘俊利关键词 1787年宪法,制宪会议,旨趣,联邦政府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09-05《1787年宪法》,不

  • 美国中小学“美国史教学计划”评

    李稚勇王朝关键词 美国史,教师,专业发展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23-0065-06美国有着重视中小学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