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应用现状与发展对策
赵嵬,张波,孙愉婷
摘要: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广泛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从师范生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手机功能的使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应用状况以及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师范生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发展对策。
关键词:师范生;手机;移动学习;现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45-03
一、问题的提出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简称M-Learning)就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随着手机功能的逐渐强大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趋向成熟。基于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有着灵活性、便携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使学习者不再受基于固定桌面电脑的限制,给他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2]。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将会怎样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他们的学习又将会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径?我们如何把巨大数量的手机媒体资源应用于学习?如何有效地开发网络学习支持平台以用于支持基于手机的学习活动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探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对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
为此,我们以山西师范大学师范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师范生应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现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期望对今后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保证问卷做答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考虑到大一的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还不甚了解,大四的学生忙于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也不好调查,所以此次调查是以各个学院大二、大三年级的师范类专业中随机选取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兼顾学生年级、学院、专业等方面的分配,以保证过程的严密性及数据的准确性。此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5份,回收率达到了98.3%。
2.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并自行设计了《师范生手机移动学习》的调查问卷。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被调查者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对手机移动学习的认知水平,尽量做到文字浅显易懂,把问卷内容分为了四大部分,分别是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手机功能的使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应用状况以及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在问卷中考虑到有些名词对于学生可能感觉陌生,我们都在问题后面加以说明,方便学生作答。
3.研究程序
(1)文献检索与综述
本次调查研究,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著作、期刊、学位论文、网站等文献资料,然后进行鉴别、分类、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构成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
(2)调查研究
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
(3)数据分析
问卷收回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了统计,以便于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师范生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
从当前师范生拥有的移动学习设备来看,手机的拥有量居于首位,其次是MP3,MP4和电脑的拥有量也紧随其后,结果见图1所示。这就间接的表明师范生在获取信息学习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从传统的纸质书面材料获取而已经扩大到了电子科技产品领域。这些学习设备为移动学习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习过程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富有情境和人性化,更适合协作式学习和终身学习[3]。
在师范生拥有移动设备调查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师范生拥有的手机类型和使用的手机网络。从拥有的手机类型看,师范生主要使用的还是非智能的手机(按手机有无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分)。从使用的手机网络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学生使用的手机网络系统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手机由于价格低廉、普及率高、携带方便等特征,成为移动学习的首选,但学生主要使用的还是非智能的手机、GSM网络系统,这可能与学生现有的经济水平状况有关,从而也间接地影响了移动学习的范围和效果。
2.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
最初,手机只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也就是打打电话,加入短信息功能之后,我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手机发展到现在,其功能已经相当丰富了,音乐、视频、游戏、拍照、GPS导航、FM收音、电子书、上网、内置软件、图片浏览等,让我们眼花缭乱。
通过对“师范生手机功能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短信和网络是师范生交流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音频、蓝牙、彩信的使用也超过了一半,手机内置学习软件的使用正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这也与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移动学习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少数的学生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手机支付等一些不太常见的功能,这也是在常理之中的,结果见图2所示。
3.基于手机移动学习的开展情况
(1)是否愿意尝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
从调查结果看,有89%的学生愿意进行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可见移动学习对于师范生的需求潜力是非常强烈的。此外,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也吸引了无数的学习者,为他们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2)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认同度
在对“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认同度”的调查中(见表1),我们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不断完善。
(3)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
在调查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使用情况时发现,只有9%的学生经常使用,52%的学生偶尔使用,32%的学生一般不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在认同度与实际行动之间还有差距,今后需要大力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与此同时,还应认识到目前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在调查中就有学生提到,手机移动学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学习工具,而不能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而且使用手机还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师范生实际使用的并不多,因而在倡导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同时还要尽可能克服由手机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使用手机开展过移动学习的学生做了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在使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上,学生们首要集中在任务驱动下的检索式学习,期望通过利用手机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其次利用手机看相关的电子书、浏览相关网页内容等,也有少数学生利用手机开展讨论式学习。总的来看,在学生们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上,还没有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习惯,移动学习还没有真正成为传统学习的有益补充。
(4)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从移动学习的使用效果来看,只有48%的学生们基本能达到所要求的目的,5%的学生可以很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其余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结果见表2)。这也反映了当前的移动学习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学生在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从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来看,尽管在绝大多数学生看来,对移动学习的认同度较高,但他们也指出了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手机屏幕小、查看资源表现出来的网速慢、操作不太方便、可利用资源不多等(结果见图3),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去解决。
4.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
我们从调查中可以得出:手机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主要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这也是手机移动学习今后需要改进的重要方向,结果见图4所示。由此可见,移动学习资源的有效开发是移动学习开展的重要保证,要推广移动学习,就要在学习资源方面下功夫。
四、应对策略
今后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广泛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结合对师范生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今后移动学习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
1.增强师范生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1)增强意识
从前面的调查得知,只有少数的师范生经常使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而多数学生很少去使用,由此可见,应该加强师范生使用手机移动学习的意识。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国外,通过政府或者是大学开展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使人们看到了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的优势,在我们国家也可以开展类似的项目,从而提高师范生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意识[4]。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加强移动学习需要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熏陶,师范生仍然热衷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方式,对现在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重视不够。这样就会影响他们对新学习方式的接受和运用。因而,需要提高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2.重视移动学习相关资源的开发及技术标准
据调查得知,学生们比较关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相关资源问题。学习资源可以从广义的学习资源和狭义的学习资源上去认识。广义的学习资源是指“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它包括学习材料、支持系统与环境等。而狭义的学习资源指的是其中的学习材料,具体指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经筛选的,可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5]。这里要重视开发适合手机移动学习的狭义的学习资源,让其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移动学习的特点,在开发和设计学习资源时要充分考虑满足学习者多方面的需求,注重资源呈现方式的灵活性。
另外,目前所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有多种,要保证不同的移动学习资源提供商、平台服务提供商、移动设备制造商协同提供系统可用的移动学习服务,平台、资源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6]。
3.注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从北师大何克抗教授2003年首次引入混合式学习这一理念以来,便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探讨,但在具体运用上可能比较模糊。总的来说,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又存在不足,所以决定了必须采取传统学习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绩效。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是简单的将两种学习方式组合起来就是混合式学习,而是要深入研究两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结合教学实际、学生拥有的移动学习设备及实际情境去综合考虑与分析,真正做到通过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提高学习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君.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J].软件导刊,2006(2).
[2]张国杰.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
[3]余胜泉,刘军.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3).
[4]陈晓慧,徐晶.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开展中面临的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
[5]李瑞,陈新,袁晓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6]刘雍潜.学与教的理论与方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王晓明)
摘要: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和移动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广泛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本文运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从师范生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手机功能的使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应用状况以及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当前师范生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地发展对策。
关键词:师范生;手机;移动学习;现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23-0045-03
一、问题的提出
移动学习(MobileLearning,简称M-Learning)就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1]。随着手机功能的逐渐强大和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条件趋向成熟。基于手机开展移动学习,有着灵活性、便携性、高效性、个性化等特点,使学习者不再受基于固定桌面电脑的限制,给他们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2]。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将会怎样改变大学生的生活、工作及学习?他们的学习又将会走出一条怎样的新路径?我们如何把巨大数量的手机媒体资源应用于学习?如何有效地开发网络学习支持平台以用于支持基于手机的学习活动等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当前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探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对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专业技能的形成有着积极意义。
为此,我们以山西师范大学师范本科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当前师范生应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现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期望对今后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为了使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与代表性,保证问卷做答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考虑到大一的刚从高中升入大学,对大学的学习方式还不甚了解,大四的学生忙于准备考研和找工作,也不好调查,所以此次调查是以各个学院大二、大三年级的师范类专业中随机选取的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兼顾学生年级、学院、专业等方面的分配,以保证过程的严密性及数据的准确性。此次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95份,回收率达到了98.3%。
2.研究工具
本次研究我们采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并自行设计了《师范生手机移动学习》的调查问卷。
为了提高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被调查者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了被调查者对手机移动学习的认知水平,尽量做到文字浅显易懂,把问卷内容分为了四大部分,分别是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手机功能的使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应用状况以及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在问卷中考虑到有些名词对于学生可能感觉陌生,我们都在问题后面加以说明,方便学生作答。
3.研究程序
(1)文献检索与综述
本次调查研究,我们搜集了大量的著作、期刊、学位论文、网站等文献资料,然后进行鉴别、分类、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构成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
(2)调查研究
运用事先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开展调查研究。
(3)数据分析
问卷收回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并采用Excel软件进行了统计,以便于对问卷中反映出来的现象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师范生拥有手机等移动设备的基本情况
从当前师范生拥有的移动学习设备来看,手机的拥有量居于首位,其次是MP3,MP4和电脑的拥有量也紧随其后,结果见图1所示。这就间接的表明师范生在获取信息学习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从传统的纸质书面材料获取而已经扩大到了电子科技产品领域。这些学习设备为移动学习的展开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学习过程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富有情境和人性化,更适合协作式学习和终身学习[3]。
在师范生拥有移动设备调查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师范生拥有的手机类型和使用的手机网络。从拥有的手机类型看,师范生主要使用的还是非智能的手机(按手机有无开放性的操作系统分)。从使用的手机网络来看,目前绝大多数学生使用的手机网络系统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由此可以看出,尽管手机由于价格低廉、普及率高、携带方便等特征,成为移动学习的首选,但学生主要使用的还是非智能的手机、GSM网络系统,这可能与学生现有的经济水平状况有关,从而也间接地影响了移动学习的范围和效果。
2.手机功能的使用情况
最初,手机只是简单的通讯工具,也就是打打电话,加入短信息功能之后,我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手机发展到现在,其功能已经相当丰富了,音乐、视频、游戏、拍照、GPS导航、FM收音、电子书、上网、内置软件、图片浏览等,让我们眼花缭乱。
通过对“师范生手机功能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短信和网络是师范生交流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音频、蓝牙、彩信的使用也超过了一半,手机内置学习软件的使用正处于上升和发展阶段,这也与师范生的实际情况和近年来移动学习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少数的学生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手机支付等一些不太常见的功能,这也是在常理之中的,结果见图2所示。
3.基于手机移动学习的开展情况
(1)是否愿意尝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
从调查结果看,有89%的学生愿意进行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可见移动学习对于师范生的需求潜力是非常强烈的。此外,移动学习随时随地学习的特点也吸引了无数的学习者,为他们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2)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认同度
在对“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认同度”的调查中(见表1),我们发现:有71%的学生认为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是值得肯定的,但需要不断完善。
(3)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使用情况
在调查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使用情况时发现,只有9%的学生经常使用,52%的学生偶尔使用,32%的学生一般不使用。由此可以看出,在认同度与实际行动之间还有差距,今后需要大力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与此同时,还应认识到目前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在调查中就有学生提到,手机移动学习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学习工具,而不能取代传统的学习方式,而且使用手机还会影响我们正常的学习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师范生实际使用的并不多,因而在倡导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同时还要尽可能克服由手机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过访谈的方式对使用手机开展过移动学习的学生做了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在使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上,学生们首要集中在任务驱动下的检索式学习,期望通过利用手机去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其次利用手机看相关的电子书、浏览相关网页内容等,也有少数学生利用手机开展讨论式学习。总的来看,在学生们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上,还没有成为一种主动的学习习惯,移动学习还没有真正成为传统学习的有益补充。
(4)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使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从移动学习的使用效果来看,只有48%的学生们基本能达到所要求的目的,5%的学生可以很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其余的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结果见表2)。这也反映了当前的移动学习体系还不是很健全,学生在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从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存在的问题来看,尽管在绝大多数学生看来,对移动学习的认同度较高,但他们也指出了手机作为移动学习工具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手机屏幕小、查看资源表现出来的网速慢、操作不太方便、可利用资源不多等(结果见图3),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去解决。
4.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
我们从调查中可以得出:手机移动学习的未来预期主要是学习资源的开发,这也是手机移动学习今后需要改进的重要方向,结果见图4所示。由此可见,移动学习资源的有效开发是移动学习开展的重要保证,要推广移动学习,就要在学习资源方面下功夫。
四、应对策略
今后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的提高,广泛开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条件已经成熟。结合对师范生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今后移动学习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
1.增强师范生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1)增强意识
从前面的调查得知,只有少数的师范生经常使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而多数学生很少去使用,由此可见,应该加强师范生使用手机移动学习的意识。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在国外,通过政府或者是大学开展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使人们看到了利用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的优势,在我们国家也可以开展类似的项目,从而提高师范生对使用移动设备进行学习的意识[4]。
(2)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比较高。加强移动学习需要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的熏陶,师范生仍然热衷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学习方式,对现在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重视不够。这样就会影响他们对新学习方式的接受和运用。因而,需要提高师范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提高师范生自主学习能力还需要加强师范生的信息素养。
2.重视移动学习相关资源的开发及技术标准
据调查得知,学生们比较关注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的相关资源问题。学习资源可以从广义的学习资源和狭义的学习资源上去认识。广义的学习资源是指“能帮助个人有效学习和操作的任何东西”。它包括学习材料、支持系统与环境等。而狭义的学习资源指的是其中的学习材料,具体指符合一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经筛选的,可用于教学、促进学习的一切信息及其组织[5]。这里要重视开发适合手机移动学习的狭义的学习资源,让其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推动力量。同时考虑到移动学习的特点,在开发和设计学习资源时要充分考虑满足学习者多方面的需求,注重资源呈现方式的灵活性。
另外,目前所见的移动学习资源形式有多种,要保证不同的移动学习资源提供商、平台服务提供商、移动设备制造商协同提供系统可用的移动学习服务,平台、资源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6]。
3.注重混合式学习方式的研究
自从北师大何克抗教授2003年首次引入混合式学习这一理念以来,便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探讨,但在具体运用上可能比较模糊。总的来说,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优势但又存在不足,所以决定了必须采取传统学习与移动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绩效。这里特别要注意的是,不是简单的将两种学习方式组合起来就是混合式学习,而是要深入研究两种学习方式的优缺点,结合教学实际、学生拥有的移动学习设备及实际情境去综合考虑与分析,真正做到通过混合式学习的实施,提高学习绩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君.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J].软件导刊,2006(2).
[2]张国杰.智能手机-理想的移动学习终端[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10).
[3]余胜泉,刘军.基于手持式移动技术的教与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7(3).
[4]陈晓慧,徐晶.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开展中面临的挑战[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
[5]李瑞,陈新,袁晓斌.移动学习资源建设策略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6]刘雍潜.学与教的理论与方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王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