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擂台,还复习课以精彩
【摘要】高中文言文复习可采用游戏擂台法。游戏擂台法包括以下四个步骤,即:以“读”为本,找差标疑;交流讨论,互解疑难;分列阵营,擂台PK;攻坚质疑,挑战主持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能力,有利于师生共同进步。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复习备考 学习竞赛 激发兴趣
高考对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内容包括理解常见文言词汇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等,这些都依赖考生平常文言课文学习中的积累以及逐渐形成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因此在高考前对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的复习就至关重要了。但是很多师生对课文复习都提不起兴趣,老师认为该讲的上新课时都已进过,只要学生自己再回顾一遍就行了,大不了把关键字词再蜻蜓点水似地强调一下;学生则认为,复习就是把课文读一遍罢了,甚至走马观花般的浏览一遍而已,实在没劲。如此这般的复习效果可想而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在成就动机支配下的人会积极地学习、主动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去做;良好的情绪会提高大脑活动的效率,提高认知操作的速度与质量。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使用了“游戏擂台”四步骤文言课文复习法,效果不错。具体做法如下:
一、以“读”为本,找差标疑
复习文言文,“读”仍然至关重要,它是复习进行的基础。这个“读”强调“慢读”,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句与句之间、段落之间要求有不同时间的停顿,其间的停顿时间是用于大脑理解、思考的。在这个慢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口、眼、脑、手并用,所谓“用心去读,用手来画”,把短暂停顿间不能一下子理解的字词句标记下来,留待下一步解决。这个“读”最好采用集体朗读形式,但绝对不要求声音洪亮、节奏整齐,“读”的目的只在于找出个人不理解或仍然模糊的字词句来。由于各人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各不相同,这个齐读的声响效果可想而知:有的同学读完好几分钟了,有的同学还在读,整个过程从有秩序到稍有秩序直至毫无秩序。不过,在开读之前老师就有言在先:每个人要坚持自我,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来细读课文,不要受别人朗读声音的干扰,不能随大流,坚持到底,这一步骤就算胜利。当这样七零八落的集体朗读彻底结束时,青年学生们往往开怀大笑,笑他们自己的“杰作”。在这个朗读过程中,每一个学生都是积极投入的,而且是身心愉快的,它的效果自然要比让学生默读或个体朗读的效果好得多。
二、交流讨论,互解疑难
集体朗读完毕,让学生前后桌之间就本课知识以及个人的疑问互相提问。小到某个文言实词或虚词,大到章法结构,一人问,多人答,交流讨论,直到达成共识方可。这个过程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尤其体验了成功。当几个人不能达成共识时,则可举手向老师求教。
三、分列阵营,擂台PK
教师把学生分为左右两拨或前后两拨或男女两拨,由两大阵营互相挑战,要求挑战者尽量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力争把对方难住,裁判由老师担当;倘若真把对方难住了,由提问方或者老师及时给予解答。教师要在黑板上及时记录双方得分情况。比如双方各提五个问题,对方答对得分,否则己方得分。这样的PK过程,课堂气氛异常热烈,年轻的学子们个个情绪高昂,跃跃欲试,每战一个回合,教室里就会响起激情的掌声和一阵满怀遗憾的叹气声。
四、攻坚质疑,挑战主持人
两大阵营大战几个回合后,很可能难分胜负,尤其是某一方强烈要求加赛时,老师要出面缓和局势、压阵了。此时两大阵营可以联合向主持人发起进攻,提一些高难度的问题。最后由老师根据问题的质量来决定这一环节双方的的胜负。实践证明,这种“游戏擂台”文言课文复习法不仅可以让一堂复习课在快乐氛围中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还具备以下优越性: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就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为学习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学生做了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什么。“游戏擂台”复习法就是抓住青年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激活创新,师生共进
“游戏擂台”复习课上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激烈竞争的课堂氛围让师生双方的思维都达到了异常活跃的程度,在竞赛的激烈氛围下,“急中生智”的场景频频出现。记得在复习《齐桓晋文之事》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到了“若”的用法。他问“若无罪二就死地”中的“若”解释为“这样”,属指示代词;而“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中的“若”老师上课时讲的是第二人称代词“你的”,而如果解释为“这样”不也解释得通么?是呀——同学们一起把目光投向我。我当时有些慌张,但很快镇定了下来。我问学生学过的课文中还有没有“若”解释为“这样”或者“你的”的例子,学生很快答出《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和《捕蛇者说》中“更若役,复若赋”的例子;然后我肯定了大家文言文学习的积极性,就势让学生们把“若”的用法总结了一下。最后解释说:“文言词汇的含义根据语言环境而定,如果在一个语言环境里两种含义都解释得通的话,不一定非取其一不可,只要不影响文意的理解就行了。”我还告诉同学们,语文本身就是一门很活的学科。比如在《五人墓碑记》中有“缇骑按剑而前,问‘谁为哀者?”这样一句话,不同的教参对“谁为哀者?”的翻译有所不同。有的翻译为“谁是同情的人?”,有的翻译成“替谁悲哀?”。两种翻译的不同主要是对“为”的理解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对文意的理解。这段经历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它时刻警醒我们做教师的在备课时一定要精细周到,别到后来搞的在学生面前难以自圆其说,落个难堪。
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游戏擂台”复习课整个过程都是一个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个人找差标疑、小组交流讨论、两大阵营对抗、共同挑战主持人这些环节,可以达到启发思维、激发创造性的效果,也可以促进学生超越自我、共同进步,最终形成一种“在竞争中合作”的团队精神。
★作者简介:荣爱华,安徽省界首中学高级教师,教导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