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武昉

    摘要:在新时期的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下,沿袭新课程学习观和教学观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讨鲁迅作品校本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是初衷。[BP)]

    本文结合不同时期鲁迅作品在中学教材中的选材变化和新课程标准的目标导向等现实因素,阐述了鲁迅作品教育与教学开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校本课程的建设尝试。以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本校”)的教学实际为基础,从鲁迅作品中梳理出人文性、科学性、经典性作为校本课程教材编写的标准。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展开校本课程,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合理安排课时。文体的安排为从小说、散文到杂文,更符合教育的认知规律和学生的接受心理。

    关键词:鲁迅作品 校本课程 基础教育改革 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鲁迅的文学作品一直被视作我国的文化明珠。他的作品中独到的风格、个性、文化内涵、语言表达方式等都荡开了中西融汇的局面。其从古代作品《儒林外史》中借鉴的表现手法在杂文中一览无遗,在萧伯纳等世界著名作家身上吸收的独特艺术经验让人耳目一新。他的作品中氤氲的思想精髓能够让我们很多人走下对鲁迅膜拜的神台,亲近鲁迅,真正地了解他。

    一、鲁迅作品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安排

    鲁迅是谁?这个问题既简单又让人难以回答。鲁迅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人生并不都是呐喊与彷徨,并不都是漆黑的夜色,他也有快乐的童年,也有犀利的幽默,甚至他也有可爱的外号……这些是以往教学中被我们忽略掉的。可这也是鲁迅人生中的亮色,我们要带领学生将鲁迅从“神”的位置上“解放”下来,引导学生走近他。

    (一)鲁迅作品中的“趣味”

    1.胡羊尾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了解一个“明亮”的鲁迅,明白他也和我们一样有过这样愉快难忘的童年。在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和学生互动讨论鲁迅的童年形象、快乐童年的象征意义,甚至江南水乡的风俗民情。

    2.一头白象(《立论》《论“他妈的”》)

    利用选文的精短有趣打开鲁迅作品里的杂文之窗,体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语言技巧,并且对鲁迅的精神有感性的初识。利用《立论》中众人的谎言和说真话者的被打,互动讨论需不需要“善意的谎言”这个话题。

    3.猫头鹰(《记念刘和珍君》)

    利用《記念刘和珍君》这个文本让学生了解直面残酷所需要的勇气。面对苦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闭上双眼,哪怕多可怕的苦痛,都会消失在眼前;一种就是学鲁迅像猫头鹰那样“睡觉也睁着眼睛”,直面惨淡的人生。重新回味这篇文章,我们要忽视文中政治性、阶级性的思想,重视鲁迅教给我们的做人的勇气。

    (二)鲁迅作品中的“酸楚”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句话一直被作为当代人对悲剧的“定义”。在1925年,一篇《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横空出世,鲁迅在此文中首次解读悲剧的内涵。

    鲁迅作品中承载的悲剧很多,综合来看可以总结为五种:

    第一种:国家民族,这种情感在《狂人日记》里一览无遗;

    第二种:底层农民,这种情感在《故乡》里闰土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种:广大妇女,这种情感在《祝福》里祥林嫂一生的坎坷中得以体现;

    第四种:普通知识分子,《孔乙己》中孔乙己可以算是代言人;

    第五种:旧革命者,《药》里的夏瑜可谓悲剧人物。

    这些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群众,却用一身的辛酸和一世的悲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悲剧。

    1.嚎叫(《狂人日记》)

    将小说中的“狂人”拿到精神的层面来剖析,看看他身上有价值的是什么,以及这种揭露与民族的关系在哪里。

    布置学生讨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

    2.迷茫(《阿Q正传》)

    让学生在细细品味文章之后对号入座,看看能否在《阿Q正传》这面镜子中找到自己。这面镜子中还有赵太爷、小D、王胡、假洋鬼子,你是否也是他们中的一个?别忽略它,别小视它,它——中国人的劣根性!别做一个“丑陋的中国人”!

    本阶段教学力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抛弃以往文章讲析套路,灌输给学生“朦胧”的人格教育理念,属于过渡阶段。

    3.清醒(《伤逝》)

    我们要启发学生思考“什么是个性”。本节课的研读希望让学生树立理智的观念:真正的个性不是靠名牌的包装,不是对偶像的盲目崇拜,不是藤蔓般依附于他人,而是真正的心灵的自主与独立!

    4.祝福(《祝福》)

    这篇文本比较短小,文字通俗易懂。课堂活动以学生为主导,在悲悯中引领学生关注祥林嫂被毁灭的是什么、是什么毁灭了她。学生自主阅读的关键,就在于“一步步”。我们通过它来了解旧社会“吃人”的残酷。

    (三)鲁迅作品中的“希望”

    鲁迅先生的作品在那个黑暗的年月,真可以算是一剂熨帖青年心灵的良药。而在今天这个和平又安乐的年代,他的作品更像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前行。

    1.真谛(《一件小事》)

    引导学生理解鲁迅笔下精彩的不仅是“恨”,更有对“人”的尊重和对“人”的生存和幸福的关注。从当代的中学校园来看,“校园暴力”屡见不鲜,人际交往中缺少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等。这些都是对自己和对他人的价值没有明确概念的表现。所以鲁迅先生在这些文本中表现出来的人道主义精神,确定是一剂良药?

    2.生命(《随感录(六十六)》、《生命的路》)

    从这些文本中让学生自主发现对其成长有指导意义的闪光点,以使其对以后成长道路中将遇到的问题有精神上的准备。

    3.立人(《读书杂谈》《随便翻翻》《作文秘诀》)

    学生在这个专题里要尝试自己动动笔,从鲁迅先生的表达方式到“立人”思想教育下的感想,都可以畅所欲言。

    二、鲁迅作品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鲁迅作品校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在本校分为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級两个阶段,由于时间上断裂,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就是这样的困囿,对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极大的挑战,让课程开发者和参与者都不遗余力地去完善课程。这个过程需要对庞大的鲁迅作品系统进行“删繁就简”工作,需要分类、筛选、剪裁、选文,最后才能为课程所用。

    所幸,鲁迅作品的普世意义和特质,能够使得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内涵不受任何区域、时间、类别、空间等限制,当代人读鲁迅作品仍是热血沸腾,他的作品能够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鲁迅先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理应由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转交给学生,让他们学习鲁迅的“硬骨头”精神,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素养,净化自己的心灵。

    校本课程在两个学期内完成,流程顺畅,内容饱满,能够感染学生。学生们无不对鲁迅的人格、精神钦佩不已。“先生将人物的灵魂或写透,或写厚,或写活,或写死,他教导我们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却不是坐视不理、置身事外,而应用心地听,用心地看,用心地了解,在承受一切的同时,并投出冷静的目光。”学习习作中这样的文字力透纸背,让教师慨叹不已。学生在成长的黄金年代读到了鲁迅,读懂了鲁迅,确实是一大幸事。

    除了精神方面的富足外,来自不同班级的学生亦可以分成小组,发现问题,探究合作,并勇敢地走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理解,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的课余时光,学生们会用不同的形式来展示成果:

    1.文字整理。

    2.海报设计。

    3.人物形象绘制。

    4.微信公众号开设。

    5.校园报刊印发。

    6.读书沙龙组织。

    7.研究性课题开发。

    ……

    鲁迅作品中传达出的思想发人深省,他的语言振聋发聩。我们不只要在当下阅读,更要注重对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虽然校本课程学时不多,但是我们留下了很多值得探究的研究性课题供学生们选择。课程的开设始于热爱,终于思索。当然,课程的结束也不是“阅读鲁迅”的结束,而是另一个“学习鲁迅”的开始。

    参考文献:

    [1]许寿裳.鲁迅先生纪念集 鲁迅先生年谱[M].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7.

    [2]吴益.高中语文新课程理念与实施[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4.

    [3]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4]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学[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5]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杨义.鲁迅给我们留下什么?[J].鲁迅研究月刊,2015(1).

    [7]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育报,2001(10).

    责任编辑:丁 蔚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STEM教育理念与小学科学教学的

    王芬摘 要:文章通过对STEM教育理念的介绍,分析了STEM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就其教学改进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整合+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赵小云音乐具有神奇的魔力,音乐能够深入人们的内心给人以安慰与力量,同时,美好的音乐还能净化人的心灵,给人带来归属感,丰富人们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