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学探索的实践智慧

    曾建平

    我国的环境治理研究起步较晚,形成了主要从国外接受理论和方法资源,热衷于实践研究和量化分析,缺乏本土理论构建和方法探讨的趋势。但在2017年岁末,由人民出版社推出唐代兴教授的三册《国家环境治理研究》(《气候失律的伦理》《恢复气候的路径》《环境治理学探索》),却突破了这一研究格局,成功地建构起立足于本土问题、体现中国话语的国家环境治理学,体现了我国环境治理研究的理论自信和实践智慧。

    一

    《国家环境治理研究》(以下简称《研究》)初创的国家环境治理学,是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新型学科,它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向深度和广度领域展开所形成的理论要求,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世界文明建设的必然科学呈现。国家环境治理学的性质定位,由其研究对象“国家环境治理”所决定。

    首先,治理国家环境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十三五规划纲要》和十九大报告中不断升级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表述,就是全面、立体、深度地实施国家环境治理。所以,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化实施,就是治理国家环境;国家环境治理的努力目标,就是实现生态文明。

    其次,国家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内容:“国家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内容。从广义论,国家环境治理是对国家之社会环境治理和自然环境治理的整体表述。狭义地讲,国家环境治理是对国家存在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治理。”〔1〕《研究》侧重在狭义上使用“国家环境治理”概念,致力于国域内“气候恢复”“资源再生”和“地球生境”重建。

    如上所述,国家环境治理学,既是系统探讨国家环境治理规律、原理、智识、方法的新科学,也是系统研究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更是第一个系统研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科学,它体现了问题探讨的本土化和学科创建的中国特色、中国话语。

    二

    《研究》所体现的国家环境治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和中国气派,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学科问题视野的整体性和开放性。《研究》认为,环境“就是我们意识到的存在世界”,〔2〕当它本身不仅不能为我们的存在提供安全变成问题时,就必然成为研究的对象。所以,“环境治理学的研究对象,表面看是环境治理,但实质上是环境问题”。〔3〕

    由“环境”到“环境问题”再到“问题环境”,环境治理学研究的问题视野获得了动态生成的整体性呈现。其一,“所谓问题环境,是指环境自身出了问题,产生了疾病,出现非健康状况;并且,业已出现问题的环境,既不能自行解决问题本身,也不能自行修复其破坏性”。其二,问题环境一旦形成,就会自动扩散,并“由此构成对国家境域内地球生命存在安全和社会可持续生存的严重威胁,导致环境生存危机和存在风险不断加剧”。其三,“降低或消解因为不断扩张的环境问题而带来的生存危机和存在风险的根本性努力,就是展开环境治理”。其四,治理環境并不容易,“这是因为环境问题的出现,既源于环境自身的变异,更有存在于其中的人力的作用。因而,治理环境既面临重新认识环境的问题,更面临重新认知并改变人和由人创建起来的社会的问题”。其五,“重新认识环境,展开的将是前所未有的环境真理的探险,所以环境治理学将成为最前沿的新科学”。其六,“重新认识人,必须将人推向认识的中心;人性、人欲,以及以人性、人欲为原动力机制所建构起来的人力社会、人力结构、人力市场和人力化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生存方式和认知、情感、行动方式,均将面临反思性解构和重构。由此,环境治理学将成为最具革命性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4〕

    第二,学科话语的系统性和逻辑生成化。基于“环境问题”及对“问题环境”的解决。该《研究》从整体上呈现学科话语的系统性和逻辑生成化,即以“环境问题”“环境治理”“重建生境”为原生范畴,建构起“‘环境问题概念体系”和“‘环境治理概念体系”。前一概念体系由“环境-环境能力-环境编程”概念系统和“环境生态-环境逆向编程”概念系统组成;后一概念体系由“生态文明-防治灾疫-恢复气候·重建生境-表兼治治”等概念系统构成。〔5〕

    第三,以如上概念体系为认知框架和逻辑结构的环境治理学必然获得大科际整合取向。《研究》所提炼出来的大科际整合“是指基于研究对象的需要,打破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之间的界限,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思想、知识、理论、方法资源进行大跨度的领域性整合运用。〔6〕因为“正在形成的环境学,将以大科际整合方式贯通气候学、地球科学、宇宙科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和方法,发掘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和共守原理,为环境治理学学科蓝图建构提供自然依据和科学原理,即为环境治理学建构自然律基石;已初成体系的当代哲学即生态理性哲学,为环境治理学的学科建构奠定存在智慧和人性再造底色,即为环境治理学建构人文律土壤。”〔7〕

    三

    《研究》第三卷《环境治理学探索》所呈现的国家环境治理学蓝图,展开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和“研究方法和实施路径”四个相互交叉的维度,这是因为实践始终需要认知引导,正确认知的形成必然源于对基础问题的探讨与澄清。并且,从理论达向实践操作,必须化为方法并落实为实施路径,而对实施路径的选择,同样要借助于正确的方法。

    基于如上逻辑要求,国家环境治理学研究必须解答国家环境治理“何以可能”和“怎样实现”。前者属于国家环境治理的根本问题,对它展开严肃讨论,必须突显出环境存在中的哲学问题、环境运动中的自生境和逆生态问题、恢复环境的伦理规范问题和环境治理的研究方法问题。后者属于国家环境治理的实施问题,必须解决其治理目标和环境治理方式。就前者讲,环境治理必须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仅后者论,国家环境治理必须探索低碳社会方式,因而,对科技的反思、对环境软实力的重构、对环境资源代际储存战略的确立和对绿色生活方式的引导与建构,构成国家环境治理实施不可或缺的基本维度。

    整体观之,以国家环境治理为主题,创建环境治理学必须解决气候失律认知问题和恢复气候的实践问题,这是因为“宇宙运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生物活动的相向运动,构成了人得以存在的宇观环境;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平原、湖泊、森林、草原等的共生存在,则构成了人居的宏观环境;支撑人存在的中观环境,其生成运动的构成要素是生物种群、群落、动物、植物、微生物。”〔8〕微观环境则指具体的人居环境。将宇观环境、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微观环境连接起来使之形成动态生成的整体的那个东西,却是周期性变换运动的气候,“人类按照自己的意愿方式介入地球环境,开垦土地,拦截江河,砍伐森林,放牧草原,扫荡地表资源,掏空大地,这些掠夺性活动持续强化展开,整体地……改变了生物多样性结构、物种生态链条和环境生态系统进而改变地面性质和地球生态的人类活动,最后……推动了气候失律,其表现形态是气候灾疫。失律的气候,又反过来以气温暴虐和降雨随机化的方式,推动地球环境的加速恶化甚至形成局部区域的环境崩溃运动。”〔9〕

    基于这一全新的环境认识,国家环境治理的根本任务是恢复失律的气候,但下手功夫却是恢复地球生态,其攻坚战是改变人的存在认知和生存态度,进尔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就需要认知环境规律,掌握环境原理及环境遭受破坏的逆生态运动机制,以此提供环境治理智识、规范、方法,確定环境治理的根本方式和基本路径。努力探求前者, 形成第一册《气候失律的伦理》,着眼于后者,建构起《恢复气候的路径》,第三册《环境治理学探索》就是在此基础上提炼出环境治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理论蓝图。

    客观地看,《国家环境治理研究》力图超越西方各种外部性的环境理论模式,立足于本土环境状况以及所呈现出来的体现中国特色的环境问题,着力于探求环境的自身原理和环境与人的互动规律及运作机制,所建构起来的环境知识、理论框架、学科蓝图等虽然体现并不十分成熟的张力,甚至还有或这或那的值得商榷的问题甚至错误,但其原创性探索的勇气、努力贴近环境运动本身揭示环境原理以及人与环境共生的规律,尤其是环境治理如何服从自然法则,尊重环境规律,实施表本兼治的严肃探讨和科学论证,值得充分肯定。从整体上讲,此三册书对于从事环境研究、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的决策者来讲,应是值得一读的好书。

    〔参考文献〕

    〔1〕〔3〕〔4〕〔5〕〔7〕唐代兴.环境治理学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8,9,9-108,19-22,26-27.

    〔2〕〔9〕唐代兴.气候失律的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3-4.

    〔6〕〔8〕唐代兴.恢复气候的路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6,2.

    【责任编辑:陈学明】

相关文章!
  • 新中国70年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

    蒋国宏摘 要:政治参与有助于减少决策失误,节约行政资源,提高行政效能,促进政府规范运作,减少和预防权力腐败,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新

  • 自媒体与政府形象之关系研究

    常冰<br />
    〔摘要〕 公众议程中的属性显要性和客体显要性会影响到公众对客体的评价及行为,同时属性显要性和客体显要性都存在正负之分。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证据制度的

    关键词 书证 举证期限 电子数据 证明标准 证据规则<br />
    作者简介:程浩,苏州大学。<br />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