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体育评论类节目的发展策略

李超超
美国著名体育评论员雷·斯科特说:“告诉我一些我看不到的东西,不要告诉我那些我已经看到的东西。”对于斯科特来说看得见的无非就是体育赛事本身,但是看不见的就应当是比赛背后的故事。一个电视台的体育频道或者是体育节目,如果没有自己的观点而是一味转播比赛本身,那么这样的节目便只能有体育的肉体而难以有自己的灵魂。如央视五套的《体育今日谈》,一周播出六次,每次的评论节目时间一般5—8分钟。这档电视节目由于缺乏比赛画面来结合语言,只是主持人单方面的口述,单调的节目形式最终使得节目没播多久便被迫停播。在当前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下,过于说教形式的节目很容易给观众造成抵触情绪。唯有将趣味与说理结合在一起,以不同的视野、层面和角度去解析体育赛事,才能够在电视体育评论的过程中避免“咬文嚼字”,从而做出“大学问”。
结构设计
在大型体育新闻报道中,普遍选用横向截取的方式来揭示新闻背后的故事,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央视的专题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新闻的感染力,但这样的方式在体育评论中却未必适合,例如之前提到的《体育今日谈》是从宏观角度出发去分析体育赛事,这样的评论让观众听起来索然无味,从而产生抵触情绪。
体育评论节目的时间一般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这意味着评论不可能去对一个大问题大现象来解释并分析,而只能通过小问题小现象去诠释一些大道理。这就需要在电视体育评论员通过纵向深入的挖掘,用有限的语言把小问题讲明白、说清楚。例如“一代球王”罗纳尔多退役时,CSPN体育联播平台用一期时长7分钟的节目,由黄健翔主讲。评论开头没有铺天盖地地讲述罗纳尔多的球场荣誉,而是在抖了一个轻松的小包袱后介绍其漫长的伤病史,并同另一位伟大球星齐达内进行比较,总结出罗纳尔多的职业生涯比齐达内更短,却取得了不输于齐达内的荣誉,最后一句解说词“世界上只有一个罗纳尔多”在宏观上点明了主题。因此,开始时使用纵向深入的报道方式单刀直入,最后用横向截取来点明中心的手段让评论结构变得更加灵活,更能在评论中一针见血、发人深思。
形式创新
传统电视体育评论节目以短评快评为主,为了紧跟当日新闻中的话题,大多都在体育新闻之后紧跟播出,例如《体育今日谈》和《今日体育快评》。在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将语言精益求精,因此,体育评论节目往往做得过于专业化,从而失去一批对职业体育了解甚浅的观众。事实上在2008年奥运会过后,国人逐渐失去了对金牌的激情与渴望,国内体育机制又没能完全抓住市场,这就导致了一大批包括电视体育节目在内的和体育有关的产业逐渐进入“冬季”。
在这种情况下,电视体育评论节目首先应当把时间延长,改变紧跟体育新闻之后的播出模式,形式也不必拘泥于专业评述。时间延长,评论员可以用较为通俗的语言去评论,评论嘉宾也可以邀请一些非专业人士进行点评,这更能代表一些社会看法而非专业观点,央视体育频道于2010年开办的《三味聊斋》就是这种新模式的代表栏目。该栏目由刘建宏和白岩松主讲,每期邀请一位非专业的明星一起畅聊体育,通俗的评述较之专业的评论更容易吸引眼球,而且不必紧跟体育新闻后播出,能够更大地提升自身栏目品牌的价值。
语言要求
200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邀请名嘴梁宏达组建《体育评书》,该节目一改以往正统的体育评论,采用评书这种特殊的方式进行演绎。主讲梁宏达通过生活化的语言、通俗化的解析、娱乐化的手段、品味化的选题,将大教育的理念“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节目中。这种节目的方式让主讲人有充足的时间发挥自己的口才,形成了非常好的收视效应。
体育赛事相比于其他新闻事件政治性稍弱,在语言运用的选择上有着更大的空间。如能将一个个体育事件用故事化的形式进行表述,那么既能够简单阐述事件又可以轻松揉进自己的观点。这种故事化的评论方式对评论者要求较高,既要符合体育比赛的逻辑规律,又要具有生动丰富的特点,以达到引人入胜、富于感染力的境界。在故事化表达的过程中,其内容又必须建立在确有其人其事的真实的基础上,否则就容易走到哗众取宠、弄巧成拙的绝路上。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本文责编:曾 鸣
相关文章!
  • 试析MOOC影响下的高等教育出版

    【摘要】MOOC不仅引发全球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过程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也给教材出版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 突发事件报道给媒体带来的机遇

    孙 燕<br />
    【摘要】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网络媒介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受众已经能够在第一时间对突发事件进行了解

  • 积极发挥新媒体时代下微信在出

    【摘要】微信阅读已成为人们的主流阅读方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等数字化平台的普及,既促成了数字化阅读的快速增长,也催生了“微时代”浅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