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设计背景]

    文艺论文和随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作者介绍—梳理字词—整体感知—揣摩重点语段,教师的这种“套板反应”会让学生听得打哈欠。面面俱到的结果往往是面面不到。不妨另辟蹊径,找准一个突破点,化繁为简。上《咬文嚼字》这篇课文,笔者认为抓住两个短语——“咬文嚼字”和“套板反应”,连线串珠,引导学生讨论探究,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

    [教学情景描述]

    一、“嚼”——咬文嚼字

    师:大家好,哪位同学来谈谈“咬文嚼字”的含义?(板书)即工具书上的含义,另外注意一下“嚼”字的读音(jiáo)。

    生:词典上说,咬文嚼字是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师:从感情色彩上看,这个词倾向于——贬义。(学生集体回答)

    师:那么大家结合课文看看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是怎么赋予“咬文嚼字”新的含义的。

    生:(迅速地)在第三段,“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但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师:课文很熟悉,相关语句找得也比较准确。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生:咬文嚼字就是谨慎地运用语言文字,以便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师:很好。作者是从咬文嚼字的好处这个角度来说的。从全文来看,作者“咬文嚼字”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板书)选取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

    生: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

    师:对。就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表达得很明确。以上我们谈的是朱光潜先生对“咬文嚼字”的看法。大家有没有自己的看法?(板书)

    生1:我赞成朱光潜的看法。(学生笑)

    生2:我认为词典上的含义也有道理,过分地咬文嚼字钻牛角尖不好。

    生3:应该全面地看问题。请大家把书翻到第44页,看课后练习二。许多名家读书时都“观其大略”不咬文嚼字,这个“咬文嚼字”用的就是词典中的含义:不死抠字眼,不因小失大,要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而朱光潜讲的是在读书写作、做学问时,要有一种严谨的精神。两者讲的角度不同,但都有道理。

    师:很好。看来课文预习得很认真,还注意到了课后练习,理解得很全面。

    二、“咬”——套板反应

    刚才这位同学看待问题很全面,也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落入“套板反应”。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给“套板反应”下个定义?(板书)可以先回忆一下必修四学过的下定义的两个要素。

    生:(集体)内涵,外延!

    师:哪位同学来具体解释一下?

    生:内涵就是这个事物的特点。外延就是这个事物涉及的范围。大致就是这个意思。

    师:很好。哪位同学再举一个我们熟悉的概念?

    生:人是一种有语言,能思维,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生产的高等动物。

    师:例子举得很典型,给“人”下的定义也很准确,全面概括了“人”这种高等动物的内在特点——“有语言,能思维,能直立行走,会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生产”。下定义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内涵的全面。否则,就不准确,甚至闹笑话。柏拉图曾给“人”下了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学生拿来了一只拔了毛的鸡来和他抬杠。(学生大笑)

    下面我们结合课文倒数第二段所给的信息,给“套板反应”来一个框架上的限定。大家一起来描述一下(师生共同)——套板反应是一种……的反应。请一位同学把内涵即“套板反应”的特点加到“的”的前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通顺地表达出来。

    生1:套板反应是一种(事物发生时,使人马上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并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的反应。

    生2:“自鸣得意”不要加了。因为陷入“套板反应”的人不一定都是得意的。

    师:是的,“自鸣得意”可以删去。看来大家对“套板反应”的概念已经比较熟悉了。能不能举几个“套板反应”的例子?(板书)

    生1:以前我在六中上学的时候,校长在开会的时候讲:“今天你以六中为荣,明天六中以你为荣。”现在在一中,班主任又讲:“今天你以一中为荣,明天一中以你为荣。”我感觉这些鼓励人的话比较老套。

    生2:我们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把人高兴或不高兴的脸色比喻为晴天或阴天。(生笑)

    生3:武侠小说里面,一些人在跌落山崖后,往往都没死,而且还有一段奇遇——不是遇上世外高人,就是发现了武功秘籍,后来都成了武林高手。(生笑,议论纷纷)

    生4:还有电视里面,大家可能都看过这样的镜头:一个人拿枪指着另一个人,结果枪响了,倒下的却是那个拿枪的人。这时候又有一个人出场了,他救了前面那个人的命。(生笑,表示有同感)

    师:举例子就到这里。大家举的例子内容很丰富,有生活中的,有艺术作品中的,而且很典型,形象地概括了我们说话写文章常陷入的套板反应以及一些作家和导演在创作时常落入的俗套。

    很明显,本文作者对“套板反应”是反对的。那么又是从哪些方面来反对的呢?(板书)请大家结合全文思考回答。

    生1:作者认为“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来讲,他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生2:作者还认为套板反应会助长人的惰性。

    师:还有没有?(生默然)

    师:实际上作者是从两个大的方面来反对套板反应的。一个就是我们同学讲的这个角度,作者从理论上来谈套板反应的危害——套板反应无论是对创作者,还是对欣赏者来说都是有弊无益的。另一方面呢,作者写这篇文章也是一种创作实践,我认为作者在实践上也体现了对套板反应的反对。

    首先,作者对“咬文嚼字”这个词的理解,就没有迷信词典,没有迷信古代名家,而是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新见,把它和严谨地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结合起来,并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来强调这个观点。

    其次,作者对名家炼字的点评和新见,也体现了作者不落俗套的创新意识。作者对郭沫若改字的再认识和郭沫若落入套板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郭沫若认为第一次改为“这”字(别人建议)改得好,于是在类似的句式中就如法炮制,结果反而落入了套板反应。作者认为郭沫若第一次改字是炼字的好例,第二个例子改得却不妥,并且从名著实例和语法上都进行了研究印证,言之成理,令人叹服。接下来,作者对王若虚改《史记》的再认识,对“推敲”典故的再认识,都体现了作者不迷信名家、不迷信定论、勇于创新的精神。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我们在写作和思考问题的时候,都要有主动创新的意识。(板书)比如刚才这个问题的回答,如果不局限于后文,把眼光放远一点,思路开阔一点,来点逆向思维,就能较容易地解决问题。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通过对“咬文嚼字”和“套板反应”两个短语的探讨,来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理解作者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同时注意到对旧知识的回顾和对创新思维、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希望对大家以后的学习有所启示。

    四、布置作业

    你如何看待“套板反应”?请以书面形式完成,不少于200字。尽量发掘出新意,不要落入“套板反应”。(生笑)

    谢谢大家,下课。

    [分析与反思]

    两点(“咬文嚼字”和“套板反应”)串线的教学意图,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圆满地实现了。由于改变了以往随笔论文类课文教学的固定模式,课堂气氛比以前热烈多了,很多同学对“小问题”的层层切入,都有话说,打破了以往学生在随笔论文类文章学习这一块“死气沉沉”的局面。给“套板反应”下定义,让学生回顾了过去所学的知识,同时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给“套板反应”举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演绎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甚至可以给学生写作上的启示。对作者如何反对“套板反应”的探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精神实质,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当然,这个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难度,学生没有深入进去,结果只能自己讲解。如果转换成几个问题,层层深入,合理引导,效果可能会更好。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认为语文教师在内容较繁杂深入的随笔论文类文章的教学中,可以选一个小的、学生感兴趣的、易理解的、能层层深入以小见大的突破口,不必面面俱到。而且我们学习这类课文的时候,不仅仅在于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学到什么。因为这些文章的作者往往都是大家,我们可以学习他们的知识,可以领会他们的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借鉴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作者简介:陈红旗,安徽蒙城一中教师。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互联网+”视域下小学语文“翻转

    李兰凤【摘 要】翻转课堂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模式,已经被广大师生认可。通过翻转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加有

  • 一堂“单薄”的课真的“单薄”吗

    班超 摘要:本文以沪科版教材《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第一课时为例,探究如何使用初中数学教材,钻研教材,并建议教师重视教材的解读,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