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

孙鸿飞 王美春 李 斌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主体之一, 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要采取有力措施, 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如何建设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辅导员队伍, 引起了理论和实践工作部门的高度重视。
一、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由于社会制度和国情的不同,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为政治辅导员,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高校出现了很多新情况,帮困工作、心理辅导、职业辅导等也成为了辅导员工作的一部分。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更加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00年、2004年分别出台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尤其是2004年的16号文件,拓展了辅导员职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班级学生事务服务者、德育教师、辅导咨询顾问、班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把“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一项职能写进了文件(包括帮困、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生涯规划、人际关系等)。这就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来看,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大学生接触各种思想文化的机会大大增多。从国内情况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和收入分配形式多样化,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明显呈多样化态势。当代大学生面临高校改革教学模式、推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招生规模扩大、学业压力增加、就业压力加剧等情况,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不健康的学生不断增多,大学的教育与管理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最直接的引导者,因此也就给他们赋予了更为艰巨和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在新形势下,建设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的辅导员队伍,对于加强当前的学生管理工作、实现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稳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调查研究
我们以北京联合大学等8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希望有一支思想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辅导员队伍。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辅导员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调查结果还显示,辅导员基本知识结构存在不足,在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相关知识的储备上,稍显薄弱。这就需要相关管理部门有计划、有目的地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完善辅导员基本知识结构。
对于工作能力的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对辅导员的期望值比较高,希望辅导员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尤其是要有感召力和影响力,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有亲和力和幽默感,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值得指出的是,辅导员的才艺特长和能指导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这两个方面尚需加强。辅导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养,还应有较为多元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
三、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的建设
我们认为,确立辅导员专业化培养和职业化建设之路,建立和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是保持辅导员有较高素质与能力的基本途径。
1.建立健全培训体系
就知识结构来说,辅导员是杂家,在知识广度上要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培训时间上不能只限于上岗培训,任职之后也要采取一定措施,保证辅导员的培训时间。在培训内容上,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岗位要求、专业分工和人员分类,依据不同专业标准,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相关专业的教育和在岗培训。要对年轻辅导员采取缺什么补什么、岗位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最好能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培养计划,促使他们尽快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在培训方式上,既可以请有经验的辅导员,结合实际讲学生工作的规律、特点,同时综合运用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素质能力测试以及互动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也可以采用实地考察的形式,使辅导员能更快更好地在知识领域进行完善和扩充。更为重要的是辅导员日常的自学和自我完善。辅导员应认识到,要想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不断实践,与时俱进。只有素质、能力、水平提高了,才能“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建立健全公平竞争的管理机制
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激发辅导员的成就感。在高校建立一套辅导员公平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对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极为重要。公平本身便是一种激励。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个人在组织中更注意的不是他得到的报酬的绝对值,而是与别人比较的相对值,即不仅把自己现实的“投入”与“产出”作比较,而且还习惯于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的报酬与别人付出的劳动和所取得的报酬进行比较。如果认为比较结果是公平的、正常的,心情就会愉快,工作积极性就高;如果认为比较结果是不公平的,就会产生不公平感,甚至怨愤,从而降低工作积极性。因此,高校辅导员的管理者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公平,注意辅导员内部的公平,注意校际同层次辅导员职称职务待遇上的平衡。另外,应增强辅导员的职业吸引力,明晰辅导员职业地位和职业身份,让他们有一种事业归属感,建立健全专业化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辅导员安心本职工作,不断提高素质与能力,成为学生工作方面的专家。
3.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高校要制定相应的辅导员考核办法,考核细则要切实可行、合情合理、奖惩分明。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按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各高校要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考核体系。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组织人事部门、学生工作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称、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面对世界和中国正在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面对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高校辅导员肩负的历史使命愈加沉重。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是迫在眉睫的重中之重的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
[责任编辑:王 成]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

    摘 要:激励性评价作为小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在教师日常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各小学学科中都有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需要与学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生活引路,作文随行

    周海波【摘 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如何让学生更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