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模式化“杀死”花木兰
摘 要:模式化课堂是青年教师工作之初的通病,克服课堂的模式化,需要张扬文本个性、教师个性和学生个性,需要教师强化课程的目标意识,需要精心的课堂设计,使知识点的呈现水到渠成,创造性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个性意识;目标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
湖北省当阳市组织初中语文教师优质课竞赛,授课内容为七年级下学期经典篇目——《木兰诗》,经过层层选拔来参加决赛的四位教师基本功扎实,经验老到,是我市初中语文教学界公认的中坚力量,但听完四位老师的课,我不禁长叹,可恶的模式化,四位老师四节课,听一节就足够了,《木兰诗》能这样教,其它的任何一篇文章都能这样教。
先简单介绍一下四位老师共同的教学模式:
第一步,导入。介绍作者和文学常识,介绍本诗的地位——“乐府双璧”之一;
第二步,导读。学生通读全文,正音正字,疏通句读,然后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第三步,导学。理解全文,梳理情节,落实互文手法和特殊句式两个知识点;
第四步,导思。归纳木兰的人物形象。
四位老师高下的区分,就在于组织学生的水平上了,有的老师是自己讲,有的老师是让学生来讲,以此来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可这样教学《木兰诗》,学生能真正品出“乐府双璧”千古流传的韵味吗?语文,是最灵动鲜活的一门学科,语文教师,应该是最思维活跃的一个群体,语文课堂,就应该张扬个性。模式化,实为语文教学之大忌。
一、语文课堂的个性意识
语文课堂的个性,包括文本的个性、老师的个性、学生的个性。
叶圣陶老先生说“课文是例子”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例子就应该有典型性、代表性,不同的例子应该落实不同的知识点。《木兰诗》是一首文言古体诗,但这只是它的表象,不是它的个性。它的个性是“乐府双璧”。流传下来的乐府诗不计其数,为什么只有《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两篇被称为“双璧”呢?课文提示有一句话非常重要:“全诗明朗刚健、质朴生动,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因而,其个性在于“民歌情味”,我们在课堂中应时时把握。
老师的个性是提得较少的一个概念,我们提倡向名师学习,可名师的形象好像都是一样的——爱岗敬业、学识渊博、课堂灵活、成绩突出。于是我们在学习名师的过程中渐渐地忽略了个性,渐渐地模式化(学其形而忘其质)。学习名师,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落实知识点,学习他们贯穿教学全过程的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而不是模仿他们的教学模式。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把自己的个性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结合起来,创造课堂的个性。比如有的老师擅长诵读,就应该带着学生吟咏叹赏;有的老师擅长书法,就应该多板书。每个老师都是有个性的,所以即使是同一篇课文、同一个班级,不同的老师也应该讲出不同的精彩。
学生的个性近年提得较多,但实际上,单看上面四节优质课,我们就能体会到,学生的个性就是老师手中的橡皮泥,那是捏给别人看的。老师要摸清学生个性才能对症下药。我听过一位特级教师的展示课,他是异地借班上课,教学内容是高二的古典戏剧——《长亭送别》,从内容上看这折杂剧是整个高中阶段的一个难点,他借的班又是学校的一个美术特长班,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但特级教师就是善于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他让学生用简笔画把剧情的四个环节展示出来,全新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兴趣大增,他们纷纷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介绍作品的意义。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非常到位,效果比我们平时惯用的常规方式高出了不少。综上,创造个性化课堂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二、知识落实的目标意识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而一篇课文的内涵外延是无限的,若一味追求面面俱到,其结果只能是走马观花,面面俱失。课堂上我们要始终强化目标意识,要课有所得,哪怕是一课一得,只要抓得牢,就是有课堂效益。
若想讲好《木兰诗》,就要从其文本的个性出发,落实目标:一是品味诗歌的民歌情味,二是欣赏花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两个目标都要落实于品读而不是分析,在品读中体会民歌语言的音韵和谐之美,体会长短句式参差错落之美,体会互文见义,体会排比、重复之气势。要通过品读来理解“巾帼英雄”四个字的含义。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如果仅从“英雄”的角度去品读,这一课堂目标就无法落实,文中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介绍木兰的英雄事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文本概述征战之艰苦,虽然留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只表现了木兰与其他英雄的共性。读木兰,重在“巾帼”二字,要读出花木兰的女儿心态,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分明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她边打扮边有一丝得意,因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自鸣得意的,竟然不是自己立下的功劳和应该接受的赏赐,却是对自己女性性别长期成功地掩盖。”(孙绍振《文本细读》)又如文本开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一个勤劳善良、替父分忧、情感细腻的女孩形象已跃然纸上。
三、课堂结构的设计意识
每一节课,老师都要落实两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常记得“教什么”却忽略了“怎么教”。比如上面四位教师,在导入这一环节中都推出了“乐府双璧”这一概念,但也仅仅只在导入时向学生介绍了这么一个名词,但“怎么教”却显得蜻蜓点水了。
课堂知识的呈现主动权在学生,教师不应牵着学生的鼻子按部就班地走完课堂全程,但是,对知识呈现的时机、呈现的方法,教师是应该有精心的设计的。一个精致的课堂结构,应该是环环相扣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有呈现的前因后果。当老师要推出“乐府双璧”这一概念时,就必须设计好在什么时机推出,推出以后又怎么讲解这个知识点。《木兰诗》被安排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的课本中,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对“诗”的概念认识有限,对“乐府诗”就更加陌生了,这其实就是我们推出“乐府双璧”概念的最佳时机——“与你心目中的诗相比,这首诗有什么不同?”学生可能会拿小学阶段最熟悉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来做比较,往往会找出“这首诗比较长”“大多是五个字一句,但有几句字数较多”等表象的区别,而我们正好从这些表象入手,介绍“乐府”的变迁,引导学生去体会民歌的特点,进而层层深入地推出“句式灵活”“声韵和谐”“语言平实”和“互文、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的知识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朗读中很好地体会北朝民歌独有的味道,更深地体悟到诗的美感,进而领悟人物之美。
四、难点突破的创新意识
当老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特别是像《木兰诗》这类经典篇目,当年自己读书时就有,现在我们教了十多年了还在,是不是把当年老师教我们的内容再拿来重复地教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简单的复制只会让语文课堂暮气沉沉,让语文老师声名狼藉。语文教师应该让自己的课与众不同,下一节课与上一节课不同,不同的班上同一篇课文也要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课堂要创新。
《木兰诗》的教学,最终要落实到两个目标:诗歌的民歌情味和木兰的巾帼形象。这也是本诗学习的重难点,只有在这两点的突破上有所创新,才能让你的课堂与众不同。在上文的论述中,笔者立足乐府诗和格律诗的区别突破了第一个重点,从木兰的女孩情态入手,分析了这位巾帼英雄的女性特质。如果哪位老师擅长诵读,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对诗歌的吟咏体悟,体会文本的叙事之完美抒情之细腻。如开篇四句,语气可缓慢低徊,读出木兰的哀婉与苦闷;“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两句,以旁观者关切的口吻读来,让读者与木兰产生交流,“昨夜见军帖”到“从此替爷征”要读出女儿临危的急切与无助,又要读出木兰的果断与坚强。又如征途中的那几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要读得缓慢缠绵,读出木兰对亲人的不舍,而“不闻”两句,则要读出英雄奔赴战场的毅然决绝,对敌人的蔑视和不屑。实际上,教师只要辅以适当的指导,调动学生的诵读热情,学生就会在不断的吟咏中体会诗歌的内涵,远比老师的简单分析来得深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我们刚站上讲台的那一刻,需要模仿,需要一个成熟的模式供我们借鉴,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抛开拐杖,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我就是我,我要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邬永辉.《木兰诗》中木兰承载的文化意蕴[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06,(3).
[2]胡根林.设计的必备环节:从读文本到读学生[J].中学语文教学,2013,(3).
[3]曾艳艳.《木兰诗》片段赏析[J].文学教育,2014,(11).
[4]徐汉晶.《木兰诗》多元解读探究[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4,(12).
作者简介:王洪亮(1972— )男,湖北当阳市双莲初级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