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强静+张帝
摘 要:《土地管理学》是研究土地关系和土地利用管理活动规律行的科学。它的产生满足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笔者采用搜集资料、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的内容、授课形式、考核制度等方面所存在问题,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土地管理学的教材内容更新和补充不及时。(2)土地管理学的教学设计过于单一。(3)土地管理学课程中缺乏实践环节。(4)《土地管理学》考核制度和方式不统一。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土地管理学;问题;对策
一、引言
《土地管理学》是地理科学重要课程之一,也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少学者对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的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土地管理学》是一门与土地政策联系密切的学科,土地政策的变化将会引起《土地管理学》课程内容的改变或者补充,研究《土地管理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利于健全与完善该门课程的体系,对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制定完善《土地管理学》课程考核制度等方面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二、《土地管理学》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管理学的教材内容更新和补充不及时
如今多数高校中所用的《土地管理学》教材是2009年由叶公强主编的第二版教材,距今有七年之久,教材里的数据是2007年之前的数据,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现状,特别是第二次土地调查以来,我国有关土地的各种数据都发生了变化,另外我国不断颁布各种土地政策,如2015年3月1日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等。 《土地管理学》的教材内容若得不到及时的更新和补充,学生则没有办法直观具体的去了解国家土地利用现状,更没有办法做到很好地与国际接轨[1]。教材中所介绍到的调查和测量技术方法,设备仪器都比较落后,有待更新。
(二)土地管理学的教学设计过于单一
首先,现代教学的方法莫过于幻灯片放映结合教师讲解的形式,课程设计略显简单,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单纯放映纯文字、缺乏图片的幻灯片会让学生视觉疲劳,再加之学生难以接受和消化药枯燥的理论知识,由此看来,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提高。
其次,该门课程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不够紧密,《土地管理学》作为地理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土地利用与全球变化相互影响而共同作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土地管理学课程中缺乏实践环节
《土地管理学》是一门对实践要求比较高的课程,比如说计算机制图、土地测量等都需要学生亲身实践之后才能更加清晰透彻的掌握其理论与方法。缺乏实践教学环节很可能与社会联系脱轨。这样一来,学生虽然拥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但缺乏实践能力,就会限制其创造思维而不能成为合理的应用型人才[2]。
三、建议与对策
(一)及时更新和补充教材内容
在《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中,应及时跟紧国家政策的步伐,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土地政策的走向,并传播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不断吸收和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方法,采用最新的土地调查数据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知识,并提高教学的准确性,同时也体现了科学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另外,应该在保留原有课程传统内容的优点之外还要多添加新的现代的观念和思想[3],这样能使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既不丢失原有的特色又能使其跟紧时代的步伐。
(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首先,在幻灯片教学的方法情况下,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学生可以选择场景自导自演,大家进入各自角色,这样学生能充分地了解掌握该课题的理论和方法。
最后,在教学课程设计中采用Blend learning理论的微课以丰富教学方法。Blend learning理论的微课是一种即传统教学模式和现代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生动的实践是理论知识不再枯燥同步自学可提高学习效率。
(三)建立实验室并联系长期的实习基地
首先,由于土地管理学这门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具备测量和制图等基本的技能。培养学生对3S技术和测量技术的方法的掌握能力,使学生接近具有或具有从事外业的资格。
四、结论
《土地管理学》课程内容和设计及考核方式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程体系不完善、课程设计不合理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针对诸多的问题,在课程体系方面,一方面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学现代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设计方面,合理安排理论讲授和实验操作的时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微课和学科竞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过人的胆识,培养大批合格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仁成,邵亚,高崇辉."土地管理学"课程中的全球变化教育[J].中国地质教育,2011,02:0103-0106.
[2]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30(4) :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