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摘要】审美教育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语文教师必须抓住审美教育的特征,将作品中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下欣赏美的形象,体验美的情感,完善美的人格,提升美的创造力,以实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审美教育 自由性 创造性 美的形象 美的情感 美的人格 美的创造力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审美教育是新课标下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所以语文教师要研究审美教育的特征,站在审美的高度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美,丰富学生美的情感,陶冶学生美的人格,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一、审美教育的特征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审美教育是“一种非功利非认识而以自由和创造力为特征的情感教育”①。它的突出特征是自由性和创造性。

    1.审美教育的自由性

    我国著名美学家高尔泰认为“美是自由的象征”②。美的作品含有自由性,因为作家在创作一部作品时要尽量挣脱各种实用功利的束缚,创作时考虑的不是是否实用,而是人的精神价值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人的感情有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放③。作家创作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感情的自由抒发的过程,创作中的自由性自然就包蕴于作品之中。

    同样,读者在欣赏作品的美时,也要以自由的心态来进行。伟大作家歌德曾说:“一件艺术作品是自由大胆的精神创造出来的,我们也就应尽可能用自由大胆的精神去观照和欣赏。”④

    审美情感和现实中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现实中人们并不愿看到血淋淋的场面,而在艺术中却喜欢欣赏血肉横飞的悲剧,这就是因为审美情感是自由的,不受伦理道德的约束。审美教育就是对学生的自由天性的培育,帮助学生摆脱各种利害关系和功利主义的束缚,以自由的状态欣赏美,产生愉快的心情,这种愉快是“唯一无利害关系的和自由的愉快”⑤。

    2.审美教育的创造性

    审美是对美进行主观的、自由的评价。尼采说:“评价就是创造。”⑥可以说审美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在创造中,人才能得到自由,情感才会得到满足。

    而审美的情感教育又同想象力和直觉活动密不可分,情感教育中的自由性和创造性特征皆由欣赏者对感性形象的自由想象和直觉而产生,所以情感教育和感性的形象密切地结合在一起。黑格尔说,一个人想说明一个道理又说不清楚,就以形象的语言打比方来说明⑦。审美的情感教育也一样,只有借助对形象的直觉和想象才能体悟形象中所蕴含的美的情感,没有美的形象就没有美的情感。美的形象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结果。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

    明白了审美教育的特征,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就一目了然,即借助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及语文教学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美的因素及特点,以形感人,以情动人,使学生在自由自在的精神享受中欣赏美的形象,体验美的情感,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感和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激活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语文课的美具有三维结构:课文所蕴含的美、师生在阅读中所体味的美和学生在想象中所创造的美⑧。新课程教材中大多数课文都来自作者的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它们把人物美、事件美、事理美、情感美、境界美、结构美、语言美、节奏美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美的资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下面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一些做法。

    1.用对比法组织教学,引导学生探究美的形象,体悟审美形象的艺术魅力

    语文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不朽的文学作品,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个人物形象独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语文的审美教育就是要学生借助自己的艺术修养,在自由地联想和想象中去感受这些美的形象,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美的熏陶。

    学生在学习某一人物形象后,往往会自由地联想到其他读过的作品,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大胆地探究作品人物形象、结构方法、情节发展、环境描写、语言表述等方面的异同,以更加深刻地体悟著名作品的魅力所在。

    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项链》后,学生自由地联想到一些和玛蒂尔德相似的人物形象,如鲁侍萍、祥林嫂等等,我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玛蒂尔德和鲁迅《祝福》中的祥林嫂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个人物形象的异同,体悟人物形象各自的魅力。学生通过分析探究,得出结论,两人的相同之处是都遭受不幸,都能勇敢地面对。不同之处是,玛蒂尔德勇敢面对不幸,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恪守道义,默默地承受,用十年的辛苦劳作,偿还了债务,这十年她学会了吃苦耐劳、勤勉节俭,也平和舒展了心态,是十年的苦,使她精神充实、性格成熟,真正明白了生活的含义,也使她成为文学史上不可多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祥林嫂也勇敢面对不幸,生活的希望破灭一次,她新的希望又产生一次,但她新的希望不是寄托在实干上,而是寄托在封建迷信——捐门槛上,怀疑地狱的有无上,所以当遇到“我”提出三个问题没有得到明确答复的第二天就惨死在街头。祥林嫂的一生是求生不能。求生不能,那么死是最好的解脱,但祥林嫂又害怕死,害怕死后被抓去分尸,她是怀着极大的恐惧走向死亡的。《祝福》不仅展现了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而且展现了她精神所遭受的摧残。所以祥林嫂这个悲剧形象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学生通过自由联想与对比学习,主人公性格的亮丽点就凸显出来,学生也就能领悟人物形象的魅力所在。学生还可以把自己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对比,想象到自己未来人生的追求和面对人生遭遇应保有的态度等。如此,学生在自由联想与对比阅读中,使阅读内容更加丰富,阅读活动更加活跃,所受到的审美教育更加深刻。

    2.用教师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和学生一起体验美的情感,品味审美的愉悦感

    语文审美教育还在于作者能够通过他的作品把他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情感传达出来,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与“探究”,调动师生的情感,体味作者的情感。

    比如教学《哦,香雪》一课,我一接触香雪这个形象,心灵就受到很大的冲击,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少年生活的一些影子,所以就觉得特别亲切,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于是我从自己的深山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体味香雪的情感。她生性胆小,见了火车,害怕得躲在同伴的后面,双手紧紧捂住耳朵,对火车充满了恐惧,但是为了一个铅笔盒,她一脚跨上令她恐惧的火车,而且还摸黑走了三十里的山路,对知识强烈的渴求使她变得勇敢、大胆。香雪的举动不但感动了教师,也感动了处于同龄的学生,学生仿佛看到了自己,但又觉得香雪比自己完美和独特,心中对香雪形象产生审美的愉悦感。

    3.开展“走近作家”活动,知人论世,拓展学生审美视野,完善学生美的人格

    在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某一作家,走进他的作品,知人论世,领略其人格魅力,体验其作品蕴含的情感和人文关怀,以提升学生审美的境界,优化和完善学生的人格,重新塑造一个新的自我形象。这样,审美教育的创造性也就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比如,我在课外曾开展了“走近鲁迅”活动。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的鲁迅作品,如《野草》、《呐喊》、《彷徨》等集子中的著名篇章,鼓励学生大量阅读鲁迅作品。其次,向学生介绍鲁迅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体验鲁迅作品蕴含的痛切的爱国情感和人文关怀。鲁迅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对我们民族自身“劣根性”——奴性、惰性、愚昧、麻木、健忘、偷生、怯于外斗而勇于内争等等的彻底否定上。他对我们的民族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之愈深,痛之愈切”。再次,引导学生认识鲁迅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推荐一些回忆鲁迅的篇章,如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郁达夫的《怀鲁迅》、唐弢的《琐忆》、阿累的《一面》等,引导学生充分体会鲁迅不仅可敬而且可亲的人格魅力。

    学生走近了鲁迅,走进了鲁迅的作品。学生的知识在丰富,学生的审美境界在提升。鲁迅为人的可敬可亲,对我们民族“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爱之愈深,痛之愈切”的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记得有一次,学生学习完《阿Q正传》后,都发觉自己身上也存在着阿Q的某些特征,经过“知人论世”的探究后得知阿Q的精神胜利法,既是他独特的个性,又是整个国民劣根性的生动体现。于是学生重新认识自己,警惕自己,取长补短,以完善自己的性格,健全自己的人格。

    除了开展“走进鲁迅”活动外,我还根据授课的情况,开展了“走进杰克·伦敦”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被《热爱生命》所塑造的淘金者形象深深地震撼着。他与恶劣环境不断抗争,其坚韧和顽强,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打动了每一个读者。淘金者的“硬汉”形象所表现出的完美人格,触动我们对生命的思考。生命是弱小的还是强大的?这个问题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可能出现。通过对这篇小说的阅读与鉴赏,学生认识到生命是脆弱的,但生命的力量又是无比强大的。学生在对生命的思考中,“硬汉”的精神渗入体内,凝炼成一个新的自我形象。

    随着学生阅读某一作家作品的增多和深入,学生与作家的“距离”就会越近,而感情的接近,又增添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使之不断地开阔审美视野,拥有人类宝贵的精神资源。当拥有了这些精神资源,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有选择地设计自我形象,完善自己美的人格。

    4.以审美阅读带动写作,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美的创造力

    作品中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往往会将读者蛰伏的创造力唤醒,引发由被唤醒的创造力表观出来的一种欲望甚至冲动。因为任何作品,特别是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甚至可以同时有多种解释,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以审美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欣赏和取舍的精神以提升其创造力,实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

    比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时,笔者并没有按传统的教法从了解创作背景出发,而是将学生直接引入小说的情节中,展示祥林嫂一生中希望的不断产生和不断破灭的悲惨遭遇,引发学生对苦命的祥林嫂的同情之心,同时注意挖掘祥林嫂作为一个女流之辈在屡次挫折中所表现出的顽强不屈的个性,使学生在同情祥林嫂的同时又钦佩祥林嫂的顽强精神,由此对学生进行潜在的人格陶冶。此后,笔者和学生共同探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祝福》的影响:新文化运动除了反封建之外,另一主要的内容是引进西方的文化观念,特别是悲剧意识的引进,打破了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大团圆”的“瞒和骗”的结局。鲁迅的《祝福》是西方悲剧意识的具体实践,祥林嫂的悲剧在于生(人间)是悲剧,死后(地狱)还是悲剧(在地狱受阎王的锯刑);祥林嫂的死,并不是悲剧的结束,而是更大的悲剧的开始。课文学完后,《地狱中的祥林嫂》、《祥林嫂阎王殿状告婆婆》等《祝福》的续文习作一篇一篇地写了出来,篇篇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祥林嫂死后的悲剧,有力地诠释了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还有学生从反对迷信出发,由祥林嫂死前的三个问题入手,重写祥林嫂的命运等等,学生习作纷纷呈现出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创造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抓住审美教育的特征,把作品中美的形象和美的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精神“自由”的状态下欣赏美的形象,体验美的情感,完善美的人格,提升美的创造力,以实现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

    ★作者简介:杨剑钊,广东汕头潮师高级中学教师。

    【注释】

    ①曾繁仁、高旭东:《审美教育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3页。

    ②高尔泰:《论美》,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④《歌德谈话录》,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⑤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6页。

    ⑥⑦转引自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4、125页。

    ⑧陆健椿:《语文教学的美育原则》,《语文教学论坛》1990年第3期。

相关文章!
  • 高等教育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综述

    奥拉夫·扎瓦克奇-里克特 维多利亚·艾琳·马林【摘要】多种国际报告显示教育人工智能是当前教育技术新兴领域之一。虽然教育人工智能已有约

  • 基于项目教学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唐珊珊 李卫东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成为热点话题。文章作者基于项目式教学理论,以“力

  •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境教学的

    陈广东【摘 要】在初中教育各学科中,语文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其中的写作更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写作不仅是语文成绩的一大内容,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