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研究
张彩虹
【摘要】《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课程目标明确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的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而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活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形式,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效益一直是我们讨论的重要话题。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要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不只是45分钟的努力,而应该是课前(before?class)、课中(during?class)和课后(after?class)的统一。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效益?课前准备?课堂活动?课后反思
一、课前准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有备无患”。这都说明了备课的重要性。
备课的第一步应该是备教材。高中英语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各环节是一样的,分别从speaking、reading、listening和writing(说、读、听、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先从整个单元出发,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调整,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本单元的教学方案及教学课时安排,然后才是针对每一课时精心细致的准备。教师要有“使用教材而非教教材”的意识。第二步应该备学生: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任何一节课都有可能成为“纸上谈兵”。学生群体之间有差异,学生个体之间更有不同,所以,即使是同一节课,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有所不同。教案不是剧本,学生也不是只听而不参与的听众,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设计弹性的教案。甚至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做出调整。第三步应该备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形式。教师在对教材进行优化设计后,怎样来实施这些设计,课堂活动中哪个环节是教师需要精讲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可以完成的以及如何完成?哪些知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生成的?哪些内容是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可以得出来的?还有哪些问题是学生有可能在课堂上出现的?所有这些因素,教师在备课时都应该做到心中有数。而每一节课,即使课型相同,也会因为主题不同,重难点不同,学生对该主题的认知程度不同,教师在课堂活动的安排及采用的方法上都要有所不同。所谓:法无定法,贵在得法。
二、课堂活动
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活动,更准确地说,是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的互动活动。教师只有正确引导并和学生一起参与课堂活动,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才能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近年来,作为指导者或评课人,我参加了各种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以及赛教课活动,分析其中的一些案例,有以下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几个误区。
1.过分强调形式多样化,导致课堂重点不明
案例:一节英语阅读课,教师用了10分钟进行导课,用了近7分钟回答pre—reading部分的问题,然后进入本节课的阅读理解训练,用时20分钟,最后听课文录音,布置课后作业。
分析:表面上看这节课都涉及到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但仔细想想,这节课着重培养了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好像都没有。尽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相辅相成,不能孤立存在,但不同的学习活动对四种技能的要求不同,想要培养的能力也不同。从教材的编排出发,每个单元不同环节在英语能力的培养上各有侧重,而读着重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阅读理解的能力。
建议:既然是一节阅读课,就应充分运用阅读材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使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然后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来完成。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在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运用已知信息进行逻辑推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进行学法上的指导,这样,学生不但充分熟悉了本节课文内容,锻炼了在限定时间内阅读的能力,而且还掌握了做阅读理解题的一些技能和方法。
2.课堂评价成为形式,缺乏激励和反馈作用
案例:一节示范课课堂上学生分小组讨论,随后由小组发言人展示讨论结果,最后老师进行讲解。
分析:课堂上充分的討论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间的合作探究也能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知识,是非常可取的方法之一。这时,教师有效的评价会使学生的合作探究更加成熟、有效。不过,教师在学生发言时并没有认真倾听,对于发言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指出并给予纠正,评价环节轻描淡写,甚至有时只是一句简单的“very?good”,随后,则直接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建议:有效评价具有促进学习的激励作用和反馈作用。教师通过客观真实的评价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而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只有在学生展示发言时认真倾听,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做到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一方面,要适时赞赏,哪怕学生出了错,对其点滴的创新思维或一个闪光点也要善于发现并给予肯定;另一方面,又应及时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使其明白问题所在。只有这样,课堂评价才能起到激励和反馈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现成为结论语,而非过程体验
案例: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总结环节,教师用一句总结性的语言说到,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某某精神,培养了某某情感。但在课堂活动中,教师并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去体验某种情感。
分析: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一节课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体验形成的。而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交流最直接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可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形成某种情感取向。
建议:课堂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内容,挖掘其文化内涵,并及时引导学生去体验教材内容所包涵的情感。教师自身应具有高尚的情操,积极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人生观,才能引导学生去体验美好的东西,形成正确的情感、价值取向。
三、课后反思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后反思能使教师及时地思考、质疑和评价自己的教学,还可以运用反思结果纠正、引导、改进教学过程。那么,如何进行有效反思呢?第一反思“有效点”,即教学中的闪光点。闪光点不一定是整体的做法,有可能是在某一点上做的比较好的。第二反思“低效点”,即教学中的不足。再成功的教学也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所以认真反思,总能发现疏漏之处。总之,反思贵在及时,及时发现,及时总结,时过境迁,便不会有了当时的体验;贵在突出重点,有思则写,不一定面面俱到;贵在坚持,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收获。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对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而且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观察教与学之间的联系,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并要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和总结,以保证有效课堂的长效性。只有课前、课中和课后有效的统一才能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