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驱动下传统文化的跨平台衍生叙事
摘 要:媒介融合步伐的加快催生了文化事业的一系列变革,传统文化在融媒体视域下衍生出了全新的叙事范式,无论是文本构型,还是传播机制,都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样态。本文以传统文化中不同元素的跨媒介衍生机制、叙事特征为切口,着重表现叙事文本的升级、文化价值转化的重要意义,旨在揭示融媒体时代文化传播领域各要素的变化,以及要素与要素之间的关联,并且通过优化叙事文本,完成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等问题。
关键词:媒介融合;传统文化;跨媒介;价值转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如何向大众传递文化能量、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文化传播领域的重中之重。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应用程序必将更具针对性地向用户持续渗透。如何让传统文化在“小屏时代”占据更多流量资源、产出精品内容,是确保其在当前融媒体生态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首要任务。
1 问题的提出
讲好中国故事是展现中国文化底蕴和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内,可以凝聚民族向心力;对外,是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方式。讲故事是一种输出文化观念的过程,从口口相传到白纸黑字,再到编程代码,其本質体现了文化在不同介质中的流动性,也说明技术革新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多样化、高效率的传播方式。而新媒体发展方兴未艾,势必会挤压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智能手机、电子书、电子杂志、网络文学等以移动端载体为主的文化输出方式因其资源海量、方便携带等优势,也越来越被用户所接受。一时间“纸媒将死”的言论甚嚣尘上,截至2019年6月,有关网络文学应用的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了4.55亿,使用率也突破至53.2%,在线教育应用用户半年内增长率达到了15.5%。[1]这从侧面表明,文化传播的网络使用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而“90后”“00后”更是网络文化跨媒介生产、传播的主力军。在现如今的网络市场中,跨平台叙事衍生出了全新的传播范式、思维与内部结构的变化,文化IP符号化、泛娱乐化、后喻文化的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如何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互联网时代的衍生叙事规律,把握传统文化在融媒体生态中的生存、规范、审美等空间,是关乎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关键。
2 传统文化的衍生机制与跨媒介叙事特征
《礼记·中庸》有云:“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所谓衍生也是指母体因变化而产生新的事物。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是因为在不断衍生变化之中得以圆融贯通的。但是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究竟是如何变化的,其跨媒介的叙事方式体现出哪些特征,是当前融媒体视域下文化传播亟待思考的问题。
2.1 传统文化IP的衍生机制
任何一种文化IP都有适应自身发展的叙事方法,在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每一个文化符号的背后都有深厚的文化背景与历史积淀。在打破了时空局限的今天,外来文化也不断冲击着现代国人的文化观念与思维方式,平台赋能也使本土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中外文化资源整合开辟了全新的范式。
要厘清文化IP在融媒体时代的衍生机制,就要从传播路径的各个要素的关系变化着手。元信息、传播介质和接收者,在这三者之中,连接信息源与接受者双方的是媒介,而媒介又必须要依靠传受主体的共同遵循——符号,符号发生是传播行为的实际承担者。比如人类较其他动物,具有可以发出不同语音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声音符号系统的建立加速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字与绘画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载体,中国的甲骨文、苏美尔人发明的楔形文字、距今已有4万年历史的霍梅恩岩画,实际上都是一种视觉符号,这些线条的建构使得人类文明得以保存并且代代相传。符号的衍变,使得人类的叙事方式由声音转向画面,再转向视听结合,这种叙事手段的变化,势必会对记录文明的方式带来全新的变革。
而如今,随着人类科技进步的突飞猛进,传统视听结合的叙事方式已远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于高效率的要求。一些新媒体应用程序的开发也为传统文化向大众普及提供了肥沃的土地,尤其是一些具有故事性、延续性的内容已经悄无声息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机制。曾经的白纸黑字已经不足以吸引现代读者,而各种文化遗产如今也以不同的叙事方式在智能载体上精彩呈现。这种改变使传统文化更具有叙事张力,技术赋能使各种文学形象不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近年来,《花木兰》《西游记》系列电影等影视作品的呈现,更将文字符号转化为视听符号,而媒介融合恰恰整合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优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重温这些经典的作品。相关政策的完善也保护了制作方与文本改编的合法权益,通过自媒体平台,受众可以参与相关话题的讨论,补充信息、发掘故事文本的潜在价值观念。这也不失为一种针对文化现象的一种衍生叙事。媒介的融合也给外来文化的滋长提供适时的环境,热度居高不下的国产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儿童时期的形象就参考了现代西方动漫形象元素,烟熏妆、大头娃娃脸、西瓜状的刘海等,都颠覆了传统审美观影响下哪吒的形象。这是跨文化、跨媒介互动模型下一种全新的文化交流方式。
2.2 文化IP的跨媒介叙事特征
较之于传统媒体,传统文化在媒介融合的生态之中必然显示出与以往不同的传播特征,具体表现为故事性强、可视听化、互动即时。
喜欢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故事性强主要表现在传播行为发生时传播主体需要营造一定的情节描述的过程。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文化古迹等,在融媒体时代的价值转化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故事特征融入其中。融媒体的出现恰恰弥合了幻想与真实之间的缝隙。比如,汉服的华丽不再为文字所描述,而是通过短视频展现其雍容华贵的同时,为我们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夏种不可语冰”的典故可以通过制作动画故事,在自媒体平台呈现等等。
可视听化是融媒体为传统媒体带来的新生机,在“纸媒独大”的时代,只能通过阅读去间接感受文字符号背后所传达的真实意境。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补给了纸媒无法满足的视听需求,能够将文字通过声音和图像得以形象传达。一些自媒体内容生产者也将目光投向传统文化这片资源丰富的土地,国学讲堂、书法、绘画创作、中国瓷器制造流程等都被纷纷搬上了新媒体平台。
3 衍生叙事的文本重构与价值转换
当前,融媒体视听传播聚焦在用户体验上,沉浸式传播也被认为是第二媒介时代的一种新的优化用户体验的传播范式,随着人工智能、AR、VR等技术的投入使用,可更大程度上丰富叙事效果。
3.1 优化叙事文本
正如前文提到的可视听化是融媒体的特征之一,但其也是直接影响传播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这其中以文学作品的改编最为明显。《西游记》是家喻户晓的中国古代神話作品,近年来不断有改编系列相继问世,《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西游记之女儿国》等影视作品,都是在原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价值观念重新解构的衍生产物。以《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为例,原著中以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最后被唐僧逐出师门而收场,可是这样的故事情节似乎不足以展现中华民族一贯的以仁爱治天下的文化内涵,于是电影的文本中最终以唐僧度化白骨精的结局完美收场。这其实是一种“弦外之音”的叙事方式,是对原文本隐藏意境的真实抽离,这种直接的、朴素的叙事风格,让现实的元素在电影里的设定能够落地,能够直接对接现代碎片化信息传播需要。
3.2 传统文化的价值转化
一部分对文化遗产的当代解构不是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而恰巧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一种当代价值观的诠释。“中国文明体现了一种融合式思维,中国的文化信仰从来都是一体多元的。”[2]当前,随着文化交流互鉴之路走向深入,必然呈现出文化包容的态势,融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文化符号充斥着我们的大脑,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育功能就显得尤为重要。“微时代”的到来需要个体自身过滤信息,将传统文化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以此来辅助个体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个体的行为方式。
4 结语
文化的力量关乎一个民族的发展,在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使传统文化深入渗透每个人心中,是当前媒介发展的重要目标。衍生叙事的方式是顺应媒介融合的大环境的,也是一种理解、认识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只要沿着正确的文化发展轨道运行,相信民族未来的发展必定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 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http://www.cac.gov.cn/pdf/20190829/44.pdf,2019-08-30.
[2] 于丹.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J].学术前沿,2017(05).
作者简介:曲洪圆(1993—),男,吉林农安人,语言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传播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