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高考历史试题特点浅议

?眼关键词?演高考历史,主干知识,历史思维能力,考查特点
?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40-03
纵观近年新课标全国I卷历史试题,虽然题目难度始终处于高位,命题内容总是飘忽,但还是有特点可寻的。笔者不揣浅陋,试归纳如下,以反思高三历史教学。
第一个特点是考察内容的广泛性。这首先表现在选做题第45题和第48题,其所考察的改革和人物都不是课标所规定的内容。在选择题方面也很明显。例如2012年第28题,题目以清代内阁运转程式为考察内容,但教材对清代内阁的表述只有一个意思,即清代内阁成为国家正式机构,负责奏章票拟。还有2013年第31题,考察胡佛应对大萧条具体措施的性质和影响。这些内容非但教材上没有,就是课标上也没有明示。今年的第30题,以1920年代北京与上海放映国产影片的比例不同考察当时中国电影的拷贝流通税。所谓的电影拷贝流通税已经超出了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范畴,遑论学生。
第二个特点是考察重在能力。高考历史考察的能力在考试说明中有非常清楚的归纳,但总的来说无非以下四点:史料阅读能力、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史学方法(即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运用一元多线史观分析和评价历史的能力。关于史料阅读能力,从现在的命题形式就能看出,那就是无材料不成题。
关于对历史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就今年来看,第25题比较明显,运用唐代尊儒、崇佛、礼道的三教并行政策这一历史知识点,在这个背景下通过佛教和道教地位的变化,凸显出儒家地位的稳固。第28题关键在于理解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即抵制商品经济),并以此来理解为什么中国对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额远远低于印度。第33题考生要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平等观点相联系,体现美国当时种族歧视政策的不平等。
对于史学方法的考察,现在主要集中在第41题,该题题型三年三变,从2012年的SOLO,到去年图表比较,再到今年的对历史教材的挑错,在百变的形式下面核心都是要求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至于一元多线史观的考察,更是渗透到几乎每一个题目。较突出的例子是2012年的第41题,要求学生按照SOLO模式评述中国近代史的冲击-反应模式。虽然我们的近代史从来都是按照这个模式的思路在编撰、讲述,但却很少有教师意识到这种模式实际上带有全球史观的意味,往往简单地把革命史观注入这个模式体系中。
第三个特点是命题角度多样。早先强调创设新情境来命题,现在我们看到更多是从冷僻的角度切入,但考查的落脚点都是熟悉的知识点(诸如阶段特征、时代背景、重大历史问题的影响和评价之类)。所谓冷角度切入,主要表现在主观题(尤其是分值25分的第40题)。近来,以往关注较少的科学技术甚至社会生活等领域入题较多。例如2012年第40题切入点为英美等西方国家交通信号灯,落脚于三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2013年第40题考察切入点为中国古代海洋开发,但落脚还是在于明清的闭关海禁政策与鸦片战争后的被迫开放。海洋开发虽然不属于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顶多与对外交往有关,但也属于过去历史学科关注不多的内容。今年的第40题再次以科技史为切入点,对比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与英国近代著名科学家牛顿,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二者的时代背景与同一时期中西方发展的差异等重大问题。
第四个特点是从新视野、新角度考察全面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所谓的新视野、新角度其实可以归纳为一元多线史观。所谓一元,即坚持正确的唯物史观(不是简单的革命史观,也不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所谓多线,即兼顾现代化评判标准、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观点。这符合当下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就成为了考纲中史观能力的要求内容。一元多线史观一方面确实能让我们多角度、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问题,这有时会产生对历史认识的修正。例如今年第41题就要求考生对1960年中国近代史教材进行修正,其中可以修正的就包括补充中国远征军的内容,作为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明,这就体现了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另一方面在坚持一元的前提下,实际上多线与一元之间存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问题。高考命题往往出于选拔的需要,更喜欢从历史问题的次要矛盾出发进行考查,也就体现为对多线史观的考查。例如去年第45题,考查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对比,着眼于清末新政在推动中国近代化方面比戊戌变法的意义大。我个人认为,清末新政有助于中国近代化自不待言,但这相对于其实施中主观上带有媚外因素和抵制国内革命的因素,以及最终对辛亥革命的爆发所起到的引导作用来说,恐怕还得算是次要矛盾。
通过上述归纳,笔者针对高三历史教学产生了以下反思。
首先是复习策略上,应该抛弃从知识点押题的一切幻想,专心致志地将师生复习备考的时间精力放在核心主干知识、时代背景、阶段特征这些根本问题上来。我们多年的习惯是考前从各种渠道力争打探到某些“信息”,但自2007年以来全国I卷的历史试题在命题内容上就极为广泛,天上地下无迹可寻。而且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考试大纲所给出的知识点,范围上都较为抽象,给命题人极大的空间。即便是有考题反映现实(例如今年第48题考包拯对当下反腐败的反映),一则也是极为抽象、朦胧的反映,再则这些看似天马行空的题落脚点还是熟悉的知识。所以,对“热点”或者押题之类的思考应该说是毫无意义的,应力求抓住基本主干。
其次,课堂讲授应重点围绕概念讲解(尤其是概念的使用范畴)、史论依据的讲解、史实和史论前后联系的讲解,以及以一元多线史观分析和评论历史人物、历史问题展开,以启发学生思维。
讲解概念。比如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比较复杂,应针对不同历史时期讲明其内涵,即也是适用范围的说明。古希腊时期的人文主义是针对神本而言的人本;文艺复兴时期是针对神学束缚而言的人性;启蒙时期是针对专制而言的人权。再如自由这个概念,启蒙思想家强调的是人身的自由和政治权利的自由,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和自由资本主义是指经济自由(即占有和支配资源的自由),马克思主义特指的是摆脱经济剥削和对规律无知而产生束缚的自由。
讲解史论,有时需要例证,有时需要解释,总之万不可干巴巴地灌输。需要例证的史论,正好可以进行史料阅读能力的培养。例如关于北宋初年设置通判监督知州以加强中央集权,可以欧阳修所载“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矣”的材料为例。更多的史论是需要解释的。比如元代行省的特点,即权重而有利于中央集权,这实在让人费解,就需要我们从行省的运转体制、元朝的监察体制、元朝统治的特殊性等角度予以说明。
构建史实和史论的联系包括纵横两个方面,跨国、跨领域联系为横,跨时间段为纵。比如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与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市场基本形成联系起来为横;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欧专制体制、重商主义、殖民扩张、古典主义文学艺术相联系也为横。构建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到工业革命后的自由放任,再到罗斯福新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普及以至其调整,是为纵向联系。
关于一元多线史观的讲解,首先应从唯物史观角度讲解主要矛盾,再根据所讲授历史问题的特点选择从近代化、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角度进行讲解。比如讲解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可以先将其作为辛亥革命的背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讲解,这是主要矛盾。然后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进行对比,重在从近代化角度论述各自的影响、作用,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就清末新政的问题构建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
第三,针对高三训练,应从史料解读、史学方法和审题三个角度培养学生能力。史料解读的能力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和设问内容抓关键词作为信息点,并要能与所学知识构建联系。史学方法的训练,可以不用考虑形式,只要是有助于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训练都可以使用,甚至可以自行设计、创设新的形式。个人认为,SOLO题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最高,适用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审题训练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设问和材料的关键词,调动所学知识,把看似陌生的设问回归、落实到自己熟悉的知识结构中来。比如今年第40题,就要学生能够超越陌生的、具体的宋应星,根据设问回归到熟悉的晚明的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和中国古代科技特点上来。
高考历史现在已经不仅是一种单纯的选拔考试。它首先带有强烈的“以考促改”色彩,这突出的表现在考察重点放在史学方法和史学能力上;除此之外,它还带有史观引导的意识。我们认为,应该抓住这两个方面考察高考试题的特点,并有针对性地反映到高三复习备考中,是能有积极意义的。
【作者简介】汪儒斌,男,中学一级教师,湖北大学附属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