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材中王阳明心学内容的一点质疑

人教版必修三在讲到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时,用了王阳明心学的一个例子来反衬,具体内容如下:
据说,有一次王阳明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山岩中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你认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这个故事反映了王阳明的心学思想。王夫之则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他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座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提出了与王阳明针锋相对的观点。①
照这段话的意思,王夫之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而王阳明则认为存在依赖于人的“看”,即“看时”存在,“没看见”就不存在。这里将王阳明的心学狭窄为唯心主义,并将其与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思想相对照,断言王夫之提出了与王阳明针锋相对的观点,这显然是臆断。
为此,笔者查阅了《王阳明全集》,找到了原文: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②
把这段话与教材中的话一对照,意思明显不一样啊!笔者又查了《辞源》,发现“寂”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静无声音,如老子在讲到“道”时说到的“寂兮廖兮”。另一个意思是安静、寂然不动的意思。“明白”也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清楚”;另一个是“确凿”“确实”,用以说明证据确实可靠,无法否认。③由此看来,二者均没有教材中解读的“不存在”和“存在”的意思啊。问题出在哪里呢?
笔者带着这个疑问,查阅《王阳明全集》和一些论文,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读。为了更好地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我们把它拆解开来,分三步做阐释。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这个“心”是指什么呢?首先他认为“心”不是指人的器官“心脏”,也不是指人的“大脑”。他说:
“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如耳目之知视听,手足之知痛痒,此知觉便是心也。”④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便谓之仁。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①
从这两段话可以看出,王阳明心学中的“心”是指知觉,是主宰身体,能够指挥视听言动的,也就是后来王阳明一直强调的“良知”。正如王阳明所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②
那么“心”到底在哪里呢?可以说,无事的时候,它是寂然不动的,而一旦有事时,它是感而遂通的。王阳明说:“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③“目无体,以万物之色为体。耳无体,以万物之声为体。鼻无体,以万物之臭为体。口无体,以万物之味为体。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④
举个形象的例子,别人问你的嗅觉在哪里?你可能找不着,但只要遇到香臭之味时,你马上就能感觉得到,说明你的嗅觉在起作用了。“心”作为本体也就是如此了。在讲到“良知”时,王阳明也说:“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⑤
“良知”作为本体,无事时处于虚灵明觉状态,遇物时应感而动,便出现了意,但意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有“良知”作为本体的存在。
从以上言论看,王阳明心学中的“心”作为一种本体的存在,是一套“感知系统”,无物无事时处于虚灵明觉状态,应物应事时感而遂通,明觉显现。当然,“心”还有其他更复杂的内涵,作为感知系统,或者对物的感知只是其中的重要含义之一。
上面讲到良知发动谓之意,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说明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物一方面可以解释为“事”。王阳明说: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⑥
孝敬父母,尽忠君主,这原本都是事情,而王阳明把它们均解释为物,因此,“物”的伦理意义很浓,而这恐怕正是作为儒家思想延续的王阳明心学关注的焦点所在。
虽然,通过把事亲、事君这些事解释为物,王阳明把这些人为之事纳入到了心学的体系,但是作为一种完整的哲学体系,作为自在之物的自然界,王阳明如何将之纳入其中呢?
自然界的万物,借康德的说法,作为一种“物自体”,是不可能否认它的存在的,对于它的界定是依据常识的,因为它拥有自己的三维空间,占据一定的位置。早年王阳明格过“竹”,“竹子”就在那里,你不能说你看到它,它就存在,你没看到它,它就不存在吧。但王阳明说“心外无物”,自然就容易引起误会了。物在心外,本系常识,如何否定得了。所以王阳明弟子质疑说:“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王阳明的友人也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这里,两人所问的物就不是事了,是自然界的万物,对于这种客观存在的物,你怎么能说它也要依托于心呢?教材的解读与王阳明的解读的分歧就在此处了,教材实际上是误读了王阳明的观点,怎样理解王阳明的心外无物,不能从唯物和唯心的角度去解释,而是要从感知心本身的意义角度去理解才有意义。
“花”作为物自体,它本身的存在不依托于心,但是“花”的名称和概念是谁赋予的,离开了人,“花”还是“花”吗?因此,“花”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现象,是人类赋予了它意义,把它称作“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外界物质,离开了人心的关照,均没有意义,没有名称。换句话说,“心”虽然不是万物存在的前提,但是却是其意义呈现的条件,甚至根源。如果硬是要说王阳明心学是唯心主义,那也是“意义论”上的唯心论。
因此,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或者从心与物的关系上,心外无物是汶错的。
明了“心”是什么,“物”是什么后,再来解读“心外无物”就好理解了,“物”解读为事也好,理也好,均离不开人心的灵明知觉,是人心赋予外界的万事万物以意义,从而让这个世界明晰起来。王阳明说: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①
这里强调的当然并不是外部对象作为本然的存在依赖于人,它的实际意蕴是:草木、瓦石、天地的意义总是相对于人而言。天地、草木固然自在,但却没有进入意义世界,它只是一种原始的混沌,是一种“物自体”。天地作为“天地”,草木作为“草木”,其意义惟有对人才敞开。就此而言,没有人的心或良知,便没有意义关系中的草木、瓦石、天地。所以,心或良知作为本体,构成了意义世界所以可能的根据。
王阳明说:“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②这一思想也有点类似于古代希腊智者学派普罗泰格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天的高、地的深、鬼神的吉凶灾祥,其衡量的尺度均是人心。
一方面“心外无物”,“心”赋予外界事物以意义,使这个世界澄清明晰。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物外无心”,“心”的明觉显现离不开外物的介入。因此,在王阳明的心学体系中,心和物是一个统一体, 心离不开物, 物也离不开心。如果分开心与物, 二者都将归于寂。有心才有物, 有物才能使心起作用。
有了这些认识,再来解读友人的疑问。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寂”不是无),是说在你未看见花时,“花”作为一种物自体和你的心同时安静地呆着,二者没有接触,但都存在。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明白”是显现而不是创生)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当你看到花时,你的心因为有物自体的介入马上感而遂通,知道这是花,说明花的概念早就在你的心中,正如你有嗅觉知道什么是香味一样,这时香味来了,你就闻到了。因为你的心中有了花的模样,有了花的概念,当作为物自体的花闯入你心时,作为本体的“心”“良知”中的花的概念和模样马上明觉显现。因此才说,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所以总的来说,教材中把“寂”和“明白”解读为“不存在”和“存在”不能令人信服,把它们解读为“无关联的自在”和“心体的明觉显现”“意义价值的赋予”似乎更合情合理。
教材“历史纵横”中这段话的表述是值得商榷的,一是它误读了王阳明的思想,二是容易让人觉得王夫之的话是直接针对王阳明的,但实际果真如此吗?
我们先来看王夫之这段话的出处:
今曰“以敬作所”、抑曰“以无逸作所”、天下固无有“所”,而惟吾心之能作者为“所”。吾心之能作者为“所”,则吾心未作而天下本无有“所”,是民■之可畏,小民之所依,耳苟未闻,目苟未见,心苟未虑,皆将捐之,谓天下之固无此乎?越有山,而我未至越,不可谓越无山,则不可谓我之至越者为越之山也。①
解读这段话首先必须明确“能”“所”的涵义。二者源自于佛学,佛家讲的“能”是能知的,“所”是所知,即主观与客观的关系。而王夫之认为,佛家的错误即在于把所知对象看作是能知主体所产生的作用或幻境,消“所”入“能”,对这种把认知对象消解在主体中的观点王夫之进行了大篇幅的批判,如他说:“乃释氏以有为幻,以无为实,‘惟心惟识之说,抑矛盾自攻而不足以立。”②
由此看来,王夫之阐发的新“能”“所”观首先是由批判佛教而来,且不是直接针对王阳明,而是南宋儒子吕祖谦和蔡沈。事情的经过这样的,《尚书·无逸》有“君子所,其无逸”,《尚书·召诰》有“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两句话的意思据后人注解分别是“君子做官不可贪图安逸”,“王要谨慎做事,将不可以不认真行德”。但宋儒吕祖谦把“君子所,其无逸”释为“君子以无逸为所”,另一宋儒蔡沈则把“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断句为“王敬作所”。王夫之认为吕、蔡二人的断句和认识是极端错误的,在他看来,“无逸”“敬”是主观活动,“所”是客观的对象,以“无逸”“敬”为“所”,就是以主观取代客观。在《尚书引义》中王夫之批判完佛教后说到:
故释氏凡三变,而以“能”为“所”之说成。而吕、蔡何是之从也?“敬”“无逸”,“能”也,非“所”也明甚,而以为“所”,岂非释氏之言乎?③
由此可见,王夫之阐发的新“能”“所”观直接是针对于宋儒吕祖谦和蔡沈的。前引王夫之的第一段话完全是批判佛教及宋儒吕、蔡二人的扩展和延续。
有了这些背景知识,再来解读王夫之的这段话,就好理解了。其大致意思可以概括为,如果只以耳、目、心已认识到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的话,那么那些耳朵没有听见的,眼睛没有看见的,心没有考虑到的东西就都不存在吗?越有山是客观的,不能因我没到而否认它,也不能把我到越山这一活动等同于越山。越有山没山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王夫之的唯物主义更多的是在批判佛教,以及受佛教影响的儒家学说。
而王阳明虽然曾有“出入于佛老”的经历,但其思想毕竟自成体系,王阳明再怎么糊涂也不会否认客观世界的真实性,他只是认为客观世界的意义在于人心的赋予。因此,这与王夫之所批判的佛教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书本硬是在讲王夫之唯物思想时引入王阳明与朋友对话的材料,给自己树立了一个错误的参照物,在教学中引起的误会是很大的。目前网上广为流传这么一道题: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的本质区别是
A.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不同阶级学术思想的交锋
D.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这反映了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受书本的影响,把王阳明思想简单地解释为传统的主观唯心主义了。
这给我们教学中带来了很多的启示。
一是在史料教学方面,首先是选择史料要完整,要尽量用“一手史料”。如果此处从王阳明全集中摘录原文,出现“寂”和“明白”,恐怕就不会那么容易解读为“不存在”和“存在”的意思了。如果直接用编者翻译的白话作史料,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史料的过程就被取代了,还怎么能培养学生对史料解读概括、探究、质疑的能力呢?同时又如何来保证编者的解读是符合原意呢?
这也就是运用史料教学中要注意的第二点,即对史料的运用和解读必须要准确。这里最容易犯的错误是断章取义,要么忽视或割裂具体史料的上下文关系,要么省略关键性的字眼,这些都是不对的,容易造成对作者原意的误读。中学历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求真求实的教育,很显然,史料的选择完整和解读准确是培养此种能力的有力保障。
二是在思想史教学方面,教师应该通过通读原著、查找原文来理解古人的思想,切莫以讹传讹,不经考证和思考地将古人的思想用像“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加以囊括。要注意对古人思想的中核心概念进行一个来龙去脉的梳理和理解,如本文中的王阳明思想中的“心外无物”和“心外无理”,须要一一加以辨析。
同时思想史中往往存在着思想家问的前后因袭关系,比如李贽质疑孔孟的思想有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顾炎武在着力批判王学后学的过程中力倡经世致用,王夫之在批判朱熹的“知先行后”及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中形成了自己“未尝离行以为知”为核心的知行观。因此,思想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关注前后思想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对此细细加以考究,对深刻理解古人思想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郭井生,男,1979年生,江西遂川人,中学级教师,北就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考试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