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住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目标

[关键词]开放,能力目标,分类目标,关联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03-04
今年全国文综卷Ⅰ在稳定中有所创新,其中第41题是本卷的最大亮点,请看试题: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 两条路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 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 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 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 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 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奈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本题的亮点之一是试题选材的新颖。前两年41题的选材从“冲击——反应”模式,到历史地图对比,今年又选用了目录材料,呈现方式不断变化,这种变化,有效地防止了猜题和备考时进行针对性的应试训练,最大限度地测量了学生已具有的自然状态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体现了命题组为国选才的良苦用心和非凡智慧。
本题的亮点之二是答案的开放程度更高。2012年第41题明确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2013年第41题要求“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均设定了明确的答题方向,而今年第41题只有要求,不再规定考生思考和答题的方向,并且只要求提出一条修改建议,没有固定答案。目录为一书之首,简明易懂,可以产生很多联想,内涵的张力非常大。学生可以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任选一个方面进行回答,只要观点正确,历史史实准确,都能取得好成绩。如学生从军事的角度可以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也可以从国际政治角度建议增加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一目;还可以从文化角度建议增加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一目;甚至还可以反向思维,建议取消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答案的开放度高于往年,为学生学科能力的发挥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题的亮点之三是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测量的效度更高。作为为高校选拔人才的考试,测量的信度和效度是其首要追求的目标。由于本题没有规定考生思考和答题的方向,要想得到高分,学生就必须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需要运用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其认知心理活动过程如下图:
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完成这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学生学习状况的筛选器,学生呈现的答案,实际上是对这四个环节完成情况进行的测量,每一环节完成的情况又可以分成上、中、下三等,能很好地完成这四个环节的为优秀学生,其余依次类推,测量的效度一目了然。
然而,有很多师生反映对本题不适应,虽然人人都在高喊新课程、新理念,但践行者几何?本题对高中历史教学有什么启示呢?
一、盯住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
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考试说明”明确指出: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明确规定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共四大项十二小项能力要求。很多老师对能力要求视而不见,几乎把所有目光都投向了考试内容,对能力的培养也仅停留在应试技巧的训练上,具体表现为题海战术,学生能达成的学习目标只停留在模仿层面,面对新材料、新情景、新要求的高考,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守株待兔,成绩可想而知。
过去,我们盯住的主要是历史知识目标,现在矫枉必须过正,盯住历史学科的能力目标。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历史知识不重要,历史学科的任何认识和结论的得出都要建立在坚实的史实之上,只是过去我们将太多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知识目标上,而新课程高考越来越摒弃考察偏、难、怪的知识,注重考察主干知识,况且“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客观叙述历史事物”这些能力要求本身也有利于历史知识的掌握。
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中的“获取和解读信息”,主要是指全面,准确地理解试题所呈现的图(表)文内容,格式以及测试意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这个过程会因学生的个体知识、经历差异出现获取信息的差异。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确,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有效信息是指对作答具有直接作用的内容,间接信息是指说明或联结有效信息的内容。所谓信息价值,是指有效信息的作用。提炼有效信息和信息价值,实际上反映了对问题的理解水平和认识程度。这项能力不仅在考试中重要,是解决问题的钥匙,在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获取有效信息,对提高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也很重要。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表现为获取的信息之后,迅速激活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与获取的信息、要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并调动有关知识、规律、原理,对原有的历史知识进行重组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一能力目标既测量学生的思维速度与品质,又测量其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体系完整的程度,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决定考试成绩的关键。调动和运用知识常见的思维活动是对比、推理、想象。
“描述和阐释事物”是最具历史学科特征的能力目标。所谓描述,是指对历史事物所包含的历史要素如历史事物产生的背景,历史事物构成的因素,历史事物的内部关系,历史事物的沿革状况等进行的表述。所谓阐释,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具有史学意义的解说。中学生能够实现的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际上是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对历史做出解释的思维活动。这些史观主要有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生态史观等。
“论证和探讨问题”是史学创新层次的能力要求。需要学生在前三项能力的基础上运用判断、归纳、演绎、比较、概括、批判、借鉴等方法论证问题。在论证中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观点若无清晰的表述支持,将会使人不知所云,表述若无内在逻辑的联系,将会零散无力。同样,表述和逻辑不以观点为灵魂,将会成为思维的废品。
二、将历史学科能力目标描述具体化
任世江老师指出:“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从一般到特殊,应当逐级地具体化。缺少教学目标定位,上位目标难以实现。”能力目标的最终达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靠高中三年的课堂教学来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从高一年级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能力目标的培养,高一主要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和“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从高二文科班开始,四大能力要求同时进行训练,把能力训练落实在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争取在高考之前达成能力目标。
高效的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用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来引领,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意识到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不少教师将“宏观”层面的学科课程水平的课程目标,或“中观”层面的教师教学用书所列的教育教学目标要点,直接当做“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目标。其主要误区是:目标的主体错位,颠倒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目标的要求含糊,所描写的学生行为不可评价;目标的定位不准,把课程目标当做课堂目标;目标的分类失当,把课程的目标分类框架套用到了课堂。造成的后果是:课堂效率不高,老师对学科能力目标的达成情况心中无数,不得不采用题海战术,这极大地妨碍了学科能力目标的达成,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因此,我们要正确进行目标定位,对课堂教学目标进行描述,使学科能力目标具体化。
描述不是漫无目的罗列内容,而是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严谨地表述。具体到学习目标的描述,我们采用行为主义的观点,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应该包括四个要素,即行为主体、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行为标准。行为主体指的是学生,学习目标所描述的对象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行为活动指的是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记住、解决”等行为动词。行为条件指的是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阅读材料……分析表格”等。行为标准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用于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列举两个事例”等。尽管当前的学习目标描述中前两个条件受到的关注较多,但是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描述应该是包含上述四个部分要素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改革下的课程标准对学习目标的描述过于宽泛,为此要在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学习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加有条理地描述出来,以利于教师和学生更好的教与学。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目标可以描述为:“学生阅读材料写出……四项措施”或“学生阅读材料写出政治、经济、外交等五点影响”;“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写出经济全球化的三个表现”;“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和阅读材料写出洋务运动符合现代化史观的四个事件”;“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可以表述为:“学生阅读材料对……事件提出看法并举出三条理由。”可以看出由于描述的具体化,学生能力目标达成情况很容易进行测量,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
三、利用“关联点”实现能力目标
吴伟老师指出:“新的课程标准规定的历史课程内容,尽管内容选择和编排方式还有待商榷,但无法否认的是,其中包含了一些历史学科的要素和知识结构,利用这些要素和知识结构可以完成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的任务。换言之,现行的课标和教材,还是能够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搭建相应的平台,课标、教材与学科能力培养之间实际上存在着相互连通的桥梁。关键是看实践者能不能发现和把握住其中现成的‘关联点。”①按照我的理解,这种“关联点”是指适合进行四大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应该承认,现行的历史课程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进行能力培养,这种“关联点”需要我们老师去发现,其能力培养的方式需要我们去预设。
一般说来,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关联点很多,只要展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材料,设置一些问题就可实现。如:阅读下列材料,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当时实行了什么贸易政策?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美、德在19世纪中后期都实行了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两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则可以和“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培养相结合,如在上则材料的基础上将设问改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英国和美、德实行的贸易政策及其原因”。“描述和阐释事物”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是对“获取和解读信息”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其与课程内容的“关联点”一般是在课程内容呈现的历史事物特征、本质和规律,如:中国近代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中国古代君主专制逐步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市场经济的优点和弊端等。“论证和探讨问题”是中学历史学习的最高能力要求,统帅其他三项能力,其“关联点”是在历史课程内容呈现的重大历史结论,如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等。其中的最高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要求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其“关联点”往往集中在史学界尚未形成定论的课程内容中,如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辛亥革命评价问题;市场经济评价问题;国家干预经济的优劣问题等,对一些史学界形成定论和政治敏感问题不能作为其“关联点”。
历史学科能力培养是与高考目标一致的教学行为,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因为价值观、情感更多的是心理素质和思想意识问题,而不仅仅是行为。目前对“考试说明”的能力要求的研究开展得很少,希望引起同仁的重视,高考的成绩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实现历史学科的能力培养目标的紧迫性,否则,面对高考,我们只能“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作者简介】姜波,男,1965年生,江苏六合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