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须凸显教学立意

[关键词]教学立意,资源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13-0047-03
大致说来,课有三品,一是人在课中,这类课关注知识,力求面面俱到,而忽视了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属于课之下品。二是课在人中,施教者纵横捭阖,挥洒自如,对资源的应用也能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这类课关注知识,照应能力,此为课之中品。三是人课合一,这类课注重知情意行的和谐互动,情感既优化了教学,又是课的灵魂。以知识为载体,在方法的运用中提升能力,在知识生成中升华情感,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归,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名副其实的课中上品。
课品高低不仅体现在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运用上,更在于教学立意和资源整合的思路中。笔者以人民版《美苏争锋》一课为例,谈谈历史教学设计如何体现高位的教学立意。
一、教学立意 登高望远
教学立意是一节课的灵魂,它决定了课的品质,也决定了教材整合的思路。《美苏争锋》这节课讲述了二战结束初期美苏两国基于国家利益与社会制度的不同,在挑战与回应的相互作用下,从合作走向对抗,最终形成了美苏为主导的两极格局的历史。
在平时教研活动中,我们观摩教师开设《美苏争锋》的公开课,以及通过网络收集到关于该课教学比赛的课件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数教师的教学设计偏重知识立意,虽然也关注教学资源的开发,但只是对教材知识的具体形象化,这样设计只会让历史教学陷于肤浅。如一位参赛者以《好莱坞大片中的“美苏争锋”》为题,用《变形金刚3》中象征美国的“擎天柱”和象征苏联的“威震天”之间的斗争来展示美苏两极格局形成过程。此课的确形象生动,但在笔者看来,这削弱了知识之间的生动联系,且未能揭示两极格局形成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也有教师关注学科思维能力,将博弈论引入课堂,用来分析美苏从合作走向对抗的动因,令人耳目一新,这是典型的能力立意。但是我们能否提炼出一个主题,让它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贴近学生又服务于学生,既能统率知识和能力又不至于削弱知识与能力呢?经过对相关学术成果的研究,本人以“思维改变世界”为核心统合三维目标,针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教学思路上的设计。
我们首先要思考的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确实能激化美苏之间的矛盾,但是这足以引发两者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吗?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冷战”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在二战结束不到半年时间,斯大林就在会议上说:“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这是典型的对抗思维,潜台词是除非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真正的和平才会到来。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杜鲁门赤裸裸地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美国要不遗余力地消灭社会主义制度,并且要主导国际事务。由此观之,美苏国家的首脑对待战后国际形势都作出了类似的判断,那就是通过对抗方式来消灭对手。在这种咄咄逼人的紧张态势下,美苏之间开始了挑战与回应的进程,最终形成两极格局,对国际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反观当下,中美、中俄等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存在着国家利益上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并没有必然导致全面的对抗,合作与交流反而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由此观之,导致美苏走向全面冷战的原因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外,还有冷战思维。本课用“思维改变世界”为核心统合教材的出发点在于,一是要凸显“思维改变世界”的认识,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想的价值,树立“改变思维,改变世界”的观念;二是以之为核心建构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且既贴近教材,又高于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认知境界的提升。
二、重组教材 结构尚简
教学立意确定了,接下来就是以“思维改变世界”为核心对教材进行重组。为什么重组呢?这是因为教材编者与教师关注的问题不同。教材编者关注的是该课的知识体系和呈现方式,力求用简洁、清晰的结构来呈现所要撰写的内容。教师关注的是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教材资源实现服务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的发展。因此,教材受制于内容结构、模块编排和呈现方式,往往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学目标有出入,教师运用教材教学时必须根据学情、社会现实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补充、调整,使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立意与学情,设计教学结构如下:
思维改变世界
——冷战思维与美苏争锋
一、分裂的世界
二、分裂的根源
三、分裂的进程
四、紧张的世界
简单阐释如下:
1.分裂的世界。从柏林墙入题,让学生感受到世界一分为二,形成两个相互对抗的世界。
2.分裂的根源。美苏从合作到对抗,国家战略关系的变化是客观原因,冷战思维是思想根源。对冷战这一关键概念从多方面深度解读,揭示美苏争锋与冷战思维的内在联系。
3.分裂的进程。用典型图片和图示法,展示冷战是如何从思维走向现实的。杜鲁门主义是冷战思维的全面体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约的建立是冷战从思维走向现实的关键步骤;苏联及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的反制措施,最终使一个分裂且对抗的世界变成了现实。
4.紧张的世界。分裂对抗的世界引发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如朝鲜战争、古巴导弹事件、台湾问题等。同时在紧张的国际环境下,双方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借鉴,推动了世界整体变格。
三、资源开发 富含情感
价值观是人们认知和情感长期互动积淀而生,因而,情感性自然是以价值观为引领的教学设计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高位的教学立意,使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实现真正的统一。在《美苏争锋》一课中,柏林墙是美苏冷战的象征,在将近半个世纪里,这堵墙所引发的悲欢离合的故事正是人们对美苏冷战的无情控诉,这些都是我们教学时可以大胆运用的情感资源。以导入为例,具体设计如下:
教师展示幻灯片:《时代》周刊封面上的柏林墙。
师:柏林墙(英语:Berlin Wall,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有“中国长城第二” 的称谓,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德国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联邦德国,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柏林墙,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对这个民族来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再次分裂。(展示图片:“登台眺望亲人居住的地方”,以及德国的分裂示意图)
问题:请学生根据上图中人们的行为,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如何?学生发表言论,在此基础上展开本课教学。
在这个设计中,教师通过典型图片,化抽象为具体情况。通过富有情感的开场白,让学生感受到柏林墙的邪恶。学生根据图片,展开合理想象,增强情感体验。
四、资源运用 情知并茂
黑格尔曾经说过:“我们简直可以断然声明,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因此有两个因素就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那个观念,第二是人类的热情。这两者交织成为世界史的经纬线。”①此说很有见地,情感以认知为基础,只有对事物做出价值判断时,人们才能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情感对认知发挥动力的功能,积极的情感体验能增强认知的积极性,而消极的情感体验会削弱人的认知动力。②情感和认知不能单独存在,都是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统一于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维是情感的基础,只有创设难易适度的问题情境,才能启动认知与情感互动的过程。出乎意料的问题往往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冷战这一概念,笔者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产生了理想的效果。
概念阐释:“冷战”
“冷战”一词是美国人的发明,它是指“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进行遏制苏联、遏制社会主义的政策。它既不能被称为战争,因为它争而不战;也不能被称为和平,因为它既不和也不平。
问题设计:
1.美国为什么要遏制苏联?
2.美国为什么不采用战争的手段?
3.美苏为什么不能和平共处?
这个三个问题构成一个完整的问题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促进情知和谐互动。
前两问的参考答案是:
1.(1)西欧衰落,美苏均势。(2)美国欲称霸世界,苏联扩张,美苏国家利益矛盾尖锐。(3)社会主义力量增长,美苏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尖锐。
2.(1)二战以后,人心思和平。(2)美苏势均力敌。
对于第三问,笔者补充了一个古今贯通、中外对比的材料题,让学生在比较中,感受思维差异所引起的社会结果。
材料一: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斯大林1946年2月)。
——[美]J.斯帕尼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
材料二:“二战”后初期,处于巅峰状态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宣称:“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的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世界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三:“和为贵”,这是中国式思维的重要特征。从孔子的“和而不同”,到周恩来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上的“求同存异”方针,再到邓小平的“一国两制”,胡锦涛同志的“和谐世界”理念,无不体现东方智慧。
——常晨、陈玉苗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问题:比较美苏在社会制度和战争的态度上的相同点。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思维方式会产生不同的社会结果。冷战思维引起了世界分裂与对抗;和谐理念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既深化了主题,又回应了主题。
总而言之,高位的教学立意能够把知识、能力和情感三维目标有机地整合起来,着实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之间的和谐发展,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它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教学相长的良好载体,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需要同仁共同思考。
【作者简介】陈家华,男,浙江台州人,浙江省特级教师,台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与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责任编辑:吴丹】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