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加步枪”不能滥用
[关键词]苏联援助,解放战争,求真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56-03
在必修一《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听到老师这样告诉学生:“中共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小米加步枪”的说法,比如,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小米加步枪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八路军游击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对于这些说法,笔者长期以来也不问究竟。近些年,随着相关话题不再敏感,档案资料文献的公开和回忆录的出版,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共军事援助的史实浮出水面,为我们解读解放战争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打破了笔者心中“小米加步枪”的神话。
二战后期,“为建立东方安全地带,斯大林以参加对日作战为诱饵,说服美国与其共同迫使中国签署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从而达到了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独占权益的战略目标”。①所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后,没有马上支持中共夺取政权,而是希望国共谈判,建立联合政府,毛泽东不得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谈。但是,随着战后国际两极格局日益明朗,在欧洲,美苏冷战和武力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在远东,美国坚决不允许苏军登陆北海道,参加对日占领;在中国,美国坚持东北“门户开放”,以及国民党对美国援助的依赖,追随美国反共反苏。这让苏联认定国民党是美国人的傀儡,其在东北的独占权和整个远东利益都将受到威胁,并且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苏联要想确保不让美国势力进入中国东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苏联由原本在对中共是否支持,怎样支持的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很快转变为支持中共,抗衡美蒋。这种支持首先体现在将中共军队引入东北,并援助大量武器装备,移交日军留下的兵工厂等工业企业,使之有能力与国民党军队争夺东北,从而使东北不致完全落入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手中。
二战结束前夕,毛泽东就做出预判,苏联援助一定会来,并做出战略决策,设法趁苏军占领东北之际,把军队开进去,在东北建立背靠苏联的最为巩固的根据地。在驻扎东北的苏联红军的默许和支持下,中共派遣大量工作人员进入东北,许多人是徒手、轻装,作为劳工到东北找到中共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1945年10月4日,彭真以东北局名义致电中共中央说,苏军“已下最后决心,大开前门,此间家务全部交我,因我力量微小,现只能接受一部分,允许一月内替我保存”,决定向中共提供步枪30万支、机枪100挺、大炮15门。此间家务,指在东北的日式武器。因为当时到达东北的中共军队还不多,几十万装备用不了,所以苏军代为保管,并催促中共一个月内调主力30万到东北接收武器,全力夺取东北。毛泽东一度感到为难,表示30万很难办到,预计能够组织10万,另争取从山东调5万主力,并希望苏军延迟撤退2个月,以便中共做好准备。①
依据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军将在11月底前撤出东北,将政权移交国民政府。10月底,撤退在即,苏军先后向进入东北的中共军队提供了一些坦克、汽车,并移交了在南满的部分日军弹药库和兵工厂,余下的计划陆续移交,其中,抚顺炮弹就有300万发。1945年11月,东北局再报,他们接收了沈阳兵工厂全部设备,并将从苏军那里得到一批武器,“大约一万两千支步枪和六百挺机枪、八百万发子弹、十五万枚手榴弹、两万件大衣和三万双皮鞋……而在沈阳一线,连同此前已取得的武器在内,共得到步枪十一二万支、机枪约四千挺、各种口径炮一批……另取得通讯器材一大批,小型运输机六架,火车两列。在哈尔滨,则得到二万四千支步枪、数百机枪及部分炮”。②这一情况在毛泽东11月12日所做的报告中也能得到印证:“枪接收了十二万支,还有些炮,工厂也接收了一些。”且强调,“在东北的事情,只能做,不能说”,“苏军撤走前,必须接收完”。③
苏军拖延数月后,不得不在1946年4月底前撤离。4月20日,苏军与中共代表会晤,表示苏军将在哈尔滨留下中共所需武器,包括十万支步枪,一万挺重机枪,一千门炮。几天后,中共相继取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④苏军撤退前后,国共两党在东北的争夺达到白热化。4月上旬,四平战役打响,在此之前,中共在东北编成的军队人数达到34万,装备充足。
苏军坚决支持东北野战军死守四平,并指示驻朝苏军立即提供弹药应急。战役期间,“光苏军帮助秘密从朝鲜运来的军火,就有上百车皮因疏散不及,被国民党空军炸毁”。⑤援助数量之多,可见一斑。苏军还劝中共在关内另辟战场以减轻东北压力,组织海运从东北向山东运送武器弹药,承诺中共要多少给多少。1946年初,国共之间形成的“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局面,到1946年6月,进一步]变成全面内战。
在四平阻击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等精锐部队达一个半月后,林彪部队十几万人退入北满,很快再次得到苏军的援助。其中一批留在满洲里的日军重型装备,“在东北局军工部部长何长工的指挥下,用火车拉了几天才拉完,包括各种枪炮和坦克”。⑥据林彪电称,这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加两个山炮营。林彪为此还进一步向斯大林提出了再帮助20万支步枪、1.5万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大量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的要求。苏联随后从朝鲜方面向林彪提供了2000车皮装运的武器弹药。⑦依靠这些军事援助,在东北的林彪部队人数急剧增长,兵种也进一步增多:1947年9月发展到48万人,12月猛增到73万人,1948年发展到105万人,包括12个纵队,14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队,1个坦克团。而此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部署总共55万人,且防守战线过长,兵力更加捉襟见肘,解放军在人数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在东北展开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鉴于东北地区可用交通设施不能满足士兵和武器的转运,应林彪请求,苏联派出前铁道部长廖瓦科夫将军为首的专家组赴东北。截至1948年12月15日,专家组帮助和指导中共东北铁路总局组织力量,成功接收和修复了东北最重要的铁路线15000多公里,和总长9000多米的120座大中型桥梁,修复机车885台,对辽沈战役的胜利起了较大的后勤保障作用。①
从1946年12月开始,苏联还通过贸易机构直接向中共提供物资,其价值分别为:1947年15100万卢布,1948年33540万卢布,1949年42060卢布。②
苏联援助的军事装备和物资除了武装东北的中共军队外,还大量的运往华北,支援关内的中共军队,运输路线基本上是火车从朝鲜出发,运往辽东,再经海运到达山东。最多的一次,1946年9月,2000多车皮(一车皮载重约40~50吨)的物资运抵安东,海船运量已不能解决,中共中央命令山东胶东军区全力组织机轮船前往安东“运输物资,愈快愈好”。③
1949年1月,苏联代表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此时,平津战役正在进行,他在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的报告中说:“我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的全部70万军队的武器转交到中国革命军队手中,它接收这批枪械后,再向中国要害地北京挺进。”④在1949年2月5日的会谈中,毛泽东特别表示感谢苏联的巨大援助,不过他抱歉地对米高扬说:“当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率部起义以后,林彪部队进入北平之时,他们所使用的苏制武器全部被上缴,并以美式装备取而代之。”“中国共产党想以此证明,是蒋介石用美国的技术装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⑤经过几年作战,到1949年,解放军在大量歼敌、俘敌的情况下,将苏式或日式武器更换成美式装备完全可能。
解放军优良且充足的武器装备同样展现在淮海战场上。粟裕在淮海战役后曾讲:“我们除了没有飞机外,一切都有,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比敌人多。在全歼杜聿明集团时,我军炮火便完全压倒敌人。”“我们打杜聿明,几乎用炮火推平村庄,一个村子打几千颗炮弹和成千成万斤炸药。”⑥
综上所述,“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说法不是历史的真实。解放战争期间,相比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中共军队装备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中共从苏联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武器援助,还有依靠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自制武器,以及战场上缴获的大量敌军装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苏联援助”的相关素材,纠正“小米加步枪”的传统观念,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
1.无损于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因为外国援助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同美国对国民党几十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相比,苏联对中共的援助规模要小得多,但苏联的援助无疑极大地缩短了中共彻底战胜国民党的时间。
2.还原历史的真实。只有先弄清楚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和它们为什么发生,对历史的评价,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才有了可靠的基础,所以“求真”应当是历史教学恪守的原则和底线。
3.尝试历史教学的新角度。中国革命不是孤立的,解放战争相关的国、共、美、苏三国四方,战争的进程受到美苏两国外交政策和全球格局变化的影响。引入“苏联援助”的相关素材,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多角度探究意识。
【作者简介】霍建山,男,1979年生,河南信阳人,江苏省昆山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9-0056-03
在必修一《解放战争》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常常听到老师这样告诉学生:“中共领导下的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还有其他一些关于“小米加步枪”的说法,比如,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小米加步枪打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八路军游击队小米加步枪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朝鲜战场上,志愿军战士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对于这些说法,笔者长期以来也不问究竟。近些年,随着相关话题不再敏感,档案资料文献的公开和回忆录的出版,解放战争期间苏联对中共军事援助的史实浮出水面,为我们解读解放战争提供了新的视角,也打破了笔者心中“小米加步枪”的神话。
二战后期,“为建立东方安全地带,斯大林以参加对日作战为诱饵,说服美国与其共同迫使中国签署了一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1945年8月14日),从而达到了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以及在中国东北地区享有独占权益的战略目标”。①所以,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以后,没有马上支持中共夺取政权,而是希望国共谈判,建立联合政府,毛泽东不得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和谈。但是,随着战后国际两极格局日益明朗,在欧洲,美苏冷战和武力对峙局面逐渐形成;在远东,美国坚决不允许苏军登陆北海道,参加对日占领;在中国,美国坚持东北“门户开放”,以及国民党对美国援助的依赖,追随美国反共反苏。这让苏联认定国民党是美国人的傀儡,其在东北的独占权和整个远东利益都将受到威胁,并且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帮助,苏联要想确保不让美国势力进入中国东北,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苏联由原本在对中共是否支持,怎样支持的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很快转变为支持中共,抗衡美蒋。这种支持首先体现在将中共军队引入东北,并援助大量武器装备,移交日军留下的兵工厂等工业企业,使之有能力与国民党军队争夺东北,从而使东北不致完全落入美国支持下的国民党手中。
二战结束前夕,毛泽东就做出预判,苏联援助一定会来,并做出战略决策,设法趁苏军占领东北之际,把军队开进去,在东北建立背靠苏联的最为巩固的根据地。在驻扎东北的苏联红军的默许和支持下,中共派遣大量工作人员进入东北,许多人是徒手、轻装,作为劳工到东北找到中共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1945年10月4日,彭真以东北局名义致电中共中央说,苏军“已下最后决心,大开前门,此间家务全部交我,因我力量微小,现只能接受一部分,允许一月内替我保存”,决定向中共提供步枪30万支、机枪100挺、大炮15门。此间家务,指在东北的日式武器。因为当时到达东北的中共军队还不多,几十万装备用不了,所以苏军代为保管,并催促中共一个月内调主力30万到东北接收武器,全力夺取东北。毛泽东一度感到为难,表示30万很难办到,预计能够组织10万,另争取从山东调5万主力,并希望苏军延迟撤退2个月,以便中共做好准备。①
依据1945年8月14日,国民政府和苏联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军将在11月底前撤出东北,将政权移交国民政府。10月底,撤退在即,苏军先后向进入东北的中共军队提供了一些坦克、汽车,并移交了在南满的部分日军弹药库和兵工厂,余下的计划陆续移交,其中,抚顺炮弹就有300万发。1945年11月,东北局再报,他们接收了沈阳兵工厂全部设备,并将从苏军那里得到一批武器,“大约一万两千支步枪和六百挺机枪、八百万发子弹、十五万枚手榴弹、两万件大衣和三万双皮鞋……而在沈阳一线,连同此前已取得的武器在内,共得到步枪十一二万支、机枪约四千挺、各种口径炮一批……另取得通讯器材一大批,小型运输机六架,火车两列。在哈尔滨,则得到二万四千支步枪、数百机枪及部分炮”。②这一情况在毛泽东11月12日所做的报告中也能得到印证:“枪接收了十二万支,还有些炮,工厂也接收了一些。”且强调,“在东北的事情,只能做,不能说”,“苏军撤走前,必须接收完”。③
苏军拖延数月后,不得不在1946年4月底前撤离。4月20日,苏军与中共代表会晤,表示苏军将在哈尔滨留下中共所需武器,包括十万支步枪,一万挺重机枪,一千门炮。几天后,中共相继取得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④苏军撤退前后,国共两党在东北的争夺达到白热化。4月上旬,四平战役打响,在此之前,中共在东北编成的军队人数达到34万,装备充足。
苏军坚决支持东北野战军死守四平,并指示驻朝苏军立即提供弹药应急。战役期间,“光苏军帮助秘密从朝鲜运来的军火,就有上百车皮因疏散不及,被国民党空军炸毁”。⑤援助数量之多,可见一斑。苏军还劝中共在关内另辟战场以减轻东北压力,组织海运从东北向山东运送武器弹药,承诺中共要多少给多少。1946年初,国共之间形成的“关外大打、关内小打”的局面,到1946年6月,进一步]变成全面内战。
在四平阻击国民党新一军、新六军等精锐部队达一个半月后,林彪部队十几万人退入北满,很快再次得到苏军的援助。其中一批留在满洲里的日军重型装备,“在东北局军工部部长何长工的指挥下,用火车拉了几天才拉完,包括各种枪炮和坦克”。⑥据林彪电称,这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加两个山炮营。林彪为此还进一步向斯大林提出了再帮助20万支步枪、1.5万轻机枪、7000挺重机枪、700门团营迫击炮、1000门连迫击炮、100门高射炮、200门山野炮以及大量弹药和20个师用的通讯器材的要求。苏联随后从朝鲜方面向林彪提供了2000车皮装运的武器弹药。⑦依靠这些军事援助,在东北的林彪部队人数急剧增长,兵种也进一步增多:1947年9月发展到48万人,12月猛增到73万人,1948年发展到105万人,包括12个纵队,14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队,1个坦克团。而此时,国民党在东北的兵力部署总共55万人,且防守战线过长,兵力更加捉襟见肘,解放军在人数上已经占据绝对优势,在东北展开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鉴于东北地区可用交通设施不能满足士兵和武器的转运,应林彪请求,苏联派出前铁道部长廖瓦科夫将军为首的专家组赴东北。截至1948年12月15日,专家组帮助和指导中共东北铁路总局组织力量,成功接收和修复了东北最重要的铁路线15000多公里,和总长9000多米的120座大中型桥梁,修复机车885台,对辽沈战役的胜利起了较大的后勤保障作用。①
从1946年12月开始,苏联还通过贸易机构直接向中共提供物资,其价值分别为:1947年15100万卢布,1948年33540万卢布,1949年42060卢布。②
苏联援助的军事装备和物资除了武装东北的中共军队外,还大量的运往华北,支援关内的中共军队,运输路线基本上是火车从朝鲜出发,运往辽东,再经海运到达山东。最多的一次,1946年9月,2000多车皮(一车皮载重约40~50吨)的物资运抵安东,海船运量已不能解决,中共中央命令山东胶东军区全力组织机轮船前往安东“运输物资,愈快愈好”。③
1949年1月,苏联代表米高扬访问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此时,平津战役正在进行,他在向苏共中央主席团提交的报告中说:“我国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的全部70万军队的武器转交到中国革命军队手中,它接收这批枪械后,再向中国要害地北京挺进。”④在1949年2月5日的会谈中,毛泽东特别表示感谢苏联的巨大援助,不过他抱歉地对米高扬说:“当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率部起义以后,林彪部队进入北平之时,他们所使用的苏制武器全部被上缴,并以美式装备取而代之。”“中国共产党想以此证明,是蒋介石用美国的技术装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⑤经过几年作战,到1949年,解放军在大量歼敌、俘敌的情况下,将苏式或日式武器更换成美式装备完全可能。
解放军优良且充足的武器装备同样展现在淮海战场上。粟裕在淮海战役后曾讲:“我们除了没有飞机外,一切都有,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比敌人多。在全歼杜聿明集团时,我军炮火便完全压倒敌人。”“我们打杜聿明,几乎用炮火推平村庄,一个村子打几千颗炮弹和成千成万斤炸药。”⑥
综上所述,“人民解放军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几百万拥有飞机大炮,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队”的说法不是历史的真实。解放战争期间,相比国民党军队的武器装备,中共军队装备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中共从苏联方面得到了大量的武器援助,还有依靠东北重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自制武器,以及战场上缴获的大量敌军装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苏联援助”的相关素材,纠正“小米加步枪”的传统观念,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
1.无损于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形象。因为外国援助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同美国对国民党几十亿美元的军事经济援助相比,苏联对中共的援助规模要小得多,但苏联的援助无疑极大地缩短了中共彻底战胜国民党的时间。
2.还原历史的真实。只有先弄清楚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和它们为什么发生,对历史的评价,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才有了可靠的基础,所以“求真”应当是历史教学恪守的原则和底线。
3.尝试历史教学的新角度。中国革命不是孤立的,解放战争相关的国、共、美、苏三国四方,战争的进程受到美苏两国外交政策和全球格局变化的影响。引入“苏联援助”的相关素材,可以进一步开阔学生的历史视野,增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多角度探究意识。
【作者简介】霍建山,男,1979年生,河南信阳人,江苏省昆山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