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铸犁深耕课堂
陈明江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物理学科的基础.实验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观察现象的技巧,还能提高学生根据现象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是一种认知活动,而实验则是在一定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活动,是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一种经历和体验,甚至是迁移和创造.所以,准确把握“以实验为物理课堂教学基础”这一基本特点,把它当成一种探究学习的过程,可以大大地促进学生能力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巧用身边物品,结合实际创新
实验的功能不仅仅是验证和扩展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使学生通过亲身的探究,感受和领悟科学的理念.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实验的第一步.生活中诸如吃饭、走路、划船、照镜子这些朴素隨意的日常生活,都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所以可巧妙地运用如橡皮筋、矿泉水瓶、乒乓球等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
例如,向空矿泉水瓶加点热水晃一晃再倒出来,迅速盖上瓶盖,空瓶很快会变瘪,从而简单形象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又如,学习压强时将鸡蛋放在专用的泡沫板的凹槽内,人站在鸡蛋上,鸡蛋居然不会破.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惊喜,它比课本演示的实验更富有神秘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助于他们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
二、优化实验过程,巧设问题启迪
常规的实验教学中,创新往往是对器材和步骤等方面进行优化,缺乏对学生思维过程的重视.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提出的问题要能为完成实验提供方向: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怎样设计?收集什么信息?需要哪些器材?等等.所以,教师应以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启迪其思维为目的来优化实验.
首先,创设实验问题情境.教学中可利用趣味实验凸显物理思想的内涵,激发学生求知欲.如在讲“压强”时,教师可以用两块木板,其中一块钉上一个钉子,另一块钉上几排同样的钉子.把两个气球分别放在钉子上,用同样的厚木板压在气球上,观察哪个气球会破.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实验吸引,从而促使学生思考几排钉子看着可怕,却为何不易扎破气球?
其次,创设阶梯型问题优化实验教学.将原有问题化整为零,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推入问题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例如,在“大气压”这节课的教学中,教材中直接运用托里拆利实验获得结论,虽然这样能测得大气压值,并能正确理解测量过程及原理,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将教学改为启发式实验,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其中,则教学效果会大不一样.教学时,教师先演示覆杯实验,再将一个两端开口玻璃管插入水槽中,分析为什么管内外水面会相平.接着再把玻璃管中装上一个活塞,向上拉动活塞,分析为什么水柱能上升,并思考当玻璃管足够长,不断向上提拉活塞时,水柱是否总能不断上升.可以想象,按此质疑、实验、探究、解疑等不断深入的探索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其灵感,而且还可以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注重思维训练,学做结合提高能力素养
实践表明,课本中某些验证性实验可改成探究性实验.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实验步骤的设计与相关问题的逐步推进,可以激活学生思维,也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样对于“大气压”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先通过演示“瓶‘吞鸡蛋”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个小实验的现象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然后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大气压现象.什么是大气压呢?此时教师便可转入新课教学.当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后,为了加深印象,再将一只长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并抛出问题: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水不流出学生会感到非常惊讶,此时教师再问: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将抽去空气的马德堡半球拿出来,选两个男同学来拉.当他们用尽力气也拉不开时,打开进气阀门,一个学生就很轻松地把两半球拉开了.此时学生便能对“大气存在压强,并且很大”的结论理解得更加深入了.
质疑是思维的开端.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对书本中的实验过程与结论提出疑问,通过积极讨论、争辩启迪他们的思维.例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定理的实验中,先测物重G,再测物体浸没在水中时的拉力F,然后测桶与排出的水的总重G总,最后测空桶重G桶.可请学生分析这样的实验顺序有没有问题,问题是什么,会带来什么影响,为什么课本上还要如此安排等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最大限度地获得了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