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听课想到的两个小问题
王雅贞
[关键词]历史味,历史线索,历史情境,材料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24-02
杨晓庆老师讲授的《文艺复兴》,不似一般意义的公开课,一讲到底,却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合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参与到了对文艺复兴的分析当中。从接受公开课任务之初,杨老师就认为作课应该是更加优质的常规课,因此,她没有过多追求形式创新,而是从“立意”着手,引导学生通过完整的问题链形成对“文艺复兴”的初步观感。公开课应该作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不但没有确定的答案,恐怕还会引起一场争论。但无论是精致无瑕的模范样本,还是平淡充实的常规形态,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学生获得历史认知,并以此作为发展的基础。听完杨老师这节课,我有感动、有遗憾,亦想借此课表达一己之见。
1.立意——主线
课程标准对文艺复兴的要求很明确: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免不了呈现时代特征的代表——艺术作品,借此探讨这个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想的内涵,可在分析过后,一些课堂很可能会陷入艺术鉴赏的漩涡,整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记住了犹大的犹豫和不安,记住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蝴蝶斑,却忘了要获得什么历史观感。这明显有违课程目标。
事实上,课标已经很清楚地将这一课放在了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由相对孤立和隔绝,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进程中,我们只需借此进一步把文艺复兴的历史位置搞清楚,就能准确把握该课的立意。通过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唤醒了人们重新以人的眼光定位自己、探索世界。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参见杨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见,文艺复兴上承古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下启资产阶级的创造精神,它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启。这就是文艺复兴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只有明晰了这点,才能判断这一课的关键词,判断自己应该提供给学生怎样的历史。就结束旧时代来说,“突破枷锁”可以作为关键词;就开创新时代而言,“人文精神”具有代表性,“创造精神”亦不失时代特色。杨老师的设计,围绕梦想的实现,循着突破束缚、勇敢追求、梦想变成现实、开创新时代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展开,这是合理的定位,也是清晰的主线。
明晰了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就应该选取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向的事件(主线)来说明问题。既然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特征是承上启下,那么,除了讲清楚“以古希腊为师”外,还应突出其对于时代的突破,并以此来说明正是由于文艺复兴先驱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挑战,按自然界规律进行观察和探究,才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所以当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已逐渐走向没落,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心开始转移到中欧和西欧。当此世纪之交,一场将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综合起来的科技革命正在酝酿之中。这种承上启下的意义,或许应该成为学生对文艺复兴的初步观感,以及进入高中前的知识基础。
2.创设情境
历史教师只要对史料稍加钩沉,就会看到教材只提供结论,不负责论证的局限性,这对于观察历史,明显是不利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根据事实本身做出自己的判断,因而最重要的是事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在导人的形式、细节的安排和展示方面下大工夫,就是针对这个弊端而行的。这里的问题是,既然要为学生融入历史提供材料,那么这个材料应该是细节还是论断?是事实还是讹传?如果学生的终极目标只是背诵他人之语,那就是真正背离学习历史的旨趣了。
讲授历史事件,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现象,明晰其脉络外,更要使其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这个目标必须建立在“同情之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同情之理解”?在我看来,不外乎追寻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语境,用史料构建历史情境,当然,在今天,合理的视频技术的运用有时比文字更引人入胜。杨老师导人的《预见方能遇见》,很像电影大片的预告版,时间短、冲击力强,也因此迅速将学生带入了预设情境。此片从不同的领域阐述人类梦想实现的过程,虽然没有直接运用中世纪的场景,却用人类对梦想的追寻突出了追梦者的艰辛,学生由此能体会“突破束缚”的不易。追梦路径即梦想:14世纪意大利新实现梦想的过程——勇气的来源,梦想的方向——梦想的起点还是终点——梦想成真推动社会进步这条线索,也确保了学生历史感的一致。
至于史料问题,本课似乎拥有一些便利,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艺术佳作,被后人反复研究,我们很容易看到其影像,但也正是人们对此研究兴趣浓厚,其研究的结论性材料也经常充斥于中学教学中。这有助于教师作设计,却对学生融入历史无益。我们提倡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研究,但不能因为能得到大量研究结论,便成了材料的搬运工,甚至不做分析、也没有考证,只是为了佐证自己或者教材的观点。这不是思维的自然发展路径。其实,现在的高考试题已经表现出对简单的历史研究法的重视,即探讨真相,运用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不妨对这种手法多加模仿,打实基础之后,让学生从历史进程中认识某一事件的历史位置,横向对比同类事件的特征,可将自己的结论与大家之言对比,不足之处则予以缝补。初中作为高中的准备阶段,虽不必作此分析,但应该有清晰的历史线索,让学生们初步学会利用材料和证据与老师、同学交流观点。因此,教师应当确切了解自己所提供材料的涵义及用途。值得注意的是,用途不一,材料类型亦不可简单重复。回到这堂课,虽然线索清晰,但杨老师更多是让学生从当时时代的代表——艺术作品中品味其特性,但过于倚重对艺术手法的分析,与主题的相关度还不够紧密。
上述种种,都可归结为历史课的历史味,这也是历史课特有的元素,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发展,还是应该落脚在让学生在历史的味道中,品味和解读历史,得出他们自己的认识。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关键词]历史味,历史线索,历史情境,材料选择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24-02
杨晓庆老师讲授的《文艺复兴》,不似一般意义的公开课,一讲到底,却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以合理的逻辑思维,使学生参与到了对文艺复兴的分析当中。从接受公开课任务之初,杨老师就认为作课应该是更加优质的常规课,因此,她没有过多追求形式创新,而是从“立意”着手,引导学生通过完整的问题链形成对“文艺复兴”的初步观感。公开课应该作成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不但没有确定的答案,恐怕还会引起一场争论。但无论是精致无瑕的模范样本,还是平淡充实的常规形态,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学生获得历史认知,并以此作为发展的基础。听完杨老师这节课,我有感动、有遗憾,亦想借此课表达一己之见。
1.立意——主线
课程标准对文艺复兴的要求很明确:初步理解文艺复兴对人的思想解放的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免不了呈现时代特征的代表——艺术作品,借此探讨这个历史时期社会文化思想的内涵,可在分析过后,一些课堂很可能会陷入艺术鉴赏的漩涡,整节课下来,学生只是记住了犹大的犹豫和不安,记住了蒙娜丽莎的微笑和蝴蝶斑,却忘了要获得什么历史观感。这明显有违课程目标。
事实上,课标已经很清楚地将这一课放在了世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由相对孤立和隔绝,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进程中,我们只需借此进一步把文艺复兴的历史位置搞清楚,就能准确把握该课的立意。通过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唤醒了人们重新以人的眼光定位自己、探索世界。它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新时代的到来开辟了道路。文艺复兴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参见杨老师的教学设计)”。可见,文艺复兴上承古希腊罗马的优秀文化,下启资产阶级的创造精神,它是旧时代的结束,也是新时代的开启。这就是文艺复兴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只有明晰了这点,才能判断这一课的关键词,判断自己应该提供给学生怎样的历史。就结束旧时代来说,“突破枷锁”可以作为关键词;就开创新时代而言,“人文精神”具有代表性,“创造精神”亦不失时代特色。杨老师的设计,围绕梦想的实现,循着突破束缚、勇敢追求、梦想变成现实、开创新时代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展开,这是合理的定位,也是清晰的主线。
明晰了历史事件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就应该选取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向的事件(主线)来说明问题。既然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特征是承上启下,那么,除了讲清楚“以古希腊为师”外,还应突出其对于时代的突破,并以此来说明正是由于文艺复兴先驱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挑战,按自然界规律进行观察和探究,才取得了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所以当16世纪末叶,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已逐渐走向没落,科学技术的研究中心开始转移到中欧和西欧。当此世纪之交,一场将科学知识和技术能力综合起来的科技革命正在酝酿之中。这种承上启下的意义,或许应该成为学生对文艺复兴的初步观感,以及进入高中前的知识基础。
2.创设情境
历史教师只要对史料稍加钩沉,就会看到教材只提供结论,不负责论证的局限性,这对于观察历史,明显是不利的。因为人是会思考的动物,每个人都会根据事实本身做出自己的判断,因而最重要的是事实。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在导人的形式、细节的安排和展示方面下大工夫,就是针对这个弊端而行的。这里的问题是,既然要为学生融入历史提供材料,那么这个材料应该是细节还是论断?是事实还是讹传?如果学生的终极目标只是背诵他人之语,那就是真正背离学习历史的旨趣了。
讲授历史事件,除了让学生了解历史现象,明晰其脉络外,更要使其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这个目标必须建立在“同情之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同情之理解”?在我看来,不外乎追寻历史事件发生时的历史语境,用史料构建历史情境,当然,在今天,合理的视频技术的运用有时比文字更引人入胜。杨老师导人的《预见方能遇见》,很像电影大片的预告版,时间短、冲击力强,也因此迅速将学生带入了预设情境。此片从不同的领域阐述人类梦想实现的过程,虽然没有直接运用中世纪的场景,却用人类对梦想的追寻突出了追梦者的艰辛,学生由此能体会“突破束缚”的不易。追梦路径即梦想:14世纪意大利新实现梦想的过程——勇气的来源,梦想的方向——梦想的起点还是终点——梦想成真推动社会进步这条线索,也确保了学生历史感的一致。
至于史料问题,本课似乎拥有一些便利,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艺术佳作,被后人反复研究,我们很容易看到其影像,但也正是人们对此研究兴趣浓厚,其研究的结论性材料也经常充斥于中学教学中。这有助于教师作设计,却对学生融入历史无益。我们提倡站在前人肩膀上的研究,但不能因为能得到大量研究结论,便成了材料的搬运工,甚至不做分析、也没有考证,只是为了佐证自己或者教材的观点。这不是思维的自然发展路径。其实,现在的高考试题已经表现出对简单的历史研究法的重视,即探讨真相,运用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不妨对这种手法多加模仿,打实基础之后,让学生从历史进程中认识某一事件的历史位置,横向对比同类事件的特征,可将自己的结论与大家之言对比,不足之处则予以缝补。初中作为高中的准备阶段,虽不必作此分析,但应该有清晰的历史线索,让学生们初步学会利用材料和证据与老师、同学交流观点。因此,教师应当确切了解自己所提供材料的涵义及用途。值得注意的是,用途不一,材料类型亦不可简单重复。回到这堂课,虽然线索清晰,但杨老师更多是让学生从当时时代的代表——艺术作品中品味其特性,但过于倚重对艺术手法的分析,与主题的相关度还不够紧密。
上述种种,都可归结为历史课的历史味,这也是历史课特有的元素,我们所说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发展,还是应该落脚在让学生在历史的味道中,品味和解读历史,得出他们自己的认识。
【责任编辑:全骜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