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市场的SWOT分析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些地区的旅游多以民族风情为特色。但各地民族风情游的兴起使得这些地区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贵阳花溪是典型的民族地区旅游景点,本文以贵阳花溪区为例,对该地区旅游产业进行了SWOT分析。为花溪区旅游发展提供了参考,也为其他民族风情旅游地提供了借鉴。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比如山水、湖泊等自然资源;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资源。以贵阳花溪为例,花溪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璀璨明珠”,是贵州省著名的旅游风景区。花溪拥有天河潭、十里河滩、高坡、红岩峡谷等自然景观,还有青岩古镇、桐埜书屋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有着打造休闲度假游、生态健康游的良好区位优势。
一、花溪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
1.气候优势。花溪位于云贵高原之上,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湿润气候。常年气温在15摄氏度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尤其夏季适合避暑,以“爽爽的贵阳”著称。
2.资源优势。花溪的旅游资源不仅山水、田园、民族风情、古镇等资源丰富,而且天河潭、红岩峡谷、十里河滩等兼有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等特点。可以说,花溪区浓缩了贵州山水的精华。
3.政策优势。当地政府提出将花溪建设成为“生态区、旅游区、文化区”的发展定位和实施“生态立区、工业强区、城建扩区、科教兴区、旅游活区”的发展战略。政府力争用3-5年的时间,将花溪基本建设成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大区。国发二号文件中也提到要支持贵阳花溪建设。
(二)劣势
1. 交通和基础设施落后。花溪老景区基础设施陈旧、新开发景区基础设施尚不健全。已建成的几条公路规格不高,且交通拥堵。造成景区的可进入性差,影响了景区知名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景区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规划虽已开始,但尚需一定的时间才能真正改善现状。
2.专业技术匮乏。贵州省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缺乏旅游人才。旅游业缺乏专业人才的规划、管理和经营。同时贵阳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流出到外省现象普遍,当地对已从业人员的培训较少。
3.旅游项目单一。花溪的知名度不高,仅在周边地区或本省内有一定知名度。这与其旅游项目单一、对自身独特性的开发和利用不足有很大关系。花溪区对自身民族文化与生态环境的特色开发程度不够,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也不够。这些都导致游客参与不足、重游率低。
(三)机遇
近年花溪政府提出了创建“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及打造“多彩贵州、爽爽贵阳、浪漫花溪”的旅游发展战略。发挥花溪离贵阳市区较劲,至机场、火车站交通方便快捷的区位优势。花溪的风景区人文、自然资源都非常丰富,在全省风景区中独一无二,借助政府的大力扶持,花溪的旅游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好机会。
(四)威胁
花溪区旅游开发的最大威胁来自环境污染。花溪区的工业发展先于旅游发展,花溪的石材、物流、农产品等发展迅速。这些产业的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对花溪旅游、生态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其次是花溪旅游产品的特色尚未形成。贵州省内景点特产大同小异。花溪旅游还未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当前,已经有其他地区推出了喀斯特地貌、民族村等旅游产品并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
二、花溪旅游发展的建议及其对其他地区的启示
(一)改善基础设施
少数民族特色景区大多交通不便,导致景区的可进入性差,交通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景区交通的解决需要多部门合作,协调解决。国发二号文件的提出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机遇。为解决当地蔬菜外运,政府规划了多条道路。旅游部门可以借此机会将道路建设拓展到景区,建成围绕景区的环状线路。当前国家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政策,促进旅游发展。
(二)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及项目多样化
花溪区应当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同时实现旅游产品的多样化。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是浓缩了贵州省内多个著名景观的特色。人文资源开发程度不足。应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在总体上提升景区魅力,从而有助于市场培育与拓展的成功。
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应当引起重视。如花溪的烧烤在周边很出名但一直没有出现一个著名品牌。一直都停留在农家乐式的经营方式,没有形成产业。在政府和政策的引导下,加上税收等政策的倾斜,完全可以形成以烧烤服务为主,餐具、交通、住宿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景区只有将文化与自然景观有效结合、开发出有一定辨识度的旅游产品才能突出自身优势。
(三)改善景区基础设施
景区的基础设施答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旧景区的设施陈旧,二是新景区设施缺乏。可以参照其它优秀景点的方法由政府出资成立管理公司,经营景点。景区的盈亏由管理公司负责,政府负责规划和监督。公司化经营应当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作者简介:蒲菲(1987年),女,四川汶川人,羌族,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研究院 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