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历史中的人与课堂中的人
苏海
[关键词]复习课,斯大林模式,法西斯,罗斯福新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48-07
每年高考前的二轮复习课常令老师感到挠头,二轮复习应该怎么上才能更有收效、更有意义?笔者在近日做了一节二轮复习的公开课《何去何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道路选择》,试图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如何在复习课中不止步于单纯的知识整理,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服务高考的同时又坚持育人?二是如何在复习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现将该课的实践过程和笔者的思考作一个粗略的整理,祈请方家指正。
教学过程
(一)困境
呈现关于梁启超、罗素、劳合·乔治的三段材料:
材料一:全社会(欧洲)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是怎生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材料二:资本主义在今日已不容于世界。
——罗素《民主与革命》(1920年)
材料三: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
——劳合·乔治(1919年)转引自:
贝克《伍德罗·威尔逊与世界和解》
教学意图:用多个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身份的人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来显示当时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具有全球性。
师:资本主义出了什么问题呀。(当时的梁启超和章士钊给出了很有见地的回答,但教师并不急于出示前人的思考成果)你们有想法吗?
生:一战的影响。一战是资本主义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挑起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侵略性。
师:她这是在利用选修3的知识,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问题(这既是对学生回答的提炼升华,也在暗示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回答的角度)。
生:第二个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贫富分化。
师(总结提升):她这是在利用必修2的知识,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了。
教学意图: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中,教师的及时总结可以突出学生发言的重点,使课堂既能发散又能集中,又可以指引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梁启超和章士钊当时的思考:
欧洲社会上,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一国之内,早已分开两国:一个劳动国,一个资本国。那资本国和劳动国,早晚总有一天会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准备着听战报罢。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以工业立国者,因事事皆积极进行,故恒至生产过剩,竞争市场,推广殖民地,因此血战,前后相继。
——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
教师用材料反证了学生回答的正确,然后用赞扬的口吻感叹:“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教学意图:将材料的出现放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后面,这样安排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成果和历史上智者的想法一样时,也会有巨大的成就感。
至此,一战至二战之间资本主义的困境已经展现,造成困境的原因已经揭示,历史呼唤新的道路。
(二)新路
1.斯大林模式:
师(开篇将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进行了概念区分):大家要注意,我没有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社会主义不等于斯大林模式。
教师先要求学生都把书合上,“概括地说一说,关于斯大林模式我们要掌握哪几个大问题?”让学生对斯大林模式有一个概括的回忆,再要求“大家把书翻开,谁有具体的疑问?”让学生先提问,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
生(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提问):书上说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那么什么样的改革才能算有效的,能帮助苏联进一步发展?
师(先把学生的问题拆成了两部分):计划经济有弊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发挥):计划经济有什么弊病(这样做的目的是借此机会说明斯大林模式的部分特点)?
师:好的计划应该能反映人们的需要,可是挨家挨户地询问明年有什么需要,显然太麻烦了,苏联做过试验,为一个中等城市完整地制定一年的计划需要花费20年的时间,而且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恐怕并不知道自己明年具体需要什么?试问,在座哪位知道自己下个礼拜想吃什么?同理,爱迪生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有什么发明。所以,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斯大林模式不能克服的一个问题是,计划不能和人的现实需要和创造发明结合起来。
生:如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师:这要等到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时,会具体地学到(超出了本专题探讨的范围)。
师:如果你们没有别的问题,那么轮到我来问一问了(将课堂的主动权重新把握在教师手中)。
师:第一个问题,斯大林的具体措施中,哪一条是核心(这样设问的目的是要在复习中突出重要内容)?
生: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核心。
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他都是为这一条服务的,比如,为什么要搞计划经济?为什么要实行全面公有制?为什么要推行农业集体化?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核心任务,抓住这一点,在复习中就能纲举目张,还有利于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第二个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实现了吗(这实际上是在问斯大林模式的意义,借此检查学生对课本的记忆情况)?
师:第三个问题,目的实现了,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实际上是在问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再次检查学生对课本的记忆情况)?
师:刚才同学提到“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拿走了什么(在此教师用史实深刻地反思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惨痛之处)?
生:粮食。
师:拿走了多少?
就在学生众说纷纭的时候,教师继续在大屏幕上展示由于农业集体化造成的大饥荒的图片,在学生中引起震动。
师:究竟有多少人饿死,没有全面的统计数字,今天乌克兰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仅1932-1933年间,在乌克兰一地,大概就有240-750万人饿死,他们并不是没有生产出粮食,粮食被用去干什么了?
生:卖到国际市场上换工业设备。
师: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那时候设备便宜(暗指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玉贞教授统计了一下,每饿死一个人给国家作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苏联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代价的,这是多么残酷的现代化呀!
师:而在当时,苏联一方面渲染自己工业化的成功,另一方面则小心掩藏饥荒的真相,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题:
2010北京西城一模:
23.20世纪30年代,10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师:这道题选C没问题,其中引用的数字尽管有所夸大,但现象却是真实的,在美国人自己写的《光荣与梦想》那本书里就记录着类似的事,当时斯大林模式不仅在美国、在世界各国都引来无数人的羡慕向往,向苏联学习,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浪潮。
生:土耳其的凯末尔。
师:今天,我们说无论出于怎样远大的理想,以饿死人作为代价都不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前苏联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2.法西斯:
师:不像今天这样臭名昭著,那时候的法西斯在全世界可是拥有不少粉丝。呈现材料:
法西斯主义是衰退社会中的一副兴奋剂,法西斯主义能救我国吗?我们回答:能。法西斯主义就是现在我国最需要的东西。
师:知道这是谁在说话吗?
这种提问很新鲜,学生很感兴趣,但没有想到正确的答案,所以当教师将蒋介石戎装讲演的图片呈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学生非常惊讶,教师乘机说:“这个世界多迷茫呀!真正是何去何从!”加深了学生对那个时代的认识,还实现了对本课课题的呼应。
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西斯,在大屏幕上投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统计数字:
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8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德国还大建公共工程,修筑了那个时代最发达的高速公路;德国还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全民福利,建立了妇女生孩子要给补贴等现代国家一系列的生活保障措施。
师:如果单纯从经济上看,法西斯似乎成绩斐然(引入第三帝国留下的老照片)。
师:看着那一张张笑脸,似乎德国人都生活得很好、很幸福(教师道破学生心中的疑问)。
师:所以,对法西斯不能只看GDP。
教学意图:制造疑问,埋设转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有利于下一步疑问的解决。同时这样讲也可以突出法西斯的欺骗性。
师:我们换一个角度吧,法西斯有什么特征?选修三上怎么写的?
生: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师:回答得很好,但对这个答案我却总觉得不解渴,因为这样无法把法西斯和古代的那些大帝国区别开,哪位同学上百度百科看一看有没有新的解释,一会儿告诉我们。
教学意图:将手机引入课堂,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的空间,使师生获得了及时和广阔的信息来源。这种方式符合天津一中的学情、也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为笔者一直所使用。
在等待搜索结果时,教师带领学生继续翻看第三帝国老照片(见下页),终于发现了问题。
师:原来德国人在元首的领导下长得都一样了,不仅衣服一样,而且头形也一样,不仅笑容一样,而且眼神一样,原来他们被洗脑了,没有了自己的头脑和思想,陷入集体无意识,最终变成元首对外扩张的利刃!(这种有形象素材作为支撑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刻探讨法西斯的特征做了很好的准备)
生(分享在网上搜到的结果):法西斯最原始的几号是“力量源自团结”,最典型的概括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学生们愕然)
师:这居然是法西斯的特征?大家没想到吧?
师:谁都知道个人和集体、个性与共性应该辩证看待,但是历史上每每m现以国家和集体名义践踏个人权益的悲剧。如果按照进化论的思路,当鱼变成两柄类的时候,难道不是只有一条鱼率先离开温暖的海洋爬上陌生的陆地;当猴子变成人的时候,难道不是只有一只猴子率先离开安全的树冠来到危机四伏的地面;当人类开始学习使用火的时候,难道不是只有一个人率先克服恐惧,将火焰驯服为我们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表现为个性对共性的突破。所以我们要尊重人、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个性!这也正是人文主义核心。下面我们学习罗斯福新政。
教学意图:教师选择在这里发挥,是因为此刻需要对极权统治做一个深入的批判,同时也需要引出下一条道路一罗斯福新政,课程的内容在这里发生转折,这里正是抨击极权统治、弘扬人文精神的最好节点,而这两者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可以归纳为对人的不同态度。
3.罗斯福新政:
教师“故伎重演”,问:“对于罗斯福新政我们应该掌握哪几个大问题”提问。学生概括之后,再追问“谁有具体的疑问?”
在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之后,教师进入下一个问题:“复兴工业有什么意义?”再次检查学生对课本的记忆情况。在肯定学生记忆准确之后。教师开始深入挖掘这个新政核心措施的意义,希望以此带动学生对整个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理解。
师:教材上对复兴工业的意义表述得有点小,实际影响更深远,在此之前美国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无所不用其极,常见的办法就是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只要没犯法,企业内部的事也没人管得了,而且只要有一家企业这么干,大家就都得这么干,因为没有人竞争得过血汗工厂,有良心有道德的资本家为了生存也只能随波逐流,这在经济学上叫劣币驱逐良币。当然新政开始以后就不一样了,政府限定最长劳动时间,那么资本家该如何赢利呢?
生(应声而起):一个是改革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个是技术创新。
师(提升学生的回答):于是,资本主义逐步告别血腥野蛮的发展道路,走上注重科技创新、改良经营管理的道路(这样,复兴工业这一新政的核心措施的意义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挖掘,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加深了)。
师(进一步设问):如果说复兴工业体现了罗斯福新政与以往传统资本主义的不同,还有一个措施则把罗斯福新政和同时代的另外两条道路鲜明地区别开了,知道是哪一个吗?
生(多种答案):社会立法、调整农业、社会保障。
师:其实,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我们也不需要唯一的答案,但是我们每一种不同的理解都应该大声地讲出来,因为真理就像阳光一样,谁也不能垄断!(以此为学生的思维松绑,解放学生的头脑)
师(引领学生深入分析这个问题):话得从头说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贫富分化。
师:解决的直接办法是得让工人有钱,政府能不能直接给工人涨工资?不能,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企业是私企。怎么才能让资本家给工人涨工资呢?
生(这时一个学生受到激发):劳资关系中双方是不对等的,资本家拥有资本,劳动者拥有的是劳动力,所以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就要使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相对平衡。
师:怎样才能提高劳动者在与资本家博弈时的实力呢?
生:让工人们团结起来!(引来满场的掌声和微笑)
师(总结):对。赋予工人结成工会、游行和示威的权利,提高工人与资本家博弈的能力,于是我们工人有力量!在与资本家的斗争中,工人的境遇逐渐改善。
师(进一步设问):那么在那个风云际会、何去何从的时代,罗斯福新政最伟大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的本意是想得到诸如“部分地摆脱了传统资本主义的困境,同时又捍卫了传统的民主政治”之类的答案,但学生出乎意料地引用了2006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一句解说词:“罗斯福新政使人民获得了免于匮乏的自由”,教师尽管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和基本含义,但却对这句话的深刻意义不甚了了,给出了含混的回应,事后看最好的办法是教师承认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准备,请该生进一步说一说他的理解。聊以自慰的是教师还是指出了“罗斯福新政使人民获得了免于匮乏的自由,此举扩大了人的权利”,并进一步从“人”的视角总结这三条道路的特征。
师:如果说斯大林模式错误地把人当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价,法西斯罪恶地把人愚化为统治集团对外扩张的武器,而罗斯福新政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民主政治、还进一步扩大了人的民主权利!
4.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
师:至此,三条道路我们已经分别讲完了。下面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探讨一下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三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生1:苏联走上斯大林模式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师:我们现在是第二轮复习了,我们不要再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分着说。
生1(受到启发,立即改变了思路):首先是现实国情不同,其次是历史上民主传统的深厚程度不同,还有就是领导者的素质不同。
生2: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师(布置作业):课下,就刚才总结出来的这几点进行充实,形成完整的答案。
师(生发新的问题):附带地问一句,这三条不同的道路,有相似的地方吗?
生:政府干预经济。
师(纠正):这样说似乎不好,有些理论工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只能说在生产力进步的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下,这三个国家都实现了经济上更高层次的联合,在斯大林模式就体现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掌控,在资本主义就体现为国家干预经济,其中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对内调整、法西斯侧重于对外扩张。
(三)前途
师:关于这三条道路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前途。但是,它们的前途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这段历史时期还没有定数,我们得等到以后的学习中才能看到它们发展竞争的全貌,到那时才能进一步探讨它们对人类的影响,获得更多的历史启迪。但有一点现在就可以肯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包括物的发展,更包括人的发展,而后者才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历史的教训表明,如果忽略人、漠视人、戕害人,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教学反思
1.最初的意图。笔者承担这节公开课的最初意图是探索高三二轮复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笔者的想象中,一节好的二轮复习课应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突出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描绘出该时代的典型图景,这正是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不同之处;二是实现历史知识的结构化,帮助学生优化记忆;三是在聚合了众多分散在几本书、不同章节的知识以后,生成新的认识和能力,即所谓温故知新;四是用恰当贴切的题目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但随着设计的逐步深入,笔者开始对这节课寄予更多的期望,希望这节课能既服务于应试又高于应试,当然这种期待也源于笔者对一中学生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的信心。
2.选题和立意。笔者选择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个风云际会的历史时期,力图为学生展现传统资本主义受到广泛怀疑,斯大林模式、法西斯、罗斯福新政三条新的道路竞技争雄的时代图景,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透视这三条道路的内在特征、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并展望它们各自的命运前途。整个教学过程环绕的核心是“人”:斯大林模式错误地把人当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价,法西斯罪恶地把人愚化为统治集团对外扩张的武器,而罗斯福新政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民主政治、还进一步扩大了人的民主权利。最后的结语也是用“人”来点题。整节课的布局谋篇和对历史的解释分析都立足于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这体现了“历史教学要关注历史中的人”的要求。
3.开放的课堂。笔者在设计具体教学环节的时候,力图打造一堂开放的课,发扬课堂民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为:
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生成。笔者在设计本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材料的辅助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地生成新的认识,而非被动地接受灌输”,即关注学生的习得过程而非单纯的学习结果。例如,在讲解法西斯的特征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法西斯的概念,而是先从法西斯的经济成就人手,引发学生的怀疑,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接着连续出示第三帝国留下的老照片,学生会发现整个德国整齐划一、全社会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兵营,这时再引入百度百科对法西斯最典型的概括,学生终于认识到法西斯已经把国民洗脑,德国人陷入了集体无意识,最后沦为元首对外扩张侵略的工具。从设疑、到探索发现、到释疑,思维的推进水到渠成。而本课最重要的生成成果是先铺陈时代背景——“在一战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传统的资本主义道路受到广泛的怀疑和批判,‘向何处去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斯大林模式和法西斯迅速崛起,在全世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再现广阔的历史图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世界前途的莫测和形势的危急,从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黄仁宇说过:“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视野。”视野的扩大可以帮助学生生成更为宏观和准确的历史认识。
双向的师生交流。既有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教师回答,如进行到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时,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答之后,笔者再主动提问,这才进入到教师主导的阶段。这样做会导致课堂上险象环生,实际作课时,有一个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师设计的下一个问题撞车,结果笔者在过渡时衔接得不太流畅,尽管如此,但笔者仍然坚持在复习中预留出专门的环节和时间,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开放的问题和开放的答案。设计开放的问题,并允许存在不同的答案,如“哪一个措施最能体现新政与斯大林模式和法西斯道路的区别?”学生们提出了多种答案,教师也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使一个学生受到激发做了极为精彩的发言,教师又指出我们不需要唯一的答案,每一种不同的理解都应该得到尊重,为学生的思维松绑,解放学生的头脑。
多元的材料。本课采用的材料,有的来自历史著作、有的来自时政新闻,如乌克兰纪念饥荒活动,有的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有的是当场用手机上网搜索的,如百度百科上对法西斯的解释。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辅助学习,这是笔者的习惯,平时每当学生发问而笔者一时不能解答时总是立即求助于手机网络,从而使课堂获得了及时而且广阔的资料来源。当然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都存在疑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抗拒手机进入课堂的潮流,因为拒绝新的技术实际上是在拒绝未来。
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注重课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这不仅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如材料一般是先出现用来辅助学生思考的,但本课有一处则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并发言,再呈现材料,把学生的认识和前人的思想成果对比,得出“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慨,提振学生的信心。
以上所做种种设计的核心都是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而这些具体的教学手段与本课的选题和立意结合起来,做到了既在解释历史时运用人文主义的观点,又在组织教学时发扬课堂民主、尊重学生,以人文精神统一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课堂内容与形式。既关注了历史中的人,也关注了课堂中的人。
【责任编辑:全骜颉】
[关键词]复习课,斯大林模式,法西斯,罗斯福新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0457-6241(2014)07-0048-07
每年高考前的二轮复习课常令老师感到挠头,二轮复习应该怎么上才能更有收效、更有意义?笔者在近日做了一节二轮复习的公开课《何去何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道路选择》,试图就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如何在复习课中不止步于单纯的知识整理,而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服务高考的同时又坚持育人?二是如何在复习课中激发学生的求知积极性?现将该课的实践过程和笔者的思考作一个粗略的整理,祈请方家指正。
教学过程
(一)困境
呈现关于梁启超、罗素、劳合·乔治的三段材料:
材料一:全社会(欧洲)人心都陷入怀疑、沉闷、畏惧之中,好像失去了罗针的海船,迎着风遇着雾,不知前途是怎生好。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材料二:资本主义在今日已不容于世界。
——罗素《民主与革命》(1920年)
材料三:所有现存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的秩序都受到了欧洲各地广大人民的怀疑。
——劳合·乔治(1919年)转引自:
贝克《伍德罗·威尔逊与世界和解》
教学意图:用多个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身份的人对资本主义的批评,来显示当时对资本主义的怀疑具有全球性。
师:资本主义出了什么问题呀。(当时的梁启超和章士钊给出了很有见地的回答,但教师并不急于出示前人的思考成果)你们有想法吗?
生:一战的影响。一战是资本主义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而挑起的,体现了资本主义的侵略性。
师:她这是在利用选修3的知识,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分析问题(这既是对学生回答的提炼升华,也在暗示这个问题还有其他回答的角度)。
生:第二个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贫富分化。
师(总结提升):她这是在利用必修2的知识,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来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一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了。
教学意图:在教师与学生的问答中,教师的及时总结可以突出学生发言的重点,使课堂既能发散又能集中,又可以指引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梁启超和章士钊当时的思考:
欧洲社会上,富者益富,贫者益贫,一国之内,早已分开两国:一个劳动国,一个资本国。那资本国和劳动国,早晚总有一天会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们准备着听战报罢。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以工业立国者,因事事皆积极进行,故恒至生产过剩,竞争市场,推广殖民地,因此血战,前后相继。
——章士钊《在上海暨南大学商科演讲欧游之感想》
教师用材料反证了学生回答的正确,然后用赞扬的口吻感叹:“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
教学意图:将材料的出现放在学生思考和发言的后面,这样安排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思考成果和历史上智者的想法一样时,也会有巨大的成就感。
至此,一战至二战之间资本主义的困境已经展现,造成困境的原因已经揭示,历史呼唤新的道路。
(二)新路
1.斯大林模式:
师(开篇将斯大林模式与社会主义进行了概念区分):大家要注意,我没有使用社会主义这个概念,社会主义不等于斯大林模式。
教师先要求学生都把书合上,“概括地说一说,关于斯大林模式我们要掌握哪几个大问题?”让学生对斯大林模式有一个概括的回忆,再要求“大家把书翻开,谁有具体的疑问?”让学生先提问,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
生(就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提问):书上说计划经济体制由于缺乏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那么什么样的改革才能算有效的,能帮助苏联进一步发展?
师(先把学生的问题拆成了两部分):计划经济有弊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
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了发挥):计划经济有什么弊病(这样做的目的是借此机会说明斯大林模式的部分特点)?
师:好的计划应该能反映人们的需要,可是挨家挨户地询问明年有什么需要,显然太麻烦了,苏联做过试验,为一个中等城市完整地制定一年的计划需要花费20年的时间,而且更关键的问题在于,人们恐怕并不知道自己明年具体需要什么?试问,在座哪位知道自己下个礼拜想吃什么?同理,爱迪生并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有什么发明。所以,在当前技术条件下,斯大林模式不能克服的一个问题是,计划不能和人的现实需要和创造发明结合起来。
生:如何改革计划经济体制?
师:这要等到复习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时,会具体地学到(超出了本专题探讨的范围)。
师:如果你们没有别的问题,那么轮到我来问一问了(将课堂的主动权重新把握在教师手中)。
师:第一个问题,斯大林的具体措施中,哪一条是核心(这样设问的目的是要在复习中突出重要内容)?
生: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核心。
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他都是为这一条服务的,比如,为什么要搞计划经济?为什么要实行全面公有制?为什么要推行农业集体化?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核心任务,抓住这一点,在复习中就能纲举目张,还有利于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师:第二个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实现了吗(这实际上是在问斯大林模式的意义,借此检查学生对课本的记忆情况)?
师:第三个问题,目的实现了,付出了多大的代价(这实际上是在问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再次检查学生对课本的记忆情况)?
师:刚才同学提到“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太多”,拿走了什么(在此教师用史实深刻地反思苏联现代化道路的惨痛之处)?
生:粮食。
师:拿走了多少?
就在学生众说纷纭的时候,教师继续在大屏幕上展示由于农业集体化造成的大饥荒的图片,在学生中引起震动。
师:究竟有多少人饿死,没有全面的统计数字,今天乌克兰每年都举行纪念活动,乌克兰官方公布的数字是,仅1932-1933年间,在乌克兰一地,大概就有240-750万人饿死,他们并不是没有生产出粮食,粮食被用去干什么了?
生:卖到国际市场上换工业设备。
师:为什么这么着急?因为那时候设备便宜(暗指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李玉贞教授统计了一下,每饿死一个人给国家作出的是10个卢布的贡献。苏联的现代化是以人为代价的,这是多么残酷的现代化呀!
师:而在当时,苏联一方面渲染自己工业化的成功,另一方面则小心掩藏饥荒的真相,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题:
2010北京西城一模:
23.20世纪30年代,10万美国人申请向苏联移民,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①美国经济出现大萧条
②美国人口多导致生存艰难
③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师:这道题选C没问题,其中引用的数字尽管有所夸大,但现象却是真实的,在美国人自己写的《光荣与梦想》那本书里就记录着类似的事,当时斯大林模式不仅在美国、在世界各国都引来无数人的羡慕向往,向苏联学习,一时成为那个时代的浪潮。
生:土耳其的凯末尔。
师:今天,我们说无论出于怎样远大的理想,以饿死人作为代价都不符合人道主义的精神,前苏联的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2.法西斯:
师:不像今天这样臭名昭著,那时候的法西斯在全世界可是拥有不少粉丝。呈现材料:
法西斯主义是衰退社会中的一副兴奋剂,法西斯主义能救我国吗?我们回答:能。法西斯主义就是现在我国最需要的东西。
师:知道这是谁在说话吗?
这种提问很新鲜,学生很感兴趣,但没有想到正确的答案,所以当教师将蒋介石戎装讲演的图片呈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学生非常惊讶,教师乘机说:“这个世界多迷茫呀!真正是何去何从!”加深了学生对那个时代的认识,还实现了对本课课题的呼应。
教师开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西斯,在大屏幕上投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的统计数字:
德国在1938年占世界制造业产量的14.3%,超过法国和英国生产的总和;失业人数1933年为550万,1935年为200万,1937年不到100万,1938年只有几万了,基本上“消灭”了失业现象;德国还大建公共工程,修筑了那个时代最发达的高速公路;德国还在全世界第一个实现了全民福利,建立了妇女生孩子要给补贴等现代国家一系列的生活保障措施。
师:如果单纯从经济上看,法西斯似乎成绩斐然(引入第三帝国留下的老照片)。
师:看着那一张张笑脸,似乎德国人都生活得很好、很幸福(教师道破学生心中的疑问)。
师:所以,对法西斯不能只看GDP。
教学意图:制造疑问,埋设转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有利于下一步疑问的解决。同时这样讲也可以突出法西斯的欺骗性。
师:我们换一个角度吧,法西斯有什么特征?选修三上怎么写的?
生:对内独裁、对外扩张。
师:回答得很好,但对这个答案我却总觉得不解渴,因为这样无法把法西斯和古代的那些大帝国区别开,哪位同学上百度百科看一看有没有新的解释,一会儿告诉我们。
教学意图:将手机引入课堂,极大地扩展了课堂的空间,使师生获得了及时和广阔的信息来源。这种方式符合天津一中的学情、也符合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为笔者一直所使用。
在等待搜索结果时,教师带领学生继续翻看第三帝国老照片(见下页),终于发现了问题。
师:原来德国人在元首的领导下长得都一样了,不仅衣服一样,而且头形也一样,不仅笑容一样,而且眼神一样,原来他们被洗脑了,没有了自己的头脑和思想,陷入集体无意识,最终变成元首对外扩张的利刃!(这种有形象素材作为支撑的认识为进一步深刻探讨法西斯的特征做了很好的准备)
生(分享在网上搜到的结果):法西斯最原始的几号是“力量源自团结”,最典型的概括是“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学生们愕然)
师:这居然是法西斯的特征?大家没想到吧?
师:谁都知道个人和集体、个性与共性应该辩证看待,但是历史上每每m现以国家和集体名义践踏个人权益的悲剧。如果按照进化论的思路,当鱼变成两柄类的时候,难道不是只有一条鱼率先离开温暖的海洋爬上陌生的陆地;当猴子变成人的时候,难道不是只有一只猴子率先离开安全的树冠来到危机四伏的地面;当人类开始学习使用火的时候,难道不是只有一个人率先克服恐惧,将火焰驯服为我们的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表现为个性对共性的突破。所以我们要尊重人、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个性!这也正是人文主义核心。下面我们学习罗斯福新政。
教学意图:教师选择在这里发挥,是因为此刻需要对极权统治做一个深入的批判,同时也需要引出下一条道路一罗斯福新政,课程的内容在这里发生转折,这里正是抨击极权统治、弘扬人文精神的最好节点,而这两者的区别在某种意义上恰恰可以归纳为对人的不同态度。
3.罗斯福新政:
教师“故伎重演”,问:“对于罗斯福新政我们应该掌握哪几个大问题”提问。学生概括之后,再追问“谁有具体的疑问?”
在解决了学生的问题之后,教师进入下一个问题:“复兴工业有什么意义?”再次检查学生对课本的记忆情况。在肯定学生记忆准确之后。教师开始深入挖掘这个新政核心措施的意义,希望以此带动学生对整个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理解。
师:教材上对复兴工业的意义表述得有点小,实际影响更深远,在此之前美国的企业为了获取利润无所不用其极,常见的办法就是延长劳动时间和加大劳动强度,只要没犯法,企业内部的事也没人管得了,而且只要有一家企业这么干,大家就都得这么干,因为没有人竞争得过血汗工厂,有良心有道德的资本家为了生存也只能随波逐流,这在经济学上叫劣币驱逐良币。当然新政开始以后就不一样了,政府限定最长劳动时间,那么资本家该如何赢利呢?
生(应声而起):一个是改革自己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一个是技术创新。
师(提升学生的回答):于是,资本主义逐步告别血腥野蛮的发展道路,走上注重科技创新、改良经营管理的道路(这样,复兴工业这一新政的核心措施的意义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挖掘,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加深了)。
师(进一步设问):如果说复兴工业体现了罗斯福新政与以往传统资本主义的不同,还有一个措施则把罗斯福新政和同时代的另外两条道路鲜明地区别开了,知道是哪一个吗?
生(多种答案):社会立法、调整农业、社会保障。
师:其实,这个问题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意见,我们也不需要唯一的答案,但是我们每一种不同的理解都应该大声地讲出来,因为真理就像阳光一样,谁也不能垄断!(以此为学生的思维松绑,解放学生的头脑)
师(引领学生深入分析这个问题):话得从头说起,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还有社会贫富分化。
师:解决的直接办法是得让工人有钱,政府能不能直接给工人涨工资?不能,因为绝大多数美国企业是私企。怎么才能让资本家给工人涨工资呢?
生(这时一个学生受到激发):劳资关系中双方是不对等的,资本家拥有资本,劳动者拥有的是劳动力,所以要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就要使劳资之间的力量对比相对平衡。
师:怎样才能提高劳动者在与资本家博弈时的实力呢?
生:让工人们团结起来!(引来满场的掌声和微笑)
师(总结):对。赋予工人结成工会、游行和示威的权利,提高工人与资本家博弈的能力,于是我们工人有力量!在与资本家的斗争中,工人的境遇逐渐改善。
师(进一步设问):那么在那个风云际会、何去何从的时代,罗斯福新政最伟大的意义是什么?
教师的本意是想得到诸如“部分地摆脱了传统资本主义的困境,同时又捍卫了传统的民主政治”之类的答案,但学生出乎意料地引用了2006年央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一句解说词:“罗斯福新政使人民获得了免于匮乏的自由”,教师尽管知道这句话的出处和基本含义,但却对这句话的深刻意义不甚了了,给出了含混的回应,事后看最好的办法是教师承认对学生的回答没有准备,请该生进一步说一说他的理解。聊以自慰的是教师还是指出了“罗斯福新政使人民获得了免于匮乏的自由,此举扩大了人的权利”,并进一步从“人”的视角总结这三条道路的特征。
师:如果说斯大林模式错误地把人当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价,法西斯罪恶地把人愚化为统治集团对外扩张的武器,而罗斯福新政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民主政治、还进一步扩大了人的民主权利!
4.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
师:至此,三条道路我们已经分别讲完了。下面我们把它们综合起来,探讨一下有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三个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生1:苏联走上斯大林模式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点……
师:我们现在是第二轮复习了,我们不要再这样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分着说。
生1(受到启发,立即改变了思路):首先是现实国情不同,其次是历史上民主传统的深厚程度不同,还有就是领导者的素质不同。
生2: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的地位不同。
师(布置作业):课下,就刚才总结出来的这几点进行充实,形成完整的答案。
师(生发新的问题):附带地问一句,这三条不同的道路,有相似的地方吗?
生:政府干预经济。
师(纠正):这样说似乎不好,有些理论工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本不能相提并论。所以,我们只能说在生产力进步的背景下、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下,这三个国家都实现了经济上更高层次的联合,在斯大林模式就体现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掌控,在资本主义就体现为国家干预经济,其中罗斯福新政侧重于对内调整、法西斯侧重于对外扩张。
(三)前途
师:关于这三条道路还有最后一个问题:前途。但是,它们的前途在一战和二战之间的这段历史时期还没有定数,我们得等到以后的学习中才能看到它们发展竞争的全貌,到那时才能进一步探讨它们对人类的影响,获得更多的历史启迪。但有一点现在就可以肯定: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包括物的发展,更包括人的发展,而后者才是社会进步的核心。历史的教训表明,如果忽略人、漠视人、戕害人,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教学反思
1.最初的意图。笔者承担这节公开课的最初意图是探索高三二轮复习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笔者的想象中,一节好的二轮复习课应该实现以下目标:一是突出某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特征,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描绘出该时代的典型图景,这正是二轮复习与一轮复习的不同之处;二是实现历史知识的结构化,帮助学生优化记忆;三是在聚合了众多分散在几本书、不同章节的知识以后,生成新的认识和能力,即所谓温故知新;四是用恰当贴切的题目深化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加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但随着设计的逐步深入,笔者开始对这节课寄予更多的期望,希望这节课能既服务于应试又高于应试,当然这种期待也源于笔者对一中学生所具备的人文素养的信心。
2.选题和立意。笔者选择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这个风云际会的历史时期,力图为学生展现传统资本主义受到广泛怀疑,斯大林模式、法西斯、罗斯福新政三条新的道路竞技争雄的时代图景,再进一步引导学生透视这三条道路的内在特征、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并展望它们各自的命运前途。整个教学过程环绕的核心是“人”:斯大林模式错误地把人当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代价,法西斯罪恶地把人愚化为统治集团对外扩张的武器,而罗斯福新政不仅保存了传统的民主政治、还进一步扩大了人的民主权利。最后的结语也是用“人”来点题。整节课的布局谋篇和对历史的解释分析都立足于对“人”的价值的尊重,这体现了“历史教学要关注历史中的人”的要求。
3.开放的课堂。笔者在设计具体教学环节的时候,力图打造一堂开放的课,发扬课堂民主、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为:
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生成。笔者在设计本课时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材料的辅助和相互交流中逐渐地生成新的认识,而非被动地接受灌输”,即关注学生的习得过程而非单纯的学习结果。例如,在讲解法西斯的特征时并没有直接给出法西斯的概念,而是先从法西斯的经济成就人手,引发学生的怀疑,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接着连续出示第三帝国留下的老照片,学生会发现整个德国整齐划一、全社会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兵营,这时再引入百度百科对法西斯最典型的概括,学生终于认识到法西斯已经把国民洗脑,德国人陷入了集体无意识,最后沦为元首对外扩张侵略的工具。从设疑、到探索发现、到释疑,思维的推进水到渠成。而本课最重要的生成成果是先铺陈时代背景——“在一战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传统的资本主义道路受到广泛的怀疑和批判,‘向何处去成为全球性的问题,而斯大林模式和法西斯迅速崛起,在全世界拥有巨大的影响力”,通过再现广阔的历史图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世界前途的莫测和形势的危急,从而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意义。黄仁宇说过:“历史研究最重要的不是才华,而是视野。”视野的扩大可以帮助学生生成更为宏观和准确的历史认识。
双向的师生交流。既有传统的教师问、学生答,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教师回答,如进行到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时,学生自由提问教师解答之后,笔者再主动提问,这才进入到教师主导的阶段。这样做会导致课堂上险象环生,实际作课时,有一个学生提的问题与教师设计的下一个问题撞车,结果笔者在过渡时衔接得不太流畅,尽管如此,但笔者仍然坚持在复习中预留出专门的环节和时间,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开放的问题和开放的答案。设计开放的问题,并允许存在不同的答案,如“哪一个措施最能体现新政与斯大林模式和法西斯道路的区别?”学生们提出了多种答案,教师也谈了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并使一个学生受到激发做了极为精彩的发言,教师又指出我们不需要唯一的答案,每一种不同的理解都应该得到尊重,为学生的思维松绑,解放学生的头脑。
多元的材料。本课采用的材料,有的来自历史著作、有的来自时政新闻,如乌克兰纪念饥荒活动,有的是教师课前准备好的,有的是当场用手机上网搜索的,如百度百科上对法西斯的解释。允许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辅助学习,这是笔者的习惯,平时每当学生发问而笔者一时不能解答时总是立即求助于手机网络,从而使课堂获得了及时而且广阔的资料来源。当然网络环境下信息的科学性、权威性都存在疑问,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抗拒手机进入课堂的潮流,因为拒绝新的技术实际上是在拒绝未来。
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注重课堂呈现方式的多样化,这不仅有利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气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历史。如材料一般是先出现用来辅助学生思考的,但本课有一处则先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并发言,再呈现材料,把学生的认识和前人的思想成果对比,得出“英雄所见略同”的感慨,提振学生的信心。
以上所做种种设计的核心都是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求知积极性。而这些具体的教学手段与本课的选题和立意结合起来,做到了既在解释历史时运用人文主义的观点,又在组织教学时发扬课堂民主、尊重学生,以人文精神统一课堂的内容与形式。课堂内容与形式。既关注了历史中的人,也关注了课堂中的人。
【责任编辑:全骜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