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分析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

关键词:考命题,计量史学,统计数据,分析题
随着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历史学科命题越来越多地反映出多种史学研究视角和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多种史学研究角度包括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等;不同的史学研究方法则涉及了社会史学、计量史学、生态史学、心理史学等领域的方法。在史学领域广泛运用的计量史学方法,近年在高考试题中不断采用,成为一大趋势。为了便于表述,以下将“应用计量史学方法的试题”简称为“历史统计数据分析题”。
计量史学的方法,是指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其概括为对一系列可以量度的现象进行的历史研究。①计量史学的最大特征就是运用自然科学中数学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它的显著作用是促使历史研究走向精密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传统史学研究中用模糊的语言解释历史的缺陷。由于这一历史研究方法有利于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意识和素养,近几年的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不乏计量数据的引入。本文以2013年各地高考试题为例,分析这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能力层次,进而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求教于同仁。
用各类统计数据命题在高考中由来已久。近年的趋势是形式多样化,应用广泛化。从今年的情况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高考试题中运用广泛。根据对今年全国各地15份历史文综和历史单科的试卷统计,有11份试卷涉及计量史学的方法,占试卷总量的77.3%。在11份试卷中一共有22题涉及计量统计的方法,涵盖高中历史三本必修教材的内容。
第二,数据统计方法各异,试题的形式多样。现有试题主要通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以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同时,将数据制作成各种表格、条形图、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还有不少试题将制作的数据表格和文字或图片相结合,组合成图文并茂的史料阅读题。
第三,试题内容主要集中在必修二经济史部分。经济史的相关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数据资料和统计信息,如赋税、物价、产量的数据等经济资料,在以描述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史学体系下,这些资料无法得到合理的使用。计量史学使用数据统计方法可以合理处理和利用传统史学无法处理的大量的史料,从而更能反映传统史学难以描述的历史史实。在今年各地数据统计的高考题中,涉及必修一的占4.55%,必修三有18.18%,必修二则占到了77.27%。
高考试题中运用统计数据来命题的各类题目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从试题的能力层次上体现出来。以今年全国各地的高考题为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类试题反映出的四个能力层次。
第一,依托统计图表考查相关史实。这类试题中图表数据作用不大,只是依托,能力层次主要停留在学生的记忆能力。如2013年江苏高考第8题:
下表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全面抗战运输物资的需要
B.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这道题是用1928—1935年中国轮船的相关统计数据说明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但这一状况出现的原因和数据统计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可以不去分析数据,而直接依据1928—1935年这个时间段,根据记忆的课本内容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所以这道题要求的能力层次相对较低。
第二,考查统计数据解读能力。这类题能力层次稍高,但也仅仅是对统计图中所反映趋势进行解读,如2013年四川文综试题的第三题:
下表是1620年和1850年江南八府一州城乡人口统计。据此判断,这一时段该地区
A.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B.城市经济规模扩大
C.农业经济日益凋敝
D.人口增速全国领先
历史上,中国政府对农业一直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也留下了很好的农业数据记录。同时,中国古代政府也留下不少经济学中的非农数据,如城市户籍与人口。计量史学可以根据城市人口发展来推测城市的经济活动。四川卷的这道题涉及的统计数据是1620年和1850年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的统计。表面上看和前面轮船统计题很相似,但这两道题的能力层次却不一样,这道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要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才能得出正确答案。数据表明从1620年到1850年,城镇人口的增长率超过了农村,数据反映出这一时期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答案是B选项。这道题首先需要读懂数据,并联想到人口数据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选出正确答案。这是考查统计数据解读能力的典型题目。
第三,考查统计数据应用能力。需要通过图表数据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转换,读懂数据背后的东西。我们来看2013年海南高考第15题:
图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这道题的能力层次较高,首先,要理解对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能够反映出一国对中国经济侵略的程度。其次,通过不同地区的数据柱状图的对比,要能够判断出该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主要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再次,还要注意题中的时间1919年,此时,德国战败,法国忙于战后事务,苏俄社会主义政权刚刚建立,因此,这三个国家都应排除,只有日本利用了一战的有利时机,巩固和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而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主要就是集中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思考力能达到这三个层次的要求,已经不是简单地解读数据,而是在理解数据的过程中,不断应用相关知识。
第四,考查统计数据的比较能力。通过比较不同的数据来解决历史问题是这一类试题的特征。如2013年重庆文综第9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这道题的能力层次的要求更高。此题材料中的数据较多,需要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首先,在1957—1960年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总体状况表格中,从纵向看,工业总产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不断增加,这表明工业在迅速发展,而农林牧渔总的趋势是下降。在工业中重工业发展迅速,1960年轻工业迅速下降。其次,从横向看,通过每一年的数据比较可得出以下结论,1957年工业与农轻的重比例基本协调。1958、1959农轻重的比例差异逐步扩展,到1960年重工业产值超过轻工业和农林牧渔总产值之和。这表明此时的经济发展比例严重失调。再次,理解这种经济发展状况是由于大跃进时期错误的“左倾”路线导致,即选项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问题。这类试题通过数据的比较,找出经济事件和经济数据间的逻辑关系,难度比前面三类大。
一般情况下,统计数据分析题按照识记、解释、应用、比较四个层次逐步提高试题的难度。但是,在实际命题过程中,这种能力之间的难度关系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学生对题干所选史实的熟悉程度,选项的干扰程度,等等。因此,能力层次与试题难度的关系还需做进一步讨论。
第一,能力层次的高低和难度不一定成正比。我们来看看下面这道题:
(2013·安徽文综·21)图6是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对图中②时段解读正确的是
A.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B.“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C.美国经济处于“黄金时期”
D.国家干预经济得到强化
该题曲线图中的数据并没有起作用,只是通过②时段就可以得出结论,美国经济出现“滞胀”现象。而我们通过数据的曲线图只能看到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在缓慢发展,数据根本无法说明经济滞涨的状况(即通货膨胀与生产停滞并存)。像这一类题目本身的能力层次并不高,只需通过单纯的记忆就可以解题,但为什么这样的题目有时难度却很大呢?原因在于这一类题目有时考查的知识点较偏,是学生知识记忆的盲区,试题并不能考查学生的理解、比较、应用能力,对于这类题目,即使掌握了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也无法解题。前面分析的江苏卷第8题也是如此。
第二,数据统计分析题的难度控制方法。在命题中,难度的控制非常重要,是体现高考历史能力测量的重要标准之一。那么,如何控制数据统计分析题的难度呢?
(1)要对采用的数据进行处理,能够让数据图表清晰而明确,从而成为说明历史问题的根据。所以在众多的涉及数据统计的试题中,仅对数据进行罗列说明的材料较少,更多的是将数据制作成清晰的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曲线图等等,将数据之间的关系以及数据所反映的趋势清楚地呈现出来。
(2013·天津文综·7)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这道题在数据的处理上非常清晰,柱状图能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的趋势,即1933年美国汽车产量急剧下降的趋势。由此可见,数据的选择、处理和呈现的方式会大大影响试题的难度。
(2)选项和问题的设计对难度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还以上面的题目为例。在分析1933年美国汽车销量大幅下降的原因时,大多数学生能够很快联想到经济危机的影响,但题目设置的选项中并没有这一条,这就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和联想。经济危机导致失业率激增,失业率的增加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在四个选项中只有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这一项和经济危机有关。这样的选项设置大大增加了试题的难度。如果在四个选项中有“经济危机影响”的选项,这道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统计数据的背后往往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事实或因果关系,但是,在教学中直接使用单纯的数据又是比较枯燥的。高考中这一类试题的不断涌现,对高中历史教学有哪些启示呢?
第一,重视数据来源,培养基本的学术规范。英国历史学家罗素在《论历史》中指出:“历史学是有其价值的,首先因为它是真实的;这一点尽管不是它价值的全部,却是所有它的其它价值的基础和条件。”①统计数据本身就是一种史料,和其他史料的引用一样,一定要注意其来源,确保数据选择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计量方法在历史研究中的运用虽然有助于防止主观任意性,但在数学工具的运用中,研究者往往会按照自己事先设定的某种假设去收集和选择数据,选用相应的数学工具,进行相应的运算。1974年,美国波士顿一家出版社出版了《苦难的时代:美国黑人奴隶制经济》一书。全书列出了大量统计图表和计算公式,并对史料进行了复杂的量化处理,但最后却得出结论说,1860年美国南方奴隶制农业经济效益比北方资本主义雇工农场高35%,奴隶可以获得其劳动收入的90%,他们享受的物质待遇和生活条件也比北方工人优越,而南方的奴隶主都是具有高尚道德和充满人性的人。它很快就在美国史学界引发起一场大论战,对他们的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也提出质疑。争论在美国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而两位作者也由此而成为计量史学的成就和弊端的突出代表者。这一事例说明,即便是已经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数据,也需要采用者谨慎对待。比较稳妥的做法是:请教相关领域的专家,询问哪些研究者的结论比较可靠。或者看他们引用数据的来源本身是否可靠。例如在世界经济史研究中,来自英国学者安格斯·麦迪森所著《世界经济千年史》中的数据比较可靠。②而中国现代经济史可以参考胡鞍钢所著《中国政治经济史论》(1949—1976)。①
第二,依据实证数据,纠正教学中的误解和偏差。计量史学方法和传统史学研究方法相比,由于采用大量的实证数据,从而使史学研究更精确,更具体。这有助于把传统史学中比较模糊的问题精确化,从而对传统史学的研究结果予以确证或修正,甚至否定。以抗日战争史为例,在众多抗日战争史的著述和我们的教科书中,通常多用一些较为模糊的表述。诸如“起了决定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中流砥柱”“不可估量”“无以计数”等语汇。其实小到一场具体的战斗,大到持续数月的大规模会战,影响战争的诸多因素都可以用数据来量化的。近年来,通过计量化的研究,抗日战争史的研究逐步趋向理性与客观,尤其是国民党正面战场战绩和贡献得到了更多的肯定。据史料统计,在抗战期间,国民党军队组织22次会战,主要战斗1117次,抗击了侵华日军的50%以上,②日本在侵华八年中(不包括东北),死伤官兵133万余人,国民党军队歼灭日军80万,占60%。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今年江苏高考第23题的折线图对教学的启示。
上幅统计数据折线图所反映出的数据,可以纠正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罗斯福新政的某些理解偏差。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通过以工代赈扩大就业,并对经济和社会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建立起政府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这些法律和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经济的作用,并使美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转机,但大萧条并没有由此而结束,美国经济仍处于“特种萧条”之中。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师生却认为新政实施之后,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大萧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高失业率。折线图显示的数据表明1930年美国整个劳动人口中失业人数达到155万,1933年到达1283万。经过新政,到1937年下降到770万左右,但1938年美国经济又陷入萧条,失业人数高达1039万,直到1940年,失业人数还保持在800万左右。这些数据说明,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过程中,失业率有所降低但仍居高位。实际上,罗斯福政府从1935年开始的第二期“新政”,颁布新的《税收法案》把美国人的最高税率由24%提高到了79%,1937年罗斯福政府又实行财政紧缩政策,这些政策直接导致经济的恶性循环,从而造就了1938年的罗斯福萧条。
实际上,美国真正彻底摆脱危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战期间,由于战争需求的刺激,美国国民生产总值激增,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逐渐走上了正常的轨道,进入了一个新的繁荣发展时期。在教授这一课时教师应善于应用数据说明、佐证问题。
第三,注重数据表格的逻辑结构,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把数学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要求历史研究者在历史数据的搜集、整理、运算等方面,都要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巧。目前,中学历史教材中采用了不少统计数据,主要形式有三种:第一种,罗列统计数据资料,即通过数字关系作为论证历史问题的确切根据,做出令人置信的历史判断;第二种,研究资料,制成清晰而明确的表格,作为说明历史问题的根据;第三种,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化为数字关系,而后制成模型,用以直观、形象地说明历史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2013年重庆文综第9题中的统计表格,它是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数据的来源没有问题,但表格的设计却有问题。
表格数据涉及两个方面,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的总产值。但在表格的设计中,却将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和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并列。数据之间的关系错误。可将表格中的数据作以下调整。
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使表格更加清晰而明确地表明当时的经济状况,工业超过农业,重工业超过轻工业。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重视这些数据统计的规范,对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符合逻辑的思维习惯有重要作用。
第四,选用多种类型的史料,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有效性。计量史学方法虽然有独特的价值,但是如果单纯依靠统计数据,就会把丰富和生动的历史变成一堆枯燥无味的数据,导致历史教学枯燥无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配合数据增加一些图片、故事或历史细节,从而让课堂生动起来。同时我们也要注意统计数据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它只涉及历史现象中量的方面,只是从数量关系上帮助揭示事物的性质,并不能代替全部历史研究。对人的心理和思想研究,计量史学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精神层面的东西很难用数量关系来精确地加以概括。
江苏高考第23题对材料做了精心设计,增加了历史人物的介绍和对历史事件的各种观点。材料一是1920—1940年美国失业率折线图,材料二则提供了这样的一段材料:“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解题时要从“罗斯福的乐观主义情绪能够平复百姓心中的恐慌”这个心理学的意义层面分析促使其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这样的命题设计丰满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使历史事实更加鲜活,这对我们的教学也有深刻的启示。
史学研究的成果在日常教学或高考中越来越多地体现,说明历史教学的专业性在加强。不过,这个过程是复杂的、长期的,需要命题者和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作者简介】徐渭清,女,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学高级教师,扬州市历史特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与考试命题研究。
【责任编辑:王雅贞】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