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设计的浅探

    张 波

    [摘? 要] 为了顺应新课改发展的趋势,“因材施教”理念得到了提倡,分层教学的策略得到了落实. 研究者依托自身的教学经验,展开教学改革尝试,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较大幅度地提升了教学质量,真正意义上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关键词]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素质教育

    朱熹在《论语》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也就是说,自古以来,“因材施教”理念便得到了提倡,古人早已走在因材施教的创新教学道路上. 这就要求教者正视学生间的差异,如知识状况、学习方法、智力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分类,实施不同的教育教学措施,以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那么,新课程下的分层教学该如何实施呢?本文从自身的教学实践出发,阐述笔者对分层教学的理解和认识.

    聚焦思维特征,确立层次性的教学过程

    倘若将教育视为观念产业,将教师视为智力工作者,那么支撑教育教学行业发展的必定是有效的“教育思想”. 在分层教学的思想指导下,教师首先需关注到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特征,聚焦他们思维特点的差异性,设计合理而有效的教学目标,既要保证接受新知速度较快、学习能力较强的学优生“能吃饱”,又要兼顾新知理解较慢、理解能力较弱的学困生“能吃下”,从而建立起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程序,以低起点、高立意的教学方式来确定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同时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1] .

    案例1 以“全等三角形”为例.

    观察活动: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个△ABC,对折这张白纸,分别描出△ABC的三个顶点A,B ,C的对应点D,E,F,再依次连接得出△DEF. 观察△ABC与△DEF. 你有何发现?

    操作活动:动手剪出2张完全相同的三角形纸片(△ABC和△DEF),将这两张三角形纸片重合,试试如下操作:

    (1)如图1,保持△ABC不动,将△DEF沿边BC的延长线平移出去.

    (2)如图2,保持△ABC不动,将△DEF沿边BC翻折180°.

    (3)如图3,保持△ABC不动,将△DEF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

    交流活动:(1)完全重叠两张三角形纸片,并在顶点处标上字母,分别说一说重合的边、角和顶点.

    (2)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重叠两张三角形纸片,分别观察边和角的关系.

    习题设计:略.

    设计说明? 这里的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到学困生的认知障碍,以具体、形象的操作为学生的深层次建构奠基. 很显然,“观察活动”设计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结构. 学生经过观察,易发现“△ABC和△DEF完全相同”,从而自然生成概念. 之后的“操作活动”和“交流活动”设计,更是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地让学生感知其概念本质与性质,并自然地用数学元素去描述,用精练的几何语言来表达. 最后,通过梯度性习题训练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应用,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重视认知缺陷,践行作业分层的优化理念

    教育实践是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过程,而作业设计更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层次理解新知,又是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因材施教理念下,倘若作业设计依然采用统一布置的原则,则无法充分发挥作业的效能,更无法张扬学生的个性. 这就需要教师加大创新力度,以“作業改革”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针对每个层次学生的认知缺陷设计分层课外作业,深入推广行之有效的作业布置方法,以利于他们的全面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3] .

    案例2以“全等三角形”的分层作业设计为例.

    下面的“习题1”和“习题2”为必做习题,其余则为选做习题. (其中“习题1”和“习题2”各4分,“习题3”和“习题4”各6分,“习题5”10分)

    习题1:如图4,已知AB=5 cm,AC=7 cm,BC=8 cm,且△ABC≌△CDA,则AD=______.

    习题2:已知AB=AC,BC=4 cm,△ABC≌△DEF,且△ABC的周长为23 cm,那么△DEF的边中必有一条边等于(?摇?摇?摇? ?)

    A. 9 cm?摇?摇?摇?摇?摇?摇? ?B. 9 cm或9.5 cm

    C. 9.5 cm?摇?摇?摇? ?摇 D. 4 cm或9 cm

    习题3:已知△ABC≌△DEF,且△ABC的周长为12. 如果AB=3,EF=4,那么AC=______.

    习题4:若△ABC≌△ADC,∠B=70°,BC= 3 cm,那么DC=______,∠D=______.

    习题5:如图5,已知∠B=∠C,∠ADE=∠AED,且△ABE≌△ACD,请指出△ABE和△ACD中其余相等的边或角.

    设计说明? 这里的作业设计分为必做习题和选做习题两种类型,同时每一道习题都设有具体的分值,习题的设计难度也循序渐进,目的在于一方面反馈出不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让学生砥砺前行,在巩固中有所提升.

    明晰思路缺漏,落实多样化的

    辅导策略

    各个层次的学生在解决同一数学问题时,由于自身的思维活动方式不同,导致思路缺漏也不同. 基于此,教师需深入学生思维深处,明晰他们的思路缺漏,并以此为依据落实多样化的辅导策略,以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对症下药地解决每个学生的问题. 长此以往,可以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探究中,并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得到发展.

    案例3?摇 以“一次函数”的教学为例.

    首先借助习题训练,对各个层次学生在思路上存在的缺漏和偏差认识有充分的认识. 习题训练结束后,教师以个别辅导的方式向学困生精讲一些个体理解模糊的知识点;向中等生传授一些解决较高难度综合题时思路不清的具体策略,以及提醒他们注意复杂问题的解题细节;针对学优生,则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些竞赛题进行训练. 除此之外,还可以以层次为类别进行分组,开展小组讨论交流活动,采用互帮互助的形式解决自己解题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接下来提出本组伙伴在交流过程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后教师完成以下任务:一,对以上环节中的问题进行补充诠释;二,解决组内出现的共性问题;三,结合学习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检查学生的纠错达成情况.

    在以上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各式各样的辅导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得个性化学习范式初具雏形.

    关注性格特征,建立广泛性的评价机制

    教育教学的前提是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切无视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方式都是“伪教育”. 随着分层教学的深入开展,一些学生可能会有焦虑、自卑、愤怒、嫉妒等不良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性格特征,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尤其是学困生的积极引导相当重要,因为相对而言,他们更易出现“自卑”的消极心理,从而造成学习上的“自暴自弃”. 笔者认为,可以建立广泛性的评价机制,以全面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优化分层教学的评价机制,这才是实施分层教学的本质.

    总之,教师从学生的思维特征、思路缺漏、认知缺陷和性格特征出发,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有效地转化学困生,培养更多的学优生,较大幅度地提升教学质量. 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可以真正将学生从“一刀切”和“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不仅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实现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教学效果,同时知识的获取方式也大大优于传统教学.

    参考文献:

    [1]袁红春. 分层教学让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新课标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6).

    [2]周洪哲. 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提升——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课堂运用初探[J]. 新课程(中旬),2012(12).

    [3]柯桂宏. 高中數学分层作业的“接力导师制”辅导模式与评价机制[J]. 福建中学数学,2017(07).

相关文章!
  • 改进演示实验,提高演示实验教

    曹雪梅众所周知,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的灵魂,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教学实践证明,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

  • 素质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杨天摘要:进入21世纪之后,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而在职业教育中,许多学生和家长错误的认为职业教育的本质就

  • 质谱法测定水中溶解氙的含量及

    李军杰+刘汉彬 张佳+韩娟+金贵善+张建锋<br />
    <br />
    <br />
    <br />
    摘要 利用设计的一套水样中提取并分离Xe的装置,与稀有气体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