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战争》教学设计及说明
关键词:日战争,正义性,伟大性,史证
2013年11月1日,江阴市教研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联合举行“同课异构”(《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江苏全省的100多名历史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本人有幸受邀执教了这节课。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意图做一简要说明。
在准备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对待和利用教材内容?如何面对抗战史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如何以优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历史认识逐渐深入?经过反复酝酿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设置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抗战史上的几个焦点问题,并提升他们的历史研究素养和认识水平。”这与“课标”要求不相违背。“课标”对本课的内容目标描写为:“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在本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中,这些内容都融入到了具体的“焦点问题”中(详见下文说明),设计力图使学生运用这些史实去演绎和理性分析“焦点问题”,而非按部就班地呈现和学习知识点本身。
随着人们对抗战史研究的深入,有些问题已经渐趋明朗并形成共识,但教材的叙述却没有跟进,比如中国抗战持续的时间问题,有的教材仍持“八年抗战”的观点,再如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等等,都需要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同时,为何日本右翼势力频频抛出反华言论、一再否认侵华历史?就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仇日,更应寻找有力的历史证据予以理性地论证和驳斥。基于这样的考虑,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甄别、利用史料,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对待和利用教材内容的问题上,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直面教材中那些陈旧(甚至错误)的观点和“盲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史料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二是避免教学的简单重复,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的不讲;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也不讲。这里关乎如何利用教材的问题。并非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有价值的,也并非是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需经教师引导学生才能学会。出于教学目标的考量,要善于遴选和删减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根据需要,增添相关的教学内容,为此,本课补充了大量的辅助史料供学生学习选用。
抗战史研究中的焦点和认识分歧的问题很多,要悉心研究、选择合适的问题进入到高中生的学习视野中。这涉及两个目的:一是尽可能为学生还原相对真实的历史,一是要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孤证、伪证不立”的证据意识。为此,本课选取了“抗战持续的时间”“抗战的主力”“抗战的正义性”和“日本败亡的原因”四个焦点问题。
关于本课的“问题”设计。优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逐渐深化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查阅了网络上流传的课件,笔者发现在“问题”的设计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俗套和凌乱。绝大多数课件都是从背景、主要战役、进程、日军暴行、国共合作、胜利意义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既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也缺乏主线的统领,相对散乱。为此,本课从课题《伟大的抗日战争》出发,首先提出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母问题”——“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随着思考的深入,渐次辐射出几个更为具体的“子问题”。以“母问题”为核心,以“子问题”为辅枝,学生的思维渐次展开,逐渐深入。这样,就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聚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史料。笔者认为,有效的史料不应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原和变相复述,而应是对教学所需内容的弥补、扩展和深化。为此,本课给学生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史料,帮助他们深化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
步骤一:要求学生利用教材内容,并结合所提供的史料,从战争的规模、性质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证“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
设计说明:在起始阶段,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上面表格,论证“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这样一个核心主题。这是统领全局的“问题”。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和思维的导向。这是依据“内在联系”进行的深度整合,从“规模”“性质”“影响”等三个领域和“战场范围”等八个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提示”,也是基于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而设定的。在每个“角度”中,都有相关的“问题”或史料进行链接,既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开放,也能有效地避免学生思维的凌乱。
步骤二:利用PPT地图,渐次展示日军侵华路线和中国军民抗日的进程,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理清这场战争席卷的范围及重大(“节点”)事件的概况(时间、地点、经过、影响等)。
设计说明:地图可以清晰、动态地展示战争进程和战场变化的轮廓;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进行说明,重在培养学生重视利用地图、促进图文信息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后面的“持续时间”“参战力量”等“问题”的分析做了铺垫。关于“节点”事件,枚举一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1932年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我国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人民,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斗争”。将日军的侵华过程与中国军民的反抗过程交织进行叙述。
步骤三:就抗战“持续时间”设问:“蒋介石在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中说:‘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同年春天,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你如何认识二者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差异?”然后让学生结合PPT呈现的“形势图”展开讨论。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相当长的时期内,“八年抗战说”颇受认可。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界定了中国抗战开始的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认定,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为14年,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战犯的战争罪行也是从1931年开始追究的。在这里,不是要学生探究抗战到底持续了多少年,而是要深究为何会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前者是史实的问题,后者是历史认识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人民及部分爱国军队即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战争。此后,伴随日军的每一步进犯,都遭到了中国军民的强烈抵抗,这在前面的“形势图”中已有过阐述。难道这不是抗战吗?!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那么,“七七事变”以前东北、华北、上海人民的抗战,以及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等,都会被排除在抗日战争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是非常不公平的。既如此,蒋介石为何不承认这一点呢?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6年中,国民党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抗战的准备,但总的来说还是“攘外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即使“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高层在对日和战问题上仍不无踌躇,也曾对大国调节、介入有过期望,但在这一期间的重大关头,蒋介石最终克服了动摇和干扰,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表明了严正立场,确立了战时体制。①由史实分析可知国共两党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认识差异,其实质就是二者抗战与否、抗战力量(人民、政府、军队)等的认识分歧,也是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和不同政治立场的问题。
步骤四:呈现涉及“参战力量”的一幅漫画、一个“问题”和几则史料。如下:
问题:“关于谁是抗日的主力问题,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国军是抗战的主力,共军游而不击,一种是‘共军是抗战的主力,国军消极抗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史料一 “七七事变后”毛泽东、蒋介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声明和合作见证(图片略)。
史料二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发挥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诚鼓励的友军将士。
——《毛泽东文集》第2卷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史》
史料三 在1938—1940年底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与1937至1938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在这一阶段抗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虽然进一步依赖外援,但并没有停止对日作战。在这之后的很多战役仍然是打得很坚决的。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
史料四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
——《朝日新闻》(日)
史料五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设计说明:设计本题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史料中获取真实的历史认知,弥补教材叙述的不足。“跑不快的原因”的漫画讽刺了国民党内的错误论调:认为是共军拖了国军抗日的后腿。其实,在这幅漫画中已间接地阐明了正确的观点:抗战胜利是国共两党两军联合作战的结果。设置的“问题”也是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这些史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问题。笔者希望借助“史料一”中的两幅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内局势探讨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史料二”更有力地佐证了国军与共军相互协作抗日的意义,国共两党都对对方的有力配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史料三”和“史料四”分别证明了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军并未“积极投降”,而是仍在“积极抗日”,共军也未“游而不击”,而是成为了敌后战场抗日的主力;“史料五”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总结和认定,明确提出国共两党两军都是抗日的主力,只是在不同战场执行着不同的作战任务而已。可以说,二者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继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偏颇的。
步骤五:就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设问:“日本军国主义者否认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认为这是‘确保东方的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国策基准》),也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日本右翼势力田中正明著《虚构的南京大屠杀》)。为此,你将选用哪些证据驳斥这些反动论调、揭示怎样的历史真相?”所提供的史料:
史料六 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呈给昭和天皇的《田中奏折》
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扩充……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应配备和充实兵力(海军军备),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国策基准》(1936年8月7日
广田弘毅内阁通过)
史料七 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部名为《陆军登户研究所》的纪录片近期在日本上映并引起较大反响,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处秘密武器研究所重新置于公众关注下。这处研究所不仅制造过企图袭击美国的炸弹,还伪造过中国货币配合对华“经济战”。
——东方网2013年10月18日消息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作过报道)
日本学者中野胜也在《东北史地》2004年第10期发表了《秘密战基地“陆军登户研究所”》一文,其中有下列内容:“在日本国内曾更有系统地更大规模地进行过包括生化武器的特殊武器的研究。其基地就是我这里所提的‘陆军登户研究所……制造假币可以说是经济谋略。主要是中国币,制造总额达45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中国币印行量总额的0.7%。1942年夏季送到上海每月1亿到2亿元,其途径如下:①民华公司②广州的松林堂③杭州的梅机关④对日本海军的贷款。”
史料八
左图为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罗瑾冒死保存下来的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照片之一。右图为南京市民被日军捆绑刺杀的情形。
史料九 (1937年)12月18日阴寒冷。举行慰灵祭。山田旅团处置了15000名俘虏,其中我方一名士兵也与俘虏一起被机枪射杀。
——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作战课课长
西原一策的《作战日志》
1937年12月21日。中山路上的最高法院,是一座灰色大建筑,法院前有一辆破烂不堪的私人轿车翻倒在地。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战友们像小孩玩抓来的小狗一样戏弄着他。这时,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于是,大声哭喊着的支那人被装进了邮袋,袋口被扎紧,那个支那人在袋中拼命地挣扎着、哭喊着。
——《东史郎日记》(日)
1937年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约翰·拉贝(德国汉堡人)的《拉贝日记》
史料十 单个的和二三人一组的日军士兵,在(南京)城市中出没,到处杀人、强奸、掠夺和焚烧,为所欲为。他们在大街上见到中国人就杀,不管是男人、女人或儿童,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有几条大街和弄堂,遍地都是中国人的尸体。根据另一个目击者的证词,中国人像野兔一样被日军当作猎物射击。只要看见有活动的中国人,他就会被打死。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头两三天中,至少有12000名非武装人员的中国男性、女性和儿童,死于日军的屠杀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设计说明:提出该“问题”,选取这些史料,用意有两点:
第一,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题目中明确要求学生选用史料对否定“战争侵略性”和“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两种论调进行“驳斥”,并“揭示历史的真相”,这既能培养学生解读、甄别史料价值的意识和方法,也能提升他们的历史论证能力。“史料六”呈现了日本的两个侵略方案,《田中奏折》确立了日本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进而征服整个世界的战略,《国策基准》进一步提出了扩军备战、打击美苏、称霸世界和海洋的具体策略,是日本侵略计划的具体化和公开化;“史料七”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侵略,这些史料能够有力地佐证日本的对华战争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而不是被其美化的和平。“史料八”是两幅历史照片,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无可撼动;“史料九”中有两份日军参战士兵的作战日记和一份德国人的亲历日记,这些都是时人的见证,也可相互印证。“史料十”是“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的内容,进一步证实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性,尤其是史料八、九、十中的内容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存在。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同时明晰了中国抗战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
第二,发挥“史鉴功能”。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渗透,但不是简单、直接地激起学生的点滴义愤情绪,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多角度的证据,来有力地驳斥日本右翼势力肆意歪曲历史真相、否认侵华罪行、煽动侵略情绪的丑恶行径,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侵略战争是日本政府制定的侵略政策的产物,进而敦促当今日本的右翼势力,要彻底反省历史,制定和平发展的国策,不能再重蹈历史的覆辙。这是更深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价值。
步骤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抗日战争的另一性质“世界性”。
设计说明:该内容比较简单,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争议。中国的抗战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总结出抗日战争的双重性质。这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不需展开和深入,只是为后面分析抗战的世界意义做铺垫。
步骤七:就抗日战争的“结果”设问:“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终战诏书》中称‘虽然敌人已经用原子弹向我们发起了挑衅,但为了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我们不应该继续奋起抗争。认为日本‘终战于美国投放的原子弹。请结合下列史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史料十一 1945年2月,前日本首相近卫文■上奏给日本天皇,在内容中主张日本政府应该要向同盟国投降,否则持续战争的结果有可能导致最后日本遭到苏联军队的占领。同时在备忘录中也提到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的话,也可能会让皇室面临更为危险的国家内部革命之处境,甚至最后日本只能因为这样而结束整场战争。
——贺伯特·毕克斯《裕仁天皇与
现代日本的形成》
到了6月21日,由于日军部队于冲绳岛战役中再度战败,使得天皇开始对日本是否能够达成军事胜利的想法失去信心,同时也了解到驻守在中国的关东军、日本海军以及负责保卫本土岛屿的陆军并无法有效阻挡盟军的攻势,以及国内正面临着石油与粮食短缺的问题。
——理察·弗兰克《覆亡:日本军国主义帝国的
结束》
设计说明:运用上述史料有两个意图:第一,对“日本败于原子弹”这一观点客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十一”,说明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日本国内某些政治力量甚至天皇本人都表现出了投降的倾向,这既摄于盟军的进攻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也惧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有力牵制,由此看来,日本是败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力量,而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灭亡的进程。借以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仍在不断地挑衅中国,图谋称霸,也是有历史根源的,这与《终战诏书》的内容有关。诏书中没有“投降”的字样,而是用“终战”一词和“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冠冕堂皇地喻示战争结束,不仅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反省和悔过之意,反而成为日本洗刷战争罪责、规避战败、护皇应变、图谋军国再起的开脱之辞。这就将历史与现实进一步理性、深刻地结合起来了。
步骤八:要求学生结合下列史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史料十二 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上的文章
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有助于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的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4国领衔,世界上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签署的有关国际事务的重要文件,它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此后,美、英两国正式废除了在华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权等项特权,废除了1901签订的《辛丑条约》。后又陆续废除了与比利时、巴西、挪威、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等国类似的不平等条约。1945年,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
——百度文库
史料十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首脑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秘录》,李嘉译
设计说明:尽管抗日战争的影响和地位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鉴于内容相对简单易学,教材中也有明确的阐述,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基础了,所以,这里不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史料十二”是对中国的影响,“史料十三”是对世界的影响,从中也能培养学生解读和概括史料信息的能力。
步骤九:回到初始页面(表格),让学生进行总结“抗战是伟大的!”
设计说明: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关照、前后呼应、聚合思维的意识。如“规模”可以概括为“参战人数之多(双方总兵力1000万人)、持续时间之久(14年)、波及范围之广(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和130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激烈程度之巨、伤害之重,可谓二十世纪中外战争史上之最”。
【作者简介】王生,男,1967年生,黑龙江望奎人,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主要研究高考命题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王雅贞】
2013年11月1日,江阴市教研室、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联合举行“同课异构”(《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江苏全省的100多名历史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本人有幸受邀执教了这节课。现将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意图做一简要说明。
在准备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何对待和利用教材内容?如何面对抗战史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如何以优质“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和历史认识逐渐深入?经过反复酝酿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本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设置认知冲突的情境,引导学生理性地看待抗战史上的几个焦点问题,并提升他们的历史研究素养和认识水平。”这与“课标”要求不相违背。“课标”对本课的内容目标描写为:“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在本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中,这些内容都融入到了具体的“焦点问题”中(详见下文说明),设计力图使学生运用这些史实去演绎和理性分析“焦点问题”,而非按部就班地呈现和学习知识点本身。
随着人们对抗战史研究的深入,有些问题已经渐趋明朗并形成共识,但教材的叙述却没有跟进,比如中国抗战持续的时间问题,有的教材仍持“八年抗战”的观点,再如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等等,都需要给学生“真实的历史”。同时,为何日本右翼势力频频抛出反华言论、一再否认侵华历史?就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仇日,更应寻找有力的历史证据予以理性地论证和驳斥。基于这样的考虑,本课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甄别、利用史料,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在对待和利用教材内容的问题上,主要考虑两点:一是直面教材中那些陈旧(甚至错误)的观点和“盲点”,设置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和史料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二是避免教学的简单重复,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了的不讲;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能够学会的不讲;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也不讲。这里关乎如何利用教材的问题。并非教材中的内容都是有价值的,也并非是教材中的所有内容都需经教师引导学生才能学会。出于教学目标的考量,要善于遴选和删减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根据需要,增添相关的教学内容,为此,本课补充了大量的辅助史料供学生学习选用。
抗战史研究中的焦点和认识分歧的问题很多,要悉心研究、选择合适的问题进入到高中生的学习视野中。这涉及两个目的:一是尽可能为学生还原相对真实的历史,一是要学生养成“论从史出”“孤证、伪证不立”的证据意识。为此,本课选取了“抗战持续的时间”“抗战的主力”“抗战的正义性”和“日本败亡的原因”四个焦点问题。
关于本课的“问题”设计。优质“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逐渐深化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查阅了网络上流传的课件,笔者发现在“问题”的设计上,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俗套和凌乱。绝大多数课件都是从背景、主要战役、进程、日军暴行、国共合作、胜利意义等几个方面提出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这既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也缺乏主线的统领,相对散乱。为此,本课从课题《伟大的抗日战争》出发,首先提出一个具有统领意义的“母问题”——“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随着思考的深入,渐次辐射出几个更为具体的“子问题”。以“母问题”为核心,以“子问题”为辅枝,学生的思维渐次展开,逐渐深入。这样,就实现了学生思维的聚合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史料。笔者认为,有效的史料不应是对教材内容的复原和变相复述,而应是对教学所需内容的弥补、扩展和深化。为此,本课给学生提供了相对丰富的史料,帮助他们深化理解相关的学习内容。
步骤一:要求学生利用教材内容,并结合所提供的史料,从战争的规模、性质和影响三个方面论证“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
设计说明:在起始阶段,呈现本课的学习目标:完成上面表格,论证“为何称抗日战争是伟大的”这样一个核心主题。这是统领全局的“问题”。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和思维的导向。这是依据“内在联系”进行的深度整合,从“规模”“性质”“影响”等三个领域和“战场范围”等八个角度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提示”,也是基于高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而设定的。在每个“角度”中,都有相关的“问题”或史料进行链接,既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开放,也能有效地避免学生思维的凌乱。
步骤二:利用PPT地图,渐次展示日军侵华路线和中国军民抗日的进程,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理清这场战争席卷的范围及重大(“节点”)事件的概况(时间、地点、经过、影响等)。
设计说明:地图可以清晰、动态地展示战争进程和战场变化的轮廓;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叙述进行说明,重在培养学生重视利用地图、促进图文信息相互转化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为后面的“持续时间”“参战力量”等“问题”的分析做了铺垫。关于“节点”事件,枚举一例:“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沈阳,1932年在长春建立起‘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我国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与此同时,东北抗日义勇军和东北人民,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斗争”。将日军的侵华过程与中国军民的反抗过程交织进行叙述。
步骤三:就抗战“持续时间”设问:“蒋介石在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中说:‘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同年春天,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在曲折的道路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还是在1931年就开始了。你如何认识二者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差异?”然后让学生结合PPT呈现的“形势图”展开讨论。
设计说明:这是一个存有争议的问题。相当长的时期内,“八年抗战说”颇受认可。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界定了中国抗战开始的时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二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也认定,中国的抗日战争应该为14年,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等战犯的战争罪行也是从1931年开始追究的。在这里,不是要学生探究抗战到底持续了多少年,而是要深究为何会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差异?前者是史实的问题,后者是历史认识的问题。我引导学生思考:“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人民及部分爱国军队即开展了英勇的抗日战争。此后,伴随日军的每一步进犯,都遭到了中国军民的强烈抵抗,这在前面的“形势图”中已有过阐述。难道这不是抗战吗?!如果不承认中国的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那么,“七七事变”以前东北、华北、上海人民的抗战,以及十九路军的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绥远抗战等,都会被排除在抗日战争之外,这既不符合历史实际,也是非常不公平的。既如此,蒋介石为何不承认这一点呢?在“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的6年中,国民党虽然也进行了一些抗战的准备,但总的来说还是“攘外安内”的“不抵抗”政策,即使“七七事变”之后,国民党高层在对日和战问题上仍不无踌躇,也曾对大国调节、介入有过期望,但在这一期间的重大关头,蒋介石最终克服了动摇和干扰,在领土和主权问题上表明了严正立场,确立了战时体制。①由史实分析可知国共两党在抗战起点和时限上的认识差异,其实质就是二者抗战与否、抗战力量(人民、政府、军队)等的认识分歧,也是能否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和不同政治立场的问题。
步骤四:呈现涉及“参战力量”的一幅漫画、一个“问题”和几则史料。如下:
问题:“关于谁是抗日的主力问题,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国军是抗战的主力,共军游而不击,一种是‘共军是抗战的主力,国军消极抗日。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史料一 “七七事变后”毛泽东、蒋介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发表的声明和合作见证(图片略)。
史料二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发挥的协作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后的游击战……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诚鼓励的友军将士。
——《毛泽东文集》第2卷
发动全面游击与反击,战火遍及晋绥两省,牵制日军约达四个师团之兵力,并使平汉路方面之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对徐州会战及尔后之武汉会战协力甚大。
——蒋纬国《国民革命史》
史料三 在1938—1940年底这段时间里……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与1937至1938两年的伤亡人数大体相等,这也是国民党在这一阶段抗战较为积极的一个表现。……在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国民党虽然进一步依赖外援,但并没有停止对日作战。在这之后的很多战役仍然是打得很坚决的。
——刘庭华《中国抗日战争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
史料四 一九四四年一月十五日电:华北军发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综合战果,充分说明了过去以重庆军为对手的华北军,在今天已完全转变为以扫共战为中心的事实……敌大半为中共军……交战回数一万五千次,与中共党军的作战占七成五,交战的二百万敌兵力中,半数以上都是中共党军,我方收容的十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党军约占半数。
——《朝日新闻》(日)
史料五 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
——胡锦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设计说明:设计本题是为了让学生在解读史料中获取真实的历史认知,弥补教材叙述的不足。“跑不快的原因”的漫画讽刺了国民党内的错误论调:认为是共军拖了国军抗日的后腿。其实,在这幅漫画中已间接地阐明了正确的观点:抗战胜利是国共两党两军联合作战的结果。设置的“问题”也是争论比较激烈的问题。这些史料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这一问题。笔者希望借助“史料一”中的两幅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内局势探讨国共合作的重要意义;“史料二”更有力地佐证了国军与共军相互协作抗日的意义,国共两党都对对方的有力配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史料三”和“史料四”分别证明了抗战相持阶段到来后,国军并未“积极投降”,而是仍在“积极抗日”,共军也未“游而不击”,而是成为了敌后战场抗日的主力;“史料五”是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总结和认定,明确提出国共两党两军都是抗日的主力,只是在不同战场执行着不同的作战任务而已。可以说,二者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继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问题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偏颇的。
步骤五:就抗日战争的“正义性”设问:“日本军国主义者否认这场战争的侵略性,认为这是‘确保东方的和平,为世界人类的安宁和福利作出贡献(《国策基准》),也有人否认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日本右翼势力田中正明著《虚构的南京大屠杀》)。为此,你将选用哪些证据驳斥这些反动论调、揭示怎样的历史真相?”所提供的史料:
史料六 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1927年7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
呈给昭和天皇的《田中奏折》
应充实所必要的国防军备。扩充……陆军军备,以对抗苏联于远东所能使用的兵力为目标,特别应充实在满洲与朝鲜的兵力,使在开战初期即能对其远东兵力加以一击。……应配备和充实兵力(海军军备),足以对抗美国海军,确保西太平洋制海权。
——《国策基准》(1936年8月7日
广田弘毅内阁通过)
史料七 据《新闻晚报》报道,一部名为《陆军登户研究所》的纪录片近期在日本上映并引起较大反响,将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一处秘密武器研究所重新置于公众关注下。这处研究所不仅制造过企图袭击美国的炸弹,还伪造过中国货币配合对华“经济战”。
——东方网2013年10月18日消息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也作过报道)
日本学者中野胜也在《东北史地》2004年第10期发表了《秘密战基地“陆军登户研究所”》一文,其中有下列内容:“在日本国内曾更有系统地更大规模地进行过包括生化武器的特殊武器的研究。其基地就是我这里所提的‘陆军登户研究所……制造假币可以说是经济谋略。主要是中国币,制造总额达45亿元以上,相当于当时中国币印行量总额的0.7%。1942年夏季送到上海每月1亿到2亿元,其途径如下:①民华公司②广州的松林堂③杭州的梅机关④对日本海军的贷款。”
史料八
左图为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罗瑾冒死保存下来的日军残杀中国平民的照片之一。右图为南京市民被日军捆绑刺杀的情形。
史料九 (1937年)12月18日阴寒冷。举行慰灵祭。山田旅团处置了15000名俘虏,其中我方一名士兵也与俘虏一起被机枪射杀。
——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部作战课课长
西原一策的《作战日志》
1937年12月21日。中山路上的最高法院,是一座灰色大建筑,法院前有一辆破烂不堪的私人轿车翻倒在地。不知从哪儿拉来一个支那人,战友们像小孩玩抓来的小狗一样戏弄着他。这时,西本提出了一个残忍的提议,就是把这个支那人装入袋中,浇上那辆汽车中的汽油,然后点火。于是,大声哭喊着的支那人被装进了邮袋,袋口被扎紧,那个支那人在袋中拼命地挣扎着、哭喊着。
——《东史郎日记》(日)
1937年12月16日——我开车到下关去勘查电厂,中山北路上都是尸首……城门前面,尸首堆得像小山一样……到处都在杀人,有些就在国防部面前的军营里进行。机枪声响个不停。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约翰·拉贝(德国汉堡人)的《拉贝日记》
史料十 单个的和二三人一组的日军士兵,在(南京)城市中出没,到处杀人、强奸、掠夺和焚烧,为所欲为。他们在大街上见到中国人就杀,不管是男人、女人或儿童,不需要任何理由和借口。有几条大街和弄堂,遍地都是中国人的尸体。根据另一个目击者的证词,中国人像野兔一样被日军当作猎物射击。只要看见有活动的中国人,他就会被打死。在日军占领南京后的头两三天中,至少有12000名非武装人员的中国男性、女性和儿童,死于日军的屠杀中。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
设计说明:提出该“问题”,选取这些史料,用意有两点:
第一,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题目中明确要求学生选用史料对否定“战争侵略性”和“南京大屠杀真实性”的两种论调进行“驳斥”,并“揭示历史的真相”,这既能培养学生解读、甄别史料价值的意识和方法,也能提升他们的历史论证能力。“史料六”呈现了日本的两个侵略方案,《田中奏折》确立了日本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进而征服整个世界的战略,《国策基准》进一步提出了扩军备战、打击美苏、称霸世界和海洋的具体策略,是日本侵略计划的具体化和公开化;“史料七”用不可辩驳的事实进一步证实了日本“陆军登户研究所”对中国的军事和经济侵略,这些史料能够有力地佐证日本的对华战争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侵略”,而不是被其美化的和平。“史料八”是两幅历史照片,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无可撼动;“史料九”中有两份日军参战士兵的作战日记和一份德国人的亲历日记,这些都是时人的见证,也可相互印证。“史料十”是“二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中的内容,进一步证实了南京大屠杀的残酷性,尤其是史料八、九、十中的内容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足以证实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存在。通过对这些史料的分析,使学生同时明晰了中国抗战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正义性。
第二,发挥“史鉴功能”。通过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渗透,但不是简单、直接地激起学生的点滴义愤情绪,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多角度的证据,来有力地驳斥日本右翼势力肆意歪曲历史真相、否认侵华罪行、煽动侵略情绪的丑恶行径,并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侵略战争是日本政府制定的侵略政策的产物,进而敦促当今日本的右翼势力,要彻底反省历史,制定和平发展的国策,不能再重蹈历史的覆辙。这是更深意义上的情感教育价值。
步骤六: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抗日战争的另一性质“世界性”。
设计说明:该内容比较简单,在教材中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争议。中国的抗战属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总结出抗日战争的双重性质。这是一个简单的知识点,不需展开和深入,只是为后面分析抗战的世界意义做铺垫。
步骤七:就抗日战争的“结果”设问:“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在《终战诏书》中称‘虽然敌人已经用原子弹向我们发起了挑衅,但为了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我们不应该继续奋起抗争。认为日本‘终战于美国投放的原子弹。请结合下列史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
史料十一 1945年2月,前日本首相近卫文■上奏给日本天皇,在内容中主张日本政府应该要向同盟国投降,否则持续战争的结果有可能导致最后日本遭到苏联军队的占领。同时在备忘录中也提到如果战争继续下去的话,也可能会让皇室面临更为危险的国家内部革命之处境,甚至最后日本只能因为这样而结束整场战争。
——贺伯特·毕克斯《裕仁天皇与
现代日本的形成》
到了6月21日,由于日军部队于冲绳岛战役中再度战败,使得天皇开始对日本是否能够达成军事胜利的想法失去信心,同时也了解到驻守在中国的关东军、日本海军以及负责保卫本土岛屿的陆军并无法有效阻挡盟军的攻势,以及国内正面临着石油与粮食短缺的问题。
——理察·弗兰克《覆亡:日本军国主义帝国的
结束》
设计说明:运用上述史料有两个意图:第一,对“日本败于原子弹”这一观点客观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十一”,说明在美国投放原子弹之前,日本国内某些政治力量甚至天皇本人都表现出了投降的倾向,这既摄于盟军的进攻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也惧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和有力牵制,由此看来,日本是败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性战争和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力量,而原子弹只是加速了日本法西斯势力灭亡的进程。借以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第二,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水平。当今日本右翼势力仍在不断地挑衅中国,图谋称霸,也是有历史根源的,这与《终战诏书》的内容有关。诏书中没有“投降”的字样,而是用“终战”一词和“减少战争伤亡,避免种族灭绝”冠冕堂皇地喻示战争结束,不仅对其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反省和悔过之意,反而成为日本洗刷战争罪责、规避战败、护皇应变、图谋军国再起的开脱之辞。这就将历史与现实进一步理性、深刻地结合起来了。
步骤八:要求学生结合下列史料和教材内容,分析抗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史料十二 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华民族的整个性和不可分性。生则同生,死则同死;存则同存,亡则同亡。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大公报》上的文章
日本人的暴行和残酷,有助于中国各界人士民族主义思想的加强,现代中国的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同感。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1942年1月1日,由中、美、英、苏4国领衔,世界上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这是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与签署的有关国际事务的重要文件,它初步确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此后,美、英两国正式废除了在华领事裁判权、通商口岸特别法庭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权等项特权,废除了1901签订的《辛丑条约》。后又陆续废除了与比利时、巴西、挪威、瑞典、荷兰、法国、瑞士、丹麦等国类似的不平等条约。1945年,世界上50个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制宪会议上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联合国宪章得到了国际法的正式确认。
——百度文库
史料十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两国首脑确立了“先欧后亚”的战略方针,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过:“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斩断通向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罗斯福见闻秘录》,李嘉译
设计说明:尽管抗日战争的影响和地位是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鉴于内容相对简单易学,教材中也有明确的阐述,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基础了,所以,这里不再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探究。“史料十二”是对中国的影响,“史料十三”是对世界的影响,从中也能培养学生解读和概括史料信息的能力。
步骤九:回到初始页面(表格),让学生进行总结“抗战是伟大的!”
设计说明: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整体关照、前后呼应、聚合思维的意识。如“规模”可以概括为“参战人数之多(双方总兵力1000万人)、持续时间之久(14年)、波及范围之广(长达5000公里的正面战场和130万平方公里的敌后战场)、激烈程度之巨、伤害之重,可谓二十世纪中外战争史上之最”。
【作者简介】王生,男,1967年生,黑龙江望奎人,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师,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兼职导师,主要研究高考命题及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