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安事变》一课为例谈历史细节的运用
关键词:演历史细节,学生智慧,西安事变
作为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北师大版初中教材《西安事变》的陈述往往是重事略人,重结论轻情节,对时局的反应,以一句“对待西安事变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蜻蜓点水而过。西安事变由剑拔弩张到化干戈为玉帛,多方力量的博弈扣人心弦,而“新闻舆论是整个西安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在教学中应该可开发出更多的教学价值。本文尝试根据事件发生时各方的鲜明反应,借助旧报纸新闻报道中的细节诱思释疑,进一步认识西安事变。
细节一:据闻此次兵变之近因,系由于某军队有通共嫌疑之故,张学良致电政府□□□□□□□□□□□□□□□□□□□□,张氏此举是否处于自动,抑或被动尚不可知。又闻张氏已有致电现在上海之蒋夫人宋美龄女士,保证蒋氏的生命安全。
——《申报》1936年12月13日
细节二:西安的贼首张学良,他是绑匪,他是草寇,祖宗是马贼,子孙还是马贼……
——《中央日报》1936年12月17日
细节一是西安事变发生次日,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的报道,文中措辞慎重,出现的“□”为未通过国民党政府新闻检查而删去的张学良的“救国八项主张”。本来新闻检查对删削之处是不许留下空白的,为什么《申报》此处不按规定特意留下空白的悬念?张学良致政府的通电到底要表达什么?
细节二作为中国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的评论,感情色彩明显,“绑匪”“草寇”“马贼”等字眼十分生猛,这般人身攻击的语句,颠覆了学生关于报纸的认识,也让学生对张学良、杨虎城的压力有所感受。
教材对西安事变及张学良均是正面评价,为什么当时的媒体却或讳莫如深,或恶毒谩骂?当时民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此处以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激起学生疑问,作为点燃思维火花的火引。在释疑的同时,解决事件背景、主张及张学良身世等内容。学生认知上受到冲击,开始不满足于课文的表述和既定的评价。
笔者再提供四份关于西安事变的报纸影像(见下页),让学生分析其间区别。
比较四份报纸的标题发现:《中央日报》和《大公报》态度好像一致,都认为西安事变是“叛变”,对张学良要“严办”;《西北文化日报》说是“兵谏”,是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生存”才进行的兵谏;《解放日报》也说是“兵谏”,但跟《大公报》不同,认为蒋委员长不是“被留”,而是“被保护”。
媒体报道为什么会不一样?背后意味着什么?笔者简述四份报纸的办报背景,让学生关注媒体背后的力量。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报社位于南京。
《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后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西北文化日报》1931年创刊于西安,为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的机关报。
《解放日报》(原《西京日报》)于西安事变期间由东北军派人接管,为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机关报。
此处通过对比新闻报道,既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过程中的各社会力量,又服务于作为核心目标的维度,形成多元认识。同时,学生思考发现,这些媒体的报道均蕴含着各自的政治取向和媒体态度,我们要仔细辨别,对史料进行客观的判断。
西安事变过程中,相较牵涉事件的南京政府和西北地区的媒体,民间媒体相对比较独立,虽有倾向性,但也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观点和主张,更对事件决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必须宽大处理、一概不咎,国家问题从长计议”,“所有调解斡旋之力,宜用无不尽”,“非至最后无途径时,务应避免战事,尤请求勿轰炸。”
——《大公报》12月14、15日社论
中国目前的根本问题是在如何救亡图存,希望全国上下一面仍在一致对外,救亡图存的大前提下多多努力,一面赶快设法使委员长回京,并对这次事变,在尽可能范围内,从速谋一妥当的解决。
——《申报每周增刊》
我们认为,当前的民族危机仍在华北得失,并非西安事变。我们知道西安事变的性质并不严重,如蒋以事实昭示国人,化异为同,决无人敢挟师自重。
——《立报》12月15日评论
学生分析得出,尽管社会对西安事变之初定性不同,态度不一,但对待事件的解决方法,社会各阶层与张学良、共产党主张趋于统一,即“避免战事”“化异为同”,和平解决。究其原因,即面对日本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由此,学生不止认识课文中的主体表述,通过不同媒体的报道也了解当时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何经此事件,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初步形成。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现象的史料,贴近现实生活,以小见大,可窥社会一斑。以其为历史细节进行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更客观与真实地认识历史。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敏锐地捕捉更多典型、生动的细节信息,深入挖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作者简介】钟小敏,男,1983年生,广东揭阳人,中学一级教师,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
作为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北师大版初中教材《西安事变》的陈述往往是重事略人,重结论轻情节,对时局的反应,以一句“对待西安事变的问题上,意见不一”蜻蜓点水而过。西安事变由剑拔弩张到化干戈为玉帛,多方力量的博弈扣人心弦,而“新闻舆论是整个西安事变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在教学中应该可开发出更多的教学价值。本文尝试根据事件发生时各方的鲜明反应,借助旧报纸新闻报道中的细节诱思释疑,进一步认识西安事变。
细节一:据闻此次兵变之近因,系由于某军队有通共嫌疑之故,张学良致电政府□□□□□□□□□□□□□□□□□□□□,张氏此举是否处于自动,抑或被动尚不可知。又闻张氏已有致电现在上海之蒋夫人宋美龄女士,保证蒋氏的生命安全。
——《申报》1936年12月13日
细节二:西安的贼首张学良,他是绑匪,他是草寇,祖宗是马贼,子孙还是马贼……
——《中央日报》1936年12月17日
细节一是西安事变发生次日,中国近代史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申报》的报道,文中措辞慎重,出现的“□”为未通过国民党政府新闻检查而删去的张学良的“救国八项主张”。本来新闻检查对删削之处是不许留下空白的,为什么《申报》此处不按规定特意留下空白的悬念?张学良致政府的通电到底要表达什么?
细节二作为中国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的评论,感情色彩明显,“绑匪”“草寇”“马贼”等字眼十分生猛,这般人身攻击的语句,颠覆了学生关于报纸的认识,也让学生对张学良、杨虎城的压力有所感受。
教材对西安事变及张学良均是正面评价,为什么当时的媒体却或讳莫如深,或恶毒谩骂?当时民众的态度又是怎样的?此处以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激起学生疑问,作为点燃思维火花的火引。在释疑的同时,解决事件背景、主张及张学良身世等内容。学生认知上受到冲击,开始不满足于课文的表述和既定的评价。
笔者再提供四份关于西安事变的报纸影像(见下页),让学生分析其间区别。
比较四份报纸的标题发现:《中央日报》和《大公报》态度好像一致,都认为西安事变是“叛变”,对张学良要“严办”;《西北文化日报》说是“兵谏”,是为了“争取中华民族生存”才进行的兵谏;《解放日报》也说是“兵谏”,但跟《大公报》不同,认为蒋委员长不是“被留”,而是“被保护”。
媒体报道为什么会不一样?背后意味着什么?笔者简述四份报纸的办报背景,让学生关注媒体背后的力量。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报社位于南京。
《大公报》1902年创刊于天津,1926年由新记公司接办后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
《西北文化日报》1931年创刊于西安,为杨虎城西安绥靖公署的机关报。
《解放日报》(原《西京日报》)于西安事变期间由东北军派人接管,为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机关报。
此处通过对比新闻报道,既让学生了解西安事变过程中的各社会力量,又服务于作为核心目标的维度,形成多元认识。同时,学生思考发现,这些媒体的报道均蕴含着各自的政治取向和媒体态度,我们要仔细辨别,对史料进行客观的判断。
西安事变过程中,相较牵涉事件的南京政府和西北地区的媒体,民间媒体相对比较独立,虽有倾向性,但也较真实地反映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观点和主张,更对事件决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
“必须宽大处理、一概不咎,国家问题从长计议”,“所有调解斡旋之力,宜用无不尽”,“非至最后无途径时,务应避免战事,尤请求勿轰炸。”
——《大公报》12月14、15日社论
中国目前的根本问题是在如何救亡图存,希望全国上下一面仍在一致对外,救亡图存的大前提下多多努力,一面赶快设法使委员长回京,并对这次事变,在尽可能范围内,从速谋一妥当的解决。
——《申报每周增刊》
我们认为,当前的民族危机仍在华北得失,并非西安事变。我们知道西安事变的性质并不严重,如蒋以事实昭示国人,化异为同,决无人敢挟师自重。
——《立报》12月15日评论
学生分析得出,尽管社会对西安事变之初定性不同,态度不一,但对待事件的解决方法,社会各阶层与张学良、共产党主张趋于统一,即“避免战事”“化异为同”,和平解决。究其原因,即面对日本侵略,中日民族矛盾已经成为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由此,学生不止认识课文中的主体表述,通过不同媒体的报道也了解当时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从而进一步理解为何经此事件,抗日民族统一阵线初步形成。
新闻报道作为一种解读历史现象的史料,贴近现实生活,以小见大,可窥社会一斑。以其为历史细节进行设计,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更客观与真实地认识历史。我们的历史课堂应该敏锐地捕捉更多典型、生动的细节信息,深入挖掘,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思维,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作者简介】钟小敏,男,1983年生,广东揭阳人,中学一级教师,东莞市东城初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李婷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