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研究

    李娜+陆亦农

    

    

    本文首先对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梳理,通过对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分析,进一步对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分类评价,提出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建议。

    一、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背景

    文化旅游资源是作为文化旅游产生和发展的载体或依托物而提出并为人们所认识的。吴芙蓉(2005)认为,所谓文化旅游资源,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而李氯(2008)认为文化旅游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人文旅游资源,特从旅游行为出发,将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定义为:能体现出人类文化内涵并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被旅游业或其相关产业所利用,并开展各类文化旅游活动的各种有形或无形的自然、社会、文化等客体。

    综上所述,文化旅游资源可以界定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具有旅游吸引力并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的各种因素的总和。这个界定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必须具有旅游吸引力;二是这些各种吸引因素既包括己开发的又包括未开发的。经过开发而成为文化旅游的吸引物后,其内涵不仅仅是文化旅游产品。三是必须能够体现人类文化内涵。如果一项资源不能够从外在或内在形式上体现出某种文化内涵也就不能将其视为文化旅游资源。

    吐鲁番地区位于南疆和北疆交汇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四通八达。吐鲁番古称姑师,自两汉以来一直是我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在此交汇,因此被誉为“世界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华夏灿烂文明进程的活化石、西域丝路精妙绝伦的博物馆、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欢乐园”,故城文化、西域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极地文化和名著名曲文化构成了吐鲁番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二、吐鲁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

    (一)地域文化优势

    吐鲁番地区地域文化优势表现在特色鲜明、文化元素较多。民族特色表现在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喜欢戴花帽,有独特的民族服饰,且能歌善舞。文化元素表现在历史、艺术、宗教、建筑、风情、科学、生活等各个方面,这里是西域历史文化精髓的汇集之地,历代名人辈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与吐鲁番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传唱千年而不衰,为吐鲁番历史文化所体现的人文环境增光添彩,同时也使地方传统民俗发扬光大。

    (二)国内品牌优势

    吐鲁番地区本身就是新疆重要的旅游品牌,由于其旅游开发较早,且其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具有众多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在海内外客源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同时,吐鲁番地区还创立了“吐鲁番葡萄干”、“驼铃”牌葡萄酒,“火焰山”精品哈密瓜等著名的产品品牌。其在国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

    (三)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优势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湖南对口援疆工作会议,为吐鲁番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湖南省每年将拿出一定数额的政府财政作为援建资金,为吐鲁番地区带来了大开发、大建设、大跨越的历史机遇。

    国家能源战略的调整及国家“疆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吐鲁番地区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出路;“西气东输”二线建成,使吐鲁番地区成为油、气能源东输的承载地,有利于带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乌吐城际快速列车专线、连霍高速公路等区域重大交通设施的建设,将极大地提升吐鲁番地区的对外交通条件,带动地方经济产业

    发展。

    三、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一)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丝绸之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据史料记载《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吐鲁番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遗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墓葬、岩画等已发现的文化遗址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占新疆的近一半,居全国第九位。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的4万多件文物,出土文献中仅文字就达24种之多,是整个丝路沿线发现文字最多的地方。德国学者克林凯特惊叹道:“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多民族充分交汇和融合,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我们找不到哪一个地方,在文化面貌上象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在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即丝绸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鲁番。

    辖区内共有旅游景区15家(包括即将开业的艾丁湖景区),文物保护单位多达87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苏公塔、台藏塔、坎儿井等),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鲁克沁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1个(吐峪沟麻扎村)。自然景观主要有葡萄沟景区(5A级景区)、吐鲁番博物馆、海拔零点、坎儿井民俗园、坎儿井乐园、火焰山、沙漠植物园、艾丁湖景区、旅游文化广场、葡萄泉广场、葡萄步行街等。人文景观有交河故城、高昌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苏公塔、坎儿井、沙漠植物园、台藏塔、“U形”风貌带、车师贵族墓葬群、雅尔湖古墓群、古烽火台遗址、胜金口千佛洞、栓马桩、雅尔湖千佛洞、五道林、海拔零点、西州天圣园、吐鲁番博物馆、葡萄街、高昌公园、葡萄干晾房、喀孜哈纳清真寺、沙疗医院、吐鲁番巴士、老城农贸市

    场等。

    2012年,吐鲁番市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44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国内游客440.5万人次,增长12.5%;国际游客9.4万人次,下降0.7%。全年实现旅游收入9.4亿元,比上年增长10%。吐鲁番地区发展文化旅游资源有很大的

    潜力。

    (二)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调查与分类

    结合吐鲁番地区的实际,根据确定的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对吐鲁番地区境内赋存的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表1)。由表1可以看出,吐鲁番地区境内主要包括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民居文化、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文化旅游资源等6个主要类型,初步统计共91个旅游资源单体,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未被开发的文化资源暂未被统计在内。其中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资源占主要组成部分,共35个,占总数的(38.46%),其余依次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27个(29.68%),民居文化旅游资源19个(20.88%),宗教文化旅游资源5个(5.49%),农耕文化旅游资源5个(5.49%)。

    (三)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

    1.评价指标

    根据借鉴性、可行性、全面性、层次性、主导性的原则,综合参考有关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文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I8972一2003),基于AHP法(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征询法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最终确定的文化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如表2所示,该指标体系包括3个层次14个指标。

    然后对吐鲁番地区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赋分。该体系采用资源价值、资源影响力、环境状况、旅游开发条件4个方面对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下分“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珍惜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以及“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等8个评价因子,各因子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值,总分为100分。在实地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按照上述各因子的权重,分别分四级对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打分,然后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一2003)中规定的旅游资源单体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等定级。

    2.评价结果

    根据资源普查分类情况,吐鲁番地区境内旅游资源共包括8个主类,23个亚类,80个基本类型,共122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自然单体31个,人文单体91个,从评价结果来看,吐鲁番地区拥有四级旅游资源27个,三级旅游资源35个,二级旅游资源30个,一级旅游资源25个,未获等级资源5个,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共30个,二级以上旅游资源单体共55个。独特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给吐鲁番地区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根据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调查情况,并采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统计,吐鲁番地区拥有四级文化旅游资源17个,三级文化旅游资源30个,二级文化旅游资源21个,一级文化旅游资源21个,未获等级文化旅游资源2个。

    四、相关建议

    吐鲁番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呈现出表面繁荣的现象,虽然历史文化、景观资源特色突出,知名度高、品牌好;但是城市旅游精品景区缺乏,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旅游对其它行业带动

    较弱。

    吐鲁番作为全疆旅游布局中的关键节点,以建设“新疆大客厅”为指导,为了打造成为国际旅游名城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需加大景点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力度,打造独具吐鲁番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把吐鲁番地区发展为国内、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在文化产业方面,要重点发展历史文化、多民族文化博览、民族歌舞大型文艺汇演、葡萄文化、地方特色饮食服饰文化、地方居民生活习俗文化、手工艺文化等产业。借助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交河物流港的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带动第三产业全面快速发展,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突出地区的历史文化、产业、民族、地域特色,发挥城镇特色和区域特色所带的差异化竞争力,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各类特色资源,实施特色引领战略。

    参考文献:

    [1]赵本谦.秦皇岛城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开发[D].山东大学.

    [2]吐鲁番市统计局.吐鲁番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新闻公报.

    [3]蒋素梅.旅游地质资源评价研究[J].旅游研究,2009(1).

    [4]卢云亭.会理县旅游资源调查及开发研究[J].地理研究,1998.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