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109的出入京咽喉——斋堂公路
安宏清
国道109被誉为北京连通西藏的“金色的飘带”,而斋堂公路正是109国道出入京的咽喉。
京西斋堂川自古为“西通大漠、东连京都”的军事要冲。抗战时期是平西抗日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这里山高林密,沟深谷狭,从斋堂到青白口仅15公里的路程,就要穿河涉水10余次,人来客往,跋山涉水,交通十分不便,致使斋堂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老区人民的生活很难得到改善。
1958年2月,北京市人民委员会为支援老区建设,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决定以修路、防洪、造田三结合的原则,修建斋堂公路。1958年3月12日,斋堂公路正式开工了。斋堂公路自芹峪口起,经下马岭、青白口、军响、斋堂、至上清水牧场止,全长33.6公里。修建斋堂公路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十分紧张,尽管如此,党和政府不仅专门拨调资金和物资,而且,还抽调了市财贸系统下放干部、职工4000人、当地驻军700人、市政工程公司300人及当地民工700人,组成5700人的筑路大军参加斋堂公路的修建工程。在施工中,筑路人员夜以继日地奋战在高山峡谷之中,斗严寒、战酷暑,在实践中改革工具,不断创新,发挥了冲天的干劲和无穷的聪明才智,使斋堂公路工程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于1959年5月顺利竣工。
斋堂公路的建成,给老区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沟通了斋堂川与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对老区的建设与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67年11月,斋堂公路并入109国道,“斋堂公路”之名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