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人民追求健康的意识也大大增强。随着时代改革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热情也是越来越高。其中,体育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中是基本的学科之一,自然而然也受到了较高的关注。我国国民的整体身体素质的提高成为当下教育工作队伍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背景下,教师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体育课堂教学的实践,是当前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旨在在传统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的创新性改革,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体育文化知识;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课外活动
进行小学体育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本学科的乐趣,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兴趣。“少年强,则中国强”,可见,国家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而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越来越受关注。体育作为一门重要学科,教学要及时跟上步伐,需在原来的体育课堂教学上进行改革创新,本文通过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归纳得出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一、丰富小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
1.培养小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小学教育阶段,其主要的学习目标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潜在学习意识,以为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为载体。衡量学生的身体素质,其基本的标准是通过体育来进行测量。然而,当下的小学生大多数沉迷于电子游戏,很少进行室外运动。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加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首先就要从兴趣点着手,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不需要对学生进行监督,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所以说对于学生小学教育时就应该先来发掘学生的潜在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点。小学教师通过转变对学生的教学观念,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小学教师应该及时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运动意识,让学生运动起來,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好处。此外,体育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师生友好的关系,改变之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锻炼。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身体素质,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人们对于教育的关注点也从过去传统的方式转换为更高阶段的需要。现阶段,小学体育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发掘学生体育爱好的潜在能力。体育是我们国家基础教育中的重点,因此要让学生从小接受体育教育的观念。
2.锻炼相关的能力
在进行体育教育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所需要的锻炼能力。学生的教学不仅仅是为传授基础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然而,在现阶段,体育教育还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就要求教学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并且能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意识。从一般分析来看,小学生其主要的运动方式还是比较简单,这个教学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能力意识,同时考虑学生的身体接受范围[1]。
二、丰富的教学方法
小学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并体会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锻炼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有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可知,当下我们国家在进行在校学生的体育锻炼中意识不强,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这就对我们国家的相关的教学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国家教学进行不断的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再结合学生的发展差异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其中,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环境也有一定的要求,这对培训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感受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三、丰富、及时的教学评价
1.完善评估体系
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很多学校在进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的学习感受为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定期的评估,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且能完善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的不同,来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体育活动的开展,来达到锻炼学生的身体的目的。
2.采取一定的表扬措施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善于采用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学的方式,这不仅仅是要进行口头表扬,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进行表扬。对于在课程教学时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夸奖,对于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进行引导教育。通过不断加强体育锻炼的方式可以有效加深师生之间的联系,同时可以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可以收获一份纯真的情感。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进行分层次的体育教学
由于学生的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在进行小学生的体育教育时,教师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按照难易程度进行设置,根据学生的体质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在进行体育素质锻炼的时候,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适量地进行体育锻炼对学生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
四、设置丰富的课外活动
对于运动的兴趣,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锻炼,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应该积极参与到其中来,通过设置体育兴趣的小队伍,可以组织大型的运动会的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衡量其身体素质的一个基本标准是体育锻炼能力。学生是祖国的未来,要想强国,首先做好强身,因此要积极引导学生加入体育锻炼中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以后的发展的基础。教师通过课外活动形式的确定,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小学生除了仅仅关注自己学生的启蒙点之外,还应该重点关注学生的性格培养。通过组织多种团队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团队活动中培养良好的个性,完善自我。此外,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个小学体育启蒙的重要阶段,可以让学生爱上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健康的体魄,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完善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模式。
国民的身体素质是国之根本,体育作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学科,其一直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也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快,然而对于身体的锻炼时间分配也在不断压缩,所以,从小学教育开始就应该不断增强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利民.新形式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13).
[2]王 婕.新形势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J].小学生(下旬刊),2017(2).
作者简介:苏冠标(1973—),男,一级教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