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教材 高于教材
李明海
[关键词]教材,高考,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50-03
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旧课程人教版)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这五个词十个字概括。下以2006~2008三年全国卷I为例说明。
“紧扣”教材的试题,就是试题的题干、题枝和答案,都是直接出自教材,即“照搬”教材的试题。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或者说学生的“背书”能力。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紧扣”教材的试题正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减少,从2006年的12个题次锐减到2008年的1个题次。所以,现今的高考复习仅仅让学生背书是不够的。
“概括”教材的试题,即答案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必须通过概括才能完成的试题。这一答案,一是不能集中、直接地“照搬”教材上的文字表述,二是不能直接摘抄试题材料(这类试题的材料,其本身是对教材所述史实的“还原”)。如2006年全国卷1的第16题,“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就不是教材上的直接文字表述,而是对教材上关于“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表述的直接概括。2006年全国卷1的第37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要求的是直接概括材料,而这段材料本身则是对教材所述这段“从分散到整合”历史的“还原”;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直接要求的就是概括教材,但不可能集中、直接地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其答案之中有“游离”的问题,下面将谈到)。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说把书读“薄”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较少,2007、2008两年单纯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没有。从命题人“反猜题”的角度说,这类试题在2009年的高考中也许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这类试题的复习与训练。
“拓展”教材的试题,即试题知识,设问要求,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或认识范围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2题,教材上有“汉武帝”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刘彻的谥号;也有“唐太宗”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李世民的庙号。但本试题则要求考生对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有准确的了解。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高考考查拓展能力的试题是最多的。所以,对这一能力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目标。
“升华”教材的试题,即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新情景,让考生得出有别于教材的新结论;通过试题所下的新结论,要求考生通过“升华”能与教材上的这一知识联系起来。如2007年高考卷1第13题,陈寅恪说“武周代李唐”是“社会革命”的结论,与教材所述武周之时“扶植庶族,抑制士族”的措施联系起来所出之题,就属于后者;第17题关于“民教冲突”在三个年份最多,反映了“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则是属于前者。这类试题,是“拓展”试题的进一步发展,较之于“拓展”型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的依赖较少,教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背景作用。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升华”教材的试题比例都很大。因为这类试题对教材知识依赖少,学生解答的难度大、失分多,抓住这类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应该说是我们第二轮复习中赢得高考,比对手多得分的关键。
“游离”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材料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都不能作答。这类试题,实际上是命题的失败。如2006年高考卷1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拓展”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所以,这是个学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材料,学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姑且称之为“游离”型试题。这一答案,不仅使本题成了“游离”之题,答案本身也不符合史实,其潜台词是说: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的色彩。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评价与“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相联系的答案、第37题第3问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都属于“游离”类型的试题。这类试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确实不应该出现。作为应试,对这类试题,考生只有依靠解题技巧和运气了。下以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为例,简略谈谈解答这类试题的技巧问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申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其本人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因为题干的这些信息与选项的作答确实都难以在逻辑上对应起来,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如何“猜”?因为科技“从前”也没有在中国“猖獗”过,所以A项要排除;再因为科技“不能”“猖獗”了,与科技“发展水平高”自相矛盾,所以B项也要排除;三是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并没有减缓而是加速,所以D项也要被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在一战之中,也无法证明科学是万能的。最有可能“联系”的是“猖獗”一词的贬义性质,这一“联系”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不然,就没得选了。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反复比对各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可能就是试题所谓的正确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今年的备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材是基础
除开“游离”型试题,上述四种与教材关系的试题,其共同的基础都是教材。所以,即使是第二轮复习,教材本身是不能丢的,不能只见**金榜、**按钮、**宝典等等备考资料,而独不见教材;只见**月考、**联考、**模考等等考试,独不见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学习。
2“拓展”、“升华”是重点
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中,对所确定的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尽可能找到新材料,编拟出新情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和背景,对学生进行拓展历史知识、历史结论,升华教材认识、史料认识的训练。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重点,二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难点。前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以增加相应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后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教师的主要精力,以寻找新材料、编拟新情景。
3用技巧、异变应答“游离”试题
“游离”教材之题,是考生无法按正常思路和教材知识作答的试题。既然如此,又不能白白放弃,只能一靠“技巧”,二靠“异变”来应对。前者主要应答选择题。选择题是四者“必居其一”,所以,依靠“技巧”,就能排除较为有把握的非选项,以便“碰上”得分选项,如上述“科学万能题”。后者主要应答材料问答题。在材料问答题中,根据近三年全国高考卷I看,出现“游离”者,一般是在求答的原因、意义或评价部分,如上文提到的“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的答案就是“意义或评价”;“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其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就是“原因”。这些“原因”、“意义或评价”都是教材没有提供的知识或知识背景,也是试题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所以,只有在其基本答案的基础上“变异”,顺着其基本意思或正(上述答案都是“正写”)或反地“多多益善”,以“碰碰运气”。
[责任编辑吴丹]
[关键词]教材,高考,旧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50-03
2006~2008三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与高中历史教材(旧课程人教版)的关系,根据其设问和答案来看,可以用“紧扣、概括、拓展、升华、游离”这五个词十个字概括。下以2006~2008三年全国卷I为例说明。
“紧扣”教材的试题,就是试题的题干、题枝和答案,都是直接出自教材,即“照搬”教材的试题。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或者说学生的“背书”能力。通过上表可知,近三年来,“紧扣”教材的试题正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减少,从2006年的12个题次锐减到2008年的1个题次。所以,现今的高考复习仅仅让学生背书是不够的。
“概括”教材的试题,即答案存在于教材之中但必须通过概括才能完成的试题。这一答案,一是不能集中、直接地“照搬”教材上的文字表述,二是不能直接摘抄试题材料(这类试题的材料,其本身是对教材所述史实的“还原”)。如2006年全国卷1的第16题,“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经验”,就不是教材上的直接文字表述,而是对教材上关于“巴黎公社”革命措施表述的直接概括。2006年全国卷1的第37题的第1问,“根据材料一,概括从春秋时期到东汉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要求的是直接概括材料,而这段材料本身则是对教材所述这段“从分散到整合”历史的“还原”;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直接要求的就是概括教材,但不可能集中、直接地在教材中找到答案(其答案之中有“游离”的问题,下面将谈到)。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或者说把书读“薄”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较少,2007、2008两年单纯考查概括能力的试题没有。从命题人“反猜题”的角度说,这类试题在2009年的高考中也许会出现,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对这类试题的复习与训练。
“拓展”教材的试题,即试题知识,设问要求,在教材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知识或认识范围的试题。如2007年高考卷I第12题,教材上有“汉武帝”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刘彻的谥号;也有“唐太宗”这一知识,但并没有说是李世民的庙号。但本试题则要求考生对什么是谥号、什么是庙号、什么是年号有准确的了解。这样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拓展、推理能力,或者说把书读“厚”的能力。根据上表可知,近三年高考考查拓展能力的试题是最多的。所以,对这一能力的教学,应该成为我们高考复习中的重点目标。
“升华”教材的试题,即对教材上的某一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新情景,让考生得出有别于教材的新结论;通过试题所下的新结论,要求考生通过“升华”能与教材上的这一知识联系起来。如2007年高考卷1第13题,陈寅恪说“武周代李唐”是“社会革命”的结论,与教材所述武周之时“扶植庶族,抑制士族”的措施联系起来所出之题,就属于后者;第17题关于“民教冲突”在三个年份最多,反映了“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凸显”,则是属于前者。这类试题,是“拓展”试题的进一步发展,较之于“拓展”型试题,对教材本身知识的依赖较少,教材知识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着背景作用。在近三年的高考试题中,“升华”教材的试题比例都很大。因为这类试题对教材知识依赖少,学生解答的难度大、失分多,抓住这类试题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应该说是我们第二轮复习中赢得高考,比对手多得分的关键。
“游离”教材的试题,即脱离教材、脱离材料的试题。这类试题,主要反映在它的答案上。这类试题的答案,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通过试题提供的材料。都不能作答。这类试题,实际上是命题的失败。如2006年高考卷1第37题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答案中的“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这一答案,一是在教材上没有这一知识,就设问而言,也无法从教材中“拓展”出这一结论;二是试题所提供的材料,也无法得出这一结论。所以,这是个学生无法做出来的答案。这种既脱离教材,又脱离材料,学生无法做出来的试题,我姑且称之为“游离”型试题。这一答案,不仅使本题成了“游离”之题,答案本身也不符合史实,其潜台词是说:原中原的汉文化中没有“刚劲、豪爽、活泼”的色彩。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梁启超关于“科学万能说”的评价与“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中成为战争的工具”相联系的答案、第37题第3问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都属于“游离”类型的试题。这类试题,在近三年高考中出现的具体原因我们不知道,但确实不应该出现。作为应试,对这类试题,考生只有依靠解题技巧和运气了。下以2007年高考卷I第15题为例,简略谈谈解答这类试题的技巧问题。
1920年,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谈到“科学万能说”时,认为它“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梁启超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A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遇到阻碍
B科学技术在欧洲的发展水平很高
C科学技术在世界大战申成为战争工具
D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减缓
此题题干告诉我们的信息有:1920年、梁启超“欧游”、其本人对“科学万能说”的否定态度。此题题枝A项说的是中国、B项说的是科技水平高、C项说的是科技成为世界大战工具、D项说的是科技发展速度减缓。因为题干的这些信息与选项的作答确实都难以在逻辑上对应起来,很难准确判断梁启超针对“科学万能说”为什么能得出“当然不能像从前一样的猖獗”了的结论,所以此题按正常的逻辑关系,无法作答,只能靠“猜”。如何“猜”?因为科技“从前”也没有在中国“猖獗”过,所以A项要排除;再因为科技“不能”“猖獗”了,与科技“发展水平高”自相矛盾,所以B项也要排除;三是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我们知道科技的发展速度在1920年前后并没有减缓而是加速,所以D项也要被排除;如此,只好选C项了。选C项的确又没有什么道理,因为在一战之中,也无法证明科学是万能的。最有可能“联系”的是“猖獗”一词的贬义性质,这一“联系”当然不是逻辑联系,所以是不可靠的联系。虽然是不可靠的联系,也得“联系”,不然,就没得选了。所以,此题要想得分,只能依靠“排除法”这一解题技巧的运用。反复比对各干扰项,最拿不准要被排除的选项,可能就是试题所谓的正确答案。
根据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今年的备考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教材是基础
除开“游离”型试题,上述四种与教材关系的试题,其共同的基础都是教材。所以,即使是第二轮复习,教材本身是不能丢的,不能只见**金榜、**按钮、**宝典等等备考资料,而独不见教材;只见**月考、**联考、**模考等等考试,独不见对教材主干知识的学习。
2“拓展”、“升华”是重点
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是在第二轮复习中,对所确定的重点知识和专题知识,尽可能找到新材料,编拟出新情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和背景,对学生进行拓展历史知识、历史结论,升华教材认识、史料认识的训练。这一部分的教学,一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重点,二是应该作为我们的教学难点。前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学生更多的时间,以增加相应的知识、形成相应的能力;后者说明它将在第二轮复习中占用教师的主要精力,以寻找新材料、编拟新情景。
3用技巧、异变应答“游离”试题
“游离”教材之题,是考生无法按正常思路和教材知识作答的试题。既然如此,又不能白白放弃,只能一靠“技巧”,二靠“异变”来应对。前者主要应答选择题。选择题是四者“必居其一”,所以,依靠“技巧”,就能排除较为有把握的非选项,以便“碰上”得分选项,如上述“科学万能题”。后者主要应答材料问答题。在材料问答题中,根据近三年全国高考卷I看,出现“游离”者,一般是在求答的原因、意义或评价部分,如上文提到的“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少数民族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其中“少数民族内迁与融合为中华文化增添了刚劲、豪爽、活泼的多民族色彩”的答案就是“意义或评价”;“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其中“要求政府进行高效的专业化和制度化管理”的答案就是“原因”。这些“原因”、“意义或评价”都是教材没有提供的知识或知识背景,也是试题材料本身所没有的,所以,只有在其基本答案的基础上“变异”,顺着其基本意思或正(上述答案都是“正写”)或反地“多多益善”,以“碰碰运气”。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