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必要补上的一课

陈康衡 冯荣国
[关键词]“文革”,教学基本功,教师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61-04
两年一次的南通市高中历史评优课活动,于2008年12月初举行。这次仍是评选综合探究课,但在前几年的基础上,又作了一些改进和完善,具体表现在:
1指定课题结合承办学校的教学进度。本次活动安排在如皋市城西中学,这是一所省三星级高中。该校高一年级的教学进度在活动期刚好完成必修一“现代中的政治建设”。由于课程内容中“文革”的篇幅很少,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文革”的灾难和教训。因此,此次活动的课题定为:《我们都要补上的一课——初步认识“文化大革命”》。
2给与会者和参赛教师提供统一的教学素材。为了在统一标准、统一背景下考察教师的实力,事前,我们为参赛教师精心准备了五个部分的教学素材,基本能够满足备课需要。这些素材也发给听课教师,为共同参与做准备。
3要求采用“原生态”的常规教学方式。根据规则,8位参赛教师分两组,在同一时间拿到课题及素材,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备课,不允许制作课件,也不准使用多媒体手段。注重考查教学基本功,如教学设计、板书、语言、表达、课堂组织能力等。
一、课题和教学素材的确定为什么指定这个课题?
1“文革”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薄弱环节。
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简述‘文化大革命中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的主要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将“文革”分为两块,必修一要求“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必修二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据此,初中教学有一课时了解“文革”,高中虽然要求上升到理性认识“文革”,但是,没有一个课时的时间保证。
“文革”在共和国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了解“文革”、认识“文革”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教育功能。但是,目前的教学时间远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关于“文革”的文字叙述也少得可怜,如人教版必修一第21课子目“‘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只有600多字的简要叙述;必修二第11课子目“国民经济的劫难”,不足300字说到“文革”。学生对初二时学的内容也早已淡忘了。现在的高一学生都属于“90后”的一代,他们得惠于改革开放的成果,让这一代人认识“文革”的灾难和教训,是很有必要的。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也需要就“文革”展开探究学习。
2年轻教师需要弥补“文革”史知识
目前年轻教师已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本次参赛教师都是出生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中有5人是“文革”后出生的,1人属“80后”。他们都没有经历过“文革”,对“文革”的了解仅限于在高校的学习。而高等师范院校历史专业的教材,即便是199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何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和2001年版的《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张岂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文革”也仅是一章。经调查,所有参赛教师此前都没有接触过“文革”的专门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文化大革命”简史》(席宣、金春明著,1996年出版),都没看过,甚至没听说过。他们对“文革”的了解多来自道听途说,即不全面、也不准确,更,谈不上深刻。因此,确定这一课题,对促使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都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素材的选择。
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和参赛教师及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课题定位于“初步认识‘文化大革命”,是切合实际的。我们选取的教学素材,力图避免复杂化,努力做到有根据、重点突出;以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对“文革”的定性为总纲,分三个部分选择素材。
第一部分“错误发动”。摘引《决议》所列毛泽东发动“文革”的主要论点,摘引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1949~1976》(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中的两段材料:毛泽东为“五一六通知”加的两段话,和“十六条”的一段原文。意在通过典型素材,认识“文革”的发动从理论上和根本上是错误的。
第二部分“十年浩劫”。从何沁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黄峥的《刘少奇冤案始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席宣、金春明的《“文化大革命”简史》和中共党史出版社的《回首“文革”——中国十年“文革”分析与反思》中,摘引反映“文革”对民主法制、国民经济、人民生活、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危害的材料。这些专著比较权威,可以保证材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第三部分“痛定思痛”。提供了恩格斯和邓小平的各两段语录,意在引导师生结合前两部分材料进行分析、探究,思考怎样汲取“文革”的教训,认识“文革”与改革开放的关系。使本课的参与者:执教教师、学生和听课教师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文革”的理性认识。
第四部分“延伸学习建议”。提出了一个建议:向学生介绍有关“文革”史的书籍。上述素材已经接触到相关专著,还有哪些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革”?因为课题是预先告知的,这就看参赛教师的阅读准备了。我们的目的是促使学习活动向课堂外延伸,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预设
1期望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诚如本课的标题“我们都要补上的一课”,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必要深入了解“文革”:“文革”的发动为什么是错误的?它的危害有哪些?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这对青年教师和生长于21世纪的青年学生,无论在丰富历史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是很有必要的,所谓“教学相长”,通过本次活动应该得到很好的体现。
2希望有效地考查教师的基本素质。怎样展开和把握综合探究,取决于参赛教师的基本素质。我们主要考查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功。
(1)正确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在一般情况下,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生的基础,这三方面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主要依据。如果我们选择教科书中的课题,参赛教师原来教授本课的基础和经验就能派上很大用场,这对来自不同学校、不同教龄的青年教师来说,就不大公平。本次活动指定的课题,我们准备的“材料”取代了教科书的地位,这样大家面对的都是新课题。至于学生的情况,初中学习的基础可以忽略不计,高中必修一、二各校都刚刚结束,因此每人都应该心中有数。这样就能从制定目标的环节考查参赛教师教学理论功底。
(2)展示利用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探究的基础建立在对材料解读的基础上。要做到师生合作、共同探究,前提是教师必须充分解读准备
的材料,解读充分,才能设计出问题;设计的问题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经验;问题的角度、梯度和层次,即可以反映出教师对材料的理解、认识程度,又能展示他们如何利用材料、引导学生探究的教学能力。教师对材料的理解和运用,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课堂教学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师的个人活动不能取代学生的主动学习。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入历史情境,体验学科的思维特点,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关键看教师的教学组织协调能力。换言之,本次活动要考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这一课改新理念。
三、教学情况评述
1由于参赛教师的理解不同,出现了三种类型的教学,差别当然很大。
(1)比较成功的综合探究课。有一位教师上课伊始,先介绍自己的年龄,再了解学生的年龄,使话题转向课题,体现了他对课题的领悟——不光是学生、包括自己都有必要补上“文革”一课。接着,他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从各种渠道了解的“文革”史事,在此基础上,利用材料,明确“文革”的性质和起迄时间,然后,依次板书三个探究问题:一、“文化大革命”是否是一场革命?为什么?二、为什么说“文革”是一场浩劫?表现在哪些方面?三、十年“文革”给我们什么教训”?在探讨过程中,教师穿插介绍史实,同时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还结合南通“文革”的历史和材料,结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回到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判别正误,最后得出结论。
(2)高考复习式的材料题解析指导课。有些教师就材料设计问题,着重进行材料解析题方法的指导。他们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根据材料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过程中,还讲解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应试的目的很明显。这种解读既缺乏深度,又不能将各部分材料在逻辑上联系起来;既有悖此次活动的目的和要求,课堂效果又很乏味。殊不知,高一学生还有很多要学理科的学生。
(3)以讲授新课的方式完成教学。少数教师不能把握综合探究课的要领,而是将发给他们的材料当作教材,教学模式呈现为:阅读材料——提炼要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力图将材料的要点全部写在黑板上。他们要么就材料讲材料,不能探究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要么脱离材料,大量补充史实说明问题。
2学生不能理解“文革”时期的语言、观点和现象。在本次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反映有些是我们始料未及的。如,对毛泽东要“自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来揭发黑暗面”,“把被走资派篡夺的权力重新夺回来”,有些学生认为这种观点半对半错,有学生认为这是正确的。还有其它一些认识,不一一举例,我们深感“文革”虽然仅仅过去30多年,但是,现在的学生已经很难理解了,补上这一课,需要课程标准制定相应要求。
3对延伸学习的指导不到位。教学素材的第四部分只提出建议,而实际上要求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实施分层教学的思想。延伸学习的指导对象是有兴趣的同学,方法是阅读,目的是全面了解“文革”的历史,认识中国的现实。有的教师不理解延伸学习的指导意义,完全没有提及。有的教师向学生推荐了巴金的《随想录》、季羡林的《牛棚杂忆》、张贤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电视剧《血色浪漫》等,但又忽略了作品的特点:前两种是可以当原始材料阅读的。后两种是文学艺术作品,不是史实。其实,指出这些仅仅就是一句话,但是对学生来说,就有了指导作用。
四、说明的问题
1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的复信)“文革”是共和国史上的严重错误,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领导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前事之师,后世不忘”。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年青一代不能忘却这一段历史,并要永远记取“文革”的教训。正如历史学家胡绳所说:“搞清楚这段历史,才能在今后毫不动摇地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补上“文革”这一课很有必要。青年教师亟需加强对“文革”史的学习和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历程。胡锦涛同志在总结这30年的实践经验时,“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放在了首位。我们相信,随着进一步解放的思想,历史课程中的“文革”史教学也会进一步深化。
2新课程已经开展几年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行动,还有很大距离。现在青年教师很多,他们原本不应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应该更快地接受新思想、适应新要求。但是,实际却不是这样。不客气地说,由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一些青年教师,思想并不活跃,更习惯应试教学那一套;专业功底也不够,甚至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不知道自己专业领域的学术发展。我省教研员刘克明老师提出,教学研究活动要“切实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历史教育的质量。”我们非常赞同。我们将努力搞好南通市的教学研究活动,使每一位教师受益,尽力使历史课程率先进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责任编辑任世江]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