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课堂“星火” “燎原”学生思维
殷松华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资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32-02
“嘿,你看,架子上面站着三个人,好像往那边观望什么?”
“那边街道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没有一点生气。”
我在讲人教版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时,听到前排的两个学生对课本插图《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见上图)小声议论着。“学生好像对这幅图片很感兴趣,不如先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我灵机一动,“同学们,刚才有两个同学在讨论插图《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上的那几个人为什么向柏林墙那边眺望。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也想象一下那些观望的人在眺望什么?并且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几分钟后)
生1:“我认为是一种好奇心理。因为两极格局下,随着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东、西柏林之间不能自由往来,墙又修得那么高,人们登上望塔,想了解那边最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3:“我认为不是好奇心理。因为在上面观望的都是些大人,不是小孩。
生(众):那不对,大人也有好奇心。
师:好奇心恐怕是人皆有之。大人们也不例外。那你认为他们在看什么呢?
生3:我觉得,他们是向往那边的生活。
师:向往的心理,是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笑)他们为什么向往那边的生活呢?
生3:因为那边生活比东柏林好。
师:什么原因?
生(众):西德有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经济发展快。
师:对,战后初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解决了德国外汇短缺,生产资金不足等紧迫问题。不仅如此,战后联邦德国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同时,政局比较稳定,原有的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布局的基础良好,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了经济起飞,创造了“经济奇迹”。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生3:而战后东德照搬苏联模式,经济缺乏活力,西德的生活好些,人们自然向往那一边。”
师:不错,讲的有道理。战后西德经济发展使西德对东德人的吸引力急剧增加。西德的发展还带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也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欧美日三强鼎立的经济格局,也有利于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同学们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4:“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思念心理。因为柏林墙修建后,经常有人通过各种方法逃往西柏林,但柏林墙修得很高,又有铁丝网,不容易逃过去,所以很危险。全家人逃走的可能性很小,只有青年人可能逃过去。因此,各种各样的思念也就不可避免,有妻子思念丈夫,有母亲挂念儿子,也有儿子想念爸爸。”
师:这种观点很合情理。是的,柏林墙修筑后,就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等方式翻越它,其间共有五千多人成功地翻墙逃入西柏林,但也有三千多人因此被逮捕。最令人心痛的是,1961年,一位年仅十七岁的青年在翻越柏林墙时,被东德军队打死。这位青年是柏林墙下的第一个罹难者也是最年轻的一位!至两德统一止,共有二百多名越墙者被开枪击毙。由此,东德又多了两百多个不幸的家庭:头发花白的母亲只能带着在有生之年再看上儿子一眼的遗愿走进天堂,年轻的妻子只能在心灵深处永远痛苦地保存着对丈夫平安归来的守望,烂漫天真的孩子只能在梦中追忆着爸爸给自己买儿童玩具车时的欢乐。是的,柏林墙,一个现代的“长城”;柏林墙,冷战时代的缩影。当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的那天,德国的一家电台这样报道:“柏林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这个时刻我们已经等待好久了。”“28年了,到时候了。”柏林墙已经消失了,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冷战留给人的心灵创伤,却不是能同柏林墙一起倒塌的。在历史的长河中,28年的时间不算长,也许还不足以判断一个政策是善法还是恶规。28年,又够漫长,它可以让曾经清晰的悲伤变得模糊,它可以让激动的眼泪风干,它可以让痛苦的记忆化为永恒,但那段历史却是那样刻骨铭心,它也同样会促使世人警醒,同样会引发人类深刻的反思。
新课程下,随着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程度的增强,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比以前更加活跃。教师除了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外,还要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思想感情中的“星星之火”,通过合理的调控引导,促进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成“燎原”之势。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学史的兴趣。当然,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观,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以宽容甚至欣赏的心态,接纳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种种“意外”,达到课堂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吴丹]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资源,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5-0032-02
“嘿,你看,架子上面站着三个人,好像往那边观望什么?”
“那边街道上怎么一个人都没有,空荡荡的,没有一点生气。”
我在讲人教版必修1《两极世界的形成》时,听到前排的两个学生对课本插图《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见上图)小声议论着。“学生好像对这幅图片很感兴趣,不如先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我灵机一动,“同学们,刚才有两个同学在讨论插图《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上的那几个人为什么向柏林墙那边眺望。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也想象一下那些观望的人在眺望什么?并且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几分钟后)
生1:“我认为是一种好奇心理。因为两极格局下,随着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东、西柏林之间不能自由往来,墙又修得那么高,人们登上望塔,想了解那边最近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3:“我认为不是好奇心理。因为在上面观望的都是些大人,不是小孩。
生(众):那不对,大人也有好奇心。
师:好奇心恐怕是人皆有之。大人们也不例外。那你认为他们在看什么呢?
生3:我觉得,他们是向往那边的生活。
师:向往的心理,是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大笑)他们为什么向往那边的生活呢?
生3:因为那边生活比东柏林好。
师:什么原因?
生(众):西德有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植,经济发展快。
师:对,战后初期美国的马歇尔计划解决了德国外汇短缺,生产资金不足等紧迫问题。不仅如此,战后联邦德国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同时,政局比较稳定,原有的劳动力素质和工业布局的基础良好,政府在对经济宏观管理的前提下,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了经济起飞,创造了“经济奇迹”。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生3:而战后东德照搬苏联模式,经济缺乏活力,西德的生活好些,人们自然向往那一边。”
师:不错,讲的有道理。战后西德经济发展使西德对东德人的吸引力急剧增加。西德的发展还带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也使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了欧美日三强鼎立的经济格局,也有利于世界政治力量的平衡。同学们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4:“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思念心理。因为柏林墙修建后,经常有人通过各种方法逃往西柏林,但柏林墙修得很高,又有铁丝网,不容易逃过去,所以很危险。全家人逃走的可能性很小,只有青年人可能逃过去。因此,各种各样的思念也就不可避免,有妻子思念丈夫,有母亲挂念儿子,也有儿子想念爸爸。”
师:这种观点很合情理。是的,柏林墙修筑后,就有人采用跳楼、挖地道等方式翻越它,其间共有五千多人成功地翻墙逃入西柏林,但也有三千多人因此被逮捕。最令人心痛的是,1961年,一位年仅十七岁的青年在翻越柏林墙时,被东德军队打死。这位青年是柏林墙下的第一个罹难者也是最年轻的一位!至两德统一止,共有二百多名越墙者被开枪击毙。由此,东德又多了两百多个不幸的家庭:头发花白的母亲只能带着在有生之年再看上儿子一眼的遗愿走进天堂,年轻的妻子只能在心灵深处永远痛苦地保存着对丈夫平安归来的守望,烂漫天真的孩子只能在梦中追忆着爸爸给自己买儿童玩具车时的欢乐。是的,柏林墙,一个现代的“长城”;柏林墙,冷战时代的缩影。当1989年柏林墙被推倒的那天,德国的一家电台这样报道:“柏林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这是激动人心的一刻,这个时刻我们已经等待好久了。”“28年了,到时候了。”柏林墙已经消失了,一个时代已经过去。但是冷战留给人的心灵创伤,却不是能同柏林墙一起倒塌的。在历史的长河中,28年的时间不算长,也许还不足以判断一个政策是善法还是恶规。28年,又够漫长,它可以让曾经清晰的悲伤变得模糊,它可以让激动的眼泪风干,它可以让痛苦的记忆化为永恒,但那段历史却是那样刻骨铭心,它也同样会促使世人警醒,同样会引发人类深刻的反思。
新课程下,随着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程度的增强,学生的思维和课堂气氛比以前更加活跃。教师除了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外,还要善于发现课堂上学生思想感情中的“星星之火”,通过合理的调控引导,促进课程资源的动态生成,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成“燎原”之势。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学史的兴趣。当然,做到这一点,还需要老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教学观,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促进者和引导者,做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以宽容甚至欣赏的心态,接纳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种种“意外”,达到课堂教学预设性和生成性目标的实现。
[责任编辑吴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