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血浊角度浅议冠心病防治
曲华 李圣耀 寇娜 等
关键词:血浊;冠心病;清化血浊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4.028
中图分类号:R25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4-0104-02
“血浊”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曰:“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即指血液浑浊不清的状态。近年随着现代中医学发展,血证中“血虚”“血瘀”分型已不能完全涵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且不能详尽其病因病机学特点,故“血浊”理论再次得以发展[1]。目前较普遍认为,血浊是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血失清纯”或“血的运行异常”,并已运用到脑病的防治,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血有“润养(养心)”与“化神(心神)”作用,血之清纯被扰或血行异常,心脉与心神势必首受其害,从而出现心系病症。现代医学认为,心脏作为血液循环最重要的器官,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情况的变化尤为敏感。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血糖异常或血中各种代谢毒物增多呈相关关系[2-3]。为此,探讨血浊理论对防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血浊形成因素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又“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表明血的正常生成过程包括脾胃化生营阴、肺中吸入清气、心予神于血等几个环节。若“营阴浑浊不清”“肺中清气不净”或“神志失于清明”,血液化生过程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失于清纯、血行异常,出现血浊的病理状态。若将三者进行分类则可归结为“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问题”及“情志因素”现代三大主流致病因素。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2B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9ZX09502-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150);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1)
通讯作者:高铸烨,E-mail:zhuyegao@126.com;史大卓,E-mail:shidazhuo_hua@163.com
2 血浊与冠心病诸多致病因素相关
一般而言,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有痰、瘀、虚、毒等。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毒闭阻心脉[4]。血浊作为病因学概念,与导致冠心病的“痰”“瘀”“虚”“毒”致病因素密切相关。
2.1 血浊与痰
丹溪认为“浊主湿热,有痰、有虚”。痰乃津液代谢异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而“津血同源”,血与津液乃异名而同类。“浊邪”重而黏滞,秉湿邪之性,血浊日久不得清化,津液正常循行必然会受到影响,乃聚而成痰。而痰饮停聚不行又可反污于血,加重血浊病理状态。
2.2 血浊与虚
血者,轻清流动之品,循于经脉而润养全身,血之清纯被扰,则其润养作用必然减弱。机体不得润养,则脏腑精气虚弱滞涩,在心则表现为心失所养,心气化生无源,久则伤及心阳,出现心气虚、心阳虚的病理状态。
2.3 血浊与瘀
血瘀是血液成分及理化性质、运行特点改变。血瘀证形成的基本病理过程可概括为“瘀滞内结”“血液离经”“血液污秽”3个方面[5],血浊发展演变过程与其均有所关联。①血中秽浊积聚,久则变“稠”变“黏”,进一步发展则阻塞脉道,形成“瘀滞内结”型瘀血;②血浊亦可因虚因郁因热而致“气虚不摄”或“火热妄行”,引起血液破经外出,出现“血液离经”;③血浊即为血液失于清纯的病理状态,与“血液污秽”型瘀血的发生有明显相通之处。结合现代医学宏观微观检查所见,并依据病程长短、病因、病程急慢性和损伤或手术等不同因素,血瘀证分为急性血瘀证、慢性血瘀证和前血瘀证(或称潜在血瘀证,即临床症状尚未出现血瘀证的表现,但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有异常)。血浊则与前血瘀证及慢性血瘀证密切相关,一方面血浊因病症轻浅尚未表现出明显的血瘀征象,但血液学检查过程往往可发现血脂及血糖等异常,符合前瘀血证的概念;另一方面,若血浊不得清化,进一步发展则可向慢性血瘀证的方向发展演变,出现血脉凝涩的病理改变。因此,血浊为血瘀的轻症状态,往往为血瘀各类证型的前驱病理状态。
2.4 血浊与毒
一般中医临床研究常将“浊”与“毒”并称为“浊毒”,可见两者内在关系密切。现代中医的“毒”邪,是指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而化生的病理产物[6]。血浊过程就是机体健康状态的偏态,其形成与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其病理表现则为血液失于清纯或运行出现问题。其与“毒”的指代具有一定共性,但通过比较则可发现,血浊为毒之轻者。其发生的初始阶段往往不具有毒邪致病的酷烈性,但进一步发展则可向毒邪的方向转化与演变。总之,血浊与痰、虚、瘀、毒的形成密切相关,为痰之重、瘀之中、毒之浅;且血浊又可与各种致病因素相互胶杂,与痰、瘀、虚、毒相互转化,导致证候演变。
3 浊血污心
血浊不仅是一种病理状态,同时也可归结为中医病因学概念。血液作为人体重要的精微物质,可内循脏腑,外走皮肤。浊邪居于血中,亦可随之而动,流于全身。浊血久行心脉,长期浸淫不得清化,则易损伤心之血脉经络,为冠心病的发病提供了病理条件。血浊初起时,因浊血营养作用减弱,兼化了“血虚”特点,不能润养心脉,化生心气,维系心阳,导致心气心阳亏虚。此时心脉心血受邪尚且轻浅,往往表现为“气塞短气”等胸闷乏力之症,舌脉之征不甚明显。气阳主运血脉,若血浊继续发展,则心气心阳亏虚加重,血液失去推动之力则易产生血瘀;津血同源,血运异常,则津液也会异常凝聚,出现痰浊内蕴;痰瘀阻塞,久则化热生毒,蕴生毒邪。上述过程往往是冠心病中晚期的病理变化,此时患者表现为心胸部较为剧烈的疼痛等,可伴有气促、舌质黯有瘀斑、脉沉涩等指征。总之,血浊往往贯穿冠心病始终,不仅是冠心病的先驱病理因素,也是伴随的危险因子。
4 清化血浊防治冠心病
在冠心病前驱病理阶段,治疗血浊对截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时疾病尚轻浅,应采用清化血浊之法,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而冠心病已形成时,其病理过程复杂多变,“痰瘀互结”“瘀毒从化”“气虚”“阳虚”等情况往往彼此夹杂,且不可忽略血浊掺杂。为此,“清化血浊”应贯穿冠心病的治疗始终。这对防止冠心病加重,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化血浊的具体方法需从血浊产生的病理过程进行探讨。血浊产生的相关脏腑为脾、胃、肺、肾和心。其病理基础可分为三:①脾胃运化升降失常,导致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化生血的物质基础——营阴之清纯被扰;②肺肾摄纳不行,导致肺中无法吸入或吸入清气不净;③神智失于清静,使血中不能蕴神,失于轻清灵动。治疗方面,应先着眼于“清”字,在脏腑辨证基础上,结合血浊病理特点及相应致病因素,从以下3个方面防治冠心病。①调理脾胃:以“清”为主,包括温胃阳、补胃阴、运脾、健脾等,用药因人因病因证而异,但要把握治疗目的——使脾胃健运而复升清降浊之功,使脾胃化生的清纯“营阴”得以上注于肺。②摄纳肺肾:肺肾在吸入自然清气过程中相辅相成,而当肺肾功能失常时,自然界中清气不得入血,则会引起血浊。为此,对肺肾的论治重在摄纳肺肾,使“清气得以入肺”“清气得以入血”,相应的治法有调畅肺气、补益肺肾等。③调畅心神:心为君主之官,七情之伤最后都可作用于心,导致心神不安、心神涣散、精神紧张等情志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类疾病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因此,对冠心病的治疗也可从安神调志方面开拓思路。采取宁神定志、调畅情志治法,缓解冠心病患者精神紧张及病后焦虑等问题。此外还需结合现代研究,从个人生活习惯的调理、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治疗冠心病。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关于血浊理论在现代疾病谱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2011,28(5):355-357.
[2] 高铸烨,徐浩,史大卓,等.528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指南执行及预后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南昌,2010.
[3] 高铸烨,徐浩.从痰瘀毒辨析冠心病[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7.
[4] 崔源源,高铸烨,史大卓.冠心病(胸痹)气虚痰瘀互结病机辨析[J].北京中医药,2014,33(2):117-119.
[5] 陈可冀,史载祥.实用血瘀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
[6] 王正品,李佃贵,杜艳茹,等.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J].中医杂志,2010,51(5):11-13.
(收稿日期:2015-01-29;编辑:梅智胜)
关键词:血浊;冠心病;清化血浊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6.04.028
中图分类号:R25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6)04-0104-02
“血浊”首见于《灵枢·逆顺肥瘦》“刺壮士真骨,坚肉缓节,监监然,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张志聪注曰:“其人重浊,则气涩血浊。”此处“血浊”即指血液浑浊不清的状态。近年随着现代中医学发展,血证中“血虚”“血瘀”分型已不能完全涵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且不能详尽其病因病机学特点,故“血浊”理论再次得以发展[1]。目前较普遍认为,血浊是血液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血失清纯”或“血的运行异常”,并已运用到脑病的防治,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中医认为,心主血脉,血有“润养(养心)”与“化神(心神)”作用,血之清纯被扰或血行异常,心脉与心神势必首受其害,从而出现心系病症。现代医学认为,心脏作为血液循环最重要的器官,对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情况的变化尤为敏感。研究显示,冠心病的发生与血脂、血糖异常或血中各种代谢毒物增多呈相关关系[2-3]。为此,探讨血浊理论对防治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1 血浊形成因素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又“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表明血的正常生成过程包括脾胃化生营阴、肺中吸入清气、心予神于血等几个环节。若“营阴浑浊不清”“肺中清气不净”或“神志失于清明”,血液化生过程就会受到影响,导致血液失于清纯、血行异常,出现血浊的病理状态。若将三者进行分类则可归结为“不良的生活方式”“环境问题”及“情志因素”现代三大主流致病因素。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BAI02B01);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2009ZX09502-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03150);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201007001)
通讯作者:高铸烨,E-mail:zhuyegao@126.com;史大卓,E-mail:shidazhuo_hua@163.com
2 血浊与冠心病诸多致病因素相关
一般而言,冠心病的致病因素有痰、瘀、虚、毒等。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毒闭阻心脉[4]。血浊作为病因学概念,与导致冠心病的“痰”“瘀”“虚”“毒”致病因素密切相关。
2.1 血浊与痰
丹溪认为“浊主湿热,有痰、有虚”。痰乃津液代谢异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而“津血同源”,血与津液乃异名而同类。“浊邪”重而黏滞,秉湿邪之性,血浊日久不得清化,津液正常循行必然会受到影响,乃聚而成痰。而痰饮停聚不行又可反污于血,加重血浊病理状态。
2.2 血浊与虚
血者,轻清流动之品,循于经脉而润养全身,血之清纯被扰,则其润养作用必然减弱。机体不得润养,则脏腑精气虚弱滞涩,在心则表现为心失所养,心气化生无源,久则伤及心阳,出现心气虚、心阳虚的病理状态。
2.3 血浊与瘀
血瘀是血液成分及理化性质、运行特点改变。血瘀证形成的基本病理过程可概括为“瘀滞内结”“血液离经”“血液污秽”3个方面[5],血浊发展演变过程与其均有所关联。①血中秽浊积聚,久则变“稠”变“黏”,进一步发展则阻塞脉道,形成“瘀滞内结”型瘀血;②血浊亦可因虚因郁因热而致“气虚不摄”或“火热妄行”,引起血液破经外出,出现“血液离经”;③血浊即为血液失于清纯的病理状态,与“血液污秽”型瘀血的发生有明显相通之处。结合现代医学宏观微观检查所见,并依据病程长短、病因、病程急慢性和损伤或手术等不同因素,血瘀证分为急性血瘀证、慢性血瘀证和前血瘀证(或称潜在血瘀证,即临床症状尚未出现血瘀证的表现,但血液流变学检查发现有异常)。血浊则与前血瘀证及慢性血瘀证密切相关,一方面血浊因病症轻浅尚未表现出明显的血瘀征象,但血液学检查过程往往可发现血脂及血糖等异常,符合前瘀血证的概念;另一方面,若血浊不得清化,进一步发展则可向慢性血瘀证的方向发展演变,出现血脉凝涩的病理改变。因此,血浊为血瘀的轻症状态,往往为血瘀各类证型的前驱病理状态。
2.4 血浊与毒
一般中医临床研究常将“浊”与“毒”并称为“浊毒”,可见两者内在关系密切。现代中医的“毒”邪,是指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而化生的病理产物[6]。血浊过程就是机体健康状态的偏态,其形成与肺、脾、肾、心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其病理表现则为血液失于清纯或运行出现问题。其与“毒”的指代具有一定共性,但通过比较则可发现,血浊为毒之轻者。其发生的初始阶段往往不具有毒邪致病的酷烈性,但进一步发展则可向毒邪的方向转化与演变。总之,血浊与痰、虚、瘀、毒的形成密切相关,为痰之重、瘀之中、毒之浅;且血浊又可与各种致病因素相互胶杂,与痰、瘀、虚、毒相互转化,导致证候演变。
3 浊血污心
血浊不仅是一种病理状态,同时也可归结为中医病因学概念。血液作为人体重要的精微物质,可内循脏腑,外走皮肤。浊邪居于血中,亦可随之而动,流于全身。浊血久行心脉,长期浸淫不得清化,则易损伤心之血脉经络,为冠心病的发病提供了病理条件。血浊初起时,因浊血营养作用减弱,兼化了“血虚”特点,不能润养心脉,化生心气,维系心阳,导致心气心阳亏虚。此时心脉心血受邪尚且轻浅,往往表现为“气塞短气”等胸闷乏力之症,舌脉之征不甚明显。气阳主运血脉,若血浊继续发展,则心气心阳亏虚加重,血液失去推动之力则易产生血瘀;津血同源,血运异常,则津液也会异常凝聚,出现痰浊内蕴;痰瘀阻塞,久则化热生毒,蕴生毒邪。上述过程往往是冠心病中晚期的病理变化,此时患者表现为心胸部较为剧烈的疼痛等,可伴有气促、舌质黯有瘀斑、脉沉涩等指征。总之,血浊往往贯穿冠心病始终,不仅是冠心病的先驱病理因素,也是伴随的危险因子。
4 清化血浊防治冠心病
在冠心病前驱病理阶段,治疗血浊对截断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时疾病尚轻浅,应采用清化血浊之法,针对病因采取相应措施,使血液恢复其清纯状态,防止冠心病的发生。而冠心病已形成时,其病理过程复杂多变,“痰瘀互结”“瘀毒从化”“气虚”“阳虚”等情况往往彼此夹杂,且不可忽略血浊掺杂。为此,“清化血浊”应贯穿冠心病的治疗始终。这对防止冠心病加重,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清化血浊的具体方法需从血浊产生的病理过程进行探讨。血浊产生的相关脏腑为脾、胃、肺、肾和心。其病理基础可分为三:①脾胃运化升降失常,导致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化生血的物质基础——营阴之清纯被扰;②肺肾摄纳不行,导致肺中无法吸入或吸入清气不净;③神智失于清静,使血中不能蕴神,失于轻清灵动。治疗方面,应先着眼于“清”字,在脏腑辨证基础上,结合血浊病理特点及相应致病因素,从以下3个方面防治冠心病。①调理脾胃:以“清”为主,包括温胃阳、补胃阴、运脾、健脾等,用药因人因病因证而异,但要把握治疗目的——使脾胃健运而复升清降浊之功,使脾胃化生的清纯“营阴”得以上注于肺。②摄纳肺肾:肺肾在吸入自然清气过程中相辅相成,而当肺肾功能失常时,自然界中清气不得入血,则会引起血浊。为此,对肺肾的论治重在摄纳肺肾,使“清气得以入肺”“清气得以入血”,相应的治法有调畅肺气、补益肺肾等。③调畅心神:心为君主之官,七情之伤最后都可作用于心,导致心神不安、心神涣散、精神紧张等情志疾病。现代医学认为,精神类疾病对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因此,对冠心病的治疗也可从安神调志方面开拓思路。采取宁神定志、调畅情志治法,缓解冠心病患者精神紧张及病后焦虑等问题。此外还需结合现代研究,从个人生活习惯的调理、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治疗冠心病。
参考文献:
[1] 王新陆.关于血浊理论在现代疾病谱系中作用与地位的探讨[J].天津中医药,2011,28(5):355-357.
[2] 高铸烨,徐浩,史大卓,等.5284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指南执行及预后分析[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南昌,2010.
[3] 高铸烨,徐浩.从痰瘀毒辨析冠心病[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7.
[4] 崔源源,高铸烨,史大卓.冠心病(胸痹)气虚痰瘀互结病机辨析[J].北京中医药,2014,33(2):117-119.
[5] 陈可冀,史载祥.实用血瘀证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5.
[6] 王正品,李佃贵,杜艳茹,等.浊毒致病论与现代中医病因学[J].中医杂志,2010,51(5):11-13.
(收稿日期:2015-01-29;编辑:梅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