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面临的困境与纾解

    胡小岩 杨乐

    

    

    

    摘 要:随着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数以亿计的农民不断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和智力支持。然而,他们并没能分享到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发展成果,这与当下农民工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社区紧密相关。本文从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协力主体的角度阐释了当下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状况,分析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难的原因,对破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 键 词:农民工;城市社区;市民化;协力主体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07(2014)09-0052-05

    收稿日期:2014-05-27

    作者简介:胡小岩(1963—),女,吉林前郭人,吉林建筑大学文法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杨乐(1990—),男,河南南阳人,兰州大学行政管理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行政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社区具有团结和整合的社会功能, 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组织载体,农民工融入了社区就比较容易融入城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可分为三个层次:经济层面的融入、社会生活层面的融入、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

    农民工的经济层面融入主要体现在待遇上,衡量待遇水平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工资水平,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水平,居住条件,工作时间、强度和环境状况等。经济层面的融入状况会直接体现在他们与市民交往的社会生活层面,进而又会影响他们在心理文化方面的认同、归属以及与城市文化的融合。社会生活层面的融入主要是指农民工与市民之间在互动行为方式、日常生活方式方面的融入过程。农民工在社会层面上融入社区的主要方式是与所在社区居民的交往,这个过程会增强农民工对该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农民工与城市社区的融入,要求他们内化城市的生活方式、文化价值观念,在情感上找到归属,在心理上获得认同。这三个层面是逐层深入的,农民工经过前两个层面的适应,达到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表明其在心理上对城市社区产生了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形成了城市的文化观念。这三个层面的高度融入,是农民工完全融入到城市社区的标志。

    目前,我国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度还比较低。多年来,一些学者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研究也证实了城市对农民工“经济吸纳,社会拒入”的现状,即农民工与城市的关系仅仅是农民工付出劳动后得到一份相应酬金的经济交换关系,而从城市社会的其它方面看,农民工事实上还是被拒之门外的。

    二、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的不同解释

    如上所述,当代农民工对城市社区融入有着强烈的愿望,但现实中却面临着巨大的城市社区融入困境。现代化理论范式、社会网络范式与制度主义范式从不同角度对融入难的解释梳理了这个问题的基本脉络。

    (一)现代化理论范式解释

    该范式一般把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理解为农民工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即从农民转向现代市民的“市民化”过程。在此范式中,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农民工自身的人力资本、素质禀赋没有达到现代城市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农民工再社会化的失败。但是研究者也承认,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是一个双向现代化的过程。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不单需要其自身习得现代性与城市性,而且也需要城市社会进一步的现代化与社会化。

    (二)社会网络理论范式解释

    社会网络范式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的解释具有中观性,往往是从农民工所拥有的社会资本、社会关系网络层面加以阐释。该范式通常认为,农民工所依靠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是家庭、亲友、同事等非正式支持系统,用人单位、劳动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其它正式支持系统则处在相对缺乏的状态。所以,即便农民工对融入城市社区有着强烈的愿望,但由于他们在社会资本方面的匮乏也限制了其经济融入、政治参与和文化习得,进而直接影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进程。

    (三)制度主义范式解释

    与前面两种解释范式不同,制度主义范式从制度和结构的角度更为宏观地对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进行了讨论。这一范式认为,我国独特的社会体制、有关的制度安排以及具体的社会制度实践是决定农民工能否实现城市社区融入的最为根本性的因素。具体来说,城乡二元分割的传统社会体制以及具体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土地制度等是影响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制度因素限制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也体现在制度实践过程的失效对于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不良影响上。

    三、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的主要表现

    (一)收入及就业状况有待改善

    ⒈农民工工资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2013年间,农民工月均工资由1340元上升到2290元,六年间增加了94.7%,几乎近一倍(如图一)。虽然农民工工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仍大大低于全国职工的平均工资。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为2290元,仅为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897元)的58.76%。

    ⒉就业服务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农民工就业和获取信息仍以非正式渠道为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有调查表明,虽然农民工在人才市场、政府组织、职业介绍机构等正式渠道中可以获取更加优质的工作信息和工作职位,但是相关组织机构宣传、服务的不到位是导致农民工选择其他非正式途径的主要原因(如图2)。

    (二)权益与保障缺失

    ⒈政治参与机会少,参与意识普遍较低。农民工身在城市而户口在农村,在政治参与方面一直处于农村和城市的边缘。一方面,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已经远离了农村的政治生活;另一方面,城市对市民和农民工实行分开管理,其所居住的社区也没有把他们纳入到社区管理中,使他们失去了参与城市政治生活的机会。笔者在对××社区的农民工进行实地调查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而且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普遍较低。

    ⒉就业歧视与劳动合同签订状况改善不明显。当前,外来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无法得到与本地就业人员一样的待遇,同工不同酬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此外,农民工超时间劳动、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不高且期限短等现状使得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得不到切实保障。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外出农民工从业时间月均25.2天,日均8.8个小时,超时工作的农民工比例依然很高。此外,2013年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例为41.3%,签订一年以上合同的仅为23.2%。

    ⒊参与社保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低。当下大多数城市还没有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中,因而其普遍享受不到与市民同等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致使其缺乏社会保障。近年来,虽然外出农民工参保率基本呈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如下表)。

    (三)社区参与匮乏

    社区参与是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的直接体现,是融入社区的体现。在对农民工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部分农民工有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热情,但实际参与度很低。一方面,因为很多农民工不同程度地受到本地居民的歧视,农民工也不愿意主动与他们交往甚至对他们有排斥心理,农民工与市民之间是近乎平行的关系;另一方面,农民工的社会资源主要是在社区外的组织中获得,比如老乡、亲戚、工作单位,他们主要是与单位或同乡一起活动,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时间、精力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农民工在社区活动中被“边缘化”的现状,进而大大抑制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进程。

    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协力主体

    破解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难题是一个长久且艰巨的过程,既需要农民工自身的努力和心理认同;也需要政府以及其它相关主体尽可能地提供各种帮助,这样,才能使农民工在城市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一)政府主导

    农民工的城市社区融入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政府无疑是起主导作用的主体。

    ⒈深化户籍及相关制度改革。户籍制度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保障、就业、教育和住房等制度将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严格区分开来并对他们进行不同的管理。因此,制度的改革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前提。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市民待遇一致,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同时,配套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的制度,缩小基于身份差别而导致的社会福利差距,逐步实现公共福利均等化。

    ⒉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的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随时有失业的风险,是一个更加需要社会保障的群体,但目前农民工仍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为此,要通过改革农村土地和户籍制度,实行分层、分类保障,将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险体系,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探索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的养老保险办法,保障农民工享有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权利,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⒊改善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农民工作为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地方政府只有加大对农民工的公共支出力度,转变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充分考虑农民工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为其提供多方面的优质公共服务,逐步建立覆盖农民工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才能使农民工更好地在城市生存、生活并更加积极地参与城市社会建设。特别是要完善农民工最关心和最需要的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体系,努力实现农民工自由择业和子女有学可上的目标。

    (二)依托社区

    社区能够给予农民工真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农民工也只有融入了社区,才算是融入了城市。依托社区这个载体,通过社区管理、社区保障、社区服务等形式,可以帮助农民工实现较好的社区融入。

    ⒈将农民工纳入社区服务之中,接纳并支持农民工融入社区。对于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难的问题,社区应该接纳、支持农民工,采取分类解决的措施,促进其融入社区。对于没有进入社区的农民工,要根据他们所在城市街道的情况,将其纳入到社区管理当中,在社会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提供条件,加强其与市民的沟通互动,达到浅层社会适应的目的;对于“准社区”类型,例如“新疆村”、“河南村”,建立社区管理体制是其可行的选择,也是促进这部分农民工群体融入城市社会的重要一步;对于已进入城市社区的农民工,应通过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加强其与社区居民的互动,帮助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给予其被接纳的感觉,是支持其社区融入的有效方式。

    ⒉通过社区教育,帮助农民工提升自我适应能力。社区教育具有成本低、灵活性和实效性强等特点,在提升农民工就业技能、增强其竞争力方面有突出优势。同时,社区教育是开展农民工城市适应性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城市现代文明与行为的传授,培养其在城市生活所需的习惯与意识。

    ⒊履行社区责任,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因缺乏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本,导致农民工成为社区里最弱势的群体,特别需要社区给予权益维护方面的法律支持与援助。社区居委会与当地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可以联合成立法律维权机构,为社区居民特别是社区内的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

    (三)农民工主动适应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过程即自身再社会化的过程,虽然需要破除社会结构的种种障碍,但关键仍然是农民工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城市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职业技术教育、远程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各种公益培训课程,农民工可以结合个人兴趣与需要主动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改变观望、等待、远离的被动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城市生活。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捍卫自身权益,要向专门的法律机构和公益组织等寻求支持与帮助。此外,还要通过建立“老乡会”、“打工妹之家”等组织,增强群体的协作意识、主体意识,使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拥有话语权,加快城市社区融入步伐。

    (四)社会舆论倡导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离不开城市社会的包容、接纳、扶持与帮助,需要社会媒体发挥教育、引领、导向的功能,为其融入社区营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引导农民工转变观念,改变“过客”心理,培养市民意识,增强社区认同;通过教育增强农民工的城市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改变部分市民、单位等歧视、排斥农民工的现状,从观念、情感、行为等方面注重在心理上接纳和认同农民工,实现农民工的城市化过程与市民的现代化进程的统一,营造一个兼容并包、平等互爱、和谐有序的城市社会文化氛围。媒体舆论应在推进农民工向城市社会靠拢,帮助他们融入城市社区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成为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进程中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同时,这也是社会成熟的体现。

相关文章!
  • 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思想政治工

    陈广梅中图分类号:D6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4-081-02摘 要 新形势下,党对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

  • 一次为中国革命延续火种的伟大

    朱强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

  • 周强: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好司法

    大数据时代,司法案件运行情况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法院将海量案件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从刑事案件判断治安状况,从民商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