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期志愿服务工作新模式
张华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3-133-01
摘 要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代的志愿服务工作恰逢其时,大有可为。企业志愿服务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员工向上向善,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相关中国企业志愿服务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高达73.9%的企业志愿服务仍然是以“一次性、短期性、随机性、大水漫灌式”的基础志愿服务为主,导致企业志愿服务长期徘徊在“雷锋三月来了四月走”的“泥潭”中。
关键词 志愿服务 引导 工作模式
项目化、专业化、制度化、信息化的“四化”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是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党委结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 “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的基础上,打破传统基础性志愿服务模式,总结行业内外优秀志愿服务经验,逐步探索出来的一项创新工作。
志愿服务项目化。公司志愿服务队对接社会公益组织,承接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属性”公益项目,实现志愿服务项目化发展。2017年成立武汉首家“女童保护”地方团队,这是湖北省内首个由企业主导的执行团队。通过“企业+NGO”的模式,让全国性的公益项目在武汉落地,吸纳成熟公益组织的项目化运作方式,实现解决社会问题和公益项目落地的双赢。
在志愿服务项目化的发展上,志愿团队探索寻找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属性”公益项目。志愿者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基础上,编写一套针对留守儿童应对山区生活的《自我安全保护手册》、开发了一套关爱留守儿童公益产品——“安全锦囊”,不断充实和延伸公益项目的内涵。
志愿服务专业化。公司志愿服务队发布了《中建三局“女童保护”讲师管理办法》、《中建三局“女童保护”团队管理办法》。根据两个《办法》,以“女童保护”具有知识产权的教案从事相关儿童防性侵课程讲课的志愿服务队员,必须通过申请、备课、试讲等环节,考评合格后,获得讲师资格,方可对外授课。
志愿服务制度化。编制完整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其中包括:制定加入女童保护志愿团队流程;制定女童保护讲师、助教、志愿者岗位职责;起草女童保护志愿者承诺书;制定试讲视频录制要求;制定开课分工图、开课通知、课后反馈表等9项标准化、制度化的工作流程。
志愿服务信息化。志愿服务队依托团中央、团省委推荐的“志愿汇”APP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志于公益的企业员工进行登记注册。截至目前,公司女童保护志愿服务队在信息平台成功注册,在首次发布招募志愿者信息中,有近50名公司员工和高校志愿者申请加入。目前,公司志愿服务正在逐步探索依据注册志愿者的服务时间、服务业绩,制定优秀志愿者评比办法相关规定。推出志愿服务评级、回馈制度。将企业员工参加志愿服务的工时,计入个人季度、年度考核范围,不断激发志愿者参与服务的活力。
“四化”志愿服务模式推行一年多来,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女童保护志愿服务队共培养了5名取得专业资格证书的志愿讲师,吸纳了30名预备讲师,招募了100余名志愿者,其中不乏武汉众多高校自愿加入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和“抓手”,将“政企共建”、“校企联建”落到实处。构建企业、司法机构、教育部门、高校组织、社会人士、社会团体多方联动、互联互通的工作格局。让志愿服务走出了一条“整合企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创新社会治理”的有效途徑。
通过“四化”志愿服务,保障关爱行动常态长效。截止到2018年8月,志愿者在黄冈市蕲春县茅山中心小学、武汉市三店寄宿学校、光谷第四小学、光谷第十小学、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市龙康一保幼儿园、咸宁市大幕乡泉山口小学等多所学校开课。在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湖北省科技馆新馆项目、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武汉时代花园项目为农民工开设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家长课堂。志愿服务队按照“一月一课堂”的授课频率,保证了志愿服务的常态化。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志愿服务队用专业知识为2000余名留守儿童和近400余名农民工讲授、普及儿童自我保护安全知识。
通过“四化”志愿服务,确保爱心服务有序有为。公司志愿服务从服务项目专业化入手,推动志愿服务组织专业化、志愿者队伍专业化。通过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变“临时随机”为“计划先行”;通过规范志愿者行动模式,变“散兵游勇”为“集团作战”。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化,对拓宽志愿服务“人力资源”招募范围,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
通过“四化”志愿服务,促进行业内外互联互通。志愿服务通过洞察社会需求和痛点,从“家长+监护人+孩子”三个维度去提高留守儿童自我保护能力,有效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留守儿童安全教育这一重大社会关切问题。志愿服务队还受邀与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人民检察院、东湖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楚天都市报等媒体、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四化”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在企业志愿服务的组织架构、服务内容、激励机制等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通过信息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参与服务积极性,为企业员工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服务营造了良好氛围。搭建志愿服务工作平台,激发企业和社会多元主体活力,发动社会力量,推动志愿服务深度参与社会综合治理。通过对志愿者专业知识的培训,保证志愿服务方式从热情型向专业型转变,提升企业对专业志愿服务认识,推动企业志愿服务发展模式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