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改革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SPSS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文结合课堂调查数据,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多元主体视角下SPSS教学改革的思考,包括学生视角下重视学生需求的收集与评估、教师视角下原理与操作并重的教学过程和专业视角下夯实专业教学的综合资源。

    关键词:多元主体;SPSS;教学实践;教学改革

    人类社会开始迈进“大数据时代”,各国对大数据人才的需求越发强烈。在大数据时代,不仅需要“数据公民”,更需要数据人才。因此培养个体的数据素养,成为大数据时代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学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建设者和主力军。因此,教授统计分析软件,增强大学生的数据素养,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要求,为增强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奠定坚实基础,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时代课题。SPSS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专业统计软件之一,在市场领域拥有极高的市场占有率。SPSS以其强大的统计分析与数据分析准备功能、方表的图表展示功能、良好的兼容性和界面的友好性得到了广大统计分析人员的喜爱[1]。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相当数量的大学生仍然感觉学习困难,课堂教学效果常常不甚理想。

    一、过程视角:《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主要问题

    关于SPSS统计软件的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相当多的教学人员从多个方面做出了分析和总结。[2-4]总体而言,教授者、教授对象、教授内容、教授载体和教授方式交织在一起造成了SPSS的教学困境,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基于对某大二本科班级的4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学生评价的角度反思该门课程教学实践所存在的问题。

    (一)师生课堂互动不足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向交流过程,只有师生活跃并和谐地开展互动交流,才能产生最积极的教育效果。[3]对于SPSS的教授,教师往往将重点放在操作流程的讲解上,介绍具体步骤和最终结果,而这个过程有时候无法做到与大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如果教师在演示每一个操作步骤时都与大学生形成充分互动,那么在有限的课时内则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地只是演示操作步骤,讲解如何“点击鼠标”,那么对于初次接触SPSS软件的本科生而言,往往是“听天书”的过程。这就像是同一件事物的两个极端,偏向任何一端都无法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任课教师,往往需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寻找到合适的位置。既不能让演示过程显得啰唆冗长,也不能让大学生无法实质性地参与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来。作为任课教师,不是“PPT的复读机”,将课件内容背诵一遍就可以完成教学任务,更不是“鼠标的点击器”,而应当与大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生之间的交流不足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学模式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类似“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分组讨论,还是大学生讲课,都是为了增强大学生对课程的认同,通过充分地融入课程,达到知识吸收和巩固的教学目标。针对SPSS课程而言,如果只是重复教材和教师的操作过程,那么根本不需要分组完成,每名大学生都可以参照教材、课件在自己的电脑上摸索完成,及时发现错误并更正。SPSS软件操作的一般过程都是固定的,大学生只需要“依样画葫芦”就可以完成。从学生的反馈来看,任课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主题,或者通过分组,让大学生们就某一个问题,通过交流合作寻找解决途径,进而在SPSS软件上通过菜单操作实现。比如,大学生可以基于某个数据库完成“收入的影响因素”的研究问题。数据库可以由教师提供,或者大学生自己寻找,而关于影响收入的因素的问题则可以让大学生之间通过讨论达成共识。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到的SPSS软件操作知识,获得问题的答案。因此,对于SPSS软件课程,如果不进行比较精巧的课程设计,是难以达到促进大学生之间充分交流的教学目标的。

    (三)课堂实践机会不足

    对于SPSS软件的课程教学而言,一个大难题是如何将“按部就班”的程序过程变成了生动、有趣的教学过程。因此,让大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软件操作的过程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大学生可以“依葫芦画瓢”,重复任课教师的演示过程。在重复的过程中,也许会有犯错,这个犯错的过程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而对于SPSS软件的课堂教学而言,另一个难题则是设备的缺乏。如果在信息时代,虽然大学生基本上都会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愿意将笔记本电脑带到课堂。即使有部分大学生带到课堂,也未必会每次课程都会带上,而缺少专门进行软件课程教学的机房则是很大的原因。在一些高校,尤其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高校,二级学院都能配备专门的机房;而在另一些资源相对紧张的高校,机房主要用于大学生计算机课程,SPSS软件作为专业基础课难以申请到机房集中上课的机会。只能在普通教室上课的情况,很难让大学生每次都带上笔记本电脑,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二、结果评价视角:《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效果中的主要问题

    一般而言,大学生对统计学知识、英语知识、计算机知识、社会调查知识等的掌握情况是影响这门课程教育效果的主要。[4]本文基于SPSS结课时一个大二社会学本科班级的4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见下表):从重要性的维度来看,该班绝大部分(90.0%)大学生认同SPSS课程比较重要,只有极少部分(5.0%)认为不重要;从必要性的维度来看,该班大部分(75.5%)大学生认同SPSS课程很有必要性,只有極少部分(7.5%)认为没有必要性;从兴趣度的维度来看,该班一半多(55.0%)的大学生对SPSS课程兴趣较大,有三成(30.0%)的大学生表示兴趣度一般,少部分(15%)表示没有兴趣;从困难度的维度来看,该班大部分(82.5%)大学生表示SPSS课程难度较大,只有极少部分(5.0%)认为难度不大;从收获度的维度来看,该班一半多(55.0%)的大学生表示有较大的收获,三成多(32.5%)的大学生表示收获度一般,少部分(12.5%)表示收获不多。从评价的情况来看,该班大部分大学生对SPSS课程有比较高的认可度,表现为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同。但是,与之相反的是,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表示兴趣不高、难度较大,且收获不多。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学效果不佳。这提醒任课教师,应当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三、《SPSS统计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目前,高校教师们已经看到SPSS软件教学中所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不少教师提出相应的解决之策。比如行动导向教学法[5]、PBL形式的课堂教学[2]、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6]、趣味教学[7]。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主张和实践,非常突出的一点都是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加强课程的实践,在实践中提升教学效果。总体而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因此,这要求我们不仅要聚焦课堂教学过程,也要从课堂之外来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基于多元主体视角的教学改革思路。

    (一)学生视角:重視学生需求的收集与评估

    大学生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共识。因此,必须发挥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推进SPSS软件课程教学改革,应当重视对大学生需求的评估。具体而言,这种需求评估应当是贯穿整个课程教学的始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初,就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的形式了解大学生们对SPSS软件课程的认知、期待等,使得任课教师对所教授的对象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活动进行到中间阶段的时候,可以对前期所获得需求进行评估,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大学生对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进一步评估本门课程一学期的教学效果。将最后一次评估的结果,作为下次教学改革的经验基础。同时,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应当将每次分析结果在课堂上报告,让大学生充分了解整个班级的想法。重视大学生的需求,将之与课程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师视角:原理与操作并重的教学过程

    SPSS是一门软件课程,重点是让大学生掌握采用相应的软件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让大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及如何解释分析的结果。分析方法的选择和分析结果的解释,则是涉及社会统计学的知识。在讲解SPSS软件时,如果只偏重对统计原理的讲解,对于定量基础不一甚至是薄弱的本科生而言,难以理解;如果只偏重对软件操作的演示,则使得SPSS课程变成了一门纯粹的计算机课程。因此,应当注重统计原理与菜单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教材,二是进行适当的实践。合适的教材,应当是深入浅出地介绍统计原理并配以详细的菜单操作过程,尤其是对于如何理解分析结果要有十分到位的演示过程。适当的实践,则是鼓励基于分组教学,鼓励大学生就所选定的研究主题开展分析,在分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社会科学定量研究的基本过程,巩固课堂知识,并期待大学生形成对特定问题的反思。因此,在设置课程考核方案时,提高实践部分的比例是极为必要的。

    (三)专业视角:夯实专业教学的综合资源

    专业教学的综合资源,可以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硬资源方面,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SPSS软件课程而言,最为基础性的硬资源就是获得上机教学的场所。在高校内部管理规章和学院自身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专门的学院机房作为软件类课程的教学场所,而不局限于SPSS软件的教学。保障大学生软件实操的训练,对于提升SPSS软件的教学效果是很有必要的。软资源方面,主要是建立软件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教师SPSS软件操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引进软件素质过硬的专业人才。事实上,在定量研究大行其道的今天,量化分析方法和软件操作已经成为大量硕博研究生的首选。事实上,在不少高校,学科分支中的理论性课程的教师队伍是较为充足的,而涉及定量研究方面课程往往缺少专业性的人才。如果安排在定性研究方面有专长的教师担当SPSS软件课程的教学工作,这无疑是一种“煎熬”。因此,引进在定量研究方面有专长的青年教师。这对于学科、专业的快速成长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内培养外引进的方式,夯实专业教学的综合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不断革新SPSS教学模式、完善学科体系,多方面提升教学效果,从而为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数据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当前SPSS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更多地从学生的视角思考教学实践的改进,并从内外环境的调整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空间,推动和提高SPSS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5.

    [2]张润芝.“SPSS统计分析软件与应用”课程教学的困境与提升途径——以内蒙古师范大学经济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32(2).

    [3]李夫明.统计软件SPSS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科技视界,2018(30).

    [4]高志奇,魏晓燕.论制约SPSS统计分析方法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因素——以延安大学社会学专业为例[J].电子测试,2013(10).

    [5]张军成,叶钰莹,林芷茵,梁文燕,陈雪梅.行动导向教学法在“SPSS软件应用”本科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下旬),2019(5):110-111.

    [6]郑冰思.实践导向下的统计应用软件课程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19(21):126-128.

    [7]郭菊喜.统计软件SPSS教学研究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9):22+24.

    作者简介:袁迎春(1990—?),男,汉族,湖南永州人,博士,副教授(校内),研究方向:SPSS与社会统计学。

相关文章!
  • 融合正向建模与反求计算的车用

    崔庆佳 周兵 吴晓建 李宁 曾凡沂<br />
    摘 要: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

  • 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研究

    罗琦史冰芸摘要:风廓线雷达有源相控阵天线可以显著避免来自地杂波的干扰,非常适用于气象领域。文章从系统整体设计、天线辐射模块方案、

  • 基于MATLAB 的信号时域采样及

    唐敏敏 张静摘要:频率混叠是数字信号处理中特有的现象,发生频率混叠后,信号会分析出错误的结果。而采样过程中,由于频率不够高,采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