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武则天与北庭都护府

王守青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政策较为开明的一代,羁縻府州即是唐王朝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关于羁縻府州制度,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其特点可概括为"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也就是说,在臣属于中央王朝的前提下,羁縻府州拥有较大的民族自治权。
有唐一代,唐政府设置了为数众多的羁縻府州。唐王朝对羁縻府州的管理,主要通过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进行,其中又以都护府为主。都护府是唐政府设在边疆负责统领周边众多羁縻府州军政的最高权力机关,其任务是"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贰"①。唐代主要有单于、安北、安南、安东、安西、北庭六大都护府。北庭都护府②设置于武后长安二年(702年),是武则天当政期间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拟从间接、直接两方面分析北庭都护府的建置原因,并从中窥视一下武则天的民族政策。
一、间接原因
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北麓。这一带的广大地区是古代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属两汉旧疆。汉朝衰微以后,先后成为匈奴、鲜卑、蠕蠕、铁勒、突厥等游牧部族的活动范围。唐初,这一带地区尽属西突厥领土。西突厥支持高昌(今新疆吐鲁番)叛唐,致使唐与西域诸国的商路受阻。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派侯君集消灭了高昌割据政权,于原为西突厥所据的可汗浮图城置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③。庭州的建置是唐朝收复天山北麓传统领土的历史开端。
置庭州的同时,唐太宗又于高昌之地设置西州④,并在交河城设置安西都护府⑤。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阿史那社尔平龟兹以后,安西都护府南迁至龟兹,统辖焉耆、疏勒、于阗和龟兹四镇。安西都护府及四镇处于西域的心脏地区,成为唐经营西域的根据地。这是以关中本位立国的大唐帝国所必须采取的策略⑥。只有控制了西域,才能保护唐的西北地区,并进一步保护关陇地区,同时具有对付吐蕃、大食、东突厥、回纥的前沿阵地。
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的策略。自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至垂拱二年(686年),由于诸种原因(或是外族侵扰,或是统治者不欲广地劳人),唐先后数次撤离四镇⑦。第三次发生在唐高宗去世,武则天临朝称制之际,也正值政局动荡之秋:公元684年发生了徐敬业的叛乱;程务挺、王方倚等名将相继被杀;刘仁轨、裴行俭等宿将先后死亡;北方后突厥在骨笃禄领导下再起,战争也在继续进行。吐蕃乘机进入新疆,与唐展开了争夺四镇的斗争。在吐蕃大兵压境的情况下,唐于垂拱二年(686年)主动撤离四镇。
丢失四镇,发生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好胜的武则天对此深以为耻,因此在武则天君臣的谈话中对这次失四镇皆隐而不谈。垂拱三年(687年)年底,武则天命宰相韦待价为安息道大总管,将兵讨吐蕃以收复四镇。永昌元年(689年)韦待价与吐蕃接战,大败而还。则天大怒,将韦待价除名,流边远州,杀副大总管安西大都护阎温古。可见武则天对收复四镇的重视。
长寿元年(692年)吐蕃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二月,吐蕃党项部落万余人内附,五月,吐蕃酋长曷苏率部落请求内附。西州都督唐休瞡建议复取四镇。武则天派王孝杰为武威军总管,一举克服龟兹、于阗、疏勒和碎叶四镇,并于龟兹复置安西都护府。此次克服四镇被誉为中兴壮举,武则天亦将之看作是自己的一项重大业绩。当胜利消息传来时,武则天高兴地对臣下说:"昔贞观中具绫得此蕃城,其后而西陲不守,并陷吐蕃。今既尽复于旧,边境自然无事。孝杰建斯功效,竭此款城,遂能裹足徒行,身与士卒齐力。如此忠恳,深是可嘉。"⑧遂拜孝杰为左卫大将军。安西四镇的收复具有重大意义,恢复了中原与西域各国中断了的陆路通道,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为配合与加强安西都护府,武则天于长安二年(702年)十二月在庭州设立了北庭都护府。从此,安西都护府只统领四镇,管辖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及葱岭以西诸部,主要防备吐蕃的侵犯与骚扰,北庭都护府则镇抚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远至两河流域的西突厥十四姓诸部及各蕃国,并从西部牵制东突厥。由此西北军事格局趋于完备,安西都护府及四镇的力量大大加强,西域也得到更为强有力的控制。因此,武则天时期设置北庭都护府是太宗、高宗以来对西域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也是北庭都护府设置的间接原因。
二、直接原因
北庭都护府设置的直接原因,是西域受到来自突厥默啜汗国与吐蕃的双重威胁。
武则天时期周边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周边后突厥、吐蕃等政权对武周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首先是西北地区受到突厥默啜汗国的威胁。高宗时期,突厥对唐王朝已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弘道元年(683年),东突厥首领阿史那骨笃禄先后"寇蔚州、杀刺史李思俭,丰州都督崔智辨将兵邀之于朝那山北,兵败,为虏所擒。朝议欲废丰州,迁其百姓于灵、夏"⑨。武则天天授元年(691年),默啜可汗继位。长寿二年(693年),默啜"率众寇灵州,杀掠人吏"⑩。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突厥默啜遣使请降,太后喜,册授左卫大将军,归国公"11。"明年,复遣使请和,又加授迁善可汗"12。应该说武则天的这种羁縻政策是具有进步作用的,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早在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十二月,武则天向高宗提出的著名的"建言十二事"中,就明确提出了"息兵,以道德化天下"的主张13。对少数民族实行怀柔政策,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发动战争,是武则天民族政策的主要立足点,也显示了武则天作为一位政治家的雄才大略。
就在突厥与武周政权关系缓和后不久,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武周王朝东北部的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反叛,出兵进攻营州府。武周兵一败涂地。突厥趁武周王朝与契丹交战之机,先是派兵进犯凉州,后"默啜请为太后子,并为其女求昏,悉归河西降户,帅其部众为国讨契丹"14。武则天为表示对默啜的嘉奖,加授默啜为颉跌利施大单于立功报国可汗。既然有功于国,默啜贪心更进一步膨胀。神功元年(697年),默啜向武周求河曲六州降户数千帐及单于都护府之地,并索要粟种十万斛、农器三千具及铁数万斤。实际上是变相的掠夺。这是由突厥游牧民族的性质决定的,因为进行掠夺在他们看来是比进行创造的劳动更容易甚至更荣誉的事情。则天初不许,默啜愤怒,拘留武周使者田归道。武则天为避免战争,尽驱六州降户数千帐与默啜,并给突厥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铁四万斤。
《新唐书》卷215上《突厥传》略载:默啜负胜轻中国,有骄志,大抵兵与颉利时略等,地纵广万里,诸蕃悉往听命。复立悉匐为左察,骨咄禄子默矩为右察,皆统兵二万;子匐俱为小可汗,位两察上,典处目昆等十姓兵四万,号拓西可汗。岁入兵,戍兵不得休,乃高选魏元忠检校并州长史为天兵军大总管,娄师德副之,按屯以待。又徙元忠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备边。
默啜剽陇右牧马万匹去,俄复盗边,诏安北大都护相王为天兵道大元帅,率并州长史武攸宜、夏州都督薛讷与元忠击虏,兵未出,默啜去。在突厥兵力强大,且在军事上机动性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连年穷兵黩武,不但会危机武周政权统治的根本利益,也无益于维护国家统一。因此,武则天采取了加强经营西域力量的措施,即长安二年(702年)北庭都护府的设置。
另外,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也与西域受到来自南面吐蕃的威胁有关。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和亲吐蕃,谱写了汉藏往来的新篇章。但高宗时,吐蕃却成为唐南部的一大边患。
咸亨元年(670年)四月,吐蕃灭了已经臣服于唐的吐谷浑,进而攻陷了唐的西域十八州,迫使高宗罢去龟兹、于阗、焉耆、疏勒等"安西四镇"。武则天执政后,曾于永昌元年(689年)、天授元年(690年)先后命文昌右相韦待价、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以讨吐蕃,均未奏效。长寿元年王孝杰收复了安西四镇,这在前文已有述及。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吐蕃兵四万进犯凉州,杀死都督许钦明以后,遣使请和,要求武周王朝从四镇撤兵,并要求分割已经依附了武周的十姓部落之地。对于吐蕃的这一无理要求,连当时著名的宰相狄仁杰也主张"捐四镇以肥中国,罢安东以实辽西,省军费于远方,并甲兵于塞上"15。武则天虽然尊狄仁杰为"国老",非常尊重他的意见,但她仍拒绝了这一不利于维护武周封建王朝统一的意见,而实行了郭元振的政治策略。后吐蕃发生内讧,才推迟了进犯凉州和安西四镇的图谋。吐蕃请罢安西四镇戍兵并要求分割十姓突厥之地,十分明确地表明了其意向,已对西域南面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吐蕃与突厥的双重威胁下,西域的形势变得异常危急。而如果武周政权在西域的统治巩固了,则可以南抗吐蕃,东拒东突厥。北庭都护府的建立,在维护西域安全,密切中原与西域各族的关系,反抗外来侵略方面都起了重大作用。它是武周政权及以后的唐王朝在西部边疆的统治日益深入、逐步巩固的标志,也是武则天为维护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所做的贡献。
① 《旧唐书》卷43《职官志一》。
② 关于北庭都护府的设置沿革情况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卷,都护府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3~145页;薛宗正:《北庭故城与北庭大都护府》,录入林抵鞅唷锻回视牖劓历史论文选集》上,中华书局1987年版;关于北庭都护府设置原因及其重要意义,参见王永兴著《唐代前期西北军事研究》中《论唐代时期北庭节度》一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③ 参见薛宗正:《北庭故城与北庭大都护府》。
④⑤ 关于西州、安西都护府,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隋唐五代史卷,都护府条;林超民:《安西、北庭都护府与唐代西部边疆》,载《文献》1986年第3期。
⑥ 陈寅恪:《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下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⑦ 关于唐代安西四镇废置次数问题学术界有争论,迄今尚无定论。本文主旨不在探讨四镇弃置问题,故对此问题不展开讨论。
⑧ 《旧唐书》卷93《王孝杰传》。
⑨ 《通鉴》卷203,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年)条。
⑩ 《旧唐书》卷194上《突厥传》上。
11 《通鉴》卷205,则天后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十月条。
12 《通鉴》卷205,则天后万岁元年(695年)九月条。
13 《新唐书》卷76《后妃传》上。
14 《通鉴》卷205,则天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九月条。
15 《旧唐书》卷89《狄仁杰传》。
(作者单位:中华书局)责任编辑:倪金荣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