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

吴德义
在我国封建时代,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合称为孔孟之道。孔孟之道几乎成为儒学思想的代名词。儒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学历史教材在介绍孔子和孟子思想的时候,主要讲了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教师参考用书提到一句“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①,但孟子的仁政究竟怎样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没有具体论述。在历史学科的继续教育过程中,许多学员曾经提出这个问题。本文试着来梳理一下从孔子的仁到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发展脉络。
一、孔子的仁
(一)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仁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他对后世影响最大、到现在也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仁的思想。全国通用的初中教材《中国历史》在介绍孔子关于仁的思想时说:“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能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只比初中教材多“他主张以德治民”几个字。这两种说法,都是把仁作为政治学范畴来讲。现在天津等地试用的新编高中《中国古代史》教材(试验本)在继承原来历史教材讲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他对‘仁有许多解释,如孔子说‘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③新增加的这些内容基本上是从伦理学角度来讲的。我认为,孔子关于仁的思想主要是伦理学意义上的,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才是仁的思想的核心。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和研究的体会,拟从三个方面来阐明孔子关于仁的伦理学思想。
第一,仁的基本精神是爱。“仁”字在上古时代已出现,古人释为“相人偶”,意为二人以上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友善的关系。孔子继承了仁的基本内涵并作了重要发展,明确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④。孔子所宣扬的仁具有泛爱的特点,是对春秋时代人的价值发现的肯定。比如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曰:“‘伤人乎!不问马。”⑤“伤人乎”的人是指养马者,春秋时代养马者的社会地位很低,相当于奴隶或半奴隶的身份,这有力地说明孔子的仁适用于劳动人民。但是孔子的仁爱与基督教的博爱、墨家的兼爱又有区别,不是不分亲疏远近、一律平等的爱,而是有等差的爱,要遵循亲亲、尊尊的原则。亲亲、尊尊是西周宗法社会的原则,其本质就是礼。礼是血缘法则、道德法则和阶级法则的综合体。人的行为不仅要遵守仁,也要符合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已内·92·
在地包容了中国古代社会的血缘关系和阶级关系。
第二,仁是以忠孝为本、包罗众德的总道德。仁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是各种道德的总和。仁包括个体修养、待人接物等方方面面,如孔子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孔子强调为仁要身体力行,反对花言巧语的伪饰,卑躬屈膝的奉承,说:“巧言佞色,鲜矣仁。”⑥“刚毅木讷近仁。”⑦在孔子看来,仁者心地坦荡无私,无患得患失之念,所以“仁者不忧”⑧。具有仁的品德的人还无所畏惧,敢于坚持真理,“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⑨。总之,仁是各种品德的集合体,仁者是完美无缺的人格体现。
在这个道德的集合体中,忠与孝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道德条目。忠字在孔子那里有更宽泛的含义,不仅要“臣事君以忠”,更要在人际交往与处事上做到“执事敬”、“与人忠”。孔子认为忠是待人接物的一般原则,是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社会公德。孔子非常重视维护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在处理家庭成员关系的各种规范中,孔子尤其强调孝道的重要性。他认为,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尽赡养的责任,更需要“敬”;不但要养身体,更要养心,并把后者看得比前者还重要。和谐的家庭是和谐的社会之本。孔子的弟子有子深刻地揭示了孝道对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他说:“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⑩孝是各种道德的逻辑起点,也是最根本的道德。
第三,达到仁的途径。做一个仁者是孔子追求的理想,怎样才能做一个仁者呢?孔子认为,只要有坚定的志向,始终不渝地追求,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求仁而得仁”灛伂嫛?鬃踊勾酉极的不为和积极的有为两个方面提出了实现仁的具体途径。消极的不为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灛伂尰极的有为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灛伂嵳獗取耙阉不欲,勿施于人”属于更高的道德层次,是道德的最高要求。最低要求和最高要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二)作为政治学范畴的仁
孔子把伦理学范畴的仁推广到政治上,就是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把政治和伦理结合起来,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孔子开创了中国伦理政治之先河。
第一,道德是政治的基础。孔子首先要求统治者的行为要端正,“政者,正也。子率而正,孰敢不正”灛伂帯N官者道德的高低是政治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灛伂彙F浯危选拔官吏要以道德为标准,孔子认为,如果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在没有道德的人的上面,那么人民就会信服;如果没有道德的人的职位反而在有道德的人的上面,则民不服。再次,他主张推行教化,反对统治者的杀戮政策,“子欲善而民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灛伂悾意思是说就象草随风动一样,为官者的言行影响着老百姓,以此要求统治者发挥身教作用,引导天下风气向善。
第二,以礼治国。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所谓僭越的事情不断发生。孔子坚决维护周礼,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礼乐“八佾舞于庭”,孔子闻之大发脾气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灛伂懰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图通过正名分来匡正每个人的行为,建立一个和谐而有秩序的社会。孔子要求“为国以礼”,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种体现。他反对以高压手段维护统治,主张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礼”来引导民众,形成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灛伂挾云胀民众施以礼,突破了奴隶社会“礼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用而爱人。这一点是中学教材强调的主要内容。节用爱人体现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张推行古代较轻的什一征税方法,弟子冉求帮助季氏聚敛财富,他奋然宣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灛伂撍主张治理国家“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灛偓姟?鬃拥恼庑┧枷耄为后世所继承,在中国封建社会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孟子的仁政
(一)
仁的来源
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的思想,进一步提出了“仁是怎么来的”这一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孟子认为人先天就具有同情心,他假设说: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要跌到井里去,任何人都会有惊骇同情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和这个小孩的父母攀交情,不是为着在乡邻朋友间博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小孩的哭声才这样的。因此,他认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灛偓嬘杉人危难油然而生的同情心推论出人先天具有“四心”,把道德提升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灛偓尅6司褪嵌嗣龋孟子认为人就像拥有四肢那样拥有天赋的道德萌芽。沿着“四端”发展下去,就能与仁义礼智连为一体。
与人性理论相联系,孟子提出了独特的内向修养理论。既然人人都有善良的天性,那么就没有必要向外用功,只要守住本心,就能成为有道德的人。但为什么现实社会中又有那么多的不道德的事呢?孟子认为,现实的不道德并非原本没有道德,而是人自己丢掉了善良的本心。因此,他认为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找回人们放弃或失掉的“本心”,“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矣”灛偓崱#ǘ)仁政作为中国封建政治哲学的最重要的概念———仁政,是由孟子首先提出来的。孔子没有提出“仁政”的概念,而孟子多次使用仁政一词。按照思想自身发展的逻辑,从纵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为政以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横的方面来说,孟子的政治思想是从他的人性理论发展而来,人都有不忍人之心,实行于政治方面,就是不忍人之政,亦即仁政,有时也称“王道”,“王政”,等等。由于所处的具体历史时代不同,社会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孟子的仁政思想比孔子的德政有更多具体的内容。
第一,政治方面。孟子具有古代民本思想,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灛偓幍乃枷搿K反对暴政,称历史上的暴君为独夫民贼,赞成“汤放桀”、“武王伐纣”的正义行动,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杀式君也。”灛偓徔隙ㄈ嗣裼型品暴君的权力,肯定解民于倒悬的正义战争。但他反对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的非正义战争,指斥“春秋无义战”。对于战国时期的统治者不顾人民的死活,频繁地发动战争,攻城略地,他更是痛恨至极,怒骂道:“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帅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灛偓愖魑地主阶级思想家,孟子敏锐地感觉到了统一已是大势所趋,他赞成统一,但反对以霸道与武力来进行征服,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行仁政而得百姓拥护者,才能统一天下。
第二,经济方面。战国时期井田制已遭到彻底破坏,很多农民失去土地,孟子迫切地希望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他把土地问题看作是仁政的首要问题,“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灛偓懀经界就是地块之间的边界,即指土地。孟子提出的解决土地问题的一个方式,是幻想着把古代的井田制稍加以“润泽”,便可以在当时实行。笔者认为,孟子恢复井田制的主张固然过于理想化,不合时宜,但孟子建议的实质是要求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由封建国家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的历史特征。所以,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孟子的主张,而要看到其基本是符合历史进程的,同情人民的进步思想。其次,孟子继承了孔子节用爱人的思想,主张轻徭薄赋,征发徭役要不违农时。不违农时与薄税敛是封建农业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仁政的重要内容。孟子多次谈到不违农时的重要性,说:“不违农时,毂不可食矣。”灛偓捤要求“薄税敛”,怒斥奢侈挥霍、不顾人民死活的统治者是率兽之辈:“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者也。”灛偓撁献臃炊陨奔θ÷阉频陌削,是有利于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孟子保护工商的思想。他认为工商是社会生产和交换不可缺少的经济部门。战国时林立的关卡和重税对工商业的发展是个大桎梏,针对这种现象,孟子提出:“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意思是说在市场上给商人提供储藏货物的地方,却不征收货物税;如果滞销,依法征购,不让它长久积压。对于各地设立的关卡,孟子要求只稽查而不征税,“关,讥而不征”灛儸姡这种主张对工商业的发展是有利的。
第三,法律方面。孟子针对当时刑罚严苛的局面,提出省刑罚的主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孟子反对株连,提出“罪人不孥”灛儸嫛U庖恢髡殴岢沽巳寮业娜拾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他还分析老百姓犯罪,多数是统治者逼迫的结果。
仁和仁政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范畴,对中国历史和民族文化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其许多思想在今天仍然闪耀着光芒,我们应该加以批判的继承。在具体处理中学教材上孔子的仁与孟子的仁政时,要注意把握各自的重点,讲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孔子的仁应着重从伦理学方面来讲,他关注的是人的行为与价值;而孟子的仁政主要是政治思想,关注的是人民生存的权力。孟子的仁政继承与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鲜明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古代民本思想和“制民恒产”的进步经济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①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00页。
②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59页。
③全日普通中学《中国古代史》(实验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版,第40页。
④灛伂將灛伂帰灛伂悺堵塾铩ぱ赵ā罚下引此书只注篇名。⑤《乡党》。
⑥⑩灛偓姟堆Ф》。⑦灛伂彙蹲勇贰贰*
⑧《子罕》。⑨《宪问》。
11《述而》。
12《雍也》。
17《八佾》。
18《为政》。
19《先进》。
2122《孟子·公孙丑上》,下引此书只注篇名。
23《告子上》。
24《尽心下》。
2531灛偓摗读夯萃跎稀贰!、
26《离娄上》。
27《滕文公上》。
30 《公孙丑上》。
28 29《梁惠王下》。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历史系)责任编辑:倪金荣
相关文章!
  • 情境、主体、意识、理性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有效教学理论、生本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念、“学习金字塔”理论等无不揭示

  • 第一次世界大战:20世纪历史的

    历史学家常常习惯于用时间作为坐标来表明历史的分期,这是历史学的特性使然。正是在时间的流淌中,时代的特性悄然发生着转换,尽管有时不

  • 为历史课赋予历史感

    何睦何智坚?眼关键词?演大众传媒,变迁,教学设计?眼中图分类号?演G63 ?眼文献标识码?演B ?眼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4)17-0052-07初